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这节课我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础
2、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激发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最后达成共识。新课程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着重点放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技巧。我在实施探究学习时采用了以下的教学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本节课我在教学上先通过大小三角形争论故事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再让学生进行测量、计算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猜测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一样呢?学生初步建立一个表象,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为后面的猜测和验证做
3、了铺垫,引发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特殊三角形过渡到一般三角形的验证规律。(2)创造解决问题的环境,给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面前是退缩还是前进呢?这就看老师如何有效地引导。我预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些各式各样、大小各异的三角形,还有剪刀,量角器,白纸,直尺等,让他们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同时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你选用什么三角形, 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第二:经过操作得到什么结论?使学生在操作上有更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学生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经历量一量、算一算;撕一撕,拼一拼;折一折,量一量等一系列操作活动,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
4、0”这一结论。整个探究过程学生是自主的、积极的。学生通过操作,思考,反馈等过程真正经历了有效的探究活动。 在练习设计中我注意到练习的梯度,并由浅入深,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的游戏也很有趣味性,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除疲倦激发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不足之处:1.验证猜想环节中,学生的方法虽然各有不同,但方法较单一,语言表达能力欠佳,思维比较定势,不敢大胆尝试不同的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想。2.评价语言和方法都太单一,激励性评价没有层次。发言的学生比较集中,面比较窄。3. 因为学生在以前的学习活动中,对剪拼和拼折的方法接触的太少,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的关系,所以教师引得太多,给学生的
5、自主发现机会太少。4.数学语言不够精炼,汉语水平还有待于提高。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P85例5及“做一做”。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2、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各种方法(量、拼、折)去获取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测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2)、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特征来进行计算。2、教学难点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方法测得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四、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 内角 教学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