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1.儿童、青少年和手术后的病人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 ) A. 脂肪B. 蛋白质(正确答案)C. 糖类D. 维生素答案解析:解:蛋白质是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之一。瘦肉、鱼、奶、蛋和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另外,蛋白质也能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一部分能量,但供能的主要物质是糖类。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从食物中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所以,应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故选:B。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
2、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是重要考点,同学们注意掌握。2.“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喂钙粉,可是医生说小丽患佝偻病,原因在于喂钙粉时,没有喂( ) 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D(正确答案)D. 维生素E答案解析:解:缺钙和缺乏维生素D都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补钙的关键在于吸收,吸收的关键在于维生素D通常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结合题意可知,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喂奶粉,可是医生说小丽患佝偻病,原因在于喂奶粉时没有喂维生素D,影响了钙的吸收和利用。
3、故选:C。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缺维生素D一定会导致缺钙,据此答题。关键点: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3.“饮食健康”是现代很热门的话题,很多人注意控制饮食,有的人喜吃甜食,虽没有摄入过多的脂肪类食物,但仍然会胖起来,这是由于( ) A. 人体内脂肪不易分解B. 人体自身能产生脂肪物质C. 蛋白质转变为脂肪D. 葡萄糖能转变成脂肪(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营养过剩是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量长期大于消耗量,包含由于暴饮暴食或过度的摄入特定的营养素而造成的营养过剩,过多的食
4、用含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淀粉类会通过消化变成糖类,过多的糖类就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储存在内脏表面和皮下组织,导致发胖。由于现代入膳食结构的失衡,热能摄入量增加,营养过剩,再加上现代入体力活动减少,使人体过于肥胖。故选:D。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过多的葡萄糖能转变成脂肪4.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 胃液B. 胆汁(正确答案)C. 肠液D. 胰液答案解析:解:A、胃液里面含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A不符合题意;B、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B符合题意;C、肠液里面含有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C不符合
5、题意;D、胰液里面含有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D不符合题意。故选:B。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有肝脏、胰腺和唾液腺。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消化腺的位置和作用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图示掌握。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人体的皮肤属于( ) A. 器官(正确答案)B. 组织C. 系统D. 细胞答案解析:解:皮肤最外面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属于上皮组织,其内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等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选:A。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
6、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先了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再分析皮肤的结构特点,即可总结其属于哪个结构层次。6.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 急性传染病B. 损伤及中毒C. 艾滋病D. 恶性肿瘤(癌症)和心脑血管病(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虽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可以通过治疗治愈。A错误。B、损伤及中毒可以治愈,B错误。C、艾滋病属于传染病,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C错误。D、心血管疾病指
7、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癌症更是无法治愈。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D正确。故选:D。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关键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7.光线从外界进入眼内,正确的途径是( ) 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即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故选:C
8、该题考查的是视觉的形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熟记视觉的形成过程,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物像A. 角膜虹膜睫状体玻璃体B. 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C. 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正确答案)D. 巩膜脉络膜视网膜8.设想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
9、随血液到达指端。由指端返回心脏时,将先回到心脏的哪个腔?再经怎样路径才可能到达脚趾?( ) A. 右心房、肺循环与体循环(正确答案)B. 左心房、体循环与肺循环C. 右心房、肺循环D. 右心房、体循环答案解析: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一个红细胞从左心室出发,其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指端处毛细血管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脚趾处毛细血管。即首先回到心脏的
10、右心房,然后通过肺循环,在通过体循环到达脚趾。故选:A。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该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沿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9.如果吃饭时大声说笑,往往会呛着引起剧烈的咳嗽,原因是( ) A. 会厌软骨不能遮住喉的入口(正确答案)B. 食物堵塞声带C. 食团进入食管D. 咽部肌肉痉挛答案解析: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人的咽喉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气管在前,食管在后,
11、气体和食物各行其道,有条不紊,这就要归功于会厌软骨。人们吞咽食物时,喉上升,会厌软骨向后倾斜,将喉门盖住,食物顺利进入食管。下咽动作完成以后,会厌软骨又恢复直立状态,以便进行呼吸。倘若吃饭时谈笑风生就会使会厌软骨来不及向后倾斜,不能及时将喉门盖住,导致食物“呛”入气管的事故发生。故选:A。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首先明确的是呼吸道有哪些器官组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了解会厌软骨的位置和作用10.张明同学用手按压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感受到胸廓的左右径扩大。这是由于( ) A. 肋间肌的收缩(正确答案)B. 肋间肌的舒张C. 膈肌的收缩D. 膈肌的舒张答案解析:解:人体吸气时,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
12、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收缩,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故选:A。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吸气和呼气的实现是由于呼吸运动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压力差。呼吸肌吸气时收缩,呼气时舒张。11.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呵欠”影响了( ) A. 鼓膜的振动(正确答案)B. 听小骨的振动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D. 神经冲动的传导答案解析:
13、解: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人的口腔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连,中耳中的鼓膜能接受声波刺激,可产生振动。“打呵欠”会影响鼓膜的振动。故选:A。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咽鼓管连接咽与鼓室,当外界有巨大声响时,可以捂耳或张嘴是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12.人体生成尿液并排出的途径顺序是( ) A.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正确答案)B. 膀肾脏输尿管尿道C. 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D. 膀胱输尿管肾脏尿道答案解析:解:泌尿系统
14、的结构图如下: 如图,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故选:A肾脏是形成尿液主要场所,尿液在人体中积累多了,对人体有害,要及时排出体外,结合泌尿系统的组成分析解答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13.阳光明媚的春天,从室外走进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 ) A. 很暗,瞳孔放大(正确答案)B. 明亮,瞳孔放大C. 很暗,瞳孔缩小D. 明亮,瞳孔缩小答案解析:解
15、:阳光明媚的夏天,室外光线强,在室外时瞳孔缩小,当这是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由于屋内光线很暗,瞳孔来不及扩大,因此会感觉屋内很暗;过一会儿,由于瞳孔的适应性调节,瞳孔会逐渐扩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故选:A。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该题考查了瞳孔对光线的调节14.人的原尿每天有150L,而尿液每天只有1.5L,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 人在呼吸过程中要排出大量的水分B. 大量的水分通过汗液排出体外C.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
16、用(正确答案)D. 部分水分随粪便排出体外答案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会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故选:C。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关键知道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L,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左右的主要原因是原尿中大部分的水被肾小管吸收15.在肾脏结构中,对血液有过滤作用的是( ) A. 肾小囊内壁B
17、.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C. 肾小管壁和毛细血管壁D. 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内侧紧贴肾小球,两层之间有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所以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除了肾小球外,还有肾小囊内壁。故选:D。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由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内壁完成。多数同学往往忽视了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因此此题易出错。16.常言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体主要依靠眼睛和耳朵获取外界信息,那么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分别位于( ) A. 视网膜,鼓膜B. 角膜,鼓膜C. 视网膜,耳蜗(正
18、确答案)D. 晶状体,耳蜗答案解析:解:据分析可见:在视觉形成过程中,产生神经冲动的细胞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所以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故选:C。1、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2、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
19、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理解掌握听觉和视觉的形成是解答该题的关键。17.检测发现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呈变化趋势,能引起血糖浓度快速改变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正确答案)B. 甲状腺激素C. 性激素D. 生长激素答案解析:解:A、正常人在饮食以后,随着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用,因此引起血糖浓度变化的激素是胰岛素;符合题意;B、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不符合题意;C、性激素包括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功能是:刺激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并维持生殖功
20、能,不符合题意;D、生殖激素具有调节人体的生长和发育的功能,不符合题意。故选:A。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1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纤维B. 神经末梢C. 神经元(正确答案)D. 神经答案解析: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如图: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
21、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并能产生兴奋(神经冲动),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故选:C。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关键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19.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正确答案)B. 花粉过敏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C. 抗体是淋巴细胞受到
22、抗原刺激后才产生D. 抗原被清除后,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答案解析:解:A、非特异性免疫都是人生来就有的,针对多种病原体都有效;而特异性免疫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错误;B、花粉过敏是免疫的功能过强形成的,正确;CD、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因此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促进了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体内相应的抗体不会立即消失,正确;故选:A。(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
23、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20.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了最严厉的禁烟令。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这些物质主要诱发人体患( ) A. 多种消化系统疾病B. 多种运动系统疾病C. 多种呼吸系统疾病(正确答案)D. 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答
24、案解析:解:烟草燃烧时,烟雾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据统计,慢性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该题考查的是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烟草燃烧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等有害物质进入人体,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使呼吸道容易受病菌侵袭而患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
25、。有害物质到达肺内后,还能诱发肺的疾病。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1.传染病与非传染病不同的是,传染病具有( )传染性 广泛性 流行性 暴发性 A. B. (正确答案)C. D. 答案解析: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所以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故选:B。该题考查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据此答题。传染
26、病指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2.人们有时用“垂涎三尺”来形容某些人看见美食时的一种丑态关于这种反射的说法,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 这种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正确答案)B. 该反射的效应器为唾液腺C. 唾液的分泌对食物的消化有利D. 该反射必须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方可完成答案解析:解:A、“垂涎三尺”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B、“垂涎三尺”反射的效应器为唾液腺,正确。C、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属于唾液的分泌对食物的消化有利,
27、C正确。D、“垂涎三尺”属于条件反射,必须要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方可完成,D正确。故选:A。(1)反射可以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叫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23.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
28、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A. 大脑B. 小脑C. 脊髓D. 脑干(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医学临床上的“植物人”通常是指在脑部受伤后只有呼吸和心跳、没有意识或意识朦胧、不能自主活动的病人。“植物人”脑部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故选:D。(1)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3)大脑由两
29、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脑干是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的较小部分,位于大脑的下面,脑干的延髓部分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脑干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24.在炎热的夏天,大量出汗后,身体会很快凉爽下来,这是因为( ) A. 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热量减少B. 体内水分的排出
30、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正确答案)C. 体内无机盐排出,可降低温度D. 体内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被排出答案解析:解:A、体内呼吸作用减弱,产生的热量会减少,但是体内的热量不会较快散失,所以身体不会很快凉爽下来,故不合题意。B、皮肤通过汗腺分泌和排出汗液,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的同时,还通过水分的排出带走体内的一部分热量,故符合题意。C、体内热量能够随水分的排出而散失,但是无机盐排出,与降低体温无关,故不合题意。D、体内尿素能够随水分的排出而散失,但是尿素排出,与降低体温无关,故不合题意。故选:B。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皮肤的功能经常作为考点出现在试题中,所以应加强
31、记忆。25.移植给病人体内的器官相当于( ) A. 抗原(正确答案)B. 病原体C. 抗体D. 传染源答案解析:解: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从现代免疫学的观点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抗原。故选:A。(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
32、解掌握抗体、抗原的概念和特点。26.只要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就不会患传染病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在传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它组织中都能生存和繁殖,并能通过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等,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其他人所经过的途径或各种生物媒介;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还有些传染病可以经水和食物通过消化道传播经蚊虫等叮咬,即虫媒传播,以及血液和体液等途径
33、也是传染病的重要传播方式传染病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所以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7.每搏输出量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
34、陈代谢率相适应。故答案为: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叫做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即心输出量。28.大量使用氟利昂、排放含氮废气会导致臭氧层破坏。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解:近年来发现臭氧层对生物的保护机能正在减弱。原因是制冷剂中的氟利昂、超音速飞机排放的尾气及工厂排放的废气都会破坏臭氧层,所以不用氟利昂(或氟里昂)作制冷剂或使用无氟冰箱、飞机使用清洁能源或飞机尾气经处理后排放、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都可保护臭氧层。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臭氧有吸收紫外线中能量较大的短波辐射的能力。如果没有臭氧层,强烈的阳光早已使整个大地化为焦土。臭氧还具有强氧化能力,所以空气中的微量臭氧能
35、消毒杀菌,能刺激人的中枢神经并加速血液循环。因此臭氧是一名“人类生命的卫士”。但过量的紫外线能伤害人的眼睛和皮肤。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29.贫血症的患者体内血量少于正常人。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红细胞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若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减少会导致贫血,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掌握血液的组成及血细胞的作用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0.神
36、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_(判断对错)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关键是熟练把握基础知识。31.皮肤具有再生能力的结构是生发层。 _(判断对错)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解: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表皮又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阻挡外界细菌侵入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分散失,而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37、故答案为: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32.血浆中尿素的浓度高于尿液中尿素的浓度。 _(判断对错)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所以,血浆中尿素的浓度低于尿液中尿素的浓度。故答案为:。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是解答该题的关键。3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8、的场所是毛细血管 _ (判断对错)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解: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因此,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与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无直接关系 故答案为:根据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注重基础,题意较易34.感冒时,上呼吸道发生病变,常常呼吸不畅的原因是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 _(判断对错) 对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39、、支气管,鼻腔位于呼吸道的起始端,其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当人体患感冒时,鼻黏膜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故答案为: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如图:据此解答。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患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使人呼吸不畅。35.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因素。 _(判断对错) 对(正确答案)错答案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
40、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答案为: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另一类是人为因素。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6.请将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及其所属方法用线连起来喷洒消毒液_ A控制传染源加强体育锻炼_ B切断传播途径隔离病人_ C
41、保护易感人群 空1答案:B空2答案:C空3答案:A答案解析:解:1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为传染源,且自身为患者;2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的途径;3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种某种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为该病的易感人群如:喷洒消毒液切断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的途径;加强体育锻炼能增强人得体质,保护易感人群;病人属于传染源,隔离病人属于保护易感人群37.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涂片,请回答:(1)视野中看到最多的血细胞是_。(2)能促进止血凝血、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是_。(3)数量较少、体积较大、有细胞核的是_,它能 _病菌,起到防御保护作用。(4)_血浆能运输血细胞、_和代谢废
42、物。 空1答案:2空2答案:红细胞空3答案:4空4答案:血小板空5答案:3空6答案:白细胞空7答案:吞噬空8答案:1空9答案:营养物质答案解析:解:(1)在三种血细胞中,2红细胞的数量最多,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而白细胞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血小板的含量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10万-30万个。(2)4血小板数量较多,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和异物,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3)3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它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4)1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葡萄糖、蛋白质、无
43、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二氧化碳和尿素等含氮的废物可见其功能主要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答案为:(1)2红细胞(2)4血小板(3)3白细胞;吞噬(4)1;营养物质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1血浆,2红细胞,3白细胞,4血小板。38.如图所示为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a进入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的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e、f分别代表人体内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a是 _。(2)在组织细胞中,a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主要用于 _和维持体温。(3)b和c进出肺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是通过 _实现的。(4)d与e相比较,
44、不含 _ ( 填物质名称)。(5)医生在检查某人的f时,若发现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发病的原因可能是 _的通透性增大;若发现较多的a,则患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_分泌不足。 空1答案:葡萄糖空2答案: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空3答案:呼吸运动空4答案:尿素空5答案:肾小球空6答案:胰岛素答案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a葡萄糖。(2)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最终消化成a的部位是小肠。在组织细胞内,a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主要用于
45、进行人体各项生命活动。(3)b氧气和c二氧化碳进出肺使肺泡内的气体不断得到更新,是通过实现的呼吸运动。(4)d是原尿,e是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d与e相比较,不含尿素。(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血细胞和蛋白质会进入肾小囊腔中,这些物质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会随f尿液排出体外。胰腺中的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的浓度升高,就会得糖尿病。故答案为:(1)葡萄糖;(2)进行各项生命活动;(3)呼吸运动;(4)尿素;(5)肾小球;胰岛素。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原尿,e是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的物质,f是尿液。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39.如图为缩手反射弧模式图,请根据图分析并回答:(1)当手受到针的刺激,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