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12题,共9分)1.(6分)用诗文原句填空。(1)兼葭萋萋,。(诗经兼葭)(2)此夜曲中闻折柳,o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天接云涛连晓雾,o (李清照渔家傲)(4)大道之行也,o (礼记)(5)经典的古诗词可以为我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请你引用两句古诗词,激励自己此 时此刻坚定信心,从容答题。(本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诗句:2. (3分)小永发现诗文文题可以两两配成绝妙的对联,如“赠从弟,送友人”。请你从下 列文题中再集出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填序号) 定风波出师表满江红观沧海诫子书龟虽寿二、阅读(36题,共61分
2、)3.(15分)最近这段时间,“地摊经济”成为热词。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重回烟火气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的“地摊经济” shuai先复苏,拉动了就业, 也带回了城市的烟火气。6月2日,支付宝微博披露,目前全国已有1200万个小店和路 边摊,5月流水收入超出2022年同期,实现“V”字反弹。不必讳言,地摊经济因门槛低、秩序差,势必产生散乱、混乱的现象,这也是其 曾经被严肃监管甚至取di的重要原因。然而,恰恰是这种低门槛性,才扩大了民众的参 与范围。而秩序上的乱,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则意味着丰富、充实和活力,是经济生活 的真实呈现。所以,它存在的价值不可否认。【答案】见试题
3、解答内容【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的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内容必须结合示例的内容,形式 上与示例相对即可。以下六个备选项,必须找出两两形式相对,内容相近或一致的即可。【解答】答案:二、阅读(36题,共61分)3.(15分)最近这段时间,“地摊经济”成为热词。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重回烟火气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已有多个城市的“地摊经济” shuai先复苏,拉动了就业, 也带回了城市的烟火气。6月2日,支付宝微博披露,目前全国已有1200万个小店和路 边摊,5月流水收入超出2022年同期,实现“V”字反弹。不必讳言,地摊经济因门槛低、秩序差,势必产生散乱、混乱的现象,这也是其 *曾经被
4、严肃监管甚至取di的重要原因。然而,恰恰是这种低门槛性,才扩大了民众的参 与范围。而秩序上的乱,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则意味着丰富、充实和活力,是经济生活 的真实呈现。所以,它存在的价值不可否认。地摊经济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样的“人间烟火气”至今仍可以从清明上 河图中窥见。(选自南方周末2022年6月3日版,有删改)【材料二】地摊经济在 城市商业,市场供应,城市风景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北京、深圳等城市的理性反应,无疑给过热的地摊经济降了降温。地摊经济若不加管理,将会扰乱长期形成的分利秩序。老地摊经营者基本上已将 城市有利益的公共空间瓜分完毕,他们不允许新加入者与其争利。一旦外来摊贩没有及 时
5、退出,极易引起街头冲突,竞争将更加惨烈。地摊经济“火了”之后,摊位转卖的现 象将更加常见,这将为今后的城市治理埋下隐患。(选自凤凰网2022年6月9日,有删改)【材料三】(g-)(gz)(1)任选一种字体临写材料一的标题。重回烟火气临写:重回烟火气(2)阅读材料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shudi 率先讳言 hui取di 缔窥见 kui (3)材料二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保障点缀激活B.激活保障点缀C.点缀保障激活D.激活点缀保障(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有的大城市对“地摊经济”持理性反应的原因。(5)材料三是人民美术出版社为水浒传中某个经典情节画的配图。图
6、中人物从街市 转到人来人往的桥头,是为了将自己随身的物品卖个好价钱。他是谁?他为何要卖掉此 物?【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材料围绕“地摊经济”进行了论述。分别考查了规范书写、字音字形、词语运 用、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解答】(1)本题考查规范书写。按课标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养成良好的 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所以本题书写要流畅整洁,内容正确,字迹工整美 观。(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shudi -率先:带头;首先。讳言-hui:因有所顾忌而隐讳不说。di - -取缔:行政机关依法令所行管理监督的行为。窥见-kui:暗中看出或觉察到。(3)本题考查
7、词语运用。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点缀:指衬托、装饰。主要表 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激活:刺激有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 发挥作用。文本这句话,地摊经济首先是对城市商业的“激活”,使其在城市商业中发挥 作用;激活后才能“保障”城市市场供应;最终在城市商业里成为一道“点缀”的风景。 所以“激活、保障、点缀”这三个词有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4)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材料一“地摊经济因门槛低、秩序差,势必产生散乱、 混乱的现象,这也是其曾经被严肃监管甚至取缔的重要原因”,说明地摊经济缺乏规范的 地摊经营秩序;材料二“地摊经济若不加管理,将会扰乱长期形
8、成的分利秩序”,说明地 摊经济扰乱长期形成的分利秩序;“一旦外来摊贩没有及时退出,极易引起街头冲突,竞 争将更加惨烈这将为今后的城市治理埋下隐患”说明摊位转卖为今后城市治理埋下 隐患。(5)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从题文“水浒传中某个经典情节画的配图。图中人物 从街市转到人来人往的桥头,是为了将自己随身的物品卖个好价钱”,以及图片中手握刀 的情景,我们可得出这是杨志卖刀的情节。杨志卖刀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的重要 情节。它主要讲的是杨志丢失押送的花石纲后,丢了官职,他回京后,为补官职,上下 打点,花光银两,被高太尉赶出殿帅府后,因身上没钱,只好卖掉祖传宝刀,卖刀途中 遇到了恶霸牛二。牛二百般刁难,
9、杨志忍无可忍,便一刀杀了牛二,到官府自首。该图 正是杨志为筹措前往别处安生的路费,从街市转到人来人往的桥头,变卖祖传宝刀。 答案:(1)重回烟火气。(2)率;hui;缔;kulo(3) B(4)缺乏规范的地摊经营秩序;扰乱长期形成的分利秩序;摊位转卖为今后城市治理埋下隐患。(5)杨志。杨志丢失押送的花石纲后,丢了官职,他回京后,为补官职,上下打点,花 光银两,最终被高太尉赶出殿帅府。为筹措前往别处安生的路费,他只得变卖祖传宝刀。4.(17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阮步兵南朝颜延之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越礼自惊众。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注】阮籍,汉魏时
10、人,曾任步兵校尉。沦迹:埋没行踪。洞:深刻。埋照: 掩盖才华。物故:世事。途穷:阮籍有时驾车随意而行,走到没有路的地方,就痛 哭而归。(选自古诗今选,上海古籍出版社)阮步兵啸南朝刘义庆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 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 *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传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 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日:“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 闻上啾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选自世说新语栖逸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注】真人:道家称
11、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终古:古昔、过往。传然:屹然不动。 栖神导气之术:道家修炼的方法,指精神凝定不散乱,导气养神。凝瞩不转:目不 转睛的样子。啾然:形容啸声悠长。(1)品析诗中“似” “类” “若”三个词的表达效果。(2)解释古文中加点字的含义。同数百步使听到樵伐者咸共传说都籍登岭就之靠近 顾看回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J(4)古文中,对于阮籍的发问和陈述,“真人”的态度如何?试分析其原因。(5)如果请你根据以上诗文为阮籍写一篇小传,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他?请分点简 要说明。【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参考译文:阮步兵阮籍虽然隐晦其踪迹,但是他
12、的识鉴精密,对于时事有极敏锐的洞察力。他沉湎于酒只是为了把自己的才识深自敛藏起来,写文章也是用隐晦的手法自表心迹。 阮籍的长啸好似怀念故人,他不受礼教束缚的言行让人惊异。时事已到了不可评论的地步,穷途末路的时候怎能不让人痛哭呢?阮步兵啸步兵校尉阮籍吹口哨儿,声音能传一两里远。苏门山里,忽然来了个得道的真人, 砍柴的人都这么传说。阮籍去看,看见那个人抱膝坐在山岩上;就登山去见他,两人伸 开腿对坐着。阮籍评论古代的事,往上述说黄帝,神农时代玄妙虚无的主张,往下考究 夏、商、周三代深厚的美德,拿这些来问他,那人仰着个头,并不回答。阮籍又另外说 到儒家的德教主张,道家凝神导气的方法,来看他的反应,他还
13、是像原先那样,目不转 睛地凝视着。阮籍便对着他长长地吹了一个口哨儿。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笑着说:“可以 再吹一次。”阮籍又吹了一次。待到意兴已尽,便退下来,约莫回到半山腰处,听到山顶 上众音齐鸣,好像几部器乐合奏,树林山谷都传来回声。阮籍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那 个人在吹口哨儿。【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似”“类”“若” 三个词都有“似乎”“好像”的意思,“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是对阮 籍喝酒、写诗文、长啸等行为的揣测与理解,塑造了阮籍看似率真却隐而不显的性格特 点。(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
14、然 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声音能传一两里远。闻:使听到。句意为:砍柴的人都这么传说。咸:者E。句意为:就登山去见他。就:靠近。句意为:回头一看。顾:回头。(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 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因,于是。之,代词,指真人。乃,才。句意为:阮 籍于是对着他长啸,过了许久,(他)才笑着说:“你可以再吹一次。”(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分析概括即可。(5)本题考查人物评价和语言表达能力。写人物小传要抓住人物的爱好和性格特点,由 材料内容“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长啸若怀人”可知,阮籍爱好喝
15、酒、善于写诗、 喜欢长啸;在性格上,由“阮公虽沦迹”“越礼自惊众”“箕踞相对”可以看出阮籍隐而 不显、率真自然、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还可以结合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例如: 乙文中他与“真人”相对长啸的故事。(1)这三个字都有“似乎”“好像”的意思,表达出诗人对阮籍喝酒、写诗文、长啸等 行为的揣测与理解,表现出阮籍看似率真却隐而不显的性格特点。(2)使听到;都;靠近;回头;(3)阮籍于是对着他长啸,过了许久,(他)才笑着说:“你可以再吹一次J(4) “真人”不搭理他。原因:“真人”正在全心修炼,不想被打扰;对阮籍的发问和陈 述不感兴趣,不能跟他产生共鸣。(5)爱好:喜爱喝酒,热衷写诗,喜欢长啸
16、;性格(特点):隐而不显,率真自 然,不拘小节;典型事例:乙文中他与“真人”相对长啸的故事。5.(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爱画猫的孩子日小泉八云很久以前,日本的小乡村有一对贫苦农民夫妻。他们生了好几个孩子,供给他们吃喝 很不容易。大儿子身强力壮,14岁时就成了父亲的帮手,几个小女儿几乎刚学会走路就 成了母亲的帮手。但最小的儿子不像是干重活的料。他非常聪明,比哥哥姐姐都聪明, 但身子弱,个子小。他的父母不想要他种地,于是把他送到村子的庙里,请那儿的老和 尚收他做徒弟。到了庙里,老和尚问了他几个难题。孩子答得很让人满意,老和尚便收了他。师傅的 传授孩子领会很快,而且相当听话。但是他有一个缺
17、点,喜欢在诵经的时候画猫。只要 师傅不在,他就画猫,在经书的边缘上画,墙上画,柱子上画,屏风上画。好几次师傅 叫他别画,但他忍不住要画。他有所谓的“画家天赋”,所以不宜当和尚-当个好和尚 应该攻读经文。有一天,他在纸屏风上画了好几只活灵活现的猫。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 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 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孩子不明白师傅说的“靠小不靠大”是什么意思, 又不敢问师傅,只好拜别。离开庙,他觉得非常难过,不知怎么办好。如果回家,父亲准会责怪他不听师傅管教, 所以不敢回。他忽然想起12里外的邻村有一座大庙,那儿有好几
18、个和尚,便决心投奔, 请他们收作徒弟。其实那座大庙已经关闭,但孩子并不知道。原来,庙里出了妖怪,把和尚吓跑了,占 了那地方。后来有几个胆大的武士夜晚想去庙里除妖,但没有一个生还。夜里有灯,据 说是妖怪点的,专为引诱过往行人投宿。这些事孩子没有听说,所以他只往那村里走,指望和尚收留。进村以后天黑了,村里 的人都已入睡,但他看到山上有座大庙,庙里还有灯光。孩子一直往大庙走,敲敲门, 里面没有动静。他敲了又敲,还是不见人开门。于是他轻轻一推,高兴地发现门没有拴, 便走了进去。看到点了一盏灯,但是没有和尚。他以为过一会儿和尚会来,就坐下等着。这时他才看到庙里到处是厚厚一层灰,蜘蛛 结满了网。但是他惊喜
19、地发现这儿有几块大白屏风,虽然他已经走累了,但马上擦拭打 扫,找砚台,研好墨,在上面画起猫来。他在屏风上画了许许多多猫以后,瞌睡上来了。正要躺在一幅大屏风旁睡,突然想起 师傅的话:靠小不靠大。寺庙很大,他孤身一人,想起这话心里开始害怕起来,尽管他 还猜不透这句话的意思。他决定找个“小”地方睡觉。他看到有个小柜子,门是推拉的, 钻进去,把门关上,躺下睡着了。到深更半夜,他被一阵大吵大闹的声音惊醒了-是厮打和尖叫的声音,可怕极了。 他躲在小柜子里,连从缝里瞧一眼都不敢,躺着一动不动,吓得气也不敢出。庙里的灯 忽然灭了,但那可怕的声音还在响着,而且越来越可怕,整个庙都震动了。过了很久, 庙里终于恢复
20、了平静,但孩子还不敢动弹。一直等到太阳照进了小柜的门缝里,他才从 躲藏的地方小心翼翼钻了出来。四下一看,先看到满地是血,后看到大殿当中躺着个大 老鼠精,比牛还大,原来就是那妖怪。老鼠精怎么丧了命呢?既不见人,也不见什么动物。突然,孩子发现头天晚上他画的 猫只只嘴上鲜血淋漓,这才明白妖怪是被他画的猫咬死的。这一来他也明白了师傅为什 么对他说“夜晚靠小不靠大”。后来孩子成了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他画的猫,有的现在到日本的游客还能看到。(选自世界名作家小小说选译,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从孩子的经历角度补全下面的情节。出身贫苦家庭,但是不能干重活f 走进寺庙学做和尚,但是爱画猫f 被
21、老和尚赶 出庙门,但是不敢回家f走到大庙很累了,但是马上找砚台画猫 f半夜妖怪来袭, 但是幸运躲过一劫一最终成了大画家(2)结合画线句,分析老和尚的形象特点。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 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J(3)第段在文中有何作用?(4)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分点概括。(至少两点)【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文章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儿子很聪明,但是身子弱,个子小不能干重活, 于是父母把他送到寺庙学做和尚。但是由于他爱画猫,师傅认为他不适合做和尚,结果 被赶出了庙门,他不敢回家,想投奔1
22、2里外的邻村有一座大庙,走到大庙很累了,但是 马上找砚台画猫,休息时他想起师傅的话:靠小不靠大。于是唾在了一个柜子里,半夜 妖怪来袭,他幸运躲过一劫,并最终成了大画家。【解答】(1)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文章第一段写“出身贫苦家庭,但是不能干 重活,于是把他送到村子的庙里,请那儿的老和尚收他做徒弟。”可知第一空可用“走进 寺庙学做和尚”来概括。“爱画猫”对应的是第二段“师傅的传授孩子领会很快,而且相 当听话。但是他有一个缺点,喜欢在诵经的时候画猫”,第三段“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 对他说:徒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可用“被 老和尚赶出庙门”概括;“不敢回家
23、走到大庙很累了”对应的是第四到七段,根据第七段 “但马上擦拭打扫,找砚台,研好墨,在上面画起猫来”,可用“但是马上找砚台画猫” 来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此句“老和尚见了,拉下面孔对他说:徒 儿,你马上从我庙里出去吧。你当和尚不行,也许当画师有出息。走之前我要对你叮嘱 一件事,千万记住:夜晚靠小不靠大”中“拉下面孔”写出老和尚表面看起来冷漠严肃, 但是通过他嘱咐小和尚的语句看出,他不想让小和尚局限在寺庙里,白白浪费时间,想 让小和尚走出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做自己想做的事,可知老和尚爱惜小和尚的才华, 慈爱善良,有见地,善于为小和尚着想,是个充满智慧的人。(3)本题考查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江苏省 南京市 鼓楼 中考 语文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