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 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心 理育人质量,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纲要,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厚基础、精专业、 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 育心与育德相统一,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 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 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
2、极向上的健康心 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 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 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二)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 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三)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 强化家校育
3、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 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四)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 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 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 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 生。三、工作途径(一)推进知识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 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 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面向全体 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覆盖。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个学时。创 新心理健康
4、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上线 下、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 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 学质量。(二)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普及,每年5-6月和10- 11月集中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和新生主题教育月 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拓展传播渠 道,根据我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推动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相融合,在依托校报、广 播、书刊、宣传栏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主动占领网络心理 健康教育新阵地,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网站等网络 媒体,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 心
5、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 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引导家长 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三)强化咨询服务。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好 使用好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辅导室、 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专用区域,积极构建教育与指导、 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 务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值班、 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 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 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
6、指导与服务。实 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的学生,精准施策, 因材施教,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 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遵循保密原 则,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 信息泄露。(四)加强预防干预。每年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完善心 理测评方式,优化量表选用,为新生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 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积极做好心理问题 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重点做好学业困难、家庭经济 困难、特殊突发情况等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做到心 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健全心理危机预防 机制,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建立学
7、校、院系、班级、 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快速反应机制,做好对心 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 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定 期开展案例督导和个案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专业化水平。建立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入 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 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一)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 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宣传部、 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团委、教务处、人事处、 财务处、安全管理处、后勤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 成,统筹协
8、调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学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开展。学院成立大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学院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系主 任、辅导员、班主任为主要成员,具体负责本学院大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开展教 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班级设立心理联络员,宿舍设 立心理观察员,具体负责开展班级和宿舍相关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员、心理动态变化气象员 和心理健康工作信息员的作用。(二)队伍保障。采用多种形式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 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
9、育工作 队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 理,落实好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 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要按 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心 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 展课堂教学、宣传教育、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 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 筹安排,兼职教师开展心理咨询纳入教学工作量核算。聘任 校外专家入校服务,定期进校开展工作,按照工作量发放劳 动报酬。(三)经费保障。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 费,列入预算,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顺利 开展。(四)专业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 师培训,提高专业化水平。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 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 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五)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 究,加强与其他高校、社会机构的交流合作,用科学的理论 和办法,建立适合我校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新模式, 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五、附则本意见自下文之日起实施,原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XX大学字(2005) 162号)同时废止。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