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docx
《MBA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BA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教程54页DOC第一篇概念篇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与结构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一词最早出现在1970年,由瓦尔特?肯尼万给它下了一个定义:“以书面 或者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与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 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 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高登?戴维斯才给出管理信息系统 一个较完整的定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操纵 与决策模型,与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 行、管理与决策功能。”管
2、理信息系统一词在中国出现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根据中 国的特点,许多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最早的学者给管理信息系统也下了一个定义: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保护与使用的系 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类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 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操纵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朱铭基主编的管理现代化一书上定义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械(计算 机等)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它实测企业的各类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操纵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这个时期的
3、管理信息系统要紧有下列几条功能:(1)准备与提供统一格式的信息,使各类统计工作简化,使信息成本降低。(2)及时全面地提供不一致要求不一致细度的信息,以期分析解释现象迅速,及时产 生正确的操纵。(3)全面系统地储存大量的信息,并能迅速地查询与综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信息支 持。(4)利用数学方法与各类模型处理信息,以期预测未来,并进行科学的决策。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与其他办公 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与保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 益与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操纵、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为了操纵系统的性能,对系统结构进
4、行一些改变常常是有效的,在信息系统中经常应 用的方法有分解、归并与解耦等三种方法。第五章系统的集成集成的概念与重要性系统集成是为了达到系统目标将可利用的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的过程与结果。系统集 成的结果是将部件或者小系统联成大系统。5.1 系统集成的分类像其他任何对象的分类一样,由不一致的角度能够把系统集成分为不一致的类型。按 涉及的范围可将系统集成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与人员集成与形象集成。按 照系统优化的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联通集成、共享集成与最优集成。按照具体程度 分,可将系统集成分为概念集成、逻辑集成与物理集成。5.1.1 优化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按优化程度可将系统集成分为联通集成、
5、共享集成与最优集成。(1)联通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首先保证设备能互相联通。(2)共享集成是指整个系统的信息能为系统中所有用户所共享。(3)最优集成是最高水平的集成,理想的集成,这是很难达到的集成。5.1.2 按照涉及范围的系统集成分类按范围分类,可分为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与形象集成。(1)技术集成要紧要达到技术上的联通,解决技术上的问题。(2)信息集成要达到数据共享,要解决数据上的问题。(3)组织人员集成是将系统融合于组织中,成为相互依靠不可缺少的部分,要解决人 的问题。(4)形象集成说明将信息系统集成于企业形象之中,成为企业的骄傲。5.1.3 按照具体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按具体程度可将
6、系统集成分为概念集成、逻辑集成与物理集成。形象地说概念集成是 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集成是看得见摸不着的;而物理集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5.2 集成策略集成策略是进行集成的执行途径。其策略可能有下列几种:?共同开发?服务于用户?推向用户?卖给用户?征用用户我们这里指的集成策略包含三阶段的组合:(1)教育用户(2)系统装设(3)应用集成第二篇技术篇第六章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进展6.1.1 计算机的创始与进展(1)从原始记数法到机械计算机现代计算机的先驱者是英国的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他天才地提出了计算工具至少务 必具有五个独立的部分:输入部分存储库运算室操纵器输出部分第一台操作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称之EN
7、IAC由美国宾西法尼大学的John Mauchly与 J.P.Eckert 于 1946 年发明。(2)电子计算机时代第一代是真空电子管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511958年。第二代是晶体管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591963年。第三代是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时间大约从19641979年。第四代计算机称之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时间从1979至今。6.1.2 计算机的分类与进展趋势(1)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使计算机的分类问题变得复杂化了,比如根据用户的需求及一些技 术特征,我们能够把计算机分成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与主干计算机,同样根据应 用的分类能够是:主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与工作站。
8、(2)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微型计算机是对终端用户最重要的计算机,微型计算机通常也被称之个人计算机。微型计算机本身也有很多外形不一致的品种,如笔记本式、手提便携式、台式、立式 计算机。设计上产生这样大的差异要紧是为了使用方便。其应用领域如下:字处理决策支持数据库管理绘图通信应用开发工程个人与家庭使用(3)小型机及其使用小型计算机不管是形体、重量还是功能,都是介于主干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之间。但 这种划分并不精确。小型机价格低于主干机。小型机在科学研究、建设系统、工程分析与工业过程监控领域颇受欢迎。小型机目前也成为部门或者办公室受欢迎的共享计算机。(4)主干计算机及其应用主干计算机除了在形态与性能上比
9、小型机、微型机强以外,通常有多个处理机,以达 到更快的指令处理速度。大型主干机要紧用于处理大型企业集团的组织信息需求,如对成千上万顾客的需求信 息处理,企业的销售活动与库存动态管理等。不一致规模的企业集团,能够使用不一 致规格的主干计算机。(5)计算机的进展趋势计算机在特征与能力方面的要紧进展趋势是:其主体是向着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性 能更强更可靠、购买与保护成本更低的方向进展。6.2 计算机的运算基础计算机系统原理(1)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的基本思想冯?诺依曼明确提出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思想:存储程序与二进制。(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存储程序”原理与“二进制”奠定了现代计算机设计的基础与计算
10、机的基本构成与功 能。因此计算机不仅是一个完成各类信息处理任务的集合体,而是一个“系统”,是一 个能执行如输入/输出处理、存储与操纵这些基本系统任务的、有内在联系的电子部件 的结合。因此,计算机是提供给终端用户的功能极强的信息处理工具。输入: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设备,包含键盘、电子鼠标器等。数据处理与操纵: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部件。输出:计算机的输出设备包含视频显示器、各类打印机等。存储: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功能由计算机的一级存储单元及二级存储单元构成。6.2.1 计算机中数据表示方法(1)进位计数制(2)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3)数值型数据的表示(4)字符型数据的表示(5)汉字在计算机中
11、的表示(6)音频与视频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计算机程序的运行(1)计算机指令的执行?操作码?一个或者几个操作数(2)计算机程序的执行(3)计算机指令系统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程序操纵指令输入/输出指令其他指令第七章计算机硬件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设备的总称,也叫做硬设备。它们通常是电子的、机械的、磁性的 或者光的元器件或者装置。7.1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最要紧的部件,它由两个要紧部分构成:运算器与操纵器。7.1.1 运算器算术逻辑单元要紧用于完成算术、逻辑操作;累加器用于暂存操作数或者运算结果; 状态寄存器也称标志寄存器,存放算术逻辑单元运算后产生的状态信息,如算术运算 中
12、的溢出:其他寄存器为通用寄存器,用于暂存操作数与数据地址。7.1.2 操纵器操纵器从内存中按顺序取出各条指令并执行之。其步骤如下: 将从内存中取到的指令经总线送到CPU的指令寄存器内暂存。将指令传送到指令译码器,分析指令。将分析结果传递给微操作操纵电路,由它向各功能部件发出操纵操纵命令。当各部件执行完毕,“反馈信息”,使程序计数器地址“+1”(或者2),指向下一条指 令地址。7.1.3 CPU的进展(1)辅助处理器(2)对偶处理器(3)并行处理设计7.1.4 RISC处理器MMX多媒体处理器7.2 存储系统7.2.1 计算机存储系统及其进展数据储存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务必具备的一大要紧功能。计算机
13、信息系统基本上是依靠 一级存储器与二级存储设备来实现存储功能的。随着超大规模集成技术的进展,在一个小小的芯片上,能够组装几百万个线路元素, 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一级存储的容量。而随着光介质的使用,二级存储的容量也大大扩 展。7.2.2 主存储器 计算机的主存储器要紧是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半导体存储器的种类繁多,按其性能 与用途能够分成两大类:只读存储器即ROM与随机存取存储器即二级存储器磁带、磁盘与光盘长期以来都是计算机要紧的存储介质。磁带属于顺序存取介质,尽 管容量大,价格低,但由于只能顺序存取,存取速度慢,已经逐步被淘汰。磁盘属于 随机存取介质,也具备容量大、价格低的优点,同时能够直接存取,存
14、取速度快。7.3 输入/输出设备外围设备是所有输入/输出设备与二级存储设备的通称。它们通过各类I/O接口与计算 机系统的中央处理机连接并通信,因此外围设备皆属联机设备。本节讨论外围设备及 其介质。7.3.1 计算机键盘与显示终端从技术上定义,任何通过通信连结到计算机的设备都能够称之为终端。最普遍最大量 的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是使用键盘输入数据,用视频向用户显示输出,并可在输 入到计算机前进行编辑。7.3.2 点触式设备这是另一种公布命令、进行决策选择与响应视频提示的较好的设备,这种设备通过移 动光标能够让你方便进行菜单或者象标选择,目前有电子鼠标器、电子游戏机中常使 用的操纵杆。还有一种触摸
15、感应屏幕,同意人通过触摸视频屏幕来使用计算机。当人们触摸屏幕时, 将中断电子格栅的信号,计算机感应这个信号,并采取有关的活动。7.3.3 计算机笔视频输入/输出7.3.4 打印输出许多打印机是击打式的。另一种是非击打式的打印机,与击打式打印机相比没有噪音,但一次只有一份拷贝。7.3.5 声音识别声音识别系统分析并划分讲话或者发声系统的模式,把它们转换成数字代码并存入计 算机。声音识别系统用于那些操作者不需键入数据或者要求数据输入更快更准确的工作。7.3.6 光与磁识别(1)光扫描设备能够读文本与图形,并能将它们转换成数字输入到计算机内。(2)磁性数据输入许多银行业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磁性墨水字符
16、识别技术,阅读磁性化的支票、存单。第八章计算机软件软件的概念8.1.1 软件分类信息系统依靠软件资源帮助终端用户使用计算机硬件,将数据资源转换成各类信息产 品,软件用于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输出、存储及操纵信息系统的活动。计算机软件总体上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软件,一类是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当计算机在执行各类信息处理任务时,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系统资源及 操作的程序,称之系统软件。?应用软件那些综合用户信息处理需求的,直接处理特定应用的程序称之为应用软件。8.1.2 软件进展趋势软件的开发不再直接使用二进制或者符号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并逐步脱离使 用独立语句与算法表达式的过程设计语言进行
17、程序设计。8.2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是指那些管理与支持计算机资源及它的信息处理活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计 算机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重要的软件接口。系统软件分为三类:(1)系统管理程序(2)系统支持程序(3)系统开发程序操作系统(1)重要性(2)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有五大功能:用户界面,资源管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有用程序与支持 服务。(3)操作系统的类型其他系统管理程序(1)数据库管理系统(2)通信管理器(3)系统支持程序程序设计语言8.2.1 机器语言(1)使用二进制代码。(2)指令随机器而异,因而不一致的计算机有不一致的指令系统。8.2.2 汇编语言机器语言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表
18、现为:易于出错,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程序员要熟练地经历所有指令的机器代码,与数 据单元地址与指令地址,出错的可能性比较大。编程烦琐,工作量大。不直观,人们不能直观地看出机器语言程序所要解决的问题。8.2.3 高级语言三大优点:高级语言更接近于自然语言,通常使用英语表达语句,便于懂得、经历与掌握。高级语言的语句与机器指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一个高级语言语句通常对应多 个机器指令,因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短小精悍,不仅便于编写,而且易于查找错 误与修改。高级语言基本上与具体计算机无关,即通用性强。程序员不必熟悉具体机器指令就 能编制程序,而且所编的程序稍加修改或者不用修改就能在不一致的机器上运行
19、。8.2.4 第四代语言8.2.5 面向对象的语言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最早起源于60年代的Smelltalko然而,在当前的软件开发中面 对象语言已成为要紧考虑的使用对象。8.2.6 程序设计工具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由一组程序设计语言的指令构成的,比如Basic,Cobol或者 Pascal,这些程序务必由语言翻译处理器转换成机器语言指令代码后,才能够被计算 机执行。第九章通信与网络9.1 通信系统9.1.1 通信的定义及基本模型(1)通信系统定义所谓计算机通信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地理位置不一致的,功能独立的多个 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即网络通信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
20、 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的系统。(2)远程通信模型远程通信是指信息以一定的形式,如语言、数据、文本与映像,使用电或者光的传递 介质,从一个地方发送到另一个地方。远程通信图的基本原理:通信网络是一种随意的排列。远程通信网,它由下列五类基本元素构成:终端远程通信处理器远程通信通道与介质计算机网络通信操纵软件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演变与进展(1)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第一代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际上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亦称之面向终 端的计算机网络。(2)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第二代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多个主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连起来,为用户提供服务。这 样的多个主计算机互连的网络才是
21、我们目前常称的计算机网络。(3)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第三代计算机通信网络是国际标准化的网络,它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 标准化的协议。9.2 通信部件及其功能通信通道的特征(1)传输速率(2)传输模式(3)传输方向(4)交换选择(5)访问操纵方式通信介质(1)双绞线由螺旋状扭在一起的两根绝缘导线构成。(2)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也像双绞线那样由一对导体构成,但它们是按“同轴”形式的构成线对。(3)光纤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能传导光波的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层构成。(4)无线传输媒体(5)传输媒体的选择9.2.1 通信处理机及其功能(1)调制一解调器(2)多路复用器(3)前端处理机(4)交
22、换机(5)网络互连中继器桥接器路由器网关或者网间连接器9.2.2 通信软件(1)通信软件功能存取功能传送操纵网络管理出错操纵安全管理(2)新一代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3)网络协议协议是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务必遵循的一组规则,不一致的机种如大型机,小型 机与微机有不一致的协议,网关常被用于解决不一致协议的网络间的通信,假如两个 网络使用的协议相同则以桥接器相连。物理层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软件包含业务信息系统、 知识工作系统、决策与经理支持系统),各类办公机械及通信设备;人员包含高层决策 人员,中层职能人员与基层业务人员,由这些人与
23、机器构成一个与谐的配合默契的人 机系统。1.2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一致懂得就构成了不一 致的结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与硬件结构。1.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分构成,即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与信 息管理者。1.2.2 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管理信息系统 (1)市场子系统(2)财会子系统(3)人事子系统(4)生产子系统(5)供运子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各个职能子系统的简要职能如下:(1)销售市场子系统(2)生产子系统(3)后勤子系统(4)人事子系统(5)财务与会计子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BA 管理信息系统 基础教程 54 DO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