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轼词两首教学设计吴伦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作者生平,把握词人思想倾向,体味词人豪放的词风。2 .解读词的内容,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3,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写人、抒情融合在一起的艺术手法,分析定风波一 词以小见大的写法及其中蕴含的哲理,体会关键词句的艺术效果。过程与方法:L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在了解词人思想倾向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两首词的思想内容。3 .以诵读指导的方法深入解读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感变化;以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解 读定风波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苏轼面对人生不如意的豪放与旷达。教学重难点:解读词的内容,把握词中蕴含的情感。分析“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以及“一蓑烟
2、雨任 平生两句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知人论世法、诵读指导法、合作探究法板书设计: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提纲挈领,知人论世 第二课时:朗诵指导,赤壁怀古第三课时:归途遇雨,寻微探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提纲挈领,知人论世一、导入新课:背诵必修二学过的赤壁赋,回忆苏轼生平,把握苏轼的情感倾向。二、新课讲授(一)知人论世1.说说你知道的苏轼(作者资料)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一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 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 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一一文,三苏一一词)、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天下第三行 书寒食
3、帖)、画家、美食家(东坡肉等)。政治经历:苏轼一生历经政治浮潜,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 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辗转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 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 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僧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 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人生态度:面对起起伏伏的人生遭遇,苏轼有忧愁,有自嘲,但更多的是旷达与豪放。 赤壁赋与本课的两首词都作于被贬黄州期间。赤壁赋中面对“客”所感叹的的“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宽慰劝解“苟
4、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 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的感叹是苏轼内心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而劝慰 的这段话则表现了作者对无奈现实的超脱、旷达之情。过渡:回忆了苏轼的的生平,我们可以知道苏轼诗文作品的大致情感倾向。这种方法称 为“知人论世”。(二)方法导航(解读诗歌情感的方法)(1)知人论世(2)题材指向怀古诗的情感: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3)形象解读(4)体会意境诗歌鉴赏的内容: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情感、技巧、语言。(三)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鉴赏.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
5、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 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 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放松情绪。先后两次来到黄州城外的赤鼻 矶,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 也感叹时光易逝,功业难成,因而写下此词,及前后赤壁赋。作业:背诵并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分析诗歌内 容,解读诗歌情感,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全词。第二课时:朗诵指导,赤壁怀古1 .诵读指导,把握情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
6、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才啬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听朗诵,请一名学生朗诵全词,另请一名学生点评。(请参加年级朗诵比赛的同学)点评要点:字音:了、纶、华、酹情感:是否体现情感的变化。过渡:现在我们一起分析全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朗诵水平。(1)上阕:(基本方法:学生讨论,互相诵读一一名学生读,并说明为何这样读一分析指导一再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激昂一感慨点拨:第一句写景,气势磅礴,奠定了全词豪壮的感情基调。江水滚滚而去,意喻时间流逝(激
7、昂)。“风流”,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风流人物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感慨、低沉)。过渡:虽然风流人物已经逝去,但是他们的事迹还是流传了下来,周瑜就是其中一个。由此 转入到对赤壁的描写。“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平和、赞叹娓娓道来,介绍赤壁。点拨:苏轼游的是赤鼻矶,并不是当年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人道是” 一句,说明时人认 为这里是赤壁,但或许苏轼知道这并不是真正的赤壁。虽然如此,但这并不妨碍作者把他当 成真的赤壁,以此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磅礴点拨:此段写赤壁之景,什么关键字词体现了其“磅礴宏伟”的特点?乱一一岩石山崖险峻穿一一山的陡峭高峻惊一一江
8、水的汹涌一渲染磅礴宏伟的气氛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宏伟这一句对赤壁之景的描写极为生动形象,除了运用一些具有表现力的字(炼字),还用了什 么特殊的手法?夸张_ “穿空”比喻一一“千堆雪”(白色的浪花)“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一一赞叹、欣赏点拨:眼前之景,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在赤壁之战的舞台上,曾经出现了 多少英雄豪杰,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均有。由概括风景,到引出豪杰,顺势转入下阕对豪 杰的代表一一周瑜的描写。齐读上阕,点评,第一组齐读上阕。(2)下阕(学生讨论,互相诵读一一名学生读,并说明为何这样读一再读)“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念奴娇 赤壁 怀古 教案 2022 2023 学年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