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 3.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 3.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 第3课时登高。【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2、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3比较赏析两首杜诗【学习重点难点】诗文哪里写景?哪里抒情?诗中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习内容】一、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 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 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
2、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 离开成都。开始了 “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 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二、基础知识梳理1认读字音:渚()鬓( )潦( )倒2理解词义:(1) 回(2) 落木(3) 万里(4) 繁(5)
3、潦倒3、古今异义古义:艰难 古义:今义:今义:痛苦愤恨今义:一万里的距离今义:画图画(1) .百年多病独登台今义:很多年,终身或一辈子(2) .艰难苦恨繁霜鬓今义:艰苦困难苦恨古义:(3) .万里悲秋常作客古义:(4) .画图省识春风面.古义:三、赏析文本用自己的话翻译本诗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1、题目是什么意思?2、诗句的字面意思?分析本诗情感蕴藏:完成下表 3、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意象情感首联颔联颈联4、这些意象有什么内涵?尾联5、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营造了怎样的意境?6、颔联一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2) “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如何朗读?(3)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4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7、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2)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意思却十分丰富,宋代的罗 大经曾说这两句话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5课 杜甫诗三首 河北省 唐山市 开滦 第二 中学 语文 导学案 必修 杜甫 诗三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