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四川省达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话剧茶馆等“老作品”每一亮相,总会引来叫好和追捧,甚至形成“一票 难求”的文化热点。经典作品长演不衰,圈粉几代人,奥妙何在?当下文艺要产出更多叫得 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作品,又该如何向经典之作学习传承借鉴?每种戏剧形式都有自己的经典:话剧有茶馆雷雨,京剧有锁麟囊,越剧有梁 祝,河北梆子有宝莲灯它们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成为各艺术门类“压箱 底”的宝贝,在于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 艺术曾
2、经达到的高度。扎根文化沃土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经典作品之所以耐看,还因为其扎根文化沃土 的深度决定了作品的厚度,反映出创作者对人性的体察与感悟。优秀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 产物,反映着一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物质的东西可能过时甚至灭失, 精神却永不过时,历经岁月的冲刷,反而会愈显光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如果我们把艺术 视为情感的外化,那么这种对于祖国、乡土的热爱,是深植于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之中的, 在人的情感世界中具有统摄意义,最能引起心灵深处的共鸣。经典作品在描写具体的人与事 的过程中,捕捉并呈现隽永的思想与情感,并将其与一定艺术技巧相结合。技与道的统一赋 予了作品长久的艺
3、术生命力。艺术形式因历史感、人文感的加持而拓宽了审美空间,而时代 精神也因此获得了审美表达。相反,如果创作者眼中只有浮表化的情感,热衷于表现一时的 情绪,追求短暂的热闹,其作品极有可能不是乏味单调就是浅薄庸俗,即便有些亮点,也似 烟花转瞬即逝。感悟生活的温度决定了作品传播的广度。更重要的是,经典作品还饱含生活的温度,以 艺术手法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这也是其承载的文化精神、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真正抵达受 众最根本的保证。当人们在舞台上看到自己与身边人的影子,内心的欢喜与忧愁也由此找到 了出口。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己演了 1400多场,是著名的 保留剧目。当人们为舞台上的“沉
4、香”热烈鼓掌时,掌声是对人间真情的讴歌,也包含着对 孝心孝行以及惩恶扬善的赞许。话剧天下第一楼首演于上世纪80年代末。三十余年舞 台打磨已成当代经典,剧中人与命运的不懈抗争,拨动着观众的心弦,引导人们思考人生, 在生活的韧性中咂摸历史的流转。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典作品恰是靠百姓 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总之,艺术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生活的温度,是经典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重要桥梁,也B.千里江山图把赭石红、石绿、石青等矿物宝石作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得整 幅画卷发生色彩明快、肌理多变、不易变色等特点。C.千里江山图让赭石红、石绿、石青等矿物宝石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得整
5、幅 画卷具有色彩明快、肌理多变、不易变色等特点。D.千里江山图把赭石红、石绿、石青等矿物宝石为颜料,通过四次叠加着色,使得整幅 画卷发生色彩明快、肌理多变、不易变色等特点。(二)语言文字运用n(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短视频具有内容新奇、节奏轻快、轻松幽默等优点。它抓住了用户的兴奋点,极易让人 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会占用大量精力,耽误学习或睡眠。在内容上,。这些信息内容博眼球、吸流量,为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而创作, 青少年很容易就会受到吸引。短视频容易引起瞬时速览的刺激,短短十几秒的视频,通过视 觉、听觉、交流等全方位模式的刺激,极其具有吸引力。在算法上,短视频极具算法推荐的 诱惑。
6、短视频传播基于大数据的推荐算法,用户越刷越能看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正因为如此, 青少年特别容易对短视频上瘾,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笔者建设,视频平台应该设置青少年模式,包括每天的使用时间和时段,防止过分沉迷。 ,当现实社交乐趣远远大于网络虚拟乐趣的时候,沉迷就会慢慢淡化。老师和 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谐的亲子关系,帮助他们学会分辨、学会自律。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5个字。2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本的行文思路。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生活往往呈现出“适”的状态舒适”是一种悠闲的生活
7、,自适安稳、心性平和; “适当”是一-种平衡的生活,适可而止、张弛有度;“适应”是一种变通的生活,适者生存、 顺应时势;“适用”是一种实际的生活,适于实用、贴近现实读了以上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怎样才是“适合”的生活状态?综合材料的 内容和含意,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K解析H LB. “经典戏剧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所以达到了某种艺术的高度”错误,因 果倒置,原文是说“它们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成为各艺术门类压箱底的宝贝, 在于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
8、 的高度”。2. D. “是为了证明经典作品要有厚度”错,原文是“贴近百姓口味自然有口碑,而真正的经 典作品恰是靠百姓口碑流传的,具有现实温度的”,是有温度。3. A. “使作品体现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错,原文是“它们之所以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 成为各艺术门类压箱底的宝贝,在于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某种艺术的本质规定性,犹如 一块界碑,标识着这种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R答案H1.B2. DAK解析H 4.A. “中国在世界体坛展现了更重要的作用“错误,材料一原文的表述是“ 我们在世界体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选项时态错误。B. “北京市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相较于2015年,都达到了 50%”
9、错误,材料二原文 的表述是“北京市森林覆盖率2019年达到44%张家口市林木绿化率2019年达到50% C. “因为150天雪期使其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错误,根据材料三可知,原因应是“崇 礼本身结合城市优势深耕滑雪产业近十年,最近五年又受冬奥影响,雪场、交通等综合硬件 条件不断提升一崇礼先后建设了 7大滑雪场;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在2019年末开通,从 北京到达崇礼只需要1个小时,辐射了京津冀甚至大部分南方地区的滑雪者”。故选:Do. C. “比新华网、腾讯网更真实可信”错误,各家媒体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进行 描述,不存在哪家“更真实可信”之说。5 .依据材料一 “泱泱大国的文化自信
10、借助一个个冬奥符号传播开来”“更有助于世界接 受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及文化表达”及出处“冬奥会,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可总结为: 有助于世界接受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及文化表达。依据材料二“以冬奥举办为契机,首钢紧抓战略机遇,将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 与”“首钢园区必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 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可总结为: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也:界工业 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依据材料三“然而,比起更有自然优势的东北,这里却仍然更容易成为未来冰雪小镇” “出行问题解决后,崇礼又能利用市区中心商圈的超市、餐厅、酒店,为滑雪者提供餐饮住
11、 宿服务”及出处“冬奥点燃消费,中国滑雪产业链准备好了吗?”可总结为:点燃消费, 将促进中国中国滑雪产业链的发展。依据材料四“10年前,中国还很少有人知道滑雪这种休闲活动,但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改 变了这种状况”“2015年以来,中国参加冬季运动的人数超过了 3. 46亿”及出处“冬 奥会掀起中国冰雪运动热潮”可总结为:掀起中国“冰雪运动热潮”。K答案U. D4 .C.有助于世界接受当代中国的发展模式及文化表达。将成为奥林匹克运动推动城市发展的典范,成为世界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区复兴的典范。 点燃消费,将促进中国中国滑雪产业链的发展。掀起中国“冰雪运动热潮”。R解析U 7. D. “使小说的语言
12、充满诗意的美感”错。开头写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到处 莺歌燕舞,到处花枝招展,到处春光无限,富有诗意,但是到了孤城,“巍峨41.穆,壁立千 仞”,有一种肃穆孤独的凄凉之感,最后王之涣从孤城离开,“背后,冷风掀衣,冷彻骨髓: 迎面,似有缕缕春风拂来,温暖和煦”,更能体现孤城的悲凉,景物悲凉,天气寒冷,没有 诗意,反而充满凄凉、孤独。故选:Do.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但是却只在长安城,“长安城春风 正催花千树,到处莺歌燕舞,到处花枝招展,到处春光无限”;孤城还是冷风,“春风不是没 有撵上来,它是被冷风劈头赶跑了,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氛围。“春风怒”,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春风赋予
13、人的情绪,不仅仅说的是风怒,更体现了人的怒, 春风给的福音到不了孤城,孤城将士戍边悲苦,吃穿等方面都得不到保障。开头写长安的春风,“长安城春风正催花千树,到处莺歌燕舞,到处花枝招展,到处春光无 限”,孤城的“四周,还都是山,一座座,一重重,巍峨肃穆,壁立千仞”,暗示春风进不来, “春风不是没有撵上来,它是被冷风劈头赶跑了”,“春风不度玉门关”,都写道李春风,春 风作为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8 .原文“一个兵士脱下袄子递给浑身打战的他”“一个兵士脱下袄子递给浑身打战的他”“将 军脱卜袄子,披到他身上”体现戍边将士在穿的方面得不到满足,寒风凛冽,但是却备受冷 风吹;“王之涣也抿了一口一一不是酒,是
14、水,浑黄的水,醪牙”“硬得像石头,土黄色,婴 儿拳头般大小,里面有草根也有树皮。王之涣四下看看,一个个埋头小心地啃食。王之涣也 埋头啃食”“将军肩上还绑着一个布袋。打开布袋,有牛肉、羊肉、羊奶王之涣数数城 上的兵士,少了三个”,体现将士们缺少食物供应,水饭都不能满足需求。从吃穿等生活方 面表现将上的“悲凉”。原文“今夜,定给你弄来好招待”“又能熬上一个月啦!老五,你们几个值啊” “你是贵人, 理应好好招待”可以看出,将士戍边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还尽最大努力款待我。“莫说我 客套。我大唐子民,不管到哪里,客套不可少”,在我要离开时还折柳相送,展现了将士们 的军人应有的风采。K答案H.D7 .交代
15、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创设故事背景,春风在长安风光无限,在孤城却亳无用武之地, 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运用拟人的修辞,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暗示孤城将士戍边的悲苦。“春风”是全文的线索,用于组织全文,开头写长安的春风,中间写孤城没有春风,最后 以“春风不度玉门关”结尾,贯穿始终。8 .从吃穿等生活方面表现将士的“悲凉”。将士们吃的饭有树皮草根,喝的“酒”是混黄 的水,用来改善生活的肉是用士兵的命换来的。去,将士们受冷风吹,缺少御寒衣服。从将士的精神风貌表现将士的“亮色”。将士戍边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还尽最大努力款 待我,在我要离开时还折柳相送,展现了将士们的军人应有的风采。K解析U 10.画线句的意思
16、是: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睡, 饮食汤药总要尝过之后才端上去。(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 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结合上下文看,“则涕泣侧息未尝 解衣”的主语是“李密”而不是“刘氏”,所以在“刘氏有疾”和“则涕泣侧息”之间断开, 由此可以排除B选项;“尝”的宾语不仅仅是“汤药”也包括“饮膳”,所以这两个词语不能 分开,由此可以排除A、B; “忘疲”的意思是“忘记疲劳”,指的是李密在研究学问的时候 很投入以至于忘记了疲劳,所以“讲学”“忘疲”这两个词语应放在一起,由此可以排除C 选项。故选:D。11.B.“服阕,守丧期满
17、除去丧服。古代的丧礼规定,专指父母死后要服丧,期满除服”表 述错误。不是专指父母也可以指祖父母,例如在本文中李密就是给自己的祖母刘氏守孝。 故选:Bo. C. “李密守丧期满,应征到洛阳任太子洗马,后外调任温令,他常常希望改任内官,后 虽官职得到调整但仍心怀怨恨”表述错误。由原文“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 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可知,李密最终没有得到内官,“汉中太守”不是内官,是地 方官。故选:Co.“阕”,终了;“征”,征召;“次”,并列。译文: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 服,朝廷再一次征召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
18、并列。”“白”告诉;“清慎”,清廉谨慎;“弗之劾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弗劾之也”。 译文:从事把他的信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K答案H. D10 .B. C12 .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征召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 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J从事把他的信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名声清廉逆慎,没有弹劾他。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又名虔。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改嫁。当时李 密只有几岁,感伤眷恋备至,笃深的孝道之情,于是积郁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 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
19、恭敬闻名。刘氏有病时,他就哭泣流泪不敢大口呼吸,从不脱衣安睡, 饮食汤药总要尝过之后才端上去。(李密)有空闲的时间就研究学问,忘记了疲劳,并且拜 谯周为师,谯周的弟子把他比作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李密年轻时在蜀汉做官,当郎官。多次出使吴国,有才智机辩,吴人很欣赏他。蜀汉平 定后,泰始初年,(皇上)下诏任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就没有接 受官职,并向朝廷呈上陈情表。皇上读后说:“士人有名节,不是平白无故的!”于是停 止征召。后来刘氏去世,李密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朝廷再一次征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 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询问其中的缘
20、故, (李密)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信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身长蛆。 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曹魏,任用黄皓而丧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 “孔明的言教为什么那么琐碎? ”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 雅;大诰与普通人说话,语言适宜琐碎。孔明没有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人谈论,他的言教 因此琐碎J张华认为他说得很好。(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却憎恨从事,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 的灾难不会结束。”从事把他的信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中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 劾他。李密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
21、迁担任汉 中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应有的职分而心怀怨恨。等到皇帝在东堂赐宴饯别时,皇上下诏命 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也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有权势的朝臣做依 靠,不如回家种田。皇上英明睿智,这话岂能这样说!”武帝很生气,于是都宜从事上奏免 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于家中。K解析U 14. A. “起笔高亢”错,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起笔并不高亢。 故选A。15.“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意思是: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疏影: 稀疏的影子。这两句说,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吹起短笛,一直欢乐到天亮。白天和朋友们在 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
22、的笛子,通宵玩乐,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 随着流水静悄悄地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写景叙事,优美自然, 它如同明净澄澈的清水一样。“杏花”点明节令,“疏影里”点明具体时间,“吹笛”点明事 件,友人们抚琴弄笛,那情致高雅的笛声此起彼伏,富有诗情画意,极具感染力。K答案14. A15.作者以初春的树林为背景,利用明月的清辉照射在杏花枝上所撒落下来的稀疏花影,与 花影下吹奏出来的悠扬笛声,组成一幅富有空间感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动静结合以 声衬静,将作者那种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出来。译文: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
23、稀疏的 花影中,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经历好似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楼观看新 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转瞬即逝,只有把它们编成歌的渔夫,还在那半夜里 低声吟唱。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追忆洛中朋友和旧游而作的。上片写对已经沦落敌国之手的家乡以及 早年自在快乐生活的回顾。下片宕开笔墨回到现实,概括词人从踏上仕途所经历的颠沛流离 和国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结句将古今悲慨、国恨家愁,都融入“渔唱”之中,将沉挚的悲感 化为旷达的襟怀。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 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上片忆旧。“忆昔午桥桥上饮
24、,坐中多是豪英。”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 英雄豪杰。用“忆”字开篇,直接了当把往事展开来。“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 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 “豪英” 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 杏树底卜.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一直玩到天明,竟然不知道碧空的月光随着流水静悄悄地 消失了。桥上欢歌笑语,桥下一片宁静,以静衬动。这三句写景叙事,优美自然,它如同明 净澄澈的清水一样。特别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两句,“杏花”则点明在春天的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四川省 达州市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