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远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历史一、选择题.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雕像与西亚地区考古发现的雕像颇为相似,经研究发现,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环纹贝和象牙来自印度洋沿岸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发现可以佐证先秦时期()A.经济重心位于四川B.造型艺术领先世界C.对外贸易高度繁荣D.中外交流范围较广K答案U DK解析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体现的古文明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商朝后期,这里发现的器物形制 以及材料来源,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和东南亚、南亚甚至西亚存在着物质文化交流,D 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无中外艺术水平的比较,排除B项;没有证据 可证明相关历史遗存是通过
2、贸易进入中国的,排除C项。故选D项。1 .据隋书记载,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曾表示:“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帝王 之功,岂一土之略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 随才升擢。”为此,隋炀帝()A.颁布两税法B.调整三省分工C.创立科举制D.推行以庸代役K答案U CK解析X根据“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可 得是出隋炀帝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认为要广罗人才,因此创立科举,通过科考收罗人才, C项正确;ABD项都是唐朝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2 .清初,政府严格限制在长城以北地区进行农业开发;嘉庆八年(1803年),清帝颁下
3、诏令, “凡自种黑地(今黑龙江、吉林一带)业产勘丈属实,照例开科,由户部颁给执照,准其永久为业”。该诏令的颁布()A.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增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C.意在调整八旗安置策略D.折射出人地矛盾的加剧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蒸发表公开演讲,他说:“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 教人技术,与教人人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他还就师范大学的设置目的做了强调: “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造就教育行政人才;培养教育学术专家。”李蒸甚至致电教育部, 慷慨陈词;“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 一日中断。”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严冰李蒸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 (
4、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综合材料一、二,就南京国 民政府时期高等师范教育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李蒸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后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K答案(1)局限;观点一未正确认识到综合性高等学府和专科性高等院校的差别;观点 二局限于短期内的个别现象,不够全面、客观。看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师范教育发展遭遇困境;高等师范教育仍有其存在必要;高等 师范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K答案U言之有理亦可)(2)举措;拜访、延揽优秀学者;发表演讲,明确办学方向;致电教育部,呼吁教育救国。 意义:提高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增强了北
5、平师范大学的育人能力;论证了师范大 学对“教育救国”的重大作用;为现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K解析K小问1详析I局限:依据材料“师范大学名不副实,无异于普通大学。各大学既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 师范无单设大学之必要”可知,观点一未正确认识到综合性高等学府和专科性高等院校的差 别;依据“近年以来(北平师大)学风败坏,物质享乐、自由放任殆成风尚且学生动 辗级学”可知,观点二局限于短期内的个别现象,不够全面、客观。看法:依据材料一中 的两种观点,材料二“当时国内局势混乱,办学举步维艰”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师 范教育发展遭遇困境;依据“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教人技术,与
6、教人人 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造就教育行政人才;培养教育学 术专家”可知,高等师范教育仍有其存在必要;依据“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 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可知,高等师范教育与社会现实联系紧 密。K小问2详析I举措:依据材料“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黎锦熙、刘拓、钱玄同等教投, 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可知,拜访、延揽优秀学者;依据“李蒸发表公开演讲,他说: 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始有教人技术,与教人人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可知,发表演讲,明确办学方向;依据“李蒸甚至致电教育部,慷慨陈词:当此国 难期间,
7、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可知, 致电教育部,呼吁教育救国。意义:依据材料“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 黎锦熙、刘拓、钱玄同等教投,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于同年7月18日到校复职”、”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蒸发表公开演讲”并结合所学可知,提高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学术 影响力;增强了北平师范大学的育人能力;依据“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 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论证了师范大学对“可知,教育救国”的重 大作用;结合所学从为现代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角度进行补充。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代白银货币化
8、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 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 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由于中国自身内部发生的变化一一白银货币化,市场经 济萌发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进行极大地扩展。明朝时期,中国积极参与了全球经济体系 的初步建构,为全球新时代的出现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摘编自万明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阅读材料,围绕“ “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 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K答案I示例论题:白银货币化为明朝中后期国家的近代转型趋势注入了新的活力
9、。阐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实现了与中国 直接海上贸易。由于中国的茶叶、丝绸、瓷 器等大宗商品极具竞争力,欧洲国家不得不用从美洲等地掠夺的白银加以交换。白银因此大 量流入中国,这为中国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金属货币,明朝的长途贸易、大额贸易也因 此得以兴盛,商业资本逐渐集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迫使政府在财政制度 方面不断进行调整,从而削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江南等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庶,也 引发了社会风气的奢侈化,冲击了传统的义利观念。与此同时、西方传教士还带来了西方的 科学技术,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总之,中国在明朝中后期进入“白银时代”,社会诸多领域出现了向近
10、代转型的趋势,但由 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强化,当时未能完成国家发展的转型。(“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K解析工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K答 案兀围绕主题“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依据材 料“它的出现,首先是中国社会内部蕴藏的国家与社会转型趋向的产物;它的奠定,是转型 变革中的中国与正在形成中的整体世界相联系的产物,即中国与全球互动关系的产物”可以 得出论题是白银货币化为明朝中后期国家的近代转型趋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后结合白银货 币化出现的原因和影响进行阐述,主要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商 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的影响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等
11、角度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 结,认识到白银货币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在明朝中后期进入“白银时代”, 社会诸多领域出现了向近代转型的趋势,但由于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封建专制制度的强 化,当时未能完成国家发展的转型。言之有理即可。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7世纪中叶,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即位,组建起新的政权,仿中国建年号为大 化,以唐朝的律令制度为蓝本实施大化改新: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 统一进行管理。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额的口分田,在保 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这样既防止了豪族继续扩张领地,也 使得国家
12、的财政收入得到了保障。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 唐朝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一一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 族的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然而,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 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 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摘编自娄雨婷日本古代律令制国家的形成与特点材料二 自从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首次公开地提出公民权利这一概念之 后,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和义务就成为资产阶级宪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日本明治宪法 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但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专制统
13、治的装饰品而已。由于日本明 治宪法是钦定宪法,“人民”因此在宪法中都被称为天皇的“臣民”。宪法列举了臣民有居 住、迁徙、言论、出版、集会和结社自由等方面的权利,但是又规定权利必须“在法律范围 内”“在不妨害安宁秩序及不违背臣民义务之范围内”方能获得。宪法“在一般词句中标榜 自由,在附带条件中又废除自由”。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 享受不到,而且由于受到军事警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 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摘编自孙月娥试论日本明治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
14、并进行简要评价。(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宪法的局限性并说明其成因。(答案U(l)措施:国家统一管辖全国土地和人口;授田给农民耕种,推行封建税制;建 立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体系。评价: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变法措施理想化色彩 较浓,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2)局限性:无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天皇专制的工具。成因: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国际形势紧张;天皇是改革的主 导力量;对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的模仿和借鉴;浓厚的“武士道”文化传统。K解析XK小问1详析I措施:依据材料“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变为公地、公民,由国家统一进行管
15、理”可知,国家 统一管辖全国土地和人口;依据“在此基础上,效仿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授予公民定 额的口分田,在保证公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规定公民按时向国家缴税”可知,授田给农民 耕种,推行封建税制;依据“日本政府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为模板设置中央官制,根据唐朝 的州县制在地方设立行政区划一一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将旧豪族的 统辖势力范围置于中央的直接控制之下”可知,建立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体系。评价:依据 材料“没有内在政治结构衔接性的照搬照抄式的内政改革受到了强大守旧派势力的顽强抵 制,大和朝廷内部的革新派与守旧势力围绕改革而产生的对立冲突不断凸显”,结合第一问 的措施和所学
16、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是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客观上促进了 中华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消极方面是变法措施理想化色彩较浓,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K小问2详析局限性:依据材料“虽然日本明治宪法也写上了若干有关人权的条文,这些条文不过是天皇 专制统治的装饰品而已”、“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民不但连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都享受不 到”可知,无法保障人民基本权利;是天皇专制的工具。成因:依据材料“由于受到军事警 察机器的高压和宣扬皇民思想的教育敕语的毒害,对国家政治的参与极其有限,这 也是后来日本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祸根之一”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阶级 以及国际形势等角度分析,即日本资本主义经
17、济发展不充分;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国际形势 紧张;天皇是改革的主导力量;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模仿和借鉴;浓厚的“武土道”文 化传统。K答案U DK解析工依据材料可知,清初,政府严禁对长城以北地区进行开发,到嘉庆八年,清廷下令允许在今 黑龙江、吉林一带开发,结合所学可知,其主要是随着清代人口迅猛增长,导致人地矛盾尖 锐,材料中的诏令有利于缓解这一矛盾,D项正确;“保证了”的说法绝对化,而且材料中 诏令颁布不是为了财政收入,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调 整八旗安置策略,排除C项。故选D项。4 .有学者指出,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证明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狭隘性日益明显。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广东省 清远市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