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新表格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新表格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新表格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新表格题专项练习题过山农家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英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顾况(727-815),唐代诗人,他提倡质朴淳厚的诗风,其诗清新自然,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 疾苦。板桥: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嗔:责怪,埋怨。焙茶:用微火烘烤茶叶,使返潮的茶叶去掉 水分。79.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按走访顺序,依次选取了山行途中、到达农舍、参观焙茶等镜头。B. “莫嗔”二字,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表现了山农的爽直性格。C. “却喜”二字,道出了山农对雨后天晴,能翻晒谷子的喜悦。D.作者写出了亲自参加山乡养鸡、焙茶、哂谷等劳
2、动的感受,表达了对劳动的喜爱。80.抖音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前两句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形 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抖音脚本(部分)79. D80.潺潺的流水声田园的悠闲和诗人的闲适自在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板桥人渡泉声山溪、木板桥、诗人山间的幽静和诗人的心旷神怡茅檐日午鸡鸣茅屋、阳光、人、鸡悠长的鸡鸣声【分析】. D. “亲自参加”有误,诗人并没有亲自参加劳动,而是参观农家人劳动。故选D。79 .“板桥人渡泉声”意为: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诗中画面的声音是潺潺的流水声。“泉声” 的“声”字,写活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茅檐日午鸡鸣”
3、意为: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这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 并不新奇,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 燕子忙着筑巢衔泥。前一句描摹了黄莺啼叫,争相飞向向阳的树木的情景,可概括为:啼莺争树。后一句 描摹了飞燕衔泥,在春风中飞舞的春景。可概括为:泥燕剪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意为: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 够上遮没马蹄。“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是动态描写;这两句诗写乱花、浅草,是属于静态描写。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尾联写傍晚水军战士凯 旋,肯定他
4、们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功勋。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明朝水军与倭寇的一次激战的描述,赞扬了明朝水军的军威、1气和高昂的 战斗力,歌颂r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洋溢着作者保卫海疆、扫清来犯倭寇的战斗豪情。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注】题弟侄书堂是杜荀鹤为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荷衣:荷叶衣。8 .下列对题弟侄书堂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七言律诗是诗人为他侄子的书堂所题的诗,诗中也包含诗人对侄子的谆谆教诲。B.结合全诗内容来看,首联中“乱”“静”指的是读书过
5、程中“思绪混乱”“内心平静”两种心境,告 诫侄子无论哪种心境都要认真读书。C.颔联中将干戈不断和礼乐常修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坚持勤奋修业的赞美之情。D.尾联极富哲理,告诫侄子极大的“终身事”正是由极小的“寸阴”日积月累而来,说明了量变到质变的 道理。【参考答案】B (“乱时“静时“分别指战乱时期和“和平时期”。).语文老师让同学们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题弟侄书堂一诗中任选一联进行讲解,小南同学准备用微视频 的方式讲解颈联,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木。(4分)微视频拍摄脚本(部分)年伏案苦读(少年坐在书案前忘我吟诵)(意近即可,1分)微风(轻风)(1分)潺潺水声(野泉) (1分)书堂环境清幽、宁静(
6、I分)0.B (文章中“己“不能解释为语气词了。)客至地点取景特写镜头预期表达效果书堂内竹影、书案、书本突出书堂主人勤奋刻苦书堂外静景:砚池动景:、竹树、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笊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活,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 时定居下来。不久,客人崔明府来访,于是创作了这首诗。盘飨:盘盛食物的统称。兼味多种美味佳 肴。旧陪:隔年的陈酒。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但见群鸥”,不见
7、客至,含有诗人在闲逸的江村生活 中寂寞孤独的弦外之音。B.客人来来往往,花径不曾为他们打扫;蓬门一直紧闭,今天因为你崔明府的到来才打开。颔联体现的是 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欣喜与热情。C.尾联中“肯与”、“呼取”等口语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贫家真率之趣,也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D.全诗运用白描手法,自然浑成,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9. 小航想要把这首诗改编成一部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请你协助她一起完成脚本设计。(4分)(DC(2)清丽疏淡热情待客、闲话家常诚朴恬淡、热情好客译文:组成要素具体内容氛围情感室外景物春江水、鸥鸟、花径、蓬门/室内场景欢快融洽草堂的南
8、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HH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 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 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D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ABD.正确。C.有误,尾联虚字“肯与”和俗语“呼取”的运用,足当“戏效元白体”之评。另外,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他律诗字斟 句酌的“沉郁顿挫”风格不大一样。故选:Co(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 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
9、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 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 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据此分 析提炼概括即可。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孟浩然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注释】皎上人:僧人名皎。素:旧的。静者:这里指皎上人。8.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 (2分)A. 弊庐“素产两个意象生动动自然,其隐含着诗人归隐田园的志趣和淡泊的心境。B.颔联中的不闻二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同时也
10、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C.颈联对仗工整、诗人用极其流畅的笔调,描写了乡野间悠闲自在、安适无忧的田园生活。D.本诗以情开篇,诗风恬淡,色调清丽,诗语自然纯净,充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感。(1)画面提示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请展开想象,从两句中任选一句再现“诗中有画的意境:(2分)我选:,O(2)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写其居住地环境的,表现出田园生活的乐趣,表达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以及对田园生活的之情。(2分)9.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木诗的画面描写极具特色,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本次探 究的内容,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答案】(1)(2分)
11、示例一;房子左右的树林田野十分空旷,在静静的林子中,听不到城内喧闹的叫 卖声,十分的悠闲惬意。示例二;钓鱼的人拿着鱼竿在北边的溪水中悠闲地钓鱼,忽然远处传来一声声椎夫唱歆的声音,宛转悠 扬。(描述合理即可)(2) (2分)开阔、幽静享受、喜爱(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奉寄韦太守陟王维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瞭唳闻归鸿。寒塘映哀草,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注释】韦陟:曾任襄阳、吴郡等地太守。诗人写作此诗时,身在边关。高馆:高大的馆舍。岁方 晏:一年将尽。7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由远及近,层层递进,精炼简洁地描绘出边
12、塞荒凉之景。8 . “自”写出了孤城的萧条衰败,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悲凉。9 . “空”不仅是写出了边境的空旷与壮阔,也是写空间的“空虚”,让诗人百无聊赖。D.诗歌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9.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联系全诗的内容将诗歌中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 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4分)微视频脚本(部分)春日耕者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效果天而秋日迥, 瞭唳闻归鸿。秋日而迥,归鸿疾飞,远处阔大萧索的孤城一座绘边塞远景寒塘映衰草, 高馆落疏桐。思悲翁曲调声描近处细节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
13、妇子同来相妩媚,乌莺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释】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老农夜间起来喂养饥饿的耕牛,刻画了一位辛勤劳作的老农形象。B.颈联写妇子前来探看和取悦,直接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C.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描绘了鸟儿上下翻飞相随的情景,渲染了温馨、欢快的氛围。I).尾联表现了王安石变法后社会风调雨顺,百姓获得丰收的场景。9.品读诗歌,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4分)8. Ao【解析】B.应是侧面表现农家耕作的繁忙;C.颈联运用拟人的修辞;D.尾联表现了对王安石变法后政
14、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摘抄批注诗句内容情感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阳气升腾,老农饲牛对农家春日忙碌辛勤劳作的赞美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迟。雨水充足,日出三竿妇子同来相妩媚,乌莺飞下巧追随。妇孺偕来,乌莺追随纷纭政令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纷纭政令,风雨适时9.为农家温馨和睦的生活而感到高兴;(2分)对王安石变法后政令繁多无用的嘲讽(批判、否定)。(2分)从军行唐.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咒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注释】从军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将士生活。这首诗为作者早 年任职边关幕府时所作。陈羽:中唐诗人。海:古代西域的沙漠、大湖泊都叫“
15、海”,这里指天山脚 下的湖泊。折:断。横笛:一种横吹的笛子。直上:一直向上、向前。8.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将士风雪行军的诗歌,诗歌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映衬 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B.本诗对“笛声”的描写很巧妙,“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形成“此时有声胜无声”的效果,C. “直上”的动态描写,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D.本诗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 风雪行军图。解析: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
16、同时又将人陷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为下句红 旗直天山做铺垫。9.“抖音”是当今很火爆的微视频表现形式,小文同学想将这首诗歌的意境用抖音微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 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设计。(4分)蝶恋花画外音乐高亢的笛声近镜头朔风吹裂的冻土叶落枝断的梧桐远镜头天山白雪移动的红旗范成大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而收新茧。【注释】夷犹:犹豫迟疑。看看:转眼之间,即将之意尝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卜.来,揉卜麦 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的习俗。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 (2分
17、)“添”写出了春天池水增多,水面升起的情态,富有画面的动感,更写出用园生活的艰辛。A. “画舫夷犹湾百转” 一句写出了词人见到美景时心情的犹豫追鞋。B. “横塘塔近依前远”中的“近”和“远”看似矛盾,其实写出了河道的蜿蜒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景色对词 人的吸引。I). “谷雨才耕遍的“才”表现出农事因江国多寒而晚的无奈乏特。9.这首词若拍成小视频,定是一幅展现田园风光的美丽作品。小丽想将诗歌中的意境用小视频的形式表现 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4分) 小视频脚本(部分)浣溪沙画面内容画面声音预期表达效果春涨一篙添水面。芳 草鹅儿,绿满微风 岸。春水满江 绿草微拂 鹅儿嬉戏水声、鹅叫声绘出江南永乡
18、之景, 表达词人对乡村美景 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秀麦连冈桑叶贱,看 看尝面收新茧。麦子拔穗 桑叶生长 农桑丰收农耕声、磨面声写w园,写农事, 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 认同感、满足感。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缄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 人家。【注释】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早,太守苏轼曾率众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词人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作五首浣溪沙,此为其四。缴(sGo)车:缠丝的纺车,也作“绿车”。 牛衣:为牛御寒的衣物,如蓑衣等。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8 .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2分)A.这首词从农
19、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8. “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 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C.上片写景,抓住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写出了秋天丰收的场景;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 受和活动。D.这首诗词语言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小雅想用表格的形式对这首词进行梳理和赏析,请你协助他一起完成。(4分)具体内容表达效果上片枣花掉落衣巾的簌簌声声生动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突出了农村声的特点。下片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 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又担
20、心农忙季节,农 于是“敲门试问”。刻面出一位的太守形象【答案】纺车的沙沙声;卖黄瓜的吆喝声;恬静、繁忙;谦和平易近人猎罢夜饮示独孤生南宋陆游白袍如雪宝刀横,醉上银鞍身更轻。帖草角鹰掀兔窟,凭风羽筋作鸭鸣。关河可使成南北?豪杰谁堪共死生。欲疏万言投魏阙,灯前揽笔涕先倾。【注】本诗作于宋金对峙之时,国土被侵,难以收复,而陆游收复失地的谋略不被朝廷所用。独孤 生:陆游结识的一位年轻奇伟之土。“帖”通“贴”,紧贴着。鸭(chT):鹤鹰。关河:犹言山河, 这里指代国家。魏阙:古代官殿前巍然高耸的楼阙,代指朝廷。8 .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描写作者和友人白袍如雪、宝刀横握、醉上银
21、鞍、身轻如燕的画面,突出了两人出发时潇洒、矫健 的姿态。B.颔联描写了角鹰贴草低飞、掀翻兔穴、羽翅似箭、穿风疾落、似箭鹰鸣的雄姿,正面表现了作者英姿飒 爽的同时也抒发了其内心的豪情壮志。C.颈联和尾联回到严峻的现实,南北对峙,英雄孤独,策略被弃之不用,怎能不使爱国志士悲从中来。D.作者擅长借助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的 英姿飒爽、豪情壮志。9 .同样是出猎之作,本诗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完成表格。(4 分)8. B9.建功立业自信肯定孤苦悲愤委婉(含蓄)(每处1分,意思相关即可得分)同都表达了、报效朝廷的决心和愿
22、望;都对自己的能力非常;两诗的表达都很豪放、很豪迈,读之使人心潮澎湃,心生崇敬之意。异猎罢夜饮示独孤生直陈时局的动荡与难堪,因谋略不被采用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重用、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愿望,豪迈豪放中不乏含蓄,无悲观之状。【参考译文】我身着如雪白袍腰挎心爱的宝刀,趁着酒意飞身跃上银色的马鞍身子更轻盈了。角鹰贴着草尖俯冲下 来掀翻了兔穴,凭借着风的阻挡冲飞的羽翅发出鹤鹰般鸣叫。山河呀怎能分裂成南北两半?英雄豪杰呀谁能和我同生共死报效朝廷。我想要上万言书给朝廷出谋划策,灯影下手握着笔一字没动眼泪却喷涌而出。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喷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 新表格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 年中 语文 一轮 复习 诗歌 鉴赏 表格 专项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