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黑龙江省鸡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1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 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 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翘起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 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 卜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 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
2、初恋中的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 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二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 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 语的要数黛玉、王熙凤、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熙凤先意承志、 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 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 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
3、诗,而且它从开头至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 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 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才子见 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 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 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 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 想
4、: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 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刘鹦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无所不有B.应有尽有C.无所不有D.应有尽有A.无所不有B.应有尽有C.无所不有D.应有尽有别具一格 别具一格 独树一帜 独树一帜层峦叠嶂 层峦叠嶂 崇山峻岭 崇山峻岭举世闻名举世瞩目举世瞩目举世闻名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能让人们思接千载,感
5、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 进步和中国的大国风范。B.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见证中国的大国风范和新 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C.既能让人们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大国风范, 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D.人们既能思接千载,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视通万里,看见中国的大国风范,见 证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1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修身”,他主张并践行的做
6、人要做君子、不做小人,成为 儒家对后世的遗嘱。只要是中国人,即使不通文墨,甚至,也乐于被人称为君子,而绝 不愿意被人看作小人。由此,儒家的遗嘱,也就变成了整个中国文化的主要遗嘱。其实,孔子完整的人生规划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一辈子下来,治国、 平天下的目标不但自己没有达到,讲给别人听也等于对牛弹琴。十余年奔走于一个个政治集 团之间,并无成效。回来一看,亲人的离世使“齐家”也成了一种_。最后,他唯一能抓住 的,只有修身。因此,他真正实践了、可让别人信赖的结论,也只有这一条。(),没想到,竟变成了终点。不错,做人,是永恒的起点,也是永恒的终点。因为与人人有关,所以 能够代代感应,成为有
7、效遗嘱。做君子、不做小人,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人格动员,它使多数社会成员经常发觉自己与 君子的然后见贤思齐,产生对的向往。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身”、锻铸人格的过程, 而“即时打造、批量生产”的“君子”,肯定名不副实。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目不识丁反讽差距高山仰止B.不学无术自嘲欠缺高山景行C.不学无术反讽欠缺高山仰止D.目不识丁自嘲差距高山景行A. “修身”本是他规划的起点B.他规划的起点本来是“修身”C.作为他规划的起点是“修身”D. “修身”作为他规划的起点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8、作。*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 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 学生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发起了爱国运动;2022年5月4日,莫言题词做“不被大 风吹倒”的年轻人在B站上引发大量讨论和点赞作为当代青年,你对“青年与时代”有怎样的思考?请根据上述材料,写篇文章,体现 你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 K解 析H 1.B.“从始至终都是说法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
9、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从材料一最后一段“是 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中看出,红楼梦中穿插着很多诗,抒的是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并没提及“具有梦幻 色彩”。2 .C.从材料二第二段“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 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中看出,“把它当作 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误。3 .A. “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 人物命运的关联,B. “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
10、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 有言外之意,C. “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 论”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4 .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携老残游记中的话,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 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 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 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 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 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其
11、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 证方式,首先,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第二层境界, 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 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再者,在 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 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个境界中大量 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5 .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 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
12、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和 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 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作者叙事的特点之一;“人物 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 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 都映现在黛玉眼中”,所以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 叙事视角,一丝,这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可以 说在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所以才深得读者的喜爱。K答案l.B
13、2 .C. D3 .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弓I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鹦的 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 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 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语言浅显明了。 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 通俗易懂。4 .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善于使用人 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人物视角叙事既考
14、 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 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 合运用和自如转换。K解析X6.C. “充分表现了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与交融”错,体现的是人性的善良。 故选Co.D.“暗示了尼库妻子已经遭遇不幸”错,从文章内容来看,应该“暗含了对尼库的赞美之 情,言有尽意无穷”。故选D。7 .关于标题“琥珀色的篝火”的含义,应该注意表层和深层象征意义。尼库找到三个冻僵的 城里人后,他找来木柴,点起了篝火,“火花变成火团,发出呼呼的燃烧声。一堆篝火着了 起来,火光是琥珀色的,很好看”,由此可知,点
15、燃的火堆象征着温暖与生机。面对冻僵的三个城里人,此时尼库的妻子病情很严重,尼库却抛下妻子不顾,体现鄂温克族 人如火的热情和无私的品质。8 .材料二中有:矛盾冲突则是用来展现人物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 的特殊艺术形式”,结合文本分析,尼库在救人中体现的矛盾冲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他自身的矛盾:妻子急需救治,随时有可能出现危险,这是悲情的,在这时,他选择救 助的是迷路人,选择救助对象的矛盾凸显了尼库淳朴善良,展现出其高尚的美德。二是人与外在环境的矛盾:“林子里走夜路比白天费力,尼库穿过黑幽幽的密林。大雨泼下 来了,大粒的雨珠辟辟叭叭落在树叶上、岩石上,汇成气势无比的音响。他被淋得
16、浑身精湿, 冷气针刺般穿透胸脯。这样冷飕飕的秋雨是能冻死人的。他的脑袋里闪出迷路人的影子:绝 望的,饥饿的,僵硬的”由此可知,展现出一种刻不容缓的艰难,突出暴雨夜的环境艰险, 侧面烘托出人物的坚强勇敢,引出下文救人的具体情节。K答案I.C6 .D.“琥珀色的篝火”是猎人尼库在帮助迷路人时点燃的火堆,象征着温暖与生机。“琥 珀色的篝火”象征着以尼库为代表的鄂温克族人如火的热情和无私的品格。7 .人物自身的矛盾:一方面是亟待救治的妻子,一方面是随时可能出现危险的迷路人,选 择救助对象的矛盾凸显了尼库淳朴善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人物与外在环境的矛盾: 搜寻迷路人刻不容缓,但在暴雨夜横穿密林却无比艰
17、难,这一矛盾突显了尼库的勇敢坚持, 同时引出后文在风雨中点篝火搭帐篷救人等情节。K解 析仙0.句意: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暴露以后,唐太宗说: “长孙顺德做的如果能有益于国家,我愿意与他共享府库的财物,何至贪污腐败到如此地步 呢?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是主语,“受人馈绢”是谓语部分,主谓之间不能断开,排 除A、D; “府库”是“共有”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o1LC.过:错误。译文:这话是错误的。故选:Co.D.“御史有责任检举揭发;各部门应该主动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定”错, 选项对两人的观点理解有误。原文杜淹说“诸司文案,恐有稽失,请令御史就司
18、检校”,意 思是:杜淹认为各部门的公文,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定,不是“御 史有责任检举揭发”;封德彝说“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果有愆违,御史自应纠举”,封德彝 认为设官分职,各有分工,御史自然应该揭发检举,不是“各部门应该主动请求,让御史到 各部门检查核定”。故选:Do.“敕者”,帝王的诏令;“所以,用来的;布大信”,昭示诚信;“布大信于天下”, 状语后置。译文:帝王的诏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 的。“不之罪”,宾语前置,没有处罚他;“但”,只是、反而,“绢数十匹力定语后置,几十 匹绢。译文:太宗尚且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
19、给他几十匹绢。12 .结合“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可知,他认为长孙顺德如果有人性,他收到赐 绢后,能认识到收受贿赂是可耻的事情。那么这个法子比惩罚他还能让他觉得耻辱。结合“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可知,如果他不知道是羞辱他,那他就是禽兽,即 使杀了他也无用。K答案 10. C11.c12 . D.帝王的诏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的。太宗尚且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13 .他认为长孙顺德如果有人性,他收到赐绢后,能认识到收受贿赂是可耻的事情。那么 这个法子比惩罚他还能让他觉得耻辱。如果他不知道是羞辱他,那他就是禽兽,即
20、使杀了他也无用。参考译文:贞观元年(627年)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阵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 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 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平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足以能比的。”太宗说:“平定乱 世依靠武力,保守基业依靠文德,文与武的用处,全在于因时制宜。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 话说得不对。”封德彝叩头谢罪。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所以提升 他为大理少卿。太宗因为很多候选官假冒资历和门荫,所以发布敕令,让他们自首,否则就 处死。不久,有假冒者被发觉,太宗想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这些人应该流放
21、 太宗大怒说:“你想守法,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戴胄说:“帝王的诏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 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多有欺诈,所以想杀了他们, 但是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小的愤恨而存大诚信的做法。”太宗 说:“你执法,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戴胄先后多次冒犯皇上执法,奏答时如泉水一样滔滔 不绝,太宗都听从他的意见,从此国家很少有冤案。唐太宗命令封德彝推举有贤德的人才, 但很久没有举荐一人。太宗责问封德彝,封德彝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现今没有奇 才!”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所长。古代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君主,难道是向其他 朝代借用人才了
22、?只能怪自己不能识别人才罢了,怎么能诬蔑现在没有人才呢。”封德奔惭 愧地退下。御史大夫杜淹上奏说:“各部门的公文,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让御史到各部 门检查核定J唐太宗就此事问封德彝。封德葬回答说:“设官分职,各有分工。如果真有过 失,御史自然应该揭发检举。”杜淹沉默不语。太宗问杜淹:“怎么不再争论了? ”杜淹回答 说:“天下的事务应当尽量公正无私,对的就听从。封德彝所说的,实在很有道理,臣心悦 诚服。不敢再坚持错误的观点了 J太宗高兴地说:“如果你们都能这样,我还有什么忧虑呢 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别人赠送的绢帛。事情暴露以后,唐太宗说:“长孙顺德做的如 果能有益于国家,我愿意与他共享府库
23、的财物,何至贪污腐败到如此地步呢? ”太宗尚且念 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十匹绢。大理少卿胡演说:“长孙顺德 贪赃枉法,罪不可赦,不加罪于他,为什么还赐他绢帛呢!”太宗说:“他如果有人性。得到 赐绢所受的羞辱,就会比受到刑罚厉害得多。他如果不知道羞耻。那么就是一个禽兽罢了, 杀他又有什么用。”K解析I 15.D.“写友人已抵达目的地”错。“临歧”,是走到岔路口,即分手的地方。故选:Do16.“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一句,一 “怨” 一 ”结,赋予了芳草和垂杨以人的情感, 并借草与柳杂乱的形象,抒发自己的离愁。K答案D15.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芳草、垂杨;生动逼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黑龙江省 鸡西市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