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方案一、全面小康稳步推进应城市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市,全市贫困人口涉及6个镇、58个贫 困村、建档立卡6428户14822人。应城市始终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 准方略,完善督战机制,通过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投入体系、监 督体系、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脱贫攻 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自2016年2018年,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由 3. 27%下降到0. 60%以下,43个贫困村出列、11871人脱贫,存量贫 困村15个、贫困人口 1272户2951人,计划2019年整体脱贫。在 2018年度全省非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获评孝感市插花县市第 一、全省第14名
2、。2018年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02元,居全 省第35位,孝感市第2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3元, 居全省前列。二、健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业产业结构适度调整, 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打造应城釉糯 稻优势产业,在稳定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建设双低油菜生产保护区。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以资源环境承载力 应城城区的交通商贸区位优势,西连汤池温泉4A景区优势,以建设爱 漫文旅小镇、侨亚龙池康养为突破,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着力点, 以糯稻等农业产业为支撑,形成与城区和汤池镇优
3、势互补的区域发展 格局,将其打造成应城农旅融合示范镇。3、农业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全力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实施 科技强农、品牌兴农战略,注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领头羊, 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开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工程,注重开发农业 农村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杨河镇:充分利用杨河糯稻省级种植示范基地和绿色糯稻原料基 地,重点扶持糯稻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应城糯稻产业核心区;依 托交通区位优势,重点推进商贸物流园建设,打造应城北部商贸物流 中心。依托罗曼假日玫瑰庄园项目,着力开发短港水库、罗家山新石 器遗址、巡检司古镇等生态人文资源,结合美丽乡村和生
4、态农业观光 园建设,打造农文旅养融合的玫瑰特色小镇。田店镇:充分发挥绿色糯稻产业优势,结合畜禽水产养殖产业基 础和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田店镇产业发展三板块。重点加强糯稻 品种改良和规模化种植;进一步规范畜禽、水产养殖,推广畜禽-沼气 -蔬菜(茶、稻)等循环种养模式,形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 产健康养殖基地,将田店镇打造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利用有 名店林场森林氧吧和蒲骚古战场,打造大富水沿江古都、上河柳岸、 万家灯火等旅游文化资源,结合休闲农业,统筹镇域5区8景1线农 旅资源,充分发挥田店镇特色饮食文化传统,建设应城农耕文化小镇, 并与周边的汤池、杨岭、杨河协同发展,形成旅游产业联
5、合发展优势 区。三合镇:依托城北街道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三合镇生猪养殖发展 优势,以生猪良种繁育基地为基础,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借助 四里棚街道的物流商贸园,形成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将三合镇 打造成应城畜牧第一镇。重点加强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项目招商,全 面推广畜一沼一X (菜、稻、茶)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将三合镇发展 成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引导糯稻产业绿色发展,茶叶、豆皮等特 色产品加工企业组团发展,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4、生态特色保护区一方面要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另一方面要深入探索、挖掘水乡特色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特色产业扶持力度,依托农业
6、园区建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 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应 城特色水乡。南垸良种场:依托南垸湖乡明珠优良的农耕条件,立足种子、棉 花、水产、林特四大支柱产业,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品种 产业化、品牌形象化的四化发展路径,积极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 设施农业、有机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南垸打造成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 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和生态观光示范农场。天鹅镇:依托挂口、田万蔬菜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湖乡特色蔬菜, 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蔬菜种植基地,积极创建湖北省特色水生蔬菜 优势区;依托湖北沧汇、云上湖畔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稻 渔综合种养产业和特色水
7、产养殖业;充分利用天鹅镇黄金水道优势, 依托集装箱码头建设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建设冷链物流园,将 天鹅镇打造成应城南部冷链物流中心。充分发挥西汉湖优美的景观和 秀美大富水,在严河、陈碧沿线发展原始生态保留区、绿色种植生态 区、建设沿江古渡、上河柳岸、万家灯火。着力发展水乡生态旅游, 将天鹅镇打造成为应城后花园。义和镇:依托葛蓬岗、天晓阖等市场经营主体,全力发展稻虾循 环种养,建设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持续开展小龙虾节等商业节庆 活动,与天鹅镇的冷链物流园形成优势互补格局,构建水产养殖产业 链,将义和镇打造成为应城稻虾第一镇。重点扶持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将义和镇打造成水乡休闲小镇,注重与天鹅镇
8、、陈河镇协同发展,构 建应城南部鱼米乡休闲旅游带。陈河镇:充分利用龙赛湖沿线低湖冷浸田资源,建设万亩名优稀 特水产养殖基地,将陈河镇建设成为应城水产大镇。加快建设老观湖 湿地公园建设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人和孽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全 面提升陈河农业品牌竞争力。依托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区 建设,重点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设施和创业创新孵化基地 建设,建成现代农业示范镇。三、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资源能源、生态环保等布局,加快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 划定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安排乡村布局、资源利用、设 施配置和村庄整治
9、,分类指导不同类型村庄发展,推动村庄规划管理 全覆盖。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初步形成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特色镇一一 般镇四级城镇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区、中心镇及特色乡镇吸纳农业 转移人口能力,推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全面提升中心村的基础设施 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其服务周边农村的能力,引导周边一般村湾逐步向中心村集聚,形成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发展格局, 分类推进村庄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第二节引导乡村三生协调发展一、集约利用生产空间严格遵守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 划定范围,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保护农业生产空间。严格落实耕 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大永久基本农
10、田特殊保护力度,稳步提升耕地质 量。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定范围,科学划定林业、畜禽、水产等农 业发展片区,充分发挥各片区的比较优势,打造应城特色农产品优势 区。全力推进应城糯稻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水产品加工产业园、农 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 产。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拓展生产用地空间。重点培育家庭 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用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生产空间高质高效 利用。二、合理布局生活空间建立农村地区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按照乡村人口向城镇社区和中 心村集聚的发展态势,科学预测发展规模,科学划定乡村
11、生活空间管 控边界,明确用地规模和管控标准,合理预留拓展空间。与美丽乡村 建设有效衔接,持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序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重点完善乡村安全供水体系、三废处理配套设施和乡村公共生 活空间建设。强化生活空间的人性化、多样化、现代化,注重挖掘原 生态村居风貌、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积极完善乡村电子商务服 务体系,构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务圈、繁荣的商业圈,为乡村 居民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三、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整合市域山体、河流、森林、农田、风景区、城市绿地等生态要 素,充分利用六大山系构建自然山体生态屏障圈;重点保护龙赛湖、 东西汉湖、老观湖、短港水库等湖泊湿地,在大富水、府河
12、、漳河、 汉北河等河流沿线完善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农田防护林网、生 态旅游防护林带;持续推进绿廊系统建设及连通工程;构建山体屏障+ 河湖湿地+城镇绿廊+农田林网+防护林带生态空间格局;切实加强对 自然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明确产业发展 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有效提升生态功能和服 务价值。第三节分类指导乡村发展一、集聚发展类村庄集聚发展类村庄包括现有规模较大、区位条件优越、产业支撑较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村庄。此类村庄要对标城镇社区开展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环境,保留乡 村风貌,体现治理现代化,增强产业吸纳能力,促进村
13、庄人口集聚。 突出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支撑,鼓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预留产业发展空间和生活空间,重点解决用地难题,支持农业、工贸、 休闲服务等专业化村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富裕幸福乡村。二、农耕传承类村庄农耕传承类村庄是以农业生产为主,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科学 制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村庄整治提升。以厕 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为重点,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 配套基础设施,提振乡村人气、增添乡村活力,建成生态宜居型美丽 乡村。以农业产业振兴为核心,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促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培育一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建设完善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
14、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 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旅游、农耕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发展一批江汉平 原水乡村庄、传统农耕村庄,延伸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促进村民安 居乐业。三、特色保护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包括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历史文化型村庄,坚持保护优先,设定开发红线,注重保护村庄 的整体空间形态,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着重保 护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建筑,注重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传承,合 理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自然生态型村庄,要牢固树立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化村庄布局,划定开发红线
15、,规范村 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及人 居环境改善。科学评估村庄特色资源,坚持统一部署、有序开发,把资源保护 与合理开发有机统一起来,充分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价值,适度发展 农文旅养融合的乡村旅游和生态产业,促进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推 动传统村落振兴发展。四、搬迁撤并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包括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老少边 穷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没有保留价值的空心村。 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边界,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坚持调整合 并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生态宜居搬迁、农村集聚 发展搬迁、重大项目搬迁等方式,依托农村社区、美丽乡村
16、、小城镇、 旅游景区等适宜区域进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移民社区。统筹解决 移民生产、生活及户籍、社保等问题。村庄原址因地制宜还林还田还 湿。村庄居民点迁建和村庄撤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并经村民会议同 意。特殊情况暂时不搬迁的要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开展对口帮扶,保 障村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命财产安全。第四节试点打造未来乡村社区与100个中心村对应,根据村庄分类,在农耕传承类村庄中,选择50个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作为中心村;在特色保护类村庄中,选择 30个特色鲜明、风景优美的沿河、沿湖、沿山、沿林的四沿村庄打造 应城富春山居图。在现有集镇社区中,选择10个典型农村社区,打造 农村社区发展样板。在集聚发
17、展类村庄中选择5-10个近郊村庄,建设 未来乡村社区试点。到2022年,在应城全域范围内,形成以中心村一应城富春山居图 为代表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味浓郁的未来乡村, 和以农村社区发展样板一未来乡村社区为代表的农村城镇化未来社区, 引导周边村湾向以上两大类型区集聚。未来乡村建设,要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发挥村集体引导作用,打破村域界限,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宅基地置换、农地整合、三小园配套等方式向两类区域集中。通过集体资产量化、合作入股等方式, 探索乡村产业联盟模式,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合理分配。加快乡村 土地管制,优化调整土地边界,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壮大农业农村专 业人才队伍,让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全 现代农业 产业 体系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