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B卷(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B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B卷(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B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1.图甲为一男士站立在履带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图乙为一女士站立在台阶式自动 扶梯上匀速上楼。下列关于两人受到的力以及做功情况正确的是()甲乙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B.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C.乙图中人受到水平向前的摩擦力D.两人受到电梯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AB.甲图中对人受力分析知,人受到重力,垂直斜面的支持力和沿斜面向上 的静摩擦力,因为人的位移沿斜面向上,所以支持力对人不做功,摩擦力对人做正功, 故AB错误;C.对乙图中人受力分析知,人受到重力和竖直向
2、上的支持力,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故 C错误;D.因为两种情况下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合力为零,所以两人受到电梯的作用力与 重力等大反向,即方向都是竖直向上,故D正确。故选Do2.如图所示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客机C919.假定其质量为m,起飞时在水平跑 道上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阻力大小为当飞机速度为丫时,则发动 机输出的实际功率为()【解析】A.由物体A刚落地瞬间,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可知,弹簧对C的拉 力等于C的重力,此时弹簧伸长量工= 由平衡条件得kx=mg得忆=等A错误;B.整个下降过程中物体A受力发生变化,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其加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做非匀加速运动,B错
3、误;CD.将物体A、B作为一个整体,除重力外,还有弹簧弹力做功,故整体机械能不守 恒,设物体A到达地面瞬间的速度为v,对物体A、B整体从开始到A落地的整个过程, 由功能关系得6 rng. y/3 I - mg I - W弹=不6根v? +5根4根据物体A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等于物体B的速度,得vb=vcos30联立解得 弹簧弹力做功w弹=-; 1= - 0.5mglA、B组成的系统克服弹簧弹力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则系统机械能损失0.5mg/, 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e的固定斜面底端,弹簧处于原
4、长时上端位于斜 面上B点,8点以上斜面光滑,8点到斜面底端粗糙,可视为质点的物体质量为九从A点静 止释放,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后恰好能被弹回到B点。已知A、8间的距离为L,物体与3 点以下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4,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A.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mgL sin 3B.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粤C.物体的最大动能一定等于mgL sin 6D.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ngL sin仇1+萼)【答案】AD【解析】对于物体运动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L sin仇叼=0,得物体克服摩擦力做 的功WrmgL sin仇故A正确。物体从A运动到B过程机械能守恒,可得物体刚接触弹
5、簧 时的动能等于mgL sin 9。若Ntana则pmg cos 3mg sin。,物体在B点达到最大动能mgL sin/若3 kg=l kg,故A 正确;物体上升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克服摩擦力 h做的功,则|A机|=加geos asin a,解得 =0.5,故B错误;物体上升过程中,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机gsin a+zgcos解得。=10m/s2,故C正确;由题图乙可知,物 体上升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W=30J-50J = -20J,则物体从斜面底端开始运动到回到 斜面底端的整个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反一Eko=2W,则Ek=Eko+2W=5OJ + 2x(20)
6、 J=10J,故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17. (7分)学校物理兴趣小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电火花计 时器打点的周期T = 0.02s。G(1)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接的是 (选填“6V”或220V”)的交流电源;(2)下列操作中,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精确测量重锤的质量(3)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为打出的第一个点,A、B、C、D、为依 次打下的点,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 m/s,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o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张同学
7、根据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算出了电火花计时器打某点时重锤的瞬时速度,测 出。点与该点的距离人 以力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作出声图像,从 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所有操作均正确,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在误差允许的范 围内,声j图线的“斜率,为;(5)王同学根据打出的另一条纸带,发现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A综小于其动能的增 加量八线,他认为这是空气阻力造成的。王同学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 其原因是。【答案】220V A 1.759.63 2g 错误空气阻力会造成而不是4耳(线【解析】(1)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接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2) A.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可减小纸带与打
8、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小误 差,选项A正确;B.实验中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选项B错误;C.实验要验证的关系是mgh = -mv2两边消掉处 则不需要测量重锤的质量,选项C错误。故选Ao(3)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时重锤的速度大小为2T2T(19.41 12.40”10一2(HJ4m/s = 1.75m/s重锤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汽; =(及412.:*;.40-6.93) 5/s2 =9.63m/s2(4)根据吆 =/可得=2gh 则v2/图像的斜率为k=2g(5)王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其原因是空气阻力会造成丸心,而不是18.(7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根=1.00
9、 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 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16所示.O 为第一个点,A、8、。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 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也的m/s2,那么:r otA tb tCi!iiiH 15.55 cm!19.20 cmH23.23 cmH图16(1)根据图上数据,应取图中。点到 点对应的过程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从。点至U(l)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J,动能的增加量Ek=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84(2 分)1.84(2 分)(3)A(2 分)(3)若测出纸带上各
10、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丫及重物下落的高 度九则以9为纵轴、以为横轴作出的图像是下图中的.【答案】(1*(1分)(2)1.88(2分)23.2315.552x0.02*【解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们验证的是减少的重力势能稣=叫/1和增加的 动能之间的关系,因在B点能够测出相应的。和u的数据,而在A、。两点 无法测出也故选5点.减少的重力势能Ep=mg/z产L88 J,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禧= 41.IO 2 m/s=1.92 m/s,所以增加的动能反=。%8%1.84 J.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以,则声=8力,即俨与h成正比,A正确.19. (9分)如图所示,一架
11、战斗机在距水平地面A点正上方高/500m处,将质量根=40 kg的炮弹以相对地面v=100m/s的水平速度投出,击中目标瓦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求炮弹:(1)刚投出时相对地面所具有的重力势能;(2)目标8距离A点的水平距离x;(3)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h【答案】(1) 2x105J; (2) 1000m; (3) 2xlO4W【解析】(1)重力势能综=7g/2 = 40xl0x500J = 2xl()5j(2)根据平抛运动力=x = vt解得x = 1000m, E = 10s(3)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 = = 2x104Wt20. (9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
12、6=37。的足够长的斜面上由静止开 始下滑,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41137。=068$37。=0.8,且取10 m/s2,求:前2 s内重力做的功;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3)2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答案】(1)48 J24W48W【解析】(1)木块下滑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zmgcos 0=ma前2s内木块的位移层联立解得:x=4m, a=2 m/s2所以重力在前2 s内做的功为Wmgsin (9-x=2x10x0.6x4 J=48 J;(2)重力在前2 s内的平均功率为(3)木块在2 s末的速度Vat2x2 m/s=4 m/s2 s 末重力的瞬
13、时功率为 P=mgsin 6-v=2x 10x0.6x4 W=48 W.21. (10分)如图所示,处于竖直平面内的一探究装置,由倾角a =37。的光滑直轨道 AB,圆心为0/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圆心为O2的半圆形光滑细圆管轨道。尺 倾 角也为37。的粗糙直轨道/G组成,B、。和厂为轨道间的相切点,弹性板垂直轨道固定 在G点(与B点等高),B、。八D、。2和尸点处于同一直线上。已知可视为质点的滑 块质量2=O.lkg,轨道BCD和。所 的半径R=0.15m,轨道AB长度凄=3m ,滑块与轨7道厂G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块与弹性板作用后,以等大速度弹回,sin37*0.6,Ocos37=0.8
14、o滑块开始时均从轨道AB上某点静止释放,(1)若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0.7m,求滑块到最低点。时轨道对其支持力Fn的大小;(2)设释放点距B点的长度为滑块第一次经产点时的速度u与。之间的关系式;(3)若滑块最终静止在轨道/G的中点,求释放点距B点长度。的值。【答案】(1) 7N; (2) /0.85m; (3)见解析【解析】(1)到C点过程mg/sin37, +mgR(l cos37 ) = ;根植2。点时, Fn =7N(2)能过最高点时,则能到尸点,则恰到最高点时wg/xSin370-(3mgHcos37o + R)mg=0解得/0.85m,要能过尸点/JO.85m(3)设摩擦力做功为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检测B卷解析版 第八 机械能 守恒定律 单元 检测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