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东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莞四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语文试题考试时间:2022年10月27日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强调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却很难以实物证明其存在:秦汉时 代的人们尚且在说虞夏商周为四代,到了秦汉以后就以夏商周为三代,自动选择忽略掉了虞朝。 这一切使得中国人心中的五千年文明史更难成功论证。清末读书人普遍认为炎黄二帝是确实存 在的,中华文明是拥有着五千年的完整脉络,但它是建立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们 所说的“以书论史”。“以书论史”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司马迁打破
2、,他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 赴实地考察,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这种以书论史和 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 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更多的近代学者采用的依旧是以书论史的手段,从诸多帝 王的纪年中进行加减,从而得出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新史学的 出现,全球的历史研究者制定了新的标准,即一个文明的存在必须要有两个条件符合,一个是 古文明的文字,另外一个条件为古代国家的都城。而当时的中国还是“以书论史”的时代,故 而夏朝与殷代都不被国际所承认。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选自
3、炎黄二帝与华夏文明的兴起,有删改)材料二: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研究发现,龙 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上面的文字记录与司马迁史书上面的商王世系几乎完 全契合。甲骨文证明了殷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西方史学家 口口声声说中国文明止步于周的说法被打破。后来三星堆的横空出世让整个中国史学吃惊。三星堆的古蜀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古国,D.尾联“为拂绿琴埃” 一句使人联想到伯牙、子期的“知音”的故事。16 .这首诗以“微风”贯穿全篇,明写“微风”暗寓“友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对此作具体赏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4、共3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 子是“, (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离骚内容虽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浅近 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3) “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春江花月 夜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承德,一座深远而厚重的城市。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1000多年的辽金文化和300多年的 清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亭台楼阔,山水相依,林海绵
5、延,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 O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在这里,林海与草原相接,山庄与古刹辉映,城镇与 乡村共荣,人们漫步在青石小路,轻抚红色宫墙,恍然间与历史打了一个照面才感盛夏,忽而已秋,避暑山庄正门前却,热度不减,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 引着八方来客。游客们越来越关注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每一件文物都 o文物保护是“留根”,更是“护魂”。避暑山庄正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嘉续民族团结根脉, 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如何保护好历史资源,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承德市按照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袅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见 最后保护利用
6、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的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承德全力抓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的*ZVXZVZZSZZVZZZ%ZZ/XZZS/1Z/ZXZZZZK1/ZSZ/SZZZSZZSZ1ZZZVZS/1uZX/XZZZZSZXX1VZWr/iZ1ZSZ/S/ZZS/1uXZVXZZur/ZZS1/Z1Z/1ZV工作,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 (本题共
7、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提升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内和校外各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提供了政策保障。“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二个暑假,各地各类体育培训 机构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培训项目,从体能类到专项类、从大众类到小众类, ,为广 大青少年提供了运动新选择。体育培训行业越是扩容,。当前的校外体育培训一定程度上存在机构良莠不齐、人员鱼龙混杂、有效监管不足等问题。这可能是发展初期的问题,但事关青少年的成长,必须 从源头上着手,调动各方力量,抓好监管。“双减”后面是“双升”,“双升”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提升,是课堂教 学质量(包括体育课
8、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提高质量、提升水平,让青少年全面健 康的成长才是目标。19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B.你知道什么是“五讲四美”吗?这个曾风靡一时的全民热词,影响了数代中国人。C.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1 .阅
9、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近日,一位00后老板考虑到中秋节不少员工因距离遥远,无法与身在老家的父母团圆,创 新推出了 “代尽孝”福利:将员工9月份工资的50%作为中秋孝心金打进员工父母账户,同时 自己买单给每位员工父母赠送价值不菲的中秋礼盒。此举引来网友热议。有人评价说老板将福 利真正发送到家,激活了新时代孝亲新思维;有人认为老板此举太过魔幻,没有考虑员工的生 活压力,可能激发新的家庭矛盾,而且个人账户涉及公民隐私,这种行为也存在触犯法律红线 的风险。对于这种“代尽孝”福利,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
10、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东莞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期中语文答案2022.10. 271 .【答案】BB项,“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逐渐式微,使得近代学者只能以书论史, 得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说法”理解错误。结合原文”这种以书论史和实物辅佐的文明记录方式 一直在中国历代传承,但古代中国不兴考古,所以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的手段在清末乃至近代 逐渐式微”分析可知,选项因果倒置。2 .【答案】CC项,指代错误,图腾崇拜不能证明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原文是“而上面的铭文雕刻也叙 述着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3 .【答案】DD项,根据材料,“以书论史”
11、强调的是具有学术性实证性的史料,北宋志传是小说,有 很多作者搜集的故事,不能作为史料用。4 .从该遗址的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可以看出距今5300年前已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从用陶罐模拟的天文遗迹可以看出当时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礼仪化思维和“天 地之中”的宇宙观。从出土的家蚕文物可以看出当时已经养蚕堞丝,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 代表。从折腹鼎等出土器物可以看出河洛文化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 统。(每条1分,共4分)【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古代文明就可以在中国的考古资料里清晰地见到”和文本材料二 “双槐树遗址”的遗址发现论证“清晰地见到”的具体内容。结合
12、”在50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分析可知,有 繁华的都市群。结合”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专 家认为,这一天文遗迹明显具有特殊人文含义,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 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分析可知, 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结合”作为已发现的中国最早骨质蚕雕艺术品,与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 一起,实证了 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缭丝”分析可知,已经养蚕堞丝, 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
13、桑文明发展史上最早的代表。结合“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双腹器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这证明河洛地区在 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这是中华文明得以 延续的重要因素”分析可知,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5 .以书论史、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证明中国文明可溯源至周朝。殷墟与甲骨文的出现证明中国文明可上溯到殷商。(每条1分,共4分)三星堆的横空出世旁证了夏朝的存在。双槐树遗址(或河洛古国)让炎黄二帝的时代重现人间。【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材料,请梳理“河洛古国”文化从“被忽略”到“重现人间”的轨迹。结合“以书论史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学术文化,最早存在于春秋时期,后被
14、司马迁打破,他 不仅仅是以书论史,更多的是奔赴实地考察,访问天下老者,记录了诸夏与诸夷狄之间流传的 炎黄二帝时代争夺天下的故事”分析可知,以书论史、实物辅佐与实地论史证明中国文明可溯 源至周朝。结合“殷墟早在清末就已出现,当时甲骨是被当作龙骨来售卖的,清朝史学家 研究发现,龙骨也大多是传说中殷代文字的承载之物。上面的文字记录与司马迁史书上面的商 王世系几乎完全契合。甲骨文证明了殷代的确是存在的,并且在西周之前已经统治中国数百年” 分析可知,殷墟与甲骨文的出现证明中国文明可上溯到殷商。结合“后来三星堆的横空出世让 整个中国史学吃惊。三星堆的古蜀国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文化古国,谁也没想到华夏五千年的历
15、 史需要靠它来旁证。那里出土的青铜器物无一不代表着古蜀国有着与华夏文明相似的太阳神崇 拜,而上面的铭文雕刻也叙述着古蜀与夏朝之间的恩怨”分析可知,三星堆的横空出世旁证了 夏朝的存在。结合“而位于郑州双槐树的考古却让中国人的五千年实物文明梦得以实现”“双槐树遗址实证 了河洛地区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黄金阶段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在5000多年前 的黄帝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就形成了繁华的都市群”分析可知,双槐树遗址(或河洛古国) 让炎黄二帝的时代重现人间。6 .【答案】AA项“他们都勤恳地继承了墨子的精神”错误。仅管黔敖继承了墨子的精神。结合文中墨 子评价曹公子的话“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
16、;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可 知,曹公子他们只是空谈,而非勤恳实干,不能体现墨子的精神。7 .【答案】CC项“淡化了小说的严肃性”错误。插入现实生活中的描写,不破坏作品的艺术效果,反而能增强作品幽默、调侃的情趣,主题的严肃性却并不削弱。8 .肖像描写。通过描摹墨子的草鞋、旧衣破衫、旧包袱等装扮,及脚上起茧起泡,像老牌乞 丐等情态,写出墨子艰苦朴素、不辞劳苦、为民请命的形象; 侧面描写(或反面衬托)。以公输盘狡诈、心怀不义以及各种借口,侧面衬托出墨子执着于 仁义的形象。细节描写。以墨子鞋底磨成大窟窿,脚上起茧等细节描写写出他为宋不辞劳苦的形象。【解析】本题考察小说人物塑造的手法。
17、答题时答出相关手法后,要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第一点如果能从正面描写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也可以酌情给 分。如语言描写,通过墨子与管黔敖、公输般等人的对话,写出了墨子埋头苦干的实干家形象 和为民请命的侠义形象。9 .结构上,结尾写为宋国奔波的墨子归来时,却在宋遭遇搜身、被募捐、避雨不得以致鼻塞 的尴尬经历,使小说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人物形象塑造上,使墨子不计名利、为民请命的形象特征更加鲜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小说主旨,突出了真正的英雄默默无闻甚至被人误解的无奈,深刻揭示 了 “真正的英雄是孤独的”这一主旨。艺术效果上,在诙谐幽默的语言中引人深思,余味悠长。(写出其中三点即
18、可)【解析】此题即为考查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结合文本三及初中课文公输,可知,鲁迅对文章改编后,文章主旨更加丰富。原文更侧重墨子尚义非攻;鲁迅新编后的加入对实际生 活的考量,增强了讽刺幽默效果。所以结尾应当保留。墨子为宋国争取和平,理应受到宋国的 盛情接待,但迎接他的却是无理的检查。反映了深刻的生活实质。作答此题需要从情节内容、 人物形象、主旨、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10 .【答案】C【解析】原句意思为:过了几天,采珠人又去拜见襄王,说:“等到百官上朝之日,大王 应该特地召见田单并在朝堂上(对其)拱手行礼,亲自慰问他,然后下令调查饥寒交迫的百姓, 给以赈济。” “于庭”应做“揖之”的状语,“百姓之
19、饥寒者”是以“之”为标志的定语后置 句,不可分开。11 .【答案】D【解析】D项本文的“志”与屈原列传的“志”都是“记,记住”的意思。12 .【答案】A【解析】襄王呼唤贯珠者而询问,是担心他的话语被泄露,暗藏杀机。13 . (1)田单有这些善行而大王赞扬他,赞扬田单的善行,也正是(宣扬)大王的善行。(得分点:是、嘉、善(动词)、各1分,句意1分)(2)(田单)登上车没有告辞便离开了,于是去攻打狄。(田单攻狄)三个月却还没有14.14.攻下它。(得分点:谢、遂、克各1分,句意1分)移花接木,通过嘉奖、礼遇田单,把田单的善行“嫁接”到齐襄王的身上。15 .【答案】B【解析】颔联写微风吹开门,吹动竹
20、子,诗人疑是故人来,而不是想象故人来。16 .首联:诗人临窗独坐,微风骤至,引起怀念故友之情。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诗人疑是故人来,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以景写自己独坐无友的孤独寂寞。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绿琴上的尘埃,表达奏琴以慰知音的愿望。(答出3点给 全分,意思对即可). (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7 .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或:潮潮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18 .交相辉映(或:相映生辉、相得益彰等)游人如织(或:门庭若市、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等)兴趣盎然(或
21、:兴致盎然、赞不绝口、交口称赞等)(其他答案合理的也可以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互相映照。多用于形容美好的景象。第1处填“交相辉映(或: 相映生辉)”,表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相互映照,更增添了光彩。游人如织:形容游人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密密麻麻。第2处填“游人如织(或:门庭若市)”, 表现来此的游人很多。兴趣盎然:对某种事物或问题兴趣浓厚的样子。第3处填“兴趣盎然”,表现游人兴致高,兴 趣浓厚。19 .承德市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 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
22、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第1步提炼出句子的主干句“承德市按照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独立成句。第2步根据上下文意思,把“规划”的三个长定语改写成三个短句: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 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 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第3步检查这三个句子是否有逻辑顺序问题,如果有再加以调整,最后整合成四个短句。20 .使用排比,从多角度具体展现了此地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交汇、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独特 风貌,节奏鲜明,抒情意味强烈。使用拟人,将历史比拟为人,漫步于此,窥见历史,似见 故人,表达灵动逼真,突出此地
23、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要了解排比和拟人修辞手法所具有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效果。然后根据语言环境体会这 两种修辞手法在此处表达所起的作用,比如内容情感方面,结构上下文方面,语气语调转换方 面,最后分条整理,并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林海与草原相接,山庄与古刹辉映,城镇与乡村共荣”运用三个“与”的句式, 构成排比句,句式整齐,节奏鲜明,把承德自然与人文的美展现出来。“与历史打了一个照面”把“历史”人格化,在此,游人似乎与历史不经意间碰面,形象 地表现出此处能窥见历史,如同见到故人的亲切感受,更能突出承德历史文化底蕴的深远而厚 重。21 .【答案】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东莞市 第四 高级中学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