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四:复习背诵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学习任务五:精读宿建德江,感受愁绪之深。L自由读宿建德江,想象画面: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诗中哪个字最能打动我们、感染我们?说说你的感受。学习任务六:精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感受喜悦之情。1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题有两部分,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2 .默读课文,结合注释,想象画面,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简单做批注。3 .小组合作,探究词景。思考: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从中你想到了什 么?4 .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2
2、)不同点:参考答案:学习任务四:同桌互相检查背诵情况。学习任务五:1 .移舟泊烟渚一一(诗人所做)天色将晚,烟雾迷蒙,诗人无奈夜宿:日暮客愁新一一(诗人所思)诗人满腹愁绪,无心入眠: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一(诗人所见)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中的人十分亲近。2 .“愁”字最能打动我们。联系创作背景,以及自己孤身一人离开父母时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孟浩然 的羁旅之苦:“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从“客”字体会出是一种思乡之愁。学习任务六:精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感受喜悦之情。1 第一部分“西江月”是词牌名。第二部分“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从
3、题目中我知道了诗人夜间行 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2 .明月别技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柄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 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 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往日的茅屋小店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忽 然出现在眼前。3 .看到的:明月、惊鹊、星、雨、茅店闻到的:稻花香听到的:蝉鸣、说丰年,蛙声我想到了:(1)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想到了丰收时的情景,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2)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让我想到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体会到天气忽变,诗人一开始可能挺着急的,他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 在社庙树林的旁边,走过小溪,忽然就看到了,心里又多了一分欣喜。4.4.(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夜行黄 沙道中抒发了词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充满了对丰收的向往,流露出愉悦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词三首 古诗词 第二 课时 学习 任务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部编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