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第6章记忆和表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第6章记忆和表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笔记第6章记忆和表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记忆和表象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三节三种记忆系统的特点和规 律 第四节内隐记忆第一节 概述一、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memoery )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二)记忆的环节识记记忆的开始环节。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 和编码过程。保持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再现再现包括回T乙和再认。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经
2、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 程,称为回忆。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二、记忆的 作用记忆提供的知识经验,对解决复杂问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无不凝结着 记忆的痕迹;没有记忆和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三、记忆的种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Tulving , 1972 )根据记忆内容对时空关系的依存性,将长 时记忆分为上述两类。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 )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 )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
3、地点、时间无关。(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根据记忆时意识的参与程度划分,记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2 .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 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三)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根据记忆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记忆可分为上述三种。艾宾浩斯的研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第一个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创制了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记忆的材料。采用节省法,又叫重学习法。每次学习8个音节组,每组包括13个无意义
4、音节。每次学习达到 连续两次无误的背诵。比较两次学习所用的诵读时间和次数计算节省值。实验结果如下:80604020*、东皿拒联250123456 I I 31日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过程的一般规律为:遗忘在识记完即开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最初遗忘速度很快,而后逐渐缓慢,到 最后几乎不遗忘了。4 )影响遗忘的因素:a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b学习程度;c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d识记者的态度;e检测记忆的方法回忆法:就是原来学习或识记过的材料不在面前,让被试把它们默写出来或说出来。自
5、由回忆法:对所回忆的资料,在次序上不加限制。依序回忆法:规定按一定程序回忆学得的材料。再认法:就是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在一起,要求被试把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区分开来。再学习法:艾宾浩斯所采用的方法。5)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的衰退说;储存资料的干扰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 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倒摄抑制。)实验组控制组前摄抑制学习A材料学习A材料学习B材料休息回忆A材料回忆A材料倒摄抑制学习A材料休息学习B材料学习B材料回忆B材料回忆B材料6 )保持的条件与方法:一、组织有效的复习
6、;二、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三、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读与尝试回忆交替进行;五、复习的形式要多样化;六、利用外部记忆手段;七、注意脑的健康和 用脑卫生第四节内隐记忆一、 内隐记忆的一般概念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 )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 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二、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是沿着两条线路展开的:一条是传统的研 究一注重对外显的、有意识的记忆研究;另一条便是对内隐的记忆的研究,是当前记忆研究 的热点,代表了记忆研究的最新动向。内隐记忆现象是在遗忘病人身上首先发现的。从70年代起,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7、心理学家对内隐记忆研究表现出极大兴趣。 深入理解人类的记忆过程的本质,给教育和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启示和指导。研究也发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许多不同之处。三、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差别T一夕卜显记忆T内隐记忆T一夕卜显记忆T内隐记忆O20 4辕次皿。回0评定喜爱程度看出字母(-)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二)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三)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四)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有不同的影响(五)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 六、复习思考题1 .名词解释:记忆,识记,保持,回忆,再认,记忆表象,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工作
8、记忆,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维持性复述,精制性复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舌尖现象,内隐记忆, 情景性记忆,程序性记忆。2 .回答问题: 1 )表象有哪些特征?2)简述巴甫洛夫关于记忆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说。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假说基本观点: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记忆被认为是在大脑皮质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形成巩固和恢 复(再活动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形成),就是识记。暂时神经联系一经形成便会在大脑皮质中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因受到强化而得到巩固,因不再强 化而消退。这就是保持和遗忘。回忆和再认则被认为是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在一定条件下的重新活动。3)概述关于记忆的脑细胞机制的假说。(一)反响回路反
9、响回路(reverberatory circuit)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 神经环路(neuronal loop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个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 刺激停止后,这种冲动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短暂的时间。反响回 路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机制。(二)突触结构突出生长假说 有人认为刺激的持续作用,可以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例如,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变长,突触间隙变窄,突触内的生化变化使相邻的神 经元更易于相互影响等。这种变化可能是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三)神经元的生化假说1 .核糖核酸信息的物质载体说一些科
10、学家假定,个体记忆是由神经元内的核糖核酸的分子 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RNA )的细微的化 学结构。就像遗传经验能够反映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的细微结构中一样。RNA和DNA是记 忆的化学分子载体。2 .激素和记忆近来的研究表明,机体内部的一些激素(hormone )分泌能够促进其记忆的保持。这是因为某些 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当前的输入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4 )概述记忆的脑结构学说。(-)记忆的脑定位说法国医生布洛卡(Broca, 1860 )就提出了脑机能定位的思想,即定位说(localizationism ),认 为
11、脑的机能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也不例外。(二)脑均势说(整合说)1929年,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Lashley )提出了整合说(integrationism 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 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现在一般认为,记忆是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参与的联合活动,但不同部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三)SPI理论Tulving提出SPI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这些记忆模 块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 给另外模块的输入;其二,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
12、记忆模块中,这样提取一个子系 统的信息就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5)感觉记忆有哪些特征?见笔记6 )艾宾浩斯是如何揭示遗忘的规律的?见笔记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普通心理学笔记第六章7)短时记忆有哪些特征?(-)短时记忆的概念短时记忆是指信息在头脑中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 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一个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另一个是工作记忆,指个人当时注意着 的信息,为现实进行加工、操作服务的记忆过程。(二)短时记忆的特征1 .短时记忆的编码储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传统的观点认为主要是语音听觉编码。短时记忆中也存在视
13、觉编码。2 .短时记忆的容量 米勒(Miller, 1956 )认为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72个组块, 这个数量是相对恒定的。3 .短时记忆的提取斯腾伯格(Sternberg , 1969 )实验证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是以完全系列扫描的方式进行的。8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差别有哪些?9)影响遗忘的因素有哪些?a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b学习程度;c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 较易回忆,遗忘较少。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d识记者的态度;e检测 记忆的方法10 ) 遗忘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你对遗忘有哪些新认识?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的衰退说; 储存资料的干
14、扰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新认识:(略)11)简述保持长时记忆的条件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普通心理学笔记第六章1 .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 ):又叫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指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它的印 象在人脑中只保留一瞬间的记忆。2 .短时记忆(STM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 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书中讲不超过2分钟,但一般不超过一分钟X.长时记忆(LTM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在记忆中的贮存时间超过一分钟以上,乃至一生的记忆。(四)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 , 1980 )将长时
15、记忆的内容分 为上述两种。1 .陈述性记忆(declarative memory ):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一 次获得。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2 .程序性记忆(procedural memory ):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 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提取时不需要意识的参与。(五)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逻辑记忆根据记忆的具体内容,可将记忆分为上述四种。1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2 .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3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
16、忆。4 .逻辑记忆:是以语词、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四、记忆表象(-)什么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也叫表象(image 是指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表象是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表象的特征1 .表象的直观性:表象与感知觉一样具有形象的特征。但表象的形象却没有感知到的形象那样鲜 明,完整和稳定。儿童中可能发生一种遗觉象(eidetic image 2 .表象的概括性:表象反映同一事物或同一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多次经常感知过的一般特点,因 而它比知觉形象有更大的概括性。根据表象对象的性质,有一般表象和特殊表象之分。但是,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心理学 普通 心理学 期末 复习 笔记 记忆 表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