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案+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教学反思)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 .认识“榆、畔”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更”,会写“孙、 泊”等6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 的景象。【语文要素】.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 的景象。2 .能说出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写4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枫桥夜泊。3 .借助注释,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 的景象。(重点)一、朗读唐诗,感知
2、诗意1 .回顾我们平时学习古诗的步骤:解诗题、读通古诗、了解诗意。2 .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后全班交流。重点处理词句:本次教学反思我重点说一下长相思这首词,在本首词的教授 过程中,首先,我通过吟诵古诗与词,并作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词” 这种文学样式,掌握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特点,并通过诵读感受 词的音律之美。紧接着,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词 之言长”的特点,引领学生想象上阕“行之难”、下阕“思之切”的 生动、真切、细腻、鲜活的画面,感受词人身在异乡、梦回故园的意 境。之后,我又以描摹性语言再次激活想象,想象的“故园”情景与 前面的“行军”场景形成强烈反差,给学生心
3、灵以强有力的震撼,使 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最后,让学生质疑,引起 他们对词人心灵的叩问,适时补充词人生平资料,让学生主动置换角 色,与词人进行心灵对话,进而读懂词人那颗破碎的思乡之心,以及 为家、为国而别离故园的高远境界,真正实现“文本、作者、读者” 之间的有效交流。22四季之美教学目标L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 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语 文要素】教学重难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5
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检查预习,学习生字,感受四季之美L导入: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很多四季的美景吧,谁能把你眼 中的美景说一说?那么在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之美到底体 现在什么地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这美丽的时光。齐读 课题四季之美。3 .自由读课文,说说清少纳言认为的四季最美的时光分别是什么 时候。4 .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学习重点字词。5 .指导书写:“黎、漆、逸”三个字。6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相机指导读音、字形。7 .出示句子,体会朗读。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这情景着实迷 人。夕阳斜
5、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8 .默读课文,分享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具体是在什么时候? 预设: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板 书:春夏秋冬).整体感知,梳理质疑。结合生活实际,感受四季的美。(1)我们都经历过四季,也经历过四季中春天的黎明、夏天的 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那么,在你的眼中,它们分别是怎 样的呢?(2)能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你心中最美丽的景象吗?(写在 学习单上)(3)请你用一个词来表现这种美景。(指名说)二、结合文本,体会散文的特点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明确:每一段的结构都是一致的,
6、都围绕着“美”这一主题来进 行描写,这是写景散文的一大特点。三、梳理疑问,聚焦主问题1 .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是怎样表现 出来的呢?2 .师: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日本散文家清少纳言的作品四 季之美,去欣赏和感受作家笔下的那一处亮丽的风景!第2课时课时目标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重难 点)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1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 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 的黄昏,冬天的早晨)2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 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二、
7、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一)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 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二)整体感知四季之美。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 内。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预设:画面感描写方法春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染上、微 微的红晕、红紫红紫、彩云动作、颜色、叠词夏漆黑漆黑、无数的萤 火虫、翩翩飞舞、蒙蒙细雨、闪着朦胧的微光颜色、物体、动作、不 同时间秋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急急匆匆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比 翼而飞、夕阳西沉、风声、虫鸣颜色、物体、神态、样子、声音、动 作、由远及近冬遍地、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的炭火、捧着火盆、 穿
8、过走廊、白灰样子、颜色、动作、对比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预设:(1)春。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 紫红紫的彩云。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 感受。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天空的变化。指导朗读。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 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背诵。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 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2)夏。明亮的
9、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这情景着实迷人。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的美是怎样的?对比读。明亮的夜一一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一一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暗夜与闪亮的萤 光)蒙蒙细雨的夜晚一一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雨夜与朦胧的微光)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 写?指导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夏夜三种 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 “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 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背诵。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3)秋。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 怡。感受画面:夕阳斜照一
10、一夕阳西沉。(时间的变化)点点归鸦一一成群结队的大雁。(画面的变化)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突显了风声与虫鸣。对比感悟:动一一静;画面一一声音。指导朗读。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 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 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背诵。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 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4)冬。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相机采访,创设
11、情境)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用舒缓的语调,读 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背诵。落雪一一铺满白霜一一无雪无霜一一熊熊炭火一一手捧火盆一一寒气渐退变成白灰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 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 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 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善于运用
12、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1 .拿出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 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2 .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 其动态美。3 .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4 .修改自己的片段描写。教学板书22四季之美时间具体事物特点动态春天最美是黎明。天空、红晕、彩云泛着、 染上、飘着柔和之美、视觉夏天最美是夜晚。月夜、暗夜、雨夜、萤 火虫翩翩飞舞、朦胧宁静之美秋天最美是
13、黄昏。夕阳斜照、点点归鸦、 大雁、风声、虫鸣急急匆匆、比翼而飞、心旷神怡温馨之美、听觉冬 天最美是早晨。白霜、炭火、白灰闲逸、扫兴和谐之美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识字能力。本文中汉字的间 架结构、字音字形等,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互学等方式来解决。词 语理解方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体会其表达效果,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引导他们掌握预 习方法。教学中,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 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但理解一篇日本作者的散文意境还有一定的 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感情朗读、延伸联想等策略 展开丰富的想象,体
14、会作者所要表达的四季之美。止匕外,我还努力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方法,积累优美词句,从中习 得语言表达的规律。如,词语的准确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 对比、衬托手法的使用,从中获得写景类文章的语言表达规律,为学 生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2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1 .认识“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榕”等11个生字, 会写“陆续、白茫茫”等10个词语。2 .朗读课文,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3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时的不同景色特点,初步感 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语 文要素】教学重难点L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时的不同景色特点,
15、初步感 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4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之美, 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会写9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 .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静态描写。(重点)一、激趣导入,学习字词L引导学生关注“天堂”的特点。(幸福、美好).今天我们跟随巴金爷爷的脚步一起走进:鸟的天堂。二、借助预学单,小组分享重点字词.指导书写:桨、桩、暇。1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2 .出示句子,朗读体会。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整体
16、感知,梳理脉络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 景象有什么不同?(两次到“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了 一株高大茂盛的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 以读促讲,体会静态美。(一)一读,读懂写作顺序。1 .放声读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由远及近).默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与描写榕树无关为何“下渔舟” “对愁眠”。2 .朗读古诗,做到读通读顺诗句。二、想象画面,体会动静描写(一)抓住景物,初想画面。1 .默读山居秋暝,圈画诗中所描写的景物。2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3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的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根
17、据景 物想象画面。(二)提供支架,化开想象。1 .支架一:教师示范,启发想象。(1)教师为学生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亭亭玉立的荷花,绿油油的荷叶,纷纷向两岸分披,无数珍珠 般晶莹的水珠顺着荷叶滴落于水中,原来是一支渔舟顺流而下划破了 这荷塘的寂静,那月光好像被打碎了似的,荡漾在水面上、荷叶上。”(2)猜一猜、比一比、评一评,老师描述的画面是哪一句诗?你 觉得老师说的画面和你们想象的有什么不同?(3)对比发现:怎样把画面想开去?能结合生活把景物的样子说清楚;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说 清楚;运用好词好句,注意用词精致。2 .支架二:延伸拓展,打开想象。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18、不妖。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要写?(奠定轻松、愉快的基调引出“鸟的天堂二)(二)再读,感受静态之美。L默读第5-9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枝繁叶茂、 生机勃勃)2.聚焦第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描写榕树之 大的。(1)不可计数,枝干多到数不清,写出榕树之繁茂。2 2) “卧”,不仅写出榕树之大,也勾勒出榕树古老而安静的姿O.聚焦第8自然段,作者又是如何描写榕树生命力旺盛的?(1)拟人句: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 展示给我们看。(“展示” 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榕树旺盛的生命 力。)(2)关键词语。“一簇”
19、“堆”展现树叶之密,“照耀”“颤动” 展现树叶之绿,从而体会榕树蓬勃的生命力。(三)三读,读出自然之美。1 . “生机勃勃”与“安静”矛盾吗?(不矛盾,环境是安静的, 生命是充满生机的O )2 .小结写法。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 “鸟的天堂”,看到了 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枝繁叶茂,静静地卧在水面上,充满着无限的 生命力。作者对榕树的大及枝叶繁茂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样的描 写是静态描写。我们通过这部分课文的学习已经欣赏到了一幅美丽的 静态图。3 .指导朗读:节奏舒缓,语气带有赞美之情。读出自然和谐之美, 读出生机勃勃之美。四、存疑结课,布置作业L同学们,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繁盛的榕
20、树却“独 木成林”。可遗憾的是作者第一次经过时却不曾看到鸟的影子,他不 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那“鸟的天堂”里真的没有一只鸟吗?真正的“鸟的天堂”究竟是什 么模样的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去看看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场面吧!4 .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抄写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第2课时课时目标L能说出“鸟的天堂”在早晨时的景色特点,初步感受动态描写。 (重点).懂得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二(难点)5 .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一、回忆内容,复习导入L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有什么特点?(茂盛、有生命力)6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同欣赏了榕树的静态之美。其
21、实在 这棵树上栖息着数不清的小鸟,第二天清晨,作者又来到这里,目睹 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鸟的天堂。二、读议结合,体悟动态美(一)读懂写作顺序。自读第1013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词语,思 考:作者是怎样描写“鸟的天堂”由寂静到热闹的过程的?预设:起初:静寂后来:一声鸟叫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继续:热闹, 到处到处(二)细读感受动态之美。1 .聚焦第1213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写出“鸟的天堂”的 欢腾热闹的场景的?学习提示:默读第1213自然段,用画出表现鸟儿欢腾热闹 的语句,和同桌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有的飞起来,有
22、的在扑翅膀。预设(1):两个“到处都是写出小鸟多且飞得快。预设(2):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鸟儿种类多。预设(3):多个动词,描写出小鸟的不同姿态。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另一只又飞起 来了。预设(4): “应接不暇”没有写出具体数量,却让人感受到鸟的 数量之多。小结提示:描写了群鸟的飞、站、扑、叫等活动情况,这种描写 事物活动及变化的写法叫动态描写。2 .“鸟的天堂”热闹非凡,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 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这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 表达方法,将“鸟的天堂”热闹欢腾的
23、场面描写得层次分明,细致入 微。)3 .指导朗读。百鸟纷飞,众鸟欢唱,原本寂静的大榕树变得热闹 非凡,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欢快的节奏,惊喜的语气。) 三、动静对比,领悟写法(一)梳理线索“鸟的天堂”。1 .文中好几次出现“鸟的天堂”的句子,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 解。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 许人去捉它们。“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 .提示:4句话共出现5次“鸟的天堂”。前4次都是指大榕树, 只有最后一次是指小鸟生活的好地方。(二)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教学 反思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