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学情检测(5月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





《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学情检测(5月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学情检测(5月月考)试题(原卷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四次学情检测(5月月考)试题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旧时栏楣,亦遂增胜 B.复驾言兮焉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其蔚也若子若不
2、过焉则不及 D.比去,以手阖门去不复顾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帝乡不可期 终期于尽 B况修短随化 聊乘化以归尽 C.名我固当余固笑而不信也 I).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谨拜表以闻 B.而此独以钟名而臆断其有无 C.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D.及其所之既倦胡乎遑遑欲何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病且怠且不得暇 B.乃使人复葺南阁子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因事顺心因舍其名 D.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3、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1)陈情表中,李密从“外”与“内”两个方面表现自己孤苦伶仃、孤独无依的句子是:“(2)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3)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来批评的句子是:“(4)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句子是:“,(5)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作者将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居室虽简陋,却 十分满足)的句子:,(6)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经验时说道,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很有启发意义。(7)官命促尔耕,勖尔植,, ,早织
4、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 驼传)七、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骄傲自满本为“加”,结果却是“落后受损”,实为“减”;谦 逊虚心本为“减”,但结果是“进步受益”,表现为“加”。可见,加有时意味着减,减则是为了更好地 加;是加是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以上论述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B.审容膝之易安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C.业种树垣墙周庭 D.眄庭柯以怡
5、颜 则刘病日笃 6 .下列各项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是()遂见用于小邑古之人不余欺也将有事于西畴仰观宇宙之大得双石于潭上石之铿然有声者则告诉不许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A./B./C./D./.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会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谓,如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分别冠以 ,孟,仲”,季,以示区分。如“仲秋”指农历八月。7 .禊事,古代风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人们群聚于水边洗濯,嬉游, 以祈祷消灾。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C.古代表示官职变迁的词汇比较丰富,如“拜”“授”表示授官,“拔”“擢”等表示升职,“
6、贬”“谪” 等表示降职,“罢” “除”表示罢官。D.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央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以“三径”代指隐 士住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冬奥会的设计美学集中体现了中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北京冬奥会会徽,以书法形态的“冬”字 为灵感,与滑冰、滑雪运动员的造型相(),表现出赛道起伏的曲线以及冰雪运动员的矫健身姿;吉祥物冰墩墩,以中国“国宝”大熊猫为原型,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搭配,象征了健康、坚韧和鼓舞人 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以中华文化图腾“龙”为创意,与雄浑曲折的山脊融为一体,俯 瞰下去正如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首钢滑雪大
7、跳台,以敦煌壁画中“飞天”为象形,与背后的 天空相互辉映,寓意着朝着梦想腾跃和飞翔立足传统文化,满怀文化自信,中国的设计师( )o母 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彰显U打造了靓丽的史国名片幺回溯传统, 面向未来,我们()地表达“自我”,释放出中华文化璀璨的光芒,让世界()中国文化之美、中国文化之韵。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融合独具匠心从容不迫领略9 .融和别出心裁从容不迫领悟C.融合独具匠心泰然自若领悟D.融和别出心裁泰然自若领略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让每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彰显了中国文
8、化的深厚底蕴,打造了靓丽的中国名片。B.每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彰显,成为了靓丽的中国名片。C.让每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彰显,打造了靓丽的中国名片。D.每项设计都烙上了鲜明的民族文化印记,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了靓丽的中国名片。二、(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0P15) 开幕式上,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从埃及环境部长兼C0P14主席亚斯敏福阿德手中接过C0P15主席 锤。时隔3年,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时
9、刻”开始了。旨在同奏全球可持续发展乐章的C0P15,被赋予引领未来的重要使命。中国作为C0P15东道国,被广泛 认为将在推动达成全面平衡、有力度、可执行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开幕式上,短片“象”往云南在开场时播放,人们再次见到了几个月前一路向北的亚洲象。它们 洗澡、漫步、吃庄稼顽皮可爱,引发人们对如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思考。这一路,人与象相伴同 行,人象和谐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在时任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看来,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生 动写照,也充分说明“无论国界、肤色、种族、语言,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我们最 大的公约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0、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说,只有不断提高国际各方和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 识,借力金融、立法等各种工具,在大自然与经济发展之间建立平衡,才能够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 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路径与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为构 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样本。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代表提到,在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国家中,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在“南 南对话”的框架下,中国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如何谋求人类文明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也积极 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中东欧区域代表也认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表现出足够的领导力。黄润秋介绍,在非洲一些铁路
11、沿线,中国专门修建大量动物的通道,保障野生动物自由迁徙。在加纳 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中,还特意建立海龟孕产中心,保护并放生上万只小海龟。中国还积极推进生态扶贫, 吸纳160多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生态产业,带 动200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助力中国实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奇迹。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早已渗透在古老民族的朴素生活中。1300年前,在 中国西南部,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悉心保护着茂密森林,森林又涵养出丰富水源。哈尼族人在森林之 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边依山就势,挖田取水,开垦出宛如天梯的哈尼梯田。20岁的哈尼
12、族姑娘施晓悦在开幕式上向世界介绍,哈尼族人以木刻分水制度,保持了梯田用水的公平 和谐,沿梯田而下的水,在河流中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变成降雨。人的活动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循环, 反而帮助它变得更加良性,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千百年来,哈尼族人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巍峨连绵的哀 牢山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460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化的热点地区。今天的哈尼族人在美丽的 自然山水之中,依托生态农业和体验式旅游,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摘编自“中国时刻”开启翻开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材
13、料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六项原则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紧密相关,高度契合。”在以 “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为主题的C0P15生态文明平行论坛上所做的主旨报告中,中国科学 院院士魏辅文说,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思想“天人合一,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依存 关系。通过对近两百年来流行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的反思,以及对西方主流文化视角和东方传统文化视角 下人与自然关系的比较,2020年魏辅文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文章认为,与仍然没有摆脱人与自然 二分观点的2050年愿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比,“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蕴含对 自然内在价值的尊重和对自然规
14、律的顺应,更有助于扭转自然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人和自然的关系矛盾应该如何处理?我们要向传统文化汲取智慧。”魏辅文举 例说,比如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曾子说“树木以时 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强调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李白说“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其意 为自然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基于长期研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 2050年“天人合一”的新愿景,即自然本身得到尊重,其规律受到 遵从,其组分获得保护,人类通过对陆地和海洋的可持续生产与消费满足自身需求,以此保证自然与人类 的可持续性并使它们归于统一。
15、他们同时以中国“天坛”的构建展示通往这一目标愿景的阶段性路径。其基石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 究的能力建设、概念主流化和资源调动,最主要的支柱是保护、可持续和福祉。通过这一路径到2030年, 维护1/4个地球以保持完整、具有功能和连续的生态系统支持自然与人类的可持续性,同时解决其他生物 多样性丧失的直接驱动因素;到204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1/3个地球;到2050年,将这个比例增加到 1/2个地球,并最终实现2050年愿景。“当时,我们团队提出的2030年目标要稍微保守一点,因为我们的目标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务实。”魏辅文说,“C0P15第一阶段会议上一些国家提出了 30%的目标,这个目标非常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济南市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下学 第四 次学情 检测 月月 试题 原卷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340938.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