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ppt
《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5 5章章 煤层气成藏条件及特征煤层气成藏条件及特征甘华军甘华军煤及煤层气工程系煤及煤层气工程系煤层气藏分析(含煤储层)之五主要知识点1、煤层气成藏要素:煤层条件,压力条件和保存条件2、煤层气藏类型划分:3、煤层气成藏条件:第一节第一节 煤层气成藏要素煤层气成藏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煤层气藏形成条件煤层气藏形成条件目目 录录参考文献王红岩等,2005.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孙 平,2007.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成都理工大学博士论文李明潮等,1995.煤层气及其勘探开发李文阳等,2003.中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煤层气藏(煤层气藏(Coalbe
2、d reservoir):煤层中煤经过煤):煤层中煤经过煤化作用生成的天然气,在压力封闭作用下,以吸附态为化作用生成的天然气,在压力封闭作用下,以吸附态为主在煤岩体或煤层中富集而形成的含气层,是地层中煤主在煤岩体或煤层中富集而形成的含气层,是地层中煤层气聚集和勘探的基本地质单元。层气聚集和勘探的基本地质单元。因而,有煤储层不一定有煤层气的富集,关键取决因而,有煤储层不一定有煤层气的富集,关键取决于煤层气是否富集。其中富集的含义在于煤化作用生成于煤层气是否富集。其中富集的含义在于煤化作用生成的气体,因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条件的变化而经过一的气体,因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条件的变化而经过一定的扩散运
3、移后吸附或二次吸附富集。定的扩散运移后吸附或二次吸附富集。煤层气藏与油气藏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以下煤层气藏与油气藏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几个方面:(1 1)烃源岩)烃源岩 煤层气藏的气源岩主要是煤层气藏的气源岩主要是煤层煤层本身;本身;油气藏的烃源岩是油气藏的烃源岩是富含有机质的泥岩、页岩、碳酸富含有机质的泥岩、页岩、碳酸盐岩,也包括煤岩盐岩,也包括煤岩。(2 2)运移机制)运移机制 煤层气形成之后,一部分通过煤层气形成之后,一部分通过分子扩散途径分子扩散途径或通过或通过裂缝运移至相邻的砂岩或灰岩储层裂缝运移至相邻的砂岩或灰岩储层中,另一部分气体的中,另一部分气体的绝大部分
4、以绝大部分以吸附状态保存在煤孔隙结构吸附状态保存在煤孔隙结构中,一般中,一般不发生不发生运移或显著的运移运移或显著的运移。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以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以扩散渗流扩散渗流为主,分为主,分初次和二初次和二次运移次运移,在储层中富集成藏。主要动力为,在储层中富集成藏。主要动力为构造应力、水构造应力、水动力和浮力动力和浮力。(3 3)储集层)储集层 煤层既是烃源岩层,又是煤层气的储层;煤层既是烃源岩层,又是煤层气的储层;油气储层主要为油气储层主要为砂岩、碳酸盐岩和裂缝性泥岩、火砂岩、碳酸盐岩和裂缝性泥岩、火山岩等山岩等,其孔隙度和渗透率比煤层大,变化也大。,其孔隙度和渗透率比煤层大,变化也大
5、。(4 4)圈闭机制)圈闭机制 煤层气绝大多数是在压力作用下呈吸附态被保存,煤层气绝大多数是在压力作用下呈吸附态被保存,在煤层的孔隙中,没有明显的圈闭条件。在煤层的孔隙中,没有明显的圈闭条件。石油、天然气成藏必须具备各式有效的圈闭条件。石油、天然气成藏必须具备各式有效的圈闭条件。(5 5)流体存在的状态)流体存在的状态 煤层气藏主要以煤层气藏主要以吸附气、游离气和水溶气形式存在,吸附气、游离气和水溶气形式存在,并以吸附气为主并以吸附气为主。油气藏中的石油、天然气主要以。油气藏中的石油、天然气主要以游离游离态态存在为主,具有统一的存在为主,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油气
6、藏与煤层气藏的成藏比较油气藏与煤层气藏的成藏比较油气藏油气藏煤层气藏煤层气藏生生泥岩、碳酸盐、煤层泥岩、碳酸盐、煤层煤煤储储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等砂岩、泥岩,碳酸盐岩等煤层煤层盖盖有效盖层有效盖层运运二次二次初次初次聚聚运聚成藏运聚成藏保保圈闭圈闭压力封闭条件压力封闭条件赋存状态赋存状态游离态游离态吸附态吸附态一、煤层气成藏要素一、煤层气成藏要素 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包括油气藏的成藏要素包括“生、储、盖、运、生、储、盖、运、聚、保聚、保”等基本成藏要素和过程;等基本成藏要素和过程;煤层气藏的成藏要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煤层气藏的成藏要素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煤层条件、压力条件和保存条件煤层条件、压力
7、条件和保存条件(时保宏等,(时保宏等,20052005)。)。(一)煤层条件(一)煤层条件 煤层既是煤层气的气源层,同时又是煤层气的储煤层既是煤层气的气源层,同时又是煤层气的储集层。集层。煤层作为源岩煤层作为源岩厚度和成熟度:厚度和成熟度:煤层具有较大的厚度,是生气有机质在量上的保证;一定煤层具有较大的厚度,是生气有机质在量上的保证;一定的热演化程度是有机质向煤层气转化的必要条件。形成煤层气的热演化程度是有机质向煤层气转化的必要条件。形成煤层气藏的煤层一般主要是低一高煤阶的煤层,最常见的为中一高煤藏的煤层一般主要是低一高煤阶的煤层,最常见的为中一高煤阶煤层。阶煤层。煤层作为储集岩煤层作为储集岩
8、储集空间和渗透率。储集空间和渗透率。煤储层储集空间煤储层储集空间由煤基质孔隙和天然裂隙系统两部分组成。由煤基质孔隙和天然裂隙系统两部分组成。综合分析,煤层的煤级、厚度、埋深、原地应力等是煤层综合分析,煤层的煤级、厚度、埋深、原地应力等是煤层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煤层含气量、渗透率是煤层条件优劣的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煤层含气量、渗透率是煤层条件优劣的主要评价指标。主要评价指标。(二)压力封闭条件(二)压力封闭条件 煤层气藏的实质是一个压力封闭系统。煤层气藏中煤层气藏的实质是一个压力封闭系统。煤层气藏中的天然气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于煤基质表面,但这种的天然气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于煤基质表面,但这种使
9、甲烷分子和煤的其他组分相结合的力是比较弱的。一使甲烷分子和煤的其他组分相结合的力是比较弱的。一旦压力降低,被吸附的煤层气就会发生解吸而进入裂缝旦压力降低,被吸附的煤层气就会发生解吸而进入裂缝系统发生运移和扩散。系统发生运移和扩散。压力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压力对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为煤层气藏提供一部分能量,增大煤层对甲烷的第一,为煤层气藏提供一部分能量,增大煤层对甲烷的吸附,同一煤层随压力的增大,其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吸附,同一煤层随压力的增大,其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增大;大;第二,第二,维持煤层气藏能量平衡,阻止煤层气解吸、维持煤层气藏能量平衡,阻止煤
10、层气解吸、逸散。逸散。除煤层自身的条件外,压力封闭是形成煤层气富除煤层自身的条件外,压力封闭是形成煤层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压力封闭系统主要由煤层埋深、煤层的顶底板岩层压力封闭系统主要由煤层埋深、煤层的顶底板岩层及煤层的水动力系统组成。及煤层的水动力系统组成。煤层埋深是压力的主要来源;煤层埋深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其次还有一部分压力来源于煤层的水动力受阻所形成的其次还有一部分压力来源于煤层的水动力受阻所形成的高压和煤层的大量生气所形成的压力;而顶底板岩层的高压和煤层的大量生气所形成的压力;而顶底板岩层的良好封闭性及水动力造成的封堵是维持煤层气藏压力的良好封闭性及水动力造成的封堵是
11、维持煤层气藏压力的重要条件。重要条件。(三)保存条件(三)保存条件 煤层气藏保存地质条件主要包括煤层气藏保存地质条件主要包括良好的封盖层、上良好的封盖层、上覆地层有效厚度、有利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覆地层有效厚度、有利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等。等。良好的封盖层可以保持煤层压力,阻止地层水的交良好的封盖层可以保持煤层压力,阻止地层水的交替,使气体以吸附态存在,并减少游离气和溶解气的散替,使气体以吸附态存在,并减少游离气和溶解气的散失。失。煤层条件、压力封闭和保存条件煤层条件、压力封闭和保存条件是煤层气藏形成和是煤层气藏形成和存在的存在的3 3个基本要素。个基本要素。煤层条件煤层条件是煤层气藏
12、形成的是煤层气藏形成的物质物质基础;压力封闭基础;压力封闭是煤层气藏的是煤层气藏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保存条件保存条件是气是气藏从形成到现今能够藏从形成到现今能够存在的前提存在的前提。二、煤层气藏类型二、煤层气藏类型 煤层气藏类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不同的气藏类型:(1)钱凯等(1996)据煤层气富集区的成因,提出了将煤层气藏划分为水压向斜煤层气藏、水压单斜煤层气藏、气压向斜煤层气藏、背斜构造煤层气藏和与低压有关的煤层气藏五种;该分类方案偏重于煤层气富集区的成因,对气藏的构造类型缺乏系统和全面的考虑。(2)赵庆波等(1996)根据构造和水动力提出了四种煤层气藏类型:压力封闭气藏、承压封堵气藏
13、、顶板网络微渗滤水封堵气藏和构造圈闭气藏,该分类方案侧重于水动力影响,对其他控气地质因素考虑不周。(3)孙平等(2007)以压力为主线、结合边界类型及煤层气藏自身的构造特征,提出了一套煤层气藏分类方案:首先根据煤层气藏的压力形成机制,将其分为水动力封闭型和自封闭型煤层气藏两类。水动力封闭型可进一步区分为水动力封堵型和水动力驱动型煤层气藏两个亚类,结合边界类型将水动力封堵型煤层气藏细分为五个型;根据构造特征将水动力驱动型煤层气藏细分为三个型。自封闭型煤层气藏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型。1、根据国内外煤层气勘探的成果和经验,影响煤层气富集的成藏的主要因素是水动力、构造应力和煤层展布形态等,在此将煤层气富
14、集类型依据构造形态和成因划分为八类(王红岩等,2005):(1)水压单斜型煤层气富集区:一般位于大型沉积盆地边缘,与大气水相通的区域性单斜煤层,其低部位常常有煤层气聚集,形成水压单斜气藏;(2)水压向斜型煤层气富集区:一般为中小型盆地,这类气藏位于盆地内构造向斜部位,是由于大气水的渗流受阻形成异常高压,阻止气体向外扩散、渗流而聚集成藏;(3)气压向斜型煤层气富集区:是指在盆地深部,煤生成的气体的扩散速率小于聚集速率,形成气压单斜气藏。具有埋深大、渗透率低的特点,是深盆气的一种。(4)断块型煤层气富集区:含煤盆地发育断裂错开连续的煤层,形成很多独立的煤层气富集区,形体上与断块油气藏相似;(5)背
15、斜型煤层气富集区:是煤层气富集区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形成于背斜的核部。由于背斜轴部煤层节理或裂隙发育,因而具有产气量高、产水量低的特点。(6)地层岩性型煤层气富集区:由于煤层分叉或尖灭所形成的煤层气藏,多分布于陆相含煤盆地上倾部位。(7)岩体刺穿型煤层气富集区:在岩浆岩或盐岩较为发育的含煤盆地小,岩体刺穿形成一定程度的封堵条件,形成煤层气富集区。一般该类煤层气富集区的规模较小,很少一部分具有工业价值。(8)复合型煤层气富集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上述煤层气富集区所共同构成。2 2、煤层气藏类型、煤层气藏类型依据煤阶划分依据煤阶划分 目前为人们所认识到煤的变质作用有目前为人们所认识到煤的变质作用有6
16、 6类:深成类:深成变质作用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岩浆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水热液变质岩浆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气水热液变质作用和燃烧变质作用。其中对煤层气的生成起普遍作用和燃烧变质作用。其中对煤层气的生成起普遍作用的是作用的是深成变质作用深成变质作用和和区域岩浆热变质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作用。这这6 6类变质作用形成了高、中、低煤阶煤层气藏,类变质作用形成了高、中、低煤阶煤层气藏,不同地区、不同煤阶煤层气藏的变质作用类型互不不同地区、不同煤阶煤层气藏的变质作用类型互不相同。本文将相同。本文将Ro0.5%Ro0.5%的煤层气
17、藏定义为的煤层气藏定义为未熟低煤阶未熟低煤阶煤层气藏煤层气藏,0.5%Ro0.7%0.5%Ro0.7%的定义为的定义为成熟低煤阶煤层成熟低煤阶煤层气藏气藏,0.7%Ro2%0.7%Ro2%Ro2%视为视为高煤阶煤层气藏高煤阶煤层气藏。(1)高煤阶煤层气藏 一般情况下高煤阶煤层气藏都存在二次变质作用。先期发生了正常古地温下的深成变质作用和与之伴随的第一次生烃;之后在区域岩浆热作用之下发生了第二次变质作用,使得煤阶增高并发生第二次生烃。此类煤层气藏以煤的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渗透性较差为特征,如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宁夏二道岭煤层气藏。(2)中煤阶煤层气藏 多数为深成变质作用的结果,一般不存在二次变
18、质作用。如山西河东煤田、美国的Piceance盆地、SunJuan盆地。此类煤层气藏以含气量较高、储层渗透性好为特征。(3)低煤阶煤层气藏 低煤阶煤层气藏可区分为两类:未成熟低煤阶煤层气藏 此类煤层气藏没有发生煤的变质作用,仅发生了成岩作用,成熟度达到了褐煤阶段,Ro0.5%。以含气量低、储层渗透性极强为特征。以美国的粉河盆地为代表。低成熟低煤阶煤层气藏 低成熟低煤阶煤层气藏以深成变质作用为主,成熟度一般Ro0.7%,间或存在接触变质,但影响有限。此类煤层气藏以含气量中等、渗透性中等为特征。以阜新盆地为代表。第一节第一节 煤层气成藏要素煤层气成藏要素第二节第二节 煤层气藏形成条件煤层气藏形成条
19、件目目 录录 国外长期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与科研活动,将煤层气国外长期的煤层气勘探开发与科研活动,将煤层气成藏条件界定为六个方面:成藏条件界定为六个方面:构造背景、沉积背景与煤层构造背景、沉积背景与煤层空间几何形态、含气量、渗透性、煤阶和地下水动力条空间几何形态、含气量、渗透性、煤阶和地下水动力条件件(.ScottScott,20022002;SuSu,20052005)。)。孙平(孙平(20072007)在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在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层气藏的研究,认为煤层气成藏条件包括:结合我国煤层气藏的研究,认为煤层气成藏条件包括:含气性、吸附特征、煤阶储层物
20、性、压力、封闭条件、含气性、吸附特征、煤阶储层物性、压力、封闭条件、煤层空间展布煤层空间展布等。等。成藏条件:构造与沉积背景、煤层空间几何形态、成藏条件:构造与沉积背景、煤层空间几何形态、含气性、煤阶及储层物性、压力、保存条件。含气性、煤阶及储层物性、压力、保存条件。(1 1)构造和沉积背景)构造和沉积背景 构造和沉积背景为煤的堆积和成煤提供有利的地质构造和沉积背景为煤的堆积和成煤提供有利的地质条件,也是煤层气成藏的先决条件之一;条件,也是煤层气成藏的先决条件之一;可以控制煤层的展布形态和煤层的埋深,影响着煤可以控制煤层的展布形态和煤层的埋深,影响着煤成烃、成藏以及煤层气的保存条件。煤层气藏的
21、形成一成烃、成藏以及煤层气的保存条件。煤层气藏的形成一般要在一定的构造和沉积背景下才能形成!般要在一定的构造和沉积背景下才能形成!在第六章后面将重点叙述!在第六章后面将重点叙述!(2 2)煤层空间几何形态)煤层空间几何形态 煤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受煤层形成的构造和沉积煤层的空间几何形态受煤层形成的构造和沉积背景的影响,同时后期的构造演化也会导致早期形背景的影响,同时后期的构造演化也会导致早期形成的煤层发生改造和变形!成的煤层发生改造和变形!不仅影响着煤层气的聚集方式,煤层气的成藏不仅影响着煤层气的聚集方式,煤层气的成藏类型。不同的煤层空间几何形态其成藏类型和成藏类型。不同的煤层空间几何形态其成藏类
22、型和成藏方式显然不同,这也决定着以后的煤及煤层气的勘方式显然不同,这也决定着以后的煤及煤层气的勘探方式。探方式。(3 3)含气性)含气性 煤层含气性是构成煤层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煤层煤层含气性是构成煤层气藏的基本要素,包括煤层气的成分、含量、含气饱和度、含气丰度及其时空展布气的成分、含量、含气饱和度、含气丰度及其时空展布特征。控制煤层含气性的因素主要有气源特征。控制煤层含气性的因素主要有气源(煤层生气量、煤层生气量、煤层厚度煤层厚度),煤质,煤质(煤阶、煤物理性质与结构、煤岩组成煤阶、煤物理性质与结构、煤岩组成及孔渗条件及孔渗条件),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温度、压力、构造、埋深、顶温度、压力、构
23、造、埋深、顶底板岩性、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及地下水动力条件底板岩性、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及地下水动力条件)等。等。(4 4)煤阶及储层物性)煤阶及储层物性 煤阶煤阶煤层气量,煤层气藏的类型,孔渗性,储煤层气量,煤层气藏的类型,孔渗性,储层性质等等,是煤层气成藏的基本要素之一。层性质等等,是煤层气成藏的基本要素之一。煤层既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层,具有与常规天然气煤层既是烃源岩,又是储集层,具有与常规天然气储层明显不同的特征。传统的观点认为煤储层是由孔隙、储层明显不同的特征。传统的观点认为煤储层是由孔隙、裂隙组成的双孔隙结构介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裂隙组成的双孔隙结构介质。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点(
24、GamsonGamson et al.,1998;et al.,1998;傅雪海等,傅雪海等,20032003)。)。孔隙孔隙 煤层气储层物性控制着煤层气的赋存、运移和产出。煤层气储层物性控制着煤层气的赋存、运移和产出。煤中的基质孔隙是吸附态煤层气的主要储集场所,吸附煤中的基质孔隙是吸附态煤层气的主要储集场所,吸附量的大小与煤的孔隙发育程度和孔隙结构特征有关。量的大小与煤的孔隙发育程度和孔隙结构特征有关。裂隙裂隙 影响煤储层渗透性的主要内在因素为天然裂隙系统影响煤储层渗透性的主要内在因素为天然裂隙系统(包括大基质孔隙、割理、外生裂隙隙)(傅雪海等,(包括大基质孔隙、割理、外生裂隙隙)(傅雪海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层气 形成 条件 特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