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课件.ppt
《矿井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要内容l矿井水文地质基础知识l矿井水害类型及形成条件l有关防治水规定l典型水害案例分析1一、矿井水文地质基础知识l一、地下水的基本知识l1、地下水概念l 地下水是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它主要以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和重力水等形式存在于岩石的空隙中。l2、地下水分类l 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喀斯特水)。l 根据充水形式及赋存状态分为含水层水、断层水、老窑积水、钻孔水等。l二、矿井充水水源 矿井充水的水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含老窑(采空区)积水和大气降水。矿井充水的形式有渗入、滴入、淋入、涌入和溃入等,当涌入或溃入井巷的水量大、来势猛时,称为突水。l 地表水l
2、 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海、河、湖泊、池沼、水库等),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矿井的充水水源,甚至会导致淹井。地表水能否进入矿井,主要取决于采掘工程与水体之间的距离、地层及构造,其次是采用的采煤方法。l 地下水2l老窑积水的充水特点:l 老窑积水多分布于煤层浅埋处,开采深度大多数为100m左右,个别可达200m。l 老窑积水以静储量为主,犹如一个地下水库。当煤(岩)柱强度小于它的静水压力时,即可发生突水,在短时间内大量积水涌入矿井,来势凶猛,破坏性强。l 老窑和旧巷积水与其他充水水源无水力联系时,一旦突水,虽然涌水量很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容易疏干;若与其他水源有水力联系,可形成量大而稳定的涌水量,
3、对煤矿生产危害较大。l 老窑积水是长期积存起来的,多为酸性水。水中硫酸根离子含量可达40006000mg/L。pH值仅仅为12,有强的腐蚀性,对矿山设备危害甚大。l 因为年代久远,加之无规则的乱采,所以许多老窑的位置现已无法查考。l 大气降水l 大气降水的渗入是很多矿井充水的经常性补给水源之一,特别是开采地形低洼且埋藏较浅的煤层时,大气降水往往是矿井充水的主要来源;与当地的气候、地形、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因素有关。3l三、矿井涌水通道l 矿井涌水通道有构造断裂带、接触带、导水陷落柱、采矿活动造成的裂隙、封闭不良的导水钻孔、岩溶塌陷及“天窗”等。l四、矿井充水强度l 在煤矿生产中,把地下水涌入矿
4、井内水量的多少称为矿井充水程度,用来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l 生产矿井常用含水系数(KB)或矿井涌水量(Q)两个指标来表示矿井充水程度。l 含水系数:含水系数又称富水系数,它是指生产矿井在某时期排出水量Q(m3)与同一时期内煤炭产量P(t)的比值。即矿井每采一吨煤的同时,需从矿井内排出的水量。含水系数用KB表示。即:KB =Q/Pl 根据含水系数的大小,将矿井充水程度划分四个等级:l 充水性弱的矿井:KB 10m3/t;l 矿井涌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入矿井的水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为m3/d、m3/h、m3/min。l 根据涌水量大小可分为四个等级:充水弱的矿井:Q 1000m3/
5、h;l五、矿井水文地质类型45二、矿井水害类型及形成条件l水害类型l按突水水源分:地表水水害松散层(冲积层)水害砂岩裂隙水水害薄层灰岩水水害厚层灰岩水水害老空水(老窑水)水害6l按水进入矿井的方式分:井巷突水(不可预见)正常矿井涌水(可预见)顶板淋水井筒漏水地表水倒灌(溃入)l其它分类类型:矿井突水按采掘工作所处的阶段,可分为掘进突水与回采突水;按突水点与开采煤层所处的相对位置,可分为顶板突水、底板突水;按突水相对于采掘工程进行的时间可分为即时突水与滞后突水按突水点的水量大小,可分为小型突水(Q60m3/h)、中等突水(Q=60m3/h600m3/h)、大型突水(Q=600m3/h1800m3
6、/h)和特大型突水(Q1800m3/h)。7l矿井水害的形成条件断裂构造(断层):断层是矿井充水的重要通道,地下水、地表水,甚至大气降水都可能沿导水断层渗入或涌入矿井。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是由于煤系地层下伏的奥陶系灰岩顶部岩溶发育,常形成巨大的溶洞,使上覆地层失去支撑,从而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垮落而形成。构造裂隙和地震裂隙l构造裂隙:成岩或构造活动中形成的导水裂隙(天然导水裂隙)。l地震裂隙:现代地震活动中新生成的裂隙。采动导水裂隙带:当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围岩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导致顶板、底板破坏,在采场周围形成破坏带或人工充水通道。导水钻孔:未进行封孔或虽封孔,但质量不合乎要求的钻孔便成为沟
7、通煤层上部或下部含水层的导水钻孔。8三、有关防治水规定9l1、新修订的规定强调在矿井防治水领域的权威性、防治水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责任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专用装备、矿井防治水应开展的工作等。如:l第2条:煤矿企业(矿井)、有关单位的防治水工作,适用本规定。现行煤矿安全规程、规范、标准等有关防治水的内容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依照本规定执行。l第3条:防治水工作应当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l第5条: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10l2、指
8、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l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体现“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和“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l3、关于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问题l增补了地面和井下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中的地球物理勘探和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等新技术新方法内容。l同时,也规定了物探成果必顺要用钻探进行验证,以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1l4、有关法律责任l新规定在第九章增补了“法律责任”。如:l第130条规定没有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探放水设备等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l第131条为煤矿企业未查明水害情况组织生产和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未采取及时撤人措
9、施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l第132条为矿井没有三种报告(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建井地质报告)和五种防治水图件(矿井充水性图、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及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l第133条为矿井发生突水后未观测记录、未按规定及时上报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l第139条为煤矿企业违反规定造成透水事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12l5、关于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l新规定专门列第八章增补了这部分内容,对强化水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方案制定,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l规定对水害应急预案和救援指挥部门的应急工作、矿井现场管理和调度人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水文地质 基础知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