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9版妇产科学ppt课件).ppt
《正常分娩(9版妇产科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分娩(9版妇产科学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正常分娩正常分娩鞠蕊 副主任医师定义定义labor,delivery 妊娠达到及超过28 周(196 日),胎儿及附属物从临产开始至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分娩第一节第一节分娩动因分娩动因 一、炎症反应学说一、炎症反应学说蜕膜蜕膜-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分娩分娩二、内分泌控制理论二、内分泌控制理论孕妇孕妇方面方面前列腺素增加(前列腺素增加(重要因素重要因素)甾体激素:雌激素甾体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孕激素缩宫素缩宫素、缩宫素受体缩宫素受体、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分娩启动分娩启动诱发子宫收缩诱发子宫收缩促宫颈成熟促宫颈成熟上调缩宫素受体表达上调缩宫素受体表达
2、升高胎儿胎儿胎儿胎儿-胎盘单胎盘单胎盘单胎盘单位共同合成位共同合成位共同合成位共同合成促使子宫功能改变促使子宫功能改变刺激刺激PGs产生,上调产生,上调PGs促进肌动蛋白蓄积,增强子宫收缩促进肌动蛋白蓄积,增强子宫收缩增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增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促进宫颈成熟升高第一节第一节分娩动因分娩动因 三、机械性刺激三、机械性刺激-子宫张力理论子宫张力理论子宫内容积 子宫壁的伸展张力增加 子宫壁收缩的敏感性妊娠末期羊水量 胎儿不断生长,胎儿与子宫下段紧密、宫颈紧密接触 压迫宫颈部神经丛 宫缩开始四、子宫功能性改变四、子宫功能性改变缩宫素缩宫素缩宫素酶缩宫素酶第二节第二节
3、决定分娩的因素决定分娩的因素产产力力(一)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一)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1、节律性(子宫节律性收缩是临产的重要标志)2、对称性和极性 3、缩复作用retraction(二)腹肌及膈肌收缩力:(二)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第二产程末期配以宫缩时运用最有效,在第三产程亦可促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三)肛提肌收缩力:(三)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头仰伸、娩出以及胎盘的娩出产道产道骨产道骨产道软产道软产道产产道道(一)骨产道(一)骨产道1、骨盆各平面及径线(1)骨盆入口平面:共有4 条径线 入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口前后径:真结合径口前后径:真结合径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4、胎先露入盆胎先露入盆 入口横径、入口左斜径、入口右斜径(2)中骨盆平面:中骨盆横径和中骨盆前后径 骨盆最小平面,最重要(3)骨盆出口平面:两个三角形、4 条径线出口前后径平均约为11.5cm出口横径平均约为9cm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与分娩关系密切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与分娩关系密切前矢状径平均约为6cm、后矢状径平均约为8.5cm出口横径出口横径+后矢状径平后矢状径平15cm-中等大小胎儿可分娩中等大小胎儿可分娩 骶结节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棘韧带骨产道骨产道2、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1)骨盆轴 为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骨盆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2)骨盆倾
5、斜度 妇女直立时,骨盆人口平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度 骨盆轴真结合径软产道软产道子宫下段形成子宫下段形成l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子宫下段由非孕时长约1cm的子宫峡部形成。的子宫峡部形成。l子宫峡部于妊娠子宫峡部于妊娠12周后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逐渐被拉长形成子宫下段周后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逐渐被拉长形成子宫下段l临产后的规律宫缩进一步拉长子宫下段达临产后的规律宫缩进一步拉长子宫下段达7-lO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l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
6、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生理缩复环。软产道软产道宫宫颈管消失及宫口扩张颈管消失及宫口扩张临产前宫颈管长约2 3cm,临产后由于宫缩牵拉及胎先露、前羊膜囊的直接压迫,使宫颈内口向上向外扩张,宫颈管形成漏斗状,随后宫颈管逐渐变短、消失。l前羊膜囊及胎先露部将阴道上部撑开。l破膜以后胎先露部直接压迫盆底,软产道下段形成一个向前向上弯曲的筒状通道,阴道壁粘膜皱襞展平、阴道扩张变宽。l肛提肌向下及两侧扩展,肌纤维逐步拉长,使会阴由5cm 厚变成2 4mm
7、,以利胎儿通过。l由于会阴体部承受压力大,分娩时可造成裂伤。软产道软产道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胎儿胎儿影响分娩及决定分娩难易程度影响分娩及决定分娩难易程度胎儿大小胎儿大小胎位胎位胎儿畸形胎儿畸形 (一一)胎儿大小胎儿大小胎头径线胎头径线 (1)(1)双顶径双顶径(BPD):9.3cm(BPD):9.3cm(2)(2)枕额径:枕额径:11.3cm 11.3cm(3)(3)枕下前囟径:枕下前囟径:9.3cm9.3cm(4)(4)枕枕颏颏径:径:13.3cm 13.3cm(二二)胎位胎位;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三三)胎儿畸形胎儿畸形胎儿胎儿影响分娩及决定分娩难易程度影响
8、分娩及决定分娩难易程度囱门是确定胎方位的重要标志囱门是确定胎方位的重要标志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产妇一系列精神心理因素,能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体力消耗,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血压升高,导致胎儿缺血缺氧,出现胎儿窘迫。枕先露(枕先露(LOA)的分娩机制)的分娩机制1.衔接衔接2.下降下降3.俯屈俯屈4.内旋转内旋转5.仰伸仰伸6.复位及外旋转复位及外旋转7.胎肩及胎儿娩出胎肩及胎儿娩出 分娩机制(mechanism of labor)指胎儿先露部
9、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枕先露(枕先露(LOA)的分娩机制)的分娩机制衔接衔接(engagement)胎头双顶径进人骨盆人口平面,颅骨的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下降(下降(descent)胎头沿骨盆轴前进的动作称为下降俯屈俯屈(flexion)使胎儿下去页更加接近胸部,使胎头衔接时的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囱径内旋转(内旋转(internalrotation)枕部向母体中线方向旋转45达耻骨联合后方,使其矢状缝与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枕先露(枕先露(LOA)的分娩机制)的分娩机制仰伸仰伸(ex
10、tension)当胎头枕骨下部达耻骨联合下缘时,即以耻骨弓为支点,胎头逐渐仰伸,胎头的顶、额、鼻、口、额相继娩出。当胎头仰伸时,胎儿双肩径进入骨盆人口左斜径。复位及外旋转复位及外旋转(restitutionandexternalrotation)胎头娩出后,为使胎头与胎肩恢复正常解剖关系,胎头枕部向母体左外旋转45 称复位。前肩向前向母体中线旋转45 时,胎儿双肩径转成与骨盆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方向,胎儿枕部需在外继续向母体左外侧旋转45 以保持胎头与胎肩的垂直关系,称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胎肩及胎儿娩出:外旋转后,胎儿前肩在耻骨弓下先娩出,后肩从会阴体前缘娩出,胎体及下肢随之娩出,完成分娩全部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常 分娩 妇产 科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