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地理试卷第第卷卷一、选择題。一、选择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夏季径流量有增大趋势。图 1 示意某年新疆境内某条河流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和径流变差系数(反映某地月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该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最大的月份是A. 2 月 B. 5 月 C. 8 月 D. 11 月2. 近年来,河流夏季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因为A. 夏季降水变多 B. 冬季降雪量增多C. 冰川融化量增大 D. 冬季气温升高3. 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地区一些
2、河流A. 径流量增大 B. 径流变差系数变小C. 径流量减少 D. 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答案】1. B 2. C 3. C【解析】本题主考查影响径流量的因素,读图是关键,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出径流的变化,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径流的主要因素。1. 读图,由图中径流变差系数可知 5 月径流变差系数最大,说明该河径 5 月流量年际变化最大,故选 B。2. 新疆位于大陆内部,境内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冰川融- 2 -化量增大,河流补给量增大,故 C 正确。从图中看夏季和冬季径流变差系数小,夏季和冬季降水变化小,AB 错;冬季气温升高幅度不会太大,不会影响径流量,D 错。3. 根据
3、材料可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短期内夏季径流量会增大,而从长期来看,随着冰川大量融化,冰川后退,冰川冰会逐渐枯竭,夏季融化量会越来越少,其他季节会更少,总体径流量将会减少,故选 C。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堆积作用 B. 河流堆积作用C. 海水堆积作用 D. 风化作用5. 与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 大气运动 B. 海水盐度C. 河流径流 D. 潮汐现象6. 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A. 南风北风 B. 东风西风C. 西北风东南风 D. 东北风西南风【答案】4.
4、 A 5. B 6.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通过读图可知沙丘形成的原因,结合沙丘分布的方向和形状可知当时的风向。4. 根椐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型沙丘链最多,且高出海平面很多,因此不可能是河流- 3 -堆积、海水堆积而成,而风化作用也不可能形成新月型沙丘链,新月型沙丘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选择 A。5. 海岸沙丘的形成与沙源和塑造其动力有关,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是海岸侵蚀物和海水运动搬运堆积在海岸带附近的泥沙,其次是河流搬运堆积在河口的沙质沉积物。而塑造沙丘地貌的主动力是风力,与海水含盐量多少无关。6. 从图中看该地新月形沙丘主要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
5、地的主导风向为东北风一西南风。丹霞地貌: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原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砂砾岩巨厚,垂直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发育。2010 年 8 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 “中国丹霞”拥有包括方山(项部平齐、四壁陡峭) 、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 、天然柱、塔、溪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组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7. 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是A. 侵入岩 B. 沉积岩 C. 变质岩 D. 喷出岩8. 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受到的
6、主要地质作用有沉积作用 变质作用 地壳隆起抬升 流水侵蚀、溶蚀 岩浆活动 重力崩塌A. B. C. D. 【答案】7. B 8. C【解析】本题以丹霞地貌为切入点,考查三大类岩石及地质作用,难度一般。7.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丹霞地貌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8.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丹霞地貌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 ,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由于地壳隆起抬升,加之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
7、塔状地形,正确;丹霞地貌是沉积岩形成的,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错误;故 C 正确,ABD错误。故选 C。唐代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1957 年,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 4 -历经多次失败后在青岛太平山麓试种茶苗成功。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东绿茶最主要生产基地。图 3 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 推测四大茶区中,生产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A. 华南茶区 B. 西南茶区 C. 江南茶区 D. 江北茶区10. 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气候
8、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11. 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A. 受海洋影响,气温更适宜茶树生长B. 受海洋影响,降水丰富更适宜茶树生长C. 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D. 茶树品种更优良,种茶技术更先进【答案】9. B 10. A 11.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要熟悉茶树的生长特性,结合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影响茶树的主要因素。9. 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且自然条件不利于人类活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少,保存古茶树最多。10. 茶树是亚热带经济林木,不太适宜在我
9、国秦岭淮河以北生长。如果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种植,需要特定地区的小气候满足其冬季越冬的温度条件,所以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11. 茶树对热量要求比较高,沿海地区冬季受海洋调节作用影响,气候相对温暖。所以山东“南茶北引”成功的地区,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 5 -海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图 4,完成下列问题。12.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1
10、3. 与昆仑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A. 年降雪量更大 B. 年均风力更小 C. 气压更低 D. 大气透明度更好【答案】12. B 13.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极地理知识,根据材料的分析可以判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中山站,通过位置分析可知两站的气候差异。12. 从材料看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中山站所在地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地面坡度最陡,密度大的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最快,因而下降风最为典型。13. 长城站临海,位于西风带,而昆仑站地处内陆,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因此长城站降水比昆仑站多,风力较昆仑站强;昆仑站地处海拔 4000 多米的冰盖上,空气稀薄
11、,气压比长城站低,大气透明度比长城站好。下表为南京市 2016 年 3 月 5 日至 11 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6 -14. 引起 3 月 5 日至 11 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15. 与 3 月 5 日相比,3 月 10 日A. 空气质量更差 B. 大气辐射增强C. 可能出现作物冻害 D. 气压更低【答案】14. D 15.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要求熟悉常见的天气系统的差别方法,掌握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14. 从表格信息看南京市经过了气温下降、阴雨、大风天气,说明该天气过程是冷锋过境。图 A 是准静止锋,图 B 是暖锋,图 C 是气旋,图 D 是冷锋,选
12、择 D。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主要受降水量、气温、坡向等因素的影响。植物孢子或花粉在盛行风吹送下,随着降雪封闭在冰川中,这是研究区域环境变化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安第斯山脉的所在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 -16. M 山雪线最高的月份和坡向是A. 1 月,东坡 B. 1 月,西坡 C. 7 月,东坡 D. 7 月,西坡17. 钻取的表层冰芯样本中,孢粉类型最丰富的冰芯来自A. M 山的东坡 B. M 山的西坡 C. N 山的东坡 D. N 山的西坡【答案】16. B 17.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要求学生熟悉地域分异规律和影响差异的原因。.17. M 山东侧为热带雨林
13、,植物种类最丰富,植物孢子或花粉种类也最丰富,而在信风吹送下随风降落到 M 山东侧的也最多,故选 A。沿海城市“热岛效应”和“海陆风”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可达上百千米。下图为天津市某年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图和天津市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 -18. 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天津市春季、夏季、冬季和全年热岛强度日变化曲线的依次是A. 、 B. 、C. 、 D. 、19. 天津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海风热力增强显著的地点是A. B. C. D. 【答案】18. D 19.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要求学生熟悉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海陆风”形成原因。1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