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说明(共25页).doc





《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说明(共2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综合教学楼设计说明(共25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 步 设 计云南昆明理垣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10月专心-专注-专业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总 经 理:总建筑师: (二级注册建筑师)总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师)项目负责人:xxx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xx月项目主要参与人员项目负责人:审 核: (二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专 业 负责人 职称 签名 总 图 建筑师建 筑 建筑师结 构 结构师给排水 工程师电 气 工程师造 价 造价师目录一、设计依据1二、设计内容1三、用地概况、现状分析四、总平面布局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七、建筑设计说明八、结
2、构设计说明九、给排水设计说明十、电气设计说明十一、节能及环保设计说明十二、消防设计说明十三、各专业图纸十四、政府相关部门批复文件一、设计依据1.设计主要依据1. 甲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甲方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甲方选定的建筑方案,2. 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探资料,市政建设资料及地形图;3. 甲方提供的有关规划批复文件;4、现行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04以
3、及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规程。2.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1. 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和相关的批复文件。2. 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3. 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4. 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5. 设计合同文件。6. 其它设计依据。二、设计内容 1. 本次设计为中学综合教学楼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含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概算五个专业。三、用地概况、现状分析1、用地概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中学校园内。本工程场地及周边建设环境良好,为稳定的建设场地,适宜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建筑结构按规范要求设防。2、建设条件
4、:交通条件。场地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位于中学校园内。供水条件。本项目属自来水公司供水服务范围,供水管道的水压和流量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及今后的用水需求,供水条件优越。供电条件。电源从城市电网10KV供电线路直接接入,十分方便,完全可以保证全天候用电需求。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垃圾处理:每日所产生的固体垃圾由环卫人员收集后送垃圾处理站统一处理。污水排放:项目区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按雨污分流的原则,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由专管排入城市排污管道。通信条件。随着通讯和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程控交换化比重达100%。广播和有线电视混合覆盖率达100%。城市有线电话尚有大量空间,电信局可及时提供服务;境内交
5、通便利,无线电通讯良好,通讯十分便捷。四、总平面布局项目用地为方形,因此规划布局不仅考虑了各功能组团与周边用地的关系,还考虑用地内部功能空间的整体性与延续性。总平面布局包括道路系统、水体、铺地、绿地、建筑物及树木和树丛;在功能上主要规划已存在,分区合理明确,交通流线清晰。从总平面上看,空间内敛、布局自由而有序,各建筑组团之间形成有机体,各种建筑、设施集中、均衡,为创建和谐、生态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 本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1. 设计指导思想:本项目建设严格按中央、省有关学校建筑建设的管理规定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组织实施。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满足各项使用功
6、能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宜人的学生居住环境。2. 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单体建筑与校园环境紧密结合,与周边环境发生对话,整合校园空间。强调更大范围的整体和谐。功能性原则:教学楼属于功能性很强的建筑类型,形式必须因循功能。“以人为本”原则: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者的行为心理,富有人情味。可持续发展原则:最大限度的利用绿色资源,并充分考虑生态环保以及经济的可持续性。亮点突出原则:重点地方强化处理,突出亮点以成为校园标志。个性突出原则:强化学校建筑应有的风格特色,空间中随处弥漫着知识文化的氛围。前瞻性原则:预测发展需求,考虑智能化,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占地面积:777.76平方
7、米:2、总建筑面积:3217平方米: 七、建筑设计说明1.1 本工程为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建筑耐久年限等级;二级(50-100年)。1.2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为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八度。1.3 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为二类(用于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1.4 防水等级:屋面防水为3级。1.5 本工程根据使用要求和相关规范作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1.6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教学楼平面设计:一层行政办公室、残疾人卫生间;二层为物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生物试验室和卫生间等。1.7 剖面设计教学楼为四层建筑,各层层高均为3.9m,总建筑面积3217
8、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5.6m。1.8 竖向交通设计本工程竖向交通以楼梯疏散为主,设楼梯两部,分布位置详见平面图,保证使用和疏散要求。 1.9 立面设计教学楼以灰色为外墙基色,局部配以白色,与校园其他建筑形成协调统一,强调、突出学校园文化氛围。1.12 建筑消防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工程属二类建筑,自动灭火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具体位置详水电消防图。本工程为二类建筑,疏散人数根据100人/米计算,现教学楼有疏散楼梯共宽7.4米,走道净宽约2.2米,外门宽共7.2米,已满足疏散要求。1.13 无障碍设计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主入口处设净宽1.5m宽,坡度为1:15的无障碍坡道,在教学
9、楼一层卫生间为无障碍卫生间。1.14 建筑主要面积分配详建初平面图。1.15 建筑装修做法1.15.1 外装修主要采用涂料等,详建筑立面。1.15.2 墙体材料外墙:外墙局部采用180厚实心砖,其余均为200厚免抹灰混凝土空心砌块。内隔墙:200厚免抹灰混凝土空心砌块。1.15.3 室内普通装修:墙面采用水性涂料或仿瓷抹面;墙裙采用普通釉面砖、提浆抹面、局部水磨石等;地面采用花岗岩、抛光地砖、防滑地砖面层等;天棚采用双飞粉,水性涂料或仿瓷抹面,部分轻钢龙骨矿棉板吊顶;门窗采用塑钢门窗、钢门窗、拼板门、胶合板纤维板门等。1.15.4 卫生间配置便器、洗手盆、壁镜、洗污池等。卫生间洁具采用易于清洁
10、的卫生设备,并设置垃圾收集存放设施,机械排风设备视需要考虑设置。1.15.5 防水做法卫生间防水做法:在结构面上做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以陶粒混凝土填充(蹲坑处)。找1%坡,之上做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1.2厚聚氨酯防水涂层(一布四涂)20厚13水泥砂浆保护层,8厚12建筑胶水泥砂浆粘接层之上铺防滑地砖(水泥浆擦缝)。屋面防水做法:隔汽层为涂乳化沥青两遍;找坡材料为陶粒混凝土(兼保温材料),最薄处60mm;防水材料为4mm丙烯酸脂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 结构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本工程位于云南省。本工程建设项目为中学教楼。1.2、教学楼部分建筑平面不规则或超长,按相关规
11、范、规程及轴线关系进行分缝处理。建筑概况如下:a) 研究楼:建筑地上共4层(不包括出屋面楼梯间),教学楼层高均为3.6米,室内外高差0.45米,建筑总高度15.600米(不包括出屋面楼梯间)。各栋建筑内部均有连廊连接。本部分建筑主要跨度为4.88.1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结构。结2、主要设计依据:2.1、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2自然条件:a)基本风压: 0.3KN/m2b)基本雪压:0.3KN/m2c)抗震设防烈度:7度;2.3、地质资料参考云南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学学生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4、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
12、B50223-2008);建筑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80-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民用建筑工程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图样(058G104);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3、建筑分类等级:
13、3.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3.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乙类);3.4、框架抗震等级:二级;4、主要荷载取值:4.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宿舍部分:教室 2.0KN/m2 卫生间 8.0KN/m2 走道 2.5N/m2 准备室 5.0KN/m2 楼梯间 3.5KN/m2 办公室 2.0KN/m2上人屋面2.0KN/m2 不上人屋面 0.5KN/m2 4.2、风荷载:基本风压:Wo0.3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4.3、雪荷载:基本雪压:So0.3KN/m2 4.4、地震荷载: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三组;场地类别:类;场地
14、特征周期:0.40S;结构的阻尼比:5.0;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505.1、结构缝的设置:a)宿舍部分:本工程建筑教学楼由于建筑超长,整个建筑单体分为两道建筑施工缝,总的分为三个整体时行计算。5.2、结构计算教学楼主要跨度为4.28.1,建筑层数为4层,采用框架结构;。因楼梯均设置在角部,楼面大开洞,为薄弱部位,结构设计中采取设长扁柱拉通框架,加厚薄弱部位板厚、拉空梁等措施加强。其中需设置钢筋砼挡土墙的建筑采用两个模型进行结构分析和计算,6、基础设计: 6.1、根据地勘报告,工程地质条件如下:1)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位格宜镇宣威二中校园内,场地属侵蚀剥蚀
15、残蚀山斜坡地带,地形坡度约20度,2)地质概述根据钻探揭露,按地层成因、结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将揭露深度内的地基土(岩)层划分为2个主层,工程特性如下: 红粘土,褐黄、黄灰,湿,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含量水比(a )0.660.85,平均0.77;液塑比(I)1.631.70,平均1.66,局部含砾石,呈次棱角状,成份为粉砂岩,强风化,粒径0.201.00cm,含量约3%,厚度0.5014.90m,平均6.92. 灰岩:灰、灰白色,厚层块状构造。岩石坚硬、致密,中等风化,岩芯完整,呈短柱状,1.2015.60m,平均6.03 m。物理力学性质及力学强度尚可。3)地下水:据
16、场地水文地质调查结合社区调查,降雨季节,场区内分布众多深度510m的农灌井均有正常积水,进入旱季(12月次年4月)期间,部分农灌井会干涸,按农灌井井深推测,场区地下水年水位变幅大于7 m。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型潜水,微具承压性,地基深部基岩中赋存裂隙水,水量微弱。场地地基中厚大粘性土层、次生红粘土层、有机质粘土层及粉土层属微透水不透水层,杂填土层、圆砾层及基岩层属强透水层。场地地下水对基础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外露钢结构具弱腐蚀性。6.2、综上所述,拟建场地除填土层较厚,底部灰岩基岩面起伏较大外,无危及建筑安全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属于稳定的建筑场地,适宜建筑。场地属对建
17、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类建筑场地。由于柱荷较大,且对差异沉降敏感,结合勘察成果、场地填土层较厚,场地地面高差较不大,确定各拟建建(构)筑物地面标高后还存在取土填土等不利因素,所以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根据地勘资料选用2层灰岩作为桩端持力层,其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为9500Kpa。有效桩长约614米。桩径:1000m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5002000KN。本工程基础设计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JCCAD(2008年10月版)程序进行计算。本工程采用的基础方案,须解决的主要基础设计问题是深厚的回填土产生的桩负摩阻对本工程基础
18、的影响。7、结构分析:7.1、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10年10月版)进行结构分析。7.1、计算均以基础顶为嵌固端。其余计算参数和结果见计算结果表。8、主要结构材料及强度等级:8.1、钢筋: HPB235级钢筋, HRB400级钢筋;8.2、混凝土:C25C35;8.3、填充砌体:MU5加气砼砌块,砌筑砂浆M5混合砂浆;8.4、型钢、钢板、钢管:Q235-B9、主要选用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修正版、烧结粘土空心砖填充墙构造图集(滇03J04
19、)、钢筋混凝土过梁(2004年合订本)(03G322-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04G101-3)。10、计算结果见附表:九、给排水设计说明5.3给排水设计5.3.1设计依据1、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 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205-2006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规范本工程建筑、结构、电
20、气和总图等专业提供的作业条件图和设计资料。5.3.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学综合教学楼;总建筑面积3217平方米;建筑高度均不超24米(自室外地坪起),为多层建筑。5.3.3设计范围1、本工程红线以内室外和室内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由本院设计。2、 本工程水表井与城市给水管的连接管段和最末一座检查井与城市污水管及雨水管的连接管等,由城市有关部门负责设计。5.3.4室外给水设计5.3.4.1水源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城市管网供水压力为0.25Mpa。本工程从已建成的校内给水管道上接两根DN65的引入管。本次设计范围建筑红线内,经过水表井后供给各新建建筑的生活、消防等用水。主管道进水口加设管道过滤器。其水
21、质由该管网保证。5.3.4.2用水量估算生活给水系统冷水用水量 :按每学生每日50L,服务人数 800人 最高日用水量 :40.00m/d, 最高日最大小时用水量为:8.75 m/d. 冷水给水方式:校内给水管网本建筑屋顶生活水箱内。 5.3.4.3生活给水管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1、室内冷水管道采用PP-R管,热熔连接。热水管采用铝塑复合稳态管。 2、室外给水管道采用HDPE给水塑料管,承插连接。 3、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0.6Mpa。4、水表井和阀门井均采用砖砌。井盖采用混凝土井盖。5.3.4.4计量方式本工程在单体引入管处设总水表计量总的用水量。5.3.5室外排水设计5.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综合 教学楼 设计 说明 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