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pt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pt(3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1 概述概述6.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构成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构成6.3 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语言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编程语言6.4 FX2N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器件及基本指令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器件及基本指令6.5 FX2N系列步进指令系列步进指令6.6 FX2N功能指令的使用功能指令的使用6.7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小结小结习题与思考题习题与思考题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1.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发展1.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将接触器、各种继电器、定时器、其他电器及其触头按
2、一定逻辑关系连接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便于掌握,在一定范围内能满足控制要求,曾一度在工业控制中占有主导地位。但它也存在着设备体积大、动作速度慢、功能少而固定、可靠性差、难于实现较复杂的控制的缺点。特别是,它是靠硬连线逻辑构成的系统,接线繁杂,当生产工艺改变时,原有的接线和控制盘就要更换,缺乏通用性和灵活性。6.1 概概 述述 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0世纪60年代,随着小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大规模生产及多机群控的需要,人们曾试图用小型计算机来实现工业控制的要求,但由于价格高,输入、输出电路不匹配和编程技术复杂等原因,一直未能得到推广应用。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汽车制造业竞
3、争激烈,各生产厂家的汽车型号不断更新,这必然要求加工生产线的随之改变,整个控制系统需重新配置。为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寻求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势在必行。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1968年,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公开招标,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引起了开发热潮。这十大条件是:(1)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最好是插件式。(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柜。(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柜。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5)可将数据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6)在成本上可与继电器控制柜竞争。(7)输入可以是交流
4、115 V。(8)在扩展时,原有系统只需做很小变更。(9)输出为交流115 V、2 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10)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能扩展到4 KB。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这些要求实际上提出了将继电接触器的简单易懂、使用方便、价格低的优点,与计算机的功能完善、通用性和灵活性好的优点结合起来,将继电接触器控制的硬连线逻辑变为计算机操控的软件逻辑编程的设想,采取程序修改方式改变控制功能。这是从接线逻辑向存储逻辑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由接线程序控制向存储程序控制的转变。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PDP-14,并在GM公司汽车生产线上试用成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5、,可编程控制器由此诞生。可编程控制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自问世以来,发展极其迅速。1971年,日本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1973年,欧洲开始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到现在,世界各国的一些著名电器厂家几乎都在生产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工业设备进行生产,并成为当代电控装置的主导。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可编程控制器一直处在发展之中,到目前为止,还未能对其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曾于1982年11月颁发了可编程控制器标准草案第一稿,1985年1月颁发了第二稿,1987年2月颁发了第三稿。草
6、案中对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是:“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围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它采用了一些计算机技术,但简化了计算机的内部电路,对工业现场环境适应性较好,指令系统简单,一般只具有逻辑运算的功能。人们把它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
7、able Logic Controller),缩写为PLC。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特别是微处理器和微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等的一些厂家在可编程控制器中引入了微机技术、微处理器及其他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等,构成其核心部件,使可编程控制器具有了自诊断功能,可靠性有了大幅度提高。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国外工业界在1980年正式将其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缩写为PC。但由于这和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的简称容易混淆,故仍把可编程控制器缩写为PLC。进入20世纪80年代,可编程控制
8、器都采用了微处理器(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或单片机作为其核心,处理速度大大提高,增加了多种特殊功能,体积进一步减小。20世纪90年代末,PLC几乎完全计算机化,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各种智能模块不断被开发出来,使其不断扩展着它在各类工业控制过程中的作用。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现在,PLC不仅能进行逻辑控制,在模拟量闭环控制、数字量的智能控制、数据采集、监控、通信联网及集散控制系统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大、中型甚至小型PLC都配有A/D、D/A转换及算术运算功能,有的还具有PID功能。这些功能使PLC在模拟量闭环控制、运动控制、速度控制等方面具有了硬件基础
9、;许多PLC具有输出和接收高速脉冲的功能,配合相应的传感器及伺服设备,PLC可实现数字量的智能控制;PLC配合可编程终端设备,可实时显示采集到的现场数据及分析结果,为系统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利用PLC的自检信号可以实现系统监控;PLC具有较强的通信功能,可以与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装置进行通信及联网,从而方便地实现集散控制。功能完备的PLC不仅能满足控制要求,还能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管理的需要。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更为迅速,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为3年左右。展望未来,可编程控制器在规模和功能上将向两大方向发展:一是大型可编程控制器向高速、大容量和高性能方向发展。如有的机型扫描速
10、度高达0.1 ms/KB(0.1 s/步),可处理几万个开关量I/O信号和多个模拟量I/O信号,用户程序存储器达十几兆字节。二是发展简易、经济、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以适应单机控制和小型设备自动化的需要。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另外,不断增强PLC工业过程控制的功能,研制采用工业标准总线,使同一工业控制系统中能连接不同的控制设备,增强可编程控制器的联网通信功能,便于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的实现,大力开发智能I/O模块,增强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等,都是其发展方向。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用途与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用途与特点1.可编程控制器的用途可编程控制器的用途PLC产生的初期,由于
11、其价格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微处理器芯片及有关元件价格的大大下降,使PLC成本下降,同时又由于PLC的功能大大增强,使得PL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LC广泛应用于钢铁、水泥、石油、化工、采矿、电力、机械制造、汽车、造纸、纺织、环保等行业。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LC的应用通常分为五种类型:(1)顺序控制。这是PLC应用最广泛的领域,用以取代传统的继电器顺序控制。PLC可应用于单机控制、多机群控、生产自动线控制等,如注塑机、印刷机械、订书机械、切纸机械、组合机床、磨床、装配生产线、电镀流水线及电梯控制等。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运动控制。PLC制造商目前已提供了拖动步进电动
12、机或伺服电动机的单轴或多轴位置控制模块。在多数情况下,PLC把描述目标位置的数据送给模块,其输出移动一轴或数轴到目标位置;每个轴移动时,位置控制模块保持适当的速度和加速度,确保运动平滑。相对来说,位置控制模块比计算机数值控制(CNC)装置体积更小,价格更低,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3)闭环过程控制。PLC能控制大量的物理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和流量等。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模块的提供使PLC具有闭环控制功能,即一个具有PID控制能力的PLC可用于过程控制。当过程控制中某一个变量出现偏差时,PID控制算法会计算出正确的输
13、出,把变量保持在设定值上。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4)数据处理。在机械加工中,出现了把支持顺序控制的PLC和计算机数值控制(CNC)设备紧密结合的趋势。著名的日本FANUC公司推出的System10、System11和System12系列,已将CNC控制功能作为PLC的一部分。为了实现PLC和CNC设备之间内部数据自由传递,该公司采用了窗口软件,通过窗口软件,用户可以独自编程,由PLC送至CNC设备使用。美国GE公司的CNC设备新机种也同样使用了具有数据处理的PLC;东芝的TOSNUC600也将CNC和PLC组合在一起。预计今后几年,CNC系统将变成以PLC为主体的控制和管理系统。第6章可编程
14、控制器原理(5)通信和联网。为了适应国外近几年来兴起的工厂自动化(FA)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MS)及集散控制系统(DCS)等发展的需要,必须发展PLC之间、PLC和上级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功能,作为实时控制系统,不仅对PLC的数据通信速率要求高,而且要考虑出现停电、故障时的对策等。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虽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但其使用了大量的机械触头,使设备连线复杂,又因器件的老化、脱焊、触头的抖动及触头在开闭时受电弧的损害等,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PLC采用微电子技术,大量的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电子存储器件
15、来完成,大部分继电器和繁杂的连线被软件程序所取代,故寿命长,可靠性大大提高。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微机虽然具有很强的功能,但抗干扰能力差,工业现场的电磁干扰、电源波动、机械振动、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都可能使一般通用微机不能正常工作。而PLC在电子线路、机械结构以及软件结构上都吸取了生产控制经验,主要模块均采用了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O系统设计有完善的通道保护与信号调理电路;在结构上对耐热、防潮、防尘、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在软件上采用数字滤波等抗干扰和故障诊断措施。所有这些使PLC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目前各生产厂家生产的PLC,平均无故障时
16、间都大大超过了IEC规定的10万小时,有的甚至达到了几十万小时。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应用灵活。PLC产品均为系列化生产,品种齐全,外围模块品种也多,可由各种组件灵活组合成大小和要求不同的控制系统。在PLC构成的控制系统中,只需在PLC的端子上接入相应的输入、输出信号线即可,不需要诸如继电器之类的物理电子器件和大量而又繁杂的硬接线线路。当控制要求改变,需要变更控制系统功能时,可以用编程器在线或离线修改程序,修改接线的工作量是很小的。同一个PLC装置可用于不同的控制对象,只是输入、输出组件和应用软件不同而已。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3)编程方便,易于使用。PLC
17、是面向用户的设备,PLC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技能和习惯,PLC程序的编制采用了梯形图或面向工业控制的简单指令形式。梯形图与继电器原理图相类似,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知识和语言,深受现场电气技术人员的欢迎。近年来又发展了面向对象的顺控流程图语言,也称功能图,使编程更加简单方便。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4)功能完善,扩展能力强。PLC中含有数量巨大的用于开关量处理的继电器类软元件,可轻松地实现大规模的开关量逻辑控制,这是一般的继电器控制所不能实现的。PLC内部具有许多控制功能,能方便地实现D/A、A/D转换及PID运算,实现过程控制、数字控制等功能。PLC具有通信联
18、网功能,它不仅可以控制一台单机、一条生产线,还可以控制一个机群、许多条生产线。它不但可以进行现场控制,还可以用于远程控制。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5)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PLC中相当于继电接触器系统中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软元件”数量巨大,硬软件齐全,且为模块化积木式结构,并已商品化,故可按性能、容量(输入、输出点数,内存大小)等选用组装。又由于用软件编程取代了硬接线实现控制功能,使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小,设计人员只要有一台PLC就可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并可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调试。而继电接触器系统需在现场调试,工作量大且繁难。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维修方便,维
19、修工作量小。PLC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履历情报存储及监视功能,对于其内部工作状态、通信状态、异常状态和I/O点的状态,均有显示。工作人员通过它可查出故障原因,便于迅速处理,及时排除。(7)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由于PLC具有上述特点,使得PLC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2.1 PLC的控制功能的控制功能目前PLC已经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材、电力、矿山、机械制造、汽车、交通运输、轻纺、环保等各行各业。可以说,凡是有控制系统存在的地方就有PLC。概括起来,PLC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6.2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构成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构成 第6
20、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1.开关量控制开关量控制这是PLC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可用PLC取代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实现逻辑控制和顺序控制。在单机控制、多机群控和自动生产线控制方面都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实例,如机床电气控制,起重机、皮带运输机和包装机械的控制,注塑机的控制,电梯的控制,饮料灌装生产线、家用电器(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自动装配线的控制,汽车、化工、造纸、轧钢自动生产线的控制等。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模拟量控制模拟量控制目前,很多PLC都具有模拟量处理功能,通过模拟量I/O模块可对温度、压力、速度、流量等连续变化的模拟量进行控制,而且编程和使用都很方便。大、中型的PLC还具有PID闭环控制
21、功能,运用PID子程序或使用专用的智能PID模块,可以实现对模拟量的闭环过程控制。随着PLC规模的扩大,控制的回路已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可以组成较复杂的闭环控制系统。PLC的模拟量控制功能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例如自动焊机控制、锅炉运行控制、连轧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等,都是典型的闭环过程控制的应用场合。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3.运动控制运动控制运动控制是指PLC对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的控制,也称为位置控制。早期PLC通过开关量I/O模块与位置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的连接来实现这一功能,现在一般都使用专用的运动控制模块来完成。目前,PLC的运动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金属切削机床、电梯、机器
22、人等各种机械设备上,典型的如PLC和计算机数控装置(CNC)组合成一体,构成先进的数控机床。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现代PLC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完成数学运算(函数运算、矩阵运算、逻辑运算),数据的移位、比较、传递,数值的转换和查表等操作,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处理通常用在大、中型控制系统中,如柔性制造系统、机器人控制系统等。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5.通信联网通信联网通信联网是指PLC与PLC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间的通信。利用PLC和计算机的RS-232或RS-422接口、PLC的专用通信模块,用双绞线和同轴电缆或光缆将它们联成网络,
23、可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交换,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建立工厂的自动化网络。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6.2.2 PLC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系统的组成及功能PLC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工业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其实质是一种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因此,它的组成与一般的微型计算机基本相同,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1.PLC的硬件系统的硬件系统PLC的硬件系统由基本单元、I/O扩展单元及外部设备组成。图6-1所示为PLC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图 6-1 PLC的硬件系统结构框图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1)微处理器(CPU)与通用计算机一样,CPU是PLC的
24、核心部件,在PLC控制系统中的作用类似于人体的神经中枢,整个PLC的工作过程都是在CPU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进行的。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点:(1)接收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送入存储器存储;(2)用扫描方式接收输入设备的状态信号,并存入相应的数据区(输入映像寄存器);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3)监测和诊断电源、PLC内部电路工作状态和用户程序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4)执行用户程序,完成各种数据的运算、传递和存储等功能;(5)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刷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寄存器表的内容,以实现输出控制、制表打印或数据通信等功能。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PLC常用的CPU有通用微处理器、单
25、片机和位片式微处理器。通用微处理器常用的是8位机和16位机,如8080、8086、M68000、80286和80386等。单片机常用的有8031、8051和8096等。位片式微处理器常用的有AMD2901和AMD2903等。小型PLC大多采用8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中型PLC大多采用16位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大型PLC大多采用高速位片式微处理器。PLC的档次越高,所用的CPU的位数也越多,运算速度也越快,功能越强。第6章可编程控制器原理2)存储器PLC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系统存储器用来存放系统程序,用户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CMOS RAM是一种可以进行读写操作的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编程控制器 原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