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轻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居易(轻肥).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居易诗四首白居易诗四首 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原籍太原(今属山西今属山西),祖上迁居下邽,祖上迁居下邽(今陕西今陕西渭南东北渭南东北),生于新郑,生于新郑(今属河南今属河南)。贞元十六年贞元十六年(800)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登进士第,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元和十年林学士。元和十年(815)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因上书请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相武元衡的凶手,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号书。晚年闲居洛阳,皈依佛教,自
2、号“香山香山居士居士”,世称白香山。,世称白香山。白居易是白居易是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中唐新乐府诗歌创作的主要倡导者。受历代。受历代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乐府诗特别是杜甫乐府“即事名篇即事名篇”影响,主张影响,主张“文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创新乐府,指斥时弊,反映民疾,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反映民疾,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一生有诗近一生有诗近3000首,首,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自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律四类,其中,其中讽喻诗以讽喻诗以新乐府新乐府、秦中吟秦中吟为代表,为代表,感伤诗以感伤诗以长恨歌长恨歌、琵琶行琵
3、琶行为代表。为代表。白居易诗白居易诗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善于叙述,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开中,开中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晚唐浅俗诗风,影响深远。轻轻肥肥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唐代中叶以后唐代中叶以后宦官专权宦官专权越来越严重,而越来越严重,而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且过着骄奢淫逸、豪华糜烂的生活。他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们结成一团,操纵朝政,甚至敢于废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皇帝;另一方面,天下民不聊生民不聊生,苦难,苦难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深重,元和三、四年,江南大旱,竟至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民间有人人相食的惨状。诗人将两方面结合
4、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结合起来写,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盾,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表现出对宦官骄横跋扈的痛恨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百姓苦难的同情。解题:解题:“轻肥轻肥”,取自,取自论语论语雍也雍也中的中的“乘肥马,衣乘肥马,衣轻裘轻裘”,用以概括,用以概括豪奢生豪奢生活活。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那些人那些人)意气骄纵,行满整条道路,所骑的马油意气骄纵,行满整条道路,所骑的马油光锃亮,竟可以照得见细小的灰尘。
5、光锃亮,竟可以照得见细小的灰尘。(诗人)借(诗人)借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问路人那些人是谁,路人回答说他们都是宦官,皇帝的内臣。皇帝的内臣。他们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他们佩带着表示大夫地位的红色丝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带和象征将军身份的紫色丝带。夸扬着要即将到夸扬着要即将到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军队里赴宴,数量众多,场面盛大。写宦官赴宴时的写宦官赴宴时的骄横跋扈骄横跋扈之状。之状。“骄骄”、“满满”、“照照”、“皆皆”、“夸夸”、“如云如云”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人,令人触目等字眼告知人们这是一大帮人,令人触目惊心,惊心,暗示宴会场面之大,讽刺宦官专权
6、的骄横暗示宴会场面之大,讽刺宦官专权的骄横气焰,揭露气焰,揭露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了贞元、元和之际宦官、藩镇、官员互相勾结的互相勾结的畸形的社会现实畸形的社会现实。“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酒杯里盛满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酒杯里盛满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的山珍海味。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海有洞庭湖边产的橘子作为水果,海中的鱼作肉。中的鱼作肉。他们在肴饱之时仍旧坦然自得,酒他们在肴饱之时仍旧坦然自得,酒醉之后神气益发骄横。醉之后神
7、气益发骄横。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写军中宴会的豪华场面。作者用了作者用了铺张和渲染铺张和渲染的手法来描写宴会之的手法来描写宴会之奢靡奢靡。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菜单是相当奢侈的:九酝、八珍、洞庭橘、天池鳞,均为天下美味,而鳞,均为天下美味,而“溢溢”、“罗罗”、“擘擘”、“脍切脍切”等词,都表现了宴会之奢靡等词,都表现了宴会之奢靡。“食饱食饱”二句,呼应首句二句,呼应首句,赴宴时已是,赴宴时已是“骄满路骄满路”,脑满,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肠肥,大腹便便,如今酒酣足食,更是不可一世了。了。“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然而)这一年江
8、南大旱,衢州出现(然而)这一年江南大旱,衢州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了人吃人的惨痛场景。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用重笔转折,直赋其事,写江南的天灾,写江南的天灾,描写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了当描写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与杜甫名句与杜甫名句“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异曲同工。异曲同工。分析本文主要手法(名师金典分析本文主要手法(名师金典P25第第1题)题)对比对比。将宦官的骄横之态与江南的天灾进行对比,将宦官的骄横之态与江南的天灾进行对比,前十四句描写宦官、权贵相互勾结、极度前十四句描写宦官、权贵相互勾结、极度奢靡的
9、生活,后两句描写惨不忍睹的血淋奢靡的生活,后两句描写惨不忍睹的血淋淋的现实,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淋的现实,揭示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悲惨处境。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境。这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具有强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烈的现实批判性。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表达诗人对官场奢侈生活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疾苦的同情。杜陵叟杜陵叟杜陵叟写作背景 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作于唐宪宗元和三年前后,当时江南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诗人时任左拾遗,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上疏奏陈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以实惠及人”
10、。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皇帝批准,并下了罪己诏诏(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实际上不过是笼络人心的把戏而已)。“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从三月写到九月,可见全年适合长庄稼的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时候全部是恶劣的天气,麦苗和禾穗不是黄死就是青干。写出黄死就是青干。写出灾情之严重灾情之严重。“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官吏们为了官吏们为了“
11、考课考课”,不仅不奏报朝廷,不仅不奏报朝廷,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反而变本加厉地加紧搜刮。“明知明知”农民农民受灾却偏偏受灾却偏偏“不申破不申破”,甚至还美化现实,甚至还美化现实以博皇帝的高兴。写出以博皇帝的高兴。写出官吏们横行霸道。官吏们横行霸道。“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肉?”(名师金典(名师金典P25第第4题)题)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杜陵叟”的口的口气直抒胸臆,气直抒胸臆,语气更加强烈,写出诗人难
12、抑语气更加强烈,写出诗人难抑的愤怒之情,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的愤怒之情,痛斥了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百姓死活的“长吏长吏”。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封。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身上的不屈反抗精神。宣泄了诗人的愤激的宣泄了诗人的愤激的情感,表露了诗人的真实感情。情感,表露了诗人的真实感情。作为一个衣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政府官吏,能够如此直接激烈地为食无忧的政府官吏,能够如此直接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在当时实在是不多见的。人民鸣不平,在当时实在是不多见的。不知何人奏皇帝,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
13、纸上书德音,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牓乡村。十家租手持尺牒牓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虚受吾君蠲免恩。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写皇帝得知灾情而下诏免税。表面上是歌颂了皇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帝的仁德,实际上语含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讽刺,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者。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在封建社会中,百姓遇到饥荒时,通常由帝王下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诏免除租税,而由地方官加紧勒索,这一直都是统治阶级惯演的统治阶级惯演的“双簧戏双簧戏”。(名师
14、金典。(名师金典P15第第3题)题)“长吏长吏”明知天灾却不奏报,仍然强征暴敛;皇帝明知天灾却不奏报,仍然强征暴敛;皇帝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下诏一直等到有人奏报后才下诏“免税免税”,此前却一,此前却一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虚假伪善。直不闻不问,装作不知,虚假伪善。“帝心恻隐帝心恻隐”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是虚伪的,而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更多的民脂民膏却是真正的目的。这种这种“双簧戏双簧戏”封建统治者演起来驾轻就熟,时机控制得恰适封建统治者演起来驾轻就熟,时机控制得恰适其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样的把戏不止一其时,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这样
15、的把戏不止一次上演,极具讽刺意义。次上演,极具讽刺意义。小结:白居易用极其悲愤的情感,白居易用极其悲愤的情感,写出了农夫之写出了农夫之苦,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苦,揭露和控诉统治者玩弄权术,剥削人民。民。极为精练的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极为精练的概括了封建时代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不屈的反民的悲惨处境和体现在他们身上不屈的反抗精神。尤其是对抗精神。尤其是对“双簧戏双簧戏”的揭露,增的揭露,增加了诗的讽刺力度。加了诗的讽刺力度。对比对比轻肥轻肥和和杜陵叟杜陵叟的异同的异同同:同:都是揭露和控诉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表都是揭露和控诉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16、。达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异:异:轻肥轻肥主要描写主要描写官场的豪奢生活官场的豪奢生活,运用,运用对对比比手法,将宦官的骄横之态与江南的天灾进行对手法,将宦官的骄横之态与江南的天灾进行对比,比,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一乐一悲,令人惊心动魄。而而杜陵叟杜陵叟主主要描写要描写农夫之苦农夫之苦,提示,提示农民的悲惨处境。农民的悲惨处境。用用第一第一人称人称直抒胸臆,痛斥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直抒胸臆,痛斥那些为自己升官而不顾百姓死活的死活的“长吏长吏”。并讽刺。并讽刺统治阶级惯演的统治阶级惯演的“双簧双簧戏戏”,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花非花花非花白居易诗原本以通俗著称,白居易诗原
17、本以通俗著称,这首诗却相当朦胧,作于何这首诗却相当朦胧,作于何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时,为何而作,均无从定论,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它被自居易自编于集中“感感伤伤”部分部分“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似花似雾,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似花似雾,给人捉摸不定的感觉。取喻于花和雾,比喻所咏之物的取喻于花和雾,比喻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短暂易逝,难持长久。“来如春梦几多时?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去似朝云无觅处。”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朝霞虽美却易幻灭。朝霞虽美却易幻灭。博喻博喻同一个本体,多个喻体。本诗把诗人想同一个本体,多个
18、喻体。本诗把诗人想要表达的某个要表达的某个“意象意象”比作花、雾、春梦、比作花、雾、春梦、朝云。朝云。主题:主题:1、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表现、有人认为是悼亡之作。表现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出一种对已经消逝了的美好事物的追念与惋惜之情。念与惋惜之情。2、有人认为是诗人感伤身世之、有人认为是诗人感伤身世之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故,对其作。白居易晚年家庭遭遇变故,对其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打击颇大,此诗写其难言的伤痛。问刘十九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是新酿的酒,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酒是新酿的酒
19、,炉火又正烧得通红。这新酒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红火,大约已经摆在席上了,泥炉既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小饮一场。暮雪就要飘洒下来,寒意阵阵,自然引起暮雪就要飘洒下来,寒意阵阵,自然引起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除了围炉对酒,还酒的渴望。而且天色已晚,除了围炉对酒,还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温馨舒有什么更适合于消度这欲雪的黄昏呢?温馨舒适的环境和诚挚亲切的问候大概比美酒更让老适的环境和诚挚亲切的问候大概比美酒更让老朋友陶醉欣喜,充满人情味。朋友陶醉欣喜,充满人情味。诗中蕴含生活气息,先景后情,情诗中蕴含生活气息,先景后情,情与景相得益彰。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与景相得益彰。也许室外真的下起雪来,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但室内却是那样温暖、明亮。生活在这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一刹那间泛起了玫瑰色,发出了甜美和谐的旋律谐的旋律不加任何雕琢,遂成妙章。不加任何雕琢,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