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专练.docx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专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专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苏秦曰:“恶有不战者乎?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天下为一;约中连横,兵革不藏;文士并饬,诸侯乱惑;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说秦王书十上而说
2、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乃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
3、;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节选自战国策秦策)(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B.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C.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
4、/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D.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答案】(1)A参考译文: 苏秦迪初以连横政策游说秦惠王,说:“凭大王的贤能,军民的众多,战车、马队训练得法,士卒作战教育有方,完全可以兼并诸侯,侵吞天下,称帝而治,希望大王稍加注意,请允许我用实际情况说明其功效。”秦王说:“寡人听说,羽毛不丰满的雀鸟,不能冲天高飞;制度不完备的国家,不能出兵征战;对人民少恩少惠,不能发动战争;政教不顺人心,不能拿战争劳烦大臣。现在先生郑重地不远千里而来,在大庭中教导我(兼并诸侯的道理),希望日后再聆听您的教导。
5、”苏秦说:“哪有不运用战争的道理呢?古时候,出使的车辆络绎不绝,外交使节互结同盟,这是天下都一致的;(即使这样),或言合纵,或言连横,但也从未停止过使用武力;当外交、军事同时并用,则诸侯混乱;道理虽在不厌其烦地讲述,而使用武力之事却在愈来愈频繁地发生;搞巧言善辩,奇装异服,战争却没有一日停息推行仁义,订立盟约,然而天下并不因此而亲善。于是才废弃文治使用武力。现在想要吞并天下,控制大国,击败敌人,统治海应,扶爱百姓,使诸侯臣服,非战争不可!”苏秦十次上书游说秦王都不成功。黑貂皮衣破了,百两金币也用光了,资用匮乏,不得已离开秦国回家。挑着书囊,体态憔悴,面容黑黄,带有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从
6、织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楚子不把我当小题,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他就在夜间打开书籍(攻读),摆开几十个书箱我到姜太公的兵书太公阴符来,伏案诵读,选择其中重要的加以熟读,探求它的真谛。读书困倦想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并自言自语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满一年,研究成功,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于是苏奏在华丽的殿堂中拜见游说赵王,双方谈得十分投契。赵王非常高兴,封他为武安君,并授给相印,随后赏赐他兵车百辆,锦绣千匹,白璧百双,金币万两,缔结合纵
7、,离散连横,来把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奏在赵国为相,秦国不敢出兵函谷关。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清扫道路安排东则设置酒宴,到城郊三十里之外迎接。妻子不敢正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匍匐在勉像蛇那样爬行,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如今又如此卑躬屈膝呢?”他嫂子答:“因为现在你地位尊显、钱财多啊。”苏秦说道:“唉!贫贱则父母不认亲子,富贵则妻嫂畏惧。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和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呢?”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诚敬慎所忽。中庸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能慎其独也。”谚曰:“诚无垢,思无辱。
8、”夫不诚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 昔成王封周公,周公辞不受,乃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将辞去,周公戒之曰:“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尝一沐而三握发,一食而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之曰: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谦者,失天下亡其身,桀纣是也。可不慎乎?”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布,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
9、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颜回将西游,问于孔子曰:“何以为身”孔子曰:“恭敬忠信,可以为身。恭则免于祸,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可以临国家,何况于身乎?故不比数而比疏,不亦远乎?不修中而修外,不亦反乎?不先虑事,临难乃谋,不亦晚乎?”(选自说苑敬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我
10、/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B.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C.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丁天下亦不轻矣/D.去矣/子其无以鲁国/骄士矣/我/文王之子也/武王之弟也/今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答案:A参考译文: 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那关键全在自己。圣人特别注重警诫自己在恭敬谨慎方面所忽略的事。中庸上说:“没有什么不在阴暗处发现,没有什么不在细微中显现。所以君子在独处时能够谨慎不苟。”俗话说:“警诫自己就不会有耻辱,多思
11、考就不会受欺侮。”不警诫,不思考,而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也是很难啊。 从前周成王要分封周公,周公推辞不接受,于是就分封周公的儿子伯禽到鲁国。伯禽即将告辞前去,周公告诫他说:“去吧,你一定不要凭借鲁国国君的地位而傲慢地对待士人!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当今君王的叔父,又辅佐天子,我的地位在天下来说也不算轻了。但是我曾经在洗头时几次握着头发接见客人,在吃饭时几次吐出口中的食物去接见客人,还恐怕失去了天下的贤士。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广博大却又用恭谨坚守的人才会受尊荣,土地广阔富饶却又用节俭坚守的人才会安乐,俸禄多爵位高却又用谦卑坚守的人才会显贵,人多武备精良却又用小心谨慎坚守的人才会获胜,聪敏
12、机智却又用愚拙坚守的人才会得益,博闻强记却又用自觉浅陋坚守的人才会广博。这六项操守,都是谦虚的美德。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不谦虚的人会失去天下,使自身灭亡,桀、纣就是这样的。难道能不谨慎吗?”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全都城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身穿粗布衣服,头戴白色帽子,最后来表示吊唁。孙叔敖端正衣帽后出来接见他,对那老人说:“楚王不知道我不贤,(让我身居高位)承受官吏与百姓的指责。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来表示吊唁,难道有什么说法吗?”老人说:“有说法。身份已经尊贵却对人傲慢的,百姓会离开他;职位已高却独视权势的,国君会厌恶他;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满足的,灾祸会跟着他。”孙叔敖对他拜了
13、两拜说:“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希望再听到其他的教诲。”老人说:“职位已高态度却更加谦恭卑下,官职越大内心却更加小心谨慎,俸禄已优厚却更加谨慎不敢妄取。您严格地坚守这三条,足够治理楚国了。” 颜回将要西去游学,向孔子请教说:“用什么来立身处世?”孔子说:“恭敬忠信,能够用来立身处世。遇事恭谨就可以免祸,对人礼敬别人就会爱戴你,对人忠实别人结交你,对人诚信别人就会信赖你。被人所爱戴、人愿意结交、人所信赖的人,一定会避免祸患。这样的人连国家都能治理,何况对于自身呢?所以不接近亲近的人而接近疏远的人,不也错得太远了吗?不加强内心修养而修饰外表,不也相反吗?不预先思考事情,面临危难时才谋划,不也太晚了吗
14、?”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草,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酒酒,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责有嫌其出位,怒,倘有言“居易母堕弁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
15、,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村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
16、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白居易传有删改)【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街。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B.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C.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
17、初致仕/卒D.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答案】(1)C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他在年近二十名声未起的时候,(有一次)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诗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主持进士考试,选拔英才,白居易全都考中,
18、被朝廷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皇帝读了他的诗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后来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借佛教的生死之说超脱形体的痛苦。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
19、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有一年,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最后死在家中。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曾经有一次不戴帽子,裸露发髻,像箕一样张开腿盘坐着,谈论佛理,吟咏古诗,十分清静安闲。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
20、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是年纪大却不肯做官的人,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 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
21、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侯荡,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微名当世。自有不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 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
22、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心湛身哉!乃在书,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 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从上羽猎,游观侈靡,穷妙极丽,以为尚泰奢丽夸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故聊图校猎刺以处。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 雄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氏诋譬圣人。虽小辩,终破却道而或众,使溺于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及太史公记六国,历楚、汉,讫麟止,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虚之,撰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 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酒,人希至其门。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
23、:“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向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颉也。”雄笑而不应。年七十一,天凤五年卒。时,大司空王邑谓桓谭曰:“子常称扬雄书,岂能伶于后世乎?”谭曰:“必传,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选自汉书列传卷八十七上下扬雄,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于矣B.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诸子矣C.扬子之书/文义至深而论/不诡于圣人/若使遭遇时君/更阅贤知/为所称善/则必度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