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18 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18 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18 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单元导读【单元导教】本单元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教学 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补充相关资料等,采用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 读兴趣。对难理解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不必深究。“抓住关键 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一阅读策略在四篇课文中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得到掌 握,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得到应用。通过自读、互读等形式,在读中感悟作者 的情感。【单元教学目标】字词句1 .会写14个字,会写20个词语。2 .了解、积累传统文化常识,感受中国文化。阅读1 .能借助注释,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词大意,感受诗词之美。2 .能抓住关键句,把握课文、段落的主要观点。3
2、 .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4 .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提取有价值的信息。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口头表达1 .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2 .尊重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3 .表达观点时,要简单明了,有理有据。书面表达1 .能就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2 .写倡议书能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清楚。18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会写“涯、莺” 2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3 .借助具体诗句,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之美。4 .了解书湖阴先生壁中诗句表达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 .能说出浪淘沙(其一)是怎样
3、描绘出黄河的磅礴气势的。2 .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之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涯”字。2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浪淘沙(其一)。3 .理解古诗浪淘沙(其一),想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黄河的磅礴气 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关注作者2 .解诗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3 .初读课文(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后提出要求: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3)教师强调“曲、簸”的读音,及根据注释,让学生明确“簸”的意 思是颠簸。(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学生齐读古诗。浪淘沙(其一)
4、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4 .学习生字(1)多音字教师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曲、簸”的发音。“曲”表示弯曲时读一声,表 示歌曲时读二声。“簸”用作动词时读三声,如颠簸;用作名词时读四声,如簸 箕。(2)重难点字书写指导书写“涯”字时要注意右半部分“厂的穿插,“厂”里是两个“土”,注意 不要写成“土”。三、明诗意(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九曲”是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风簸”的意思是 风浪滚动,“天涯”的意思是天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 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教师总结:诗的
5、前两句写景,这景象实在是壮观。教师板书:写景壮观(2)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直”的意思是一直;径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我要 直向它的源头一一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天上的牛郎织女家。教师总结:诗的后两句是想象,这想象可谓十分奇特。教师板书:想象奇特四、资料链接起初是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 此后,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筏来往于海上和 天河之间,还曾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混合,说是黄河和天河相通, 张骞追溯黄河的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本诗中的典故,从
6、而更加深入体会本诗所 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感受诗歌气势,体会诗歌豪情1 .感受诗歌气势(1)教师提出问题: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预设1: “九曲、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预设2: “浪涛风簸”写出了黄河的波涛汹涌。(2)教师播放有关黄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设计意图:让学直观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画面,为体会诗歌所表现出的豪 情作铺垫。)2 .体会诗歌豪情教师提出问题: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预设:我从“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中感受到逆流 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教师板书:豪迈气概六、读一读,背一背L读一读朗读指导:在朗读前两句诗时,语速放
7、缓,语调沉稳有力,读出黄河九曲 的绵长曲折之感。读第三句时,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表现诗人欲直 上九霄的气概。第四句再转向平缓悠长,读出其中的憧憬之感。3 .背一背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背诵。七、主题概括浪淘沙(其一),前两句歌咏黄河,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写出 了其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气势。后两句中,诗人由景色联想起黄河与天河相通 的典故,又联想到自身,进而驰骋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 迈气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莺”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3 .能说出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4 .能发现书湖阴先生壁后
8、两句诗的表达特点。【教学过程】一、学习古诗江南春1 .情境导入(1)(出示课件23)出示江南秀美景色的图片,同学们一起欣赏图片。 教师导入: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是古往今来人们心目 中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世外桃源吧!(2)教师过渡: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杜牧去欣赏他笔下的江南春色。揭示诗题江南春,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齐读诗题。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初读课文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后提出要求: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强调“郭”的读音。教师出示节奏划分,学生齐读古诗。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 古诗三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18 古诗三首公开课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 小学 六年级 语文 18 古诗 公开 教学 设计 反思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