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公共组织行为秩序是人类社会价值体系中“先于一切价值的价值”,公共组织就是供给和 维持这种“公共”秩序的基本单位。基于人的社会本质属性,人类社会越发展, 公共组织的发育程度也将越高,公共组织是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表征之一。无论 是对组织化的个体,还是组织化的社会,公共组织对于人类社会的价值意义是通 过其组织行为来实现的。本章主要论及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和特征,阐明 公共组织行为的发生机制和公共组织的自矫机制。第一节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类型与特征一.公共组织行为的含义公共组织行为既有一般组织行为的普遍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作为行为科 学来说,反应机制本身是一致的,但就具体的行为主体而言,这
2、种行为反应模式 就具有了个性的、文化的差异性。公共组织行为就是因其行为主体的特殊性而使 其组织行为有了 “公共性”的标志。1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作为组织行为研究的核心概念,所谓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个体、群体或组 织本身从组织的角度出发,对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要科学地把 握“组织行为”这一概念,必须先明确“组织”和“行为”的基本内涵。“组织 行为”作为“译入”的、科学的概念,我们应到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它的意义。对“组织”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三种意义上深入。一是作为器官、机构的“组织 (organ):指有机体的某一功能器官(如发音器官、视觉器官等
3、)或社会结构的 某一功能部分(如议会、政党等)。二是作为有机体的组织(organism):指生物 意义上的有机体(如植物个体、动物个体等)或社会单元(如家庭、政府、企业 等)。三是作为系统的、行动的组织(organization):指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功能 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的机体。从上述的语义阐释中,我们可以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 加深对“组织”概念的理解,某种意义上,组织是一个从自然科学向人文科学延 伸的概念。事实上,在西方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和系统论都曾起过重要的作用。我们同样可在西方的组织科学中看 到这种影响。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organizal
4、ion),即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目标, 基于一定的物质基础,通过人际协作而结成的结构一功能体系。组织作为人类生 存的基本方式,它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本身一样久远而弥新。从原始社会的 “队群”开始,人类就意识到了 “协作”的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组织 在“协作”的形式.卜.有了变化,在内容上也有了不同。无论处于哪一种社会形态, 无论是什么样的组织类型,“协作”都是结成组织的纽带,而组织则是“协作”的 主体性基础。从语义阐释的角度,行为(behavior)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指态度、举 止(manners);二是指行动或作用的方式(way of action or functioning)
5、o严格意 义上,作为科学概念的“行为”是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成熟起来的,并在管理学 科群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2()世纪初形成的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极力反对把内 省的意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认为心理学应该客观地研究行为,主张心理学9.对人的关心程度1.对生产的关心程度(3)公共组织中的领导与服从领导与服从是组织中一对对称性的组织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把个人接受 社会影响的方式从行为层面上分为从众、服从、依从等几种主要的形式。对领导 者而言,应掌握这几种形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调适领导行为以获得最佳 的领导效果。下面就服从行为进行分析。服从(
6、obedience)即指按照他人的命令行动的行为。1963年斯坦利米尔 格莱姆(StanleyMilgram)在美国耶鲁大学用社会普通人作为被试者进行了著名 的“权威一服从”实验。实验的原型是将被试者进行两两配对且进行假定选择后, 个被试者为模拟教师角色的真被试,另一个被试者为模拟学生角色的实验助手。 他们被告知实验是关于学习的研究,目的是考察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对学生的学 习有什么影响;二是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 给予错误的回答反应就会被电击,并逐渐增加电击的强度。如果被试者犹豫,实验 者就告诉被试者,由于实验的需要必须继续,以确定被试者会在多大的电击强度 下选择
7、服从或拒绝。为了进行对比,米尔格莱姆请精神病专家、大学生和一般白 领阶层110人组成三个群体来预测结果,以便与被试者的实际行为作对比。研究结 果,被试者选择服从的电击强度大大高于预测者预测的被试者可能选择拒绝服从的 电击强度。米尔格莱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说明影响服从的因素有:权力支配 者的合法性、行为责任的归因、行为结果的反馈、行为的情境和个性特征等等。公共组织中的领导一服从行为基于不同的组织类型有一定的差异。(A)政 府组织。政府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类型因其权力来源的法定性、稳定的组织结 构、公务员人事制度、组织的既定政治目标等因素,其领导行为明显的带有强制 性和以人为中心的色彩。在政府组
8、织中,大多采用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规范性较强 的委员会制等领导制度。(B)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类型 则因其权力来源的非法定性、灵活的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组织目标的事务性等 因素,其领导行为明显带有参与性和以事为中心的色彩。在非政府组织中,大多 采用董事会、理事会等领导制度。2 .决策行为对于决策的定义,学者们莫衷一是。H. L.希斯克认为,决策就是从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备选行动方案中确定一个的过程。g.A.西蒙则认为,决策至少 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决策是一种行为过程,而非一种结果;决策是对多种可能的 行为取向的一种判断和选择,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环节;决策过程既有可 能是理性的,
9、也可能是非理性的。2决策行为不但受组织自身情况、组织外部环 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而且组织行为的主体性因素,如需要、气质、能力等亦在 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需要、动机与态度在普通心理学中,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它表现 为有机体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在社会心理学中,是指个体对内 外环境的客观需求,包括个体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需要作为行为发生的原动 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需要具有这样的特点:首先,需要的对象是具体的。 激发需要的刺激源使需要内驱力指向具体的目标。R. S.伍德沃德提出,内驱 力(drive)是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内部力量,内
10、驱力分为两大类:第一内 驱力,即指来自生理本能而产生的内驱力,是先天的、低级的;第二内驱力,即 指来自社会性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内驱力,是后天的、高级的。在驱使过程中,高 级的内驱力对低级的内驱力有着调节作用。其次,需要在时间上有周期性。需要 一旦得到满足,有机体就从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状态,随着有机体的发展,新 的需要产生,有机体的平衡状态再度被打破。再次,需要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生理、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 五个层次。C.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们共存的三种核心的需要为: 生存(existence)需要、联系(relatedness)需要和发
11、展(growth)需要。D. C.麦 克利兰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则强调社会组织中有三种需要至为重要,即对成就、 权力和归属的需要,认为这三种需要与组织管理中的激励工作有着特别的联系。 例如,高成就需要者喜欢在能独立负责、信息充分和适度风险的工作环境中工作。德国心理学家K.卢因于1951年提出了人类行为公式:B = f (PE)。其 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标志儿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这个 公式说明人类的行为源于动机,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需要一旦被意识驱 使,就会以行为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机(motive),即引起行为、维持该行 为并将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等心理因
12、素。C.赫尔的驱力减少理 论提出一个动机与行为的公式:ESR = DXKXH-L ESR标志行动强度(E代表 兴奋,S代表刺激,R代表反应)。D标志需要驱力,K标志奖励诱因,H标志 个体习惯,I标志行动的抑制因素。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 发动行为的作用,动机使需要转化为行为的动力。就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来说,动 机具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维持和调整作用。根据人的属性基础,可将动机划 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前者如饥饿、睡眠、性等,后者如兴趣、成就、 权力、交往等。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学习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将动机分为原始的 动机与习得的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可将动机分为有意识的
13、动机与无意识 的动机;根据动机的刺激来源,可将动机分为内在的动机与外在的动机。此外, 还应注意: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同一动机亦可产生不同行为。例如,组 织中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可以因个体面临的职业压力、亦可以因个体的成就欲望, 甚至是来自家庭的期望等不同的动机驱力所致。又如,在繁忙的工作之后,组织 成员均想获得假期休整,但实现的方式却千差万别,有的人借假期去读书,有的 人“回家看看”,有的人则选择远足等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但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同样, 人的行为由一定的动机引起,但动机并不必然引发行为。需要转变为动机的条件 是:一定的需要强度;需要目标的确定。动机转变为行为的条件是:动
14、机的强化 程度;主体的态度。态度的影响在“刺激 需要 意向 动机 行为” 的转变关系中至关重要。态度(attitude)是行为主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 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由感情、认知和行为倾向 等几个方面构成。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因而可以支配和 决定着人的行为。态度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首先,态度影响主体的认 知和判断。行为主体通过认知逐渐形成了一个经验结构,这种经验结构对行为主 体以后活动倾向具有导向功能,决定着动机的外显。其次,态度影响主体行为的 效果。积极的态度能提高工作绩效,激发创造潜力。第三,态度影响主体的忍耐 力。例如,一
15、个持有科学认真的态度的人,能正确地对待失败。对组织和团体有 认同感和抱有忠诚态度的成员,能在组织或同事遭遇挫折时休戚与共、风雨同舟。 第四,态度影响组织的人际关系。热情、友好的态度能培育宽容、互助的组织文 化,形成很强的组织凝聚力。反之,冷漠、傲慢的态度则会使人际关系紧张,组 织凝聚力降低。(2)决策行为机制就决策的地位和作用而言,决策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社团来说, 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行为,决策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组织的未来发展。所以, 从组织管理的角度而言,决策是一种战略管理。无论决策行为表现为个体决策的 方式,还是群体决策的方式,决策不但不可避免地受到需要、动机和态度等因素 的影
16、响,而且还受决策主体的个性、气质和能力等因素的作用。就决策行为的发 生机制来说,决策主体面临的组织需要压力强度、决策动机的强化程度、对决策 主题的态度感知均会对决策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旦决策行为外显机制被 触发,决策主体的个性特征、气质类型、能力结构等就会在决策行为外显过程中 发生作用。例如,某一决策主题对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决策主体面临的决策压力 就会不同。决策主体的能力结构不同,其决策行为的效果就会不同。决策主体良 好的能力结构能通过整合决策信息,减少信息符合,提高决策信息的加工效率, 使决策问题结构化、有序化,进而有效地减少决策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组织中,一个完整的决策行为不但
17、包括决策的触发阶段、决策的决定阶段,还 应包括决策的组织化阶段。决策的组织化是指决策一经作出后,如何把组织决策 主体的决策结果转化为组织成员自觉实现决策目标的过程。例如,一个组织经过 组织高层的群体决策,决定实施“组织形象工程”。那么,如何把这个决策内化为 组织成员的自觉行动呢?这个就是决策的组织化阶段。决策的组织化就是实现 “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决策组织化的有效性将对决策目标的最终实现起极大的 制约作用。决策一旦作出,就要通过组织的专门部门(如办公室、组织部、宣传 部或公关部等)把决策贯彻到组织成员中,使组织的决策影响转化为组织成员的 态度反应,为决策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H. C.凯尔曼曾把
18、对社会影响的有关 态度反应分为三种:第一种态度反应是顺从,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态度的影响,但内 心并不接受;第二种态度反应使认同,指由于喜欢或者作为群体的一员而自愿接 受某种态度的影响,这虽不是自己的态度,但己与自己的态度接近;第三种态度 反应是内化,指把某种态度影响完全融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内部结构的一个有 机组成部分。决策的组织化过程就是要实现决策影响对组织成员的内化过程。(3)公共组织中的决策公共组织中的决策在前面的章节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因为公共组织中的决 策行为常常面临决策主体是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的问题,这里就将这两种决 策方式进行对比。一般的考察,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在决策的速度、
19、准确性、创 造性、效率和风险上均有一些差别(如下图所示:转引自领导心理学,吴岩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差异比较方式个人决策群体决策速度快慢准确性较差较好创造性较高。适于工作不明确,需 要创新的工作。较低。适于有明确、固定程序 的工作。效率由任务的复杂程度决定。通 常费时少,但代价高。从长远看,费时多,但代价低。风险性视个人气质、经历而定。视群体性格而定。参与度较低较高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上述差异是一种方法论的考察,就具体到某项决策任 务而言,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决定是选择个体决策还是选择群体决策,不能一概而 论。公共组织中决策过程因受公共组织的类型、决策主体、决策主题、决策目标
20、等决策资源的影响,所以选择决策方式就会因人、因事、因情境而异。例如,在 政治性公共组织中的委员会制下,为强调决策的民主性而选择群体决策的方式, 投票决定是最常见的方法,可以有全体一致规则(unanimityrule)和过半数规则 (majority rule)0在事务性公共组织中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下,虽提倡民主集中制,但 其意义却与委员会制有了差别,决策权最终是掌握在行政首长的手里。又如,决 策的准确性问题也会因决策主体的能力因素而偏离上图的定性。如果个体具有较 强的能力结构,其决策的准确性就会高于能力结构不合理的群体的决策。3 .参与参与(participation)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欧共
21、体国家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 用以强调在机构内部实行民主决策的迫切性。它的基本内容是指:受到各种社会 和组织机构决策的巨大影响的人们,必须有权参与这些决策的制定过程。在政治 学中使用“参与”这个概念由来以久,但在“二战”后,这一概念进入经济、文 化等社会诸领域,并逐渐地成为一种民主形式的思想为这些领域所接受。(1)治理与参与治理理论认为,在概念上治理(governance)与仅只来自政府的统治 (government)不同,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又不仅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 机构和行为者,它们主要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及认同的共同目标等方式 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治理理论对公共组织及其行
22、为的贡献是:公共组织 的管理活动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倡导将市场的激励机制和私人部门 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领域;建立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强调政府与 民间组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构建一个信任与互利基础上 的社会协调网络。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组织化是一个相互伴随的过 程。其中,非政府组织的兴起是社会组织化的一个主要标志,社团成为公民参与 管理和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途径。社会的多元化趋势是市民社会发展的必然结 果,这将激起公民强烈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成为现代政治主体建构 合法性基础的基本前提。良性的社团结构一功能作用是公民有组织、有
23、秩序地实 现有效参与的主要组织方式。良性社团的发展可以使社会个体能够根据自己的需 要找到合理、合法的社会参与途径。有效的社团管理能够实现社会个体、群体和 组织的自我管理,这种自治行为将大大降低政府治理社会的成本。(2)决策民主化与参与决策民主化是公共组织决策行为的发展趋势。传统公共组织的决策多为单一 型决策,具有决策权集中、决策行为个体化、决策机制经验化和决策效果低等特 点。随着行政权力的“下放”、决策环境的复杂化、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等情况的 出现,现代的公共组织决策多为复合型决策。复合型决策具有决策权分散、社会 力量参与决策、群体决策制度化、决策机制科学化等特征。例如,面对复杂的决 策过程和
24、决策环境,专家参与决策的趋势不但普遍,而且呈现出制度化的倾向。乂如, 在环保主义者倡导的“生态政治”的影响下,为提升决策的“合法性”,绿色社 团力量成为决策行为主体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因素。在“市场失灵”、“政府失败” 的分析框架下,“参与”的决策成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政治理念,并把社团的参与 看作是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的转变。参与是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通过参与可以改善公共组织决策的透明度, 提升公共组织决策的“合法性”基础。但是,由于决策参与者的利益分化和价值 取向等方面的不一致,决策中的参与问题可能有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因决策 意志的分散而贻误决策需要的速度;因各自价值取向的差异使决策的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组织理论 第七章 公共组织行为 公共 组织 理论 第七 行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