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题名】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doc
《2022年【题名】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题名】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范.doc(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题名】:灌溉排水渠系设计标准 【副 题 名】: 【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标 准 号】:SDJ 217-84 【代替标准】: 【公布部门】: 【发布日期】:1984年7月19日 【施行日期】:1984年7月19日 【标准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批准文号】:(84)水电水规字第33号 【批准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关于颁发试行灌溉排水渠系设计标准的通知 (84)水电水规字第33号 依照国家计委关于修编设计标准的要求,为满足大、中型灌区(包括新建、改建、扩 建)灌溉排水渠系设计工作的需要,我部委托陕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了灌溉排水 渠系设计标准SDJ2
2、1784。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进展了广泛地调查 研究,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并经屡次讨论修正。经审查,我部批准灌溉排水渠系设计规 范SDJ217-84,在全国水利部门颁发试行。 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如有意见,请随时报告我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和陕西省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院。一九八四年七月十九日 【全文】: 灌溉排水渠系设计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大型和10万亩以上的中型灌区的灌溉排 水渠系(以下简称灌排渠系)设计。其他灌区的灌排渠系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灌排渠系是灌溉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灌排渠系设计应严格执行根本建立 设计程序,依照
3、批准的设计任务书进展。 第1.0.3条灌排渠系设计方案应进展技术经济论证和比较。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 理,运用平安,治理方便,以到达省水、节能、增产的目的。 第1.0.4条灌排渠系设计在保证灌排效益和工程平安的前提下,应考虑综合利用,以 获得最优的经济效果。 第1.0.5条灌排渠系设计必须符合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水 利水电工程水利动能设计标准等有关标准和标准的要求。 第1.0.6条由于灌区自然特点或其他条件的限制,执行本标准有关条款确有困难,或 标准未作明确规定的特别技术咨询题,应进展专门论证,并在设计文件中予以申诉。 喷灌、滴灌、渗灌渠系设计,应按有关标准或标准执行。 第二章
4、基 本 资 料第一节通 则 第2.1.1条灌排渠系设计应深化灌区调查研究,认真搜集整理灌区地形、气象、水 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壤、作物需水量、水利工程现状、自然灾祸、社会经济以及农 业区划和开展规划等根本材料,并进展必要的勘测试验工作。 第2.1.2条有关根本材料和数据应通过审查鉴定。材料精度应满足设计要求。第二节测量资料 第2.2.1条地形测量材料应具有: 1灌区总体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250001100000。 2灌排渠系平面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10000。 3典型田间渠系布置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100015000。 4有特别要求的渠道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100012
5、000。带状图宽度, 视地形条件而定。 5灌排渠、沟的纵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纳:水平15000125000,垂直150 1200;横断面图,比例尺一般采纳11001200。 横断面的间距:地形复杂的地区为25100米;地形平坦为100500米。地形变化处应 加测横断面。 第2.2.2条灌区天然河流、沟道、湖泊、洼淀、沼泽等地带的平面和纵横断面测量资 料,视工作需要,可参照上述条款选择适宜的比例尺。 第三节水文气象材料 第2.3.1条应搜集与灌排渠系设计有关的降水(包括暴雨)、蒸发、湿度、气温、风 力、风向、日照、霜期、冰冻期以及冻土深度等气象材料。 第2.3.2条应搜集水源河流和灌区内天然河流
6、(沟道)以及承泄区的有关水文、泥 沙、水质等材料。 水源和灌区内河流(沟道)的水文材料系列应尽量相一致。 第2.3.3条灌排渠系设计所需要的主要水文气象材料系列,一般应不少于15年。 第四节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材料 第2.4.1条灌排渠系中的干、支渠线可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标准的要求进展 必要的地质勘探工作。对特别地质咨询题应进展专题研究。 第2.4.2条灌区水文地质应查明:地下水类型、埋深、含水层厚度特征、地下水动 态、流向、补给与排泄条件、水质、综合补给量和可开采量,并绘制水文地质图,比例尺一 般采纳1500001100000。对沼泽化、盐碱化地区还应对其成因进展分析。 通过分析论证,对不
7、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地区的水文地质工作内容,可依照详细条件适 当从简。 第五节土壤材料 第2.5.1条对灌区作物根系活动层内的土壤应进展调查和试验,其成果内容包括: 一、土壤物理材料:如土壤类型分布、土壤质地、土壤构造、容重、比重、孔隙率等。 二、土壤化学材料:如pH值、全盐量、盐分组成及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等。 三、土壤水分特性材料:如饱和含水量、浸透系数。渗吸速度、给水度、田间持水量、 调萎系数、毛管水上升高度等。 第2.5.2条灌区土壤材料应附的填图包括:土壤分布图、土壤盐碱化程度图、土壤改 良区划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001100000,典型地区用15000110000。 第六节现有
8、水利设备与自然灾祸材料 第2.6.1条应对灌区已成的灌溉、排水、防洪等工程设备及当地地表、地下水资源利 用等现状进展全面调查与评价。 第2.6.2条应查明灌区历年发生的旱、涝、盐、渍等自然灾祸的范围、面积、成因以 及损失等。 第七节社会经济和科学试验材料 第2.7.1条应按灌区行政区划调查人口、土地面积(山、川、丘陵、原地)、耕地面 积(水田、水地、旱地)以及机械化开展水平等材料。 应对灌区内的水田、水地、旱地的作物组成、耕作制度、单产、总产、农业总产值、投 资、本钱和农业人口、人均收入等分项作出调查统计。 第2.7.2条应搜集灌区或临近灌区灌溉排水有关科学试验材料。如作物需水量、灌水 技术、
9、作物耐渍深度、作物耐淹才能、耐盐才能,以及除涝防渍、盐碱化的防治、渠道防渗 和防治的冻胀措施等。 第2.7.3条应搜集建筑材料的来源、储量、单价、运距及运输方式等材料,为工程概 (预)算提供依照。 第2.7.4条应搜集林业、牧业、渔业、工业、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和 规划材料,并征求这些部门对灌排渠系设计的要求。 第三章灌 区 规 划 第一节灌区规划的任务、原则及内容 第3.1.1条初步设计阶段灌区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根底上,进一 步论证灌区建立的可行性;确定设计水平年和灌排设计标准;选定灌区建立最优方案;制 定灌区总体布置。 第3.1.2条灌区规划应贯彻:全面安排,
10、分期施行;统筹兼顾,综合开发;因地制 宜,保证明效等原则。 第3.1.3条灌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论证灌区土地分类评价和水土资源平衡条 件,核定灌区范围和灌排面积,选定设计水平年,灌排设计标准、灌排方式,研究灌区建立 方案;提出灌区水利土壤改良分区及其综合治理意见;进展水文水利计算;布置灌排渠系及 其建筑物;制定田间工程典型规划;制定综合利用规划;拟定渠系工程施行程序和灌排治理 方案;分析工程效益与技术经济指标。第二节灌区总体布置 第3.2.1条灌区总体布置是在对其旱、涝、渍、盐等进展综合治理及水资源合理利用 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筑物、道路、林带、村庄、电力线路、通讯线路等
11、 所作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 第3.2.2条灌区应设置排水系统,做到有灌有排,灌排并重,满足除涝要求,有效地 操纵地下水位,防止土壤过湿与沼泽化或盐碱化。 水稻地区应研究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 第3.2.3条自然条件有较大差异的灌区,应依照水文、气象、土壤、水文地质及作物 种植等条件,划分不同类型区,分区进展布置和设计。 第3.2.4条抽水灌区应主要依照经济合理及便于治理的原则进展分区。 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可结合台地、原地、丘陵地、部分高地、沟壑等地貌特征,进展分 区。 第3.2.5条抽水灌区的经济扬程应依照抽水灌溉的本钱和增产效益的综合分析成果, 合理确定。 第3.2.6条抽水灌区的分级应依照
12、灌区地形特点,渠道合理的操纵面积和间距、工程 投资和年运转费用合理的原则,进展技术经济比较,综合分析,择优采纳。 第3.2.7条灌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依照当地详细条件及要求,分别采取地表水、地 下水结合,大、中、小并重,蓄、引、提结合,渠、井、沟、塘、库联用,丘陵地区长藤结 瓜以及其他合理的方式。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包括回归水),提高水的利用系数。 第3.2.8条灌区排水方式,应依照涝、渍、盐碱化的成因,结合灌区地形、土壤、水 文地质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经分析论证后,因地制宜地确定。 关于以降水、灌溉渗水为主而构成需要排水的地区,一般应采纳水平排水的方式排水。 关于地下深层承压水补给潜水的地区
13、,应考虑采纳竖井抽水结合明沟输水的方式排水。 关于外来地表水及地下水为主或由于地形地势的特别条件而构成需要排水的土地,可分 别采纳地面排洪沟、地下截水沟或骨干排水沟的方式排水。 当地下潜水量丰富,水质又宜于灌溉的地区,可结合井灌井排,“以灌代排”的方式排 水。 关于排水地区内的部分低洼土地,排水确有困难时,可采取修建沟洫台(条)田的方式 治理。 第3.2.9条排水系统的规划,可依照地形、水系、承泄区条件以及现有工程情况,因 地制宜地采取排、截、滞、抽等方式。 第3.2.10条关于滨湖、圩垸等低洼灌区,应在联圩并垸、整治河道、稳固防洪堤闸、 能蓄保泄的前提下,设置完善的灌排渠系及必要的截渗工程,
14、以做到内外分开、高低分开、 灌排分开、水旱分开,操纵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 第3.2.11条关于滨海感潮灌区,应在布置灌排渠系的同时,设置必要的挡潮、防洪 海塘、堤、闸及截渗工程,做到拒咸蓄淡,蓄泄兼筹,适时灌排。 第3.2.12条低洼灌区排涝、必须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一般应使涝区具有一定的蓄 涝容积,以削减排涝峰量。 蓄涝水面率可依照涝区详细条件,因地制宜确实定。在南方圩垸水网地区,一般应不小 于5。在盐碱化和可能产生次生盐碱化地区,采纳蓄涝措施应进展分析论证。 可用作蓄涝的有湖泊、洼淀、河道、排水沟、坑塘等。 第3.2.13条设计蓄涝水位,一般应低于排水地面0.20.3米;起蓄水位,在非盐碱
15、 化地区,一般可低于地面12米。起蓄水位以下的水深,可依照其利用要求详细确定。 抽排蓄涝地区,可不受此限制。 第3.2.14条在水资源欠缺地区设计灌排渠系时,应从水源、水质以及工程技术经济 等方面,研究论证利用排水干沟、支沟的水,进展灌溉的可行性。 第3.2.15条利用排水沟中的水进展灌溉的方式,应进展专项设计。必须防止田间灌 排渠沟合一,串灌串排等不良现象。 第3.2.16条排水承泄区应与排水分区和排水系统的布置相协调,并能承泄排水沟泄 入的全部来水。 可用作承泄区的有海洋、江河、湖泊、溪涧、洼淀以及地下深沉透水层、岩溶区等。 选用地下承泄区应具备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探成果材料通过技术经济性论证
16、,审慎确定。 第3.2.17条承泄区应满足以下根本要求: 一、在设计条件下,保证排水沟良好的出流条件,不因排水造成不利的率壅水、浸没或 淤积。 二、稳定的河槽和平安的堤防。 承泄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如裁弯、疏浚、扩宽、清滩、建 闸等加以治理。 第3.2.18条承泄区的设计水位应满足排水系统出口设计水位的要求,以便自流畅排。 承泄区的设计水位,当排水出口顶托不大时,可考虑采纳:排水出口修建闸、涵,进展 抢排;排水出口段修建回水堤,同意适当壅高;调整排水沟道比降;下移排水出口等措施, 争取自排。当承泄区水位变幅较大(如潮汐妨碍),还可考虑自排与抽排相结合的方式。 当承泄区水
17、位长期较高,无法自流排水时,则应考虑抽排。 第3.2.19条灌区道路分为公路、简易公路、田间消费道路及灌排治理道路等。 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公路应依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确定;简易公路一般可参照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四级公路技术指标取定;田间消费道路,应依照当地消费条件,照 顾远景开展拟定;灌排治理道路,可按治理要求制定。 第3.2.20条灌区道路网的规划布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保证交通畅畅,便利农业消费,习惯施工与工程治理。 二、要与灌排渠、沟相结合。 三、要与田间工程规划相一致。 四、道路短,占地少,工程量省。 第3.2.21条要因地制宜的在渠、沟、路旁种植树木,绿化环境。防止在渠、沟内坡
18、植树。 渠、沟通过风沙地段,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防风、防沙、经济林等专用林带及防沙草障等,可按有关部门的规划布设,并应尽量与 渠、沟、路旁的植树相结合。 第3.2.22条在灌区总体布置时,可依照技术经济条件。考虑干、支渠、沟的综合利 用,郊城乡供水、航运、水能、养殖等。 第3.2.23条在灌区总体布置时,应考虑治理机构和必要的试验、观测站及通讯线路等 的设置。 第3.2.24条田间灌排渠系的规格以及路、林、塘、井等的结合方式,应依照灌区内 的不同分区特点,选择假设干典型,提出典型布置。 第3.2.25条在灌区总体布置时,为了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保护水质和生态环境, 必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对
19、环境妨碍进展详细论证,并提出对不利妨碍的改善措施。 第三节灌区工程经济效果评价 第3.3.1条灌区工程经济效果评价的任务是:说明设计灌区工程的经济效果及其在国 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论证和核定灌区工程方案经济技术合理性。 所有灌区工程的设计,都必须进展经济效果评价。 第3.3.2条灌区工程的经济分析,必须遵照水利经济计算规程,按其原则、内 容、要求、方法等进展。 第3.3.3条灌区工程,除灌溉排水渠系工程外,还包括蓄(引)水枢纽、排水承泄区 及渠系建筑物等项工程。因而,工程投资、工程费用、工程效益及技术经济指标等,均应按 灌区工程进展分析计算。 第四章灌溉设计标准 第一节灌溉设计标准 第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题名 2022 灌溉 排水渠 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