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lz200510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lz200510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lz2005103.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受控分发号: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质量治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依照质量治理手册(GET/MM/Q-2006)编制版本:V1.1黄劲施行:2006-03-03文件编号:GET/QP/01-2006至GET/QP/18-2006文件发放及修订记录表文件或修订表名称发放人接收人版本发放时间程序文件汇编V1.12006-03-03程序文件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版本页码1GET/QP/01-2006文件操纵程序V1.132GET/QP/02-2006记录操纵程序V1.183GET/QP/03-2006治理评审操纵程序V1.1104GET/QP/04-2006人力资源操纵程序V1.1135GET/QP/05-2
2、006根底设备操纵程序V1.1166GET/QP/06-2006与客户有关过程操纵程序V1.1197GET/QP/07-2006系统集成设计过程操纵程序V1.1228GET/QP/08-2006产品开发过程操纵程序V1.1269GET/QP/09-2006采购操纵程序V1.13110GET/QP/10-2006监视和测量装置操纵程序V1.13511GET/QP/11-2006客户满意监测操纵程序V1.13812GET/QP/12-2006内部审核操纵程序V1.14013GET/QP/13-2006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操纵程序V1.14414GET/QP/14-2006不合格品操纵程序V1.1461
3、5GET/QP/15-2006纠正和预防措施操纵程序V1.14816GET/QP/16-2006系统集成安装过程操纵程序V1.15117GET/QP/17-2006系统集成维护效劳过程操纵程序V1.15418GET/QP/18-2006统计技术分析应用程序V1.157文件操纵程序1. 目的对与质量治理体系运转有关的文件进展操纵,保证其适用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完好性,确保工作现场所使用的相应文件为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2. 适用范围适用于组成公司质量治理体系的文件。3. 职责3.1最高治理者负责公司质量治理体系方针、目的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外来文件的批准。3.2 治理者代表负
4、责组织编写和审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批准工作文件。3.3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编写、审核、存档和治理。3.4 科技部是文件的归口治理部门,负责文件的标识、发放与回收,存档与治理。4. 定义受控文件:是指对文件的有效性进展跟踪治理的文件。所有质量治理活动,应以受控文件作为依照,任何员工使用非受控文件均应考虑因而而可能承担的责任。5. 工作程序5.1文件分类、编号和版本标识5.1.1质量治理体系由一体治理手册(包含了质量治理体系方针、目的的附录)、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外来文件、表格和记录五部分组成,分别规定编号规则如下:a) 治理手册:GET/MM/顺序号-发布年
5、号如GET/MM/01-2006(中科电子质量治理手册,2006年发布)。b) 程序文件:GET/QP/顺序号-发布年号如GET/QP/01-2006 (中科电子01号程序文件,2006年发布)。c) 工作文件:GET/部门简称/类别顺序号-发布年号部门简称规定见质量治理手册组织构造图。类别由各部门规定,也可省略。如 GET/AD/A01-2006(中科电子科技部2006年01号A类工作文件);GET/GM/01-2006(中科电子总经理2006年01号工作文件)。d) 外来文件:公司代码/启用时的年号-原编号如GET/2006-ISO9001:2000(中科电子外来文件ISO9001:200
6、0,2006启用。)e) 表格(记录格式):产生表格的文件编号-顺序号版本号。如GET/QP/01-2006-02V1.1(中科电子01号程序文件规定的第2份记录格式,V1.1版)。当多份文件都援用到一样的表格时,以最先援用该表格的文件为根底,一样的表格只能有一个文件编号。f) 记录的编号即记录标识,执行记录操纵程序的规定。g) 关于年号和顺序号:一样序号的手册、程序文件和外来文件年号晋级时将代替低年号的文件;工作文件年号晋级时顺序号归零,不妨碍低年号的文件效力。对文件汇编的顺序号为00,其他顺序号从01开场。5.1.2文件的版本与状态: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应标明版本和状态。其格式为Va.b,其中
7、V为版本编写,a和b为自然数,分别表示版本号和修订状态,用圆点分隔。a为0时表示文件还在编写过程中,b为0时表示该版本的文件为最初发布。5.2文件受控状态5.2.1 公司内部和送认证公司使用的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均为受控文件。 5.2.2 公司文件治理员针对所有受控文件建立公司受控文件清单,各部门编制本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5.2.3 其他外部使用的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均不为受控文件。5.3文件编制、审核、批准5.3.1 方针、目的和质量手册由治理者代表负责编制并审核,最高治理者批准公布施行。5.3.2 程序文件由该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组织编写,治理者代表审核,最高治理者批准。5.3.3工作文件由需求部门
8、负责人组织编制、审核,并由治理者代表批准。5.3.4 文件编写人员,应包含到该文件涉及到的职能部门的代表,可通过会议或文件编审记录表、文稿交换的方式沟通文件编写信息。5.3.6 文件编制、审核、批准责任人在文件发布时应在受控文件清单上签字。5.3.7 治理体系文件一律用宋体,名称用二号字体,一级标题用四号字体,二级标题用小四号字体,一倍半行距,加粗;三级标题和正文用小四,行距固定为22。其他未详细规定事项套用本文件格式。5.4文件的发放、保存和治理5.4.1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经批准后,原版文件由科技部保存并不得外借。以电子媒体方式保存的文件和材料应备份和加密保护,防止丧失或损坏。5.4.2文件发
9、放对象由治理者代表依照文件使用需要批准,保证在文件的使用处有相应的文件。由公司文件治理员统一复制质量治理体系文件,并在文件封面或第一页按发放的先后顺序标注受控分发号以作标识,然后发放到各使用部门或相关外部人员,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由文件使用负责人或其主管签领。收发双方应同时在文件上签字,标识该文件的发放和修订状态。文件发放应包括其援用的表格(记录格式)。5.4.3 外部人员仅是借阅文件,应由治理者代表批准后,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由公司文件治理员统一复制并追踪借阅文件是否按时归还。5.4.3受控文件清单应适时更新以反映实际。5.4.4文件应分门别类标识,由使用负责人保存于通风防潮、防蛀、平
10、安的适宜地点(现场使用的文件可置于现场,非现场使用的文件可置于办公处),以防文件损坏。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乱画,不准私自外借。应确保文件明晰,易于识别和检索。5.4.5科技部定期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展检查。在每次内部质量审核前应全面检查各类在用文件的有效性,核查各使用者手中的文件,发觉征询题及时处理。5.4.6因破损或陈旧而需重新领用的文件,分发号不变,并收回相应旧文件;因丧失而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已丧失的文件分发号失效,科技部做好相应发放签收记录。5.4.7关于通过张贴公告的方式发送的文件,如通知通告等,由发放部门在发放登记表上的发放号处注明“张贴”,并在回收日期处注
11、明“失效时间”,无需接收方签字。5.5文件的更改5.5.1文件更改由文件更改申请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由原文件编制部门和审核人审核,经原文件批准人批准后执行更改。5.5.2更改文件的标识:文件更改范围和程度比拟小的,如仅更改几行字且涉及面比拟窄时,只更改状态不变动版本,如由V1.0变 为V1.1,修订状态标识的跨度由修正人视变更的大小而定;关于屡次更改或更改范围比拟大,则应晋级版本号,并将修订状态归0,如由V1.8变为V2.0。5.5.3只需要修订的文件更改,按原文件发放范围发放文件更改申请表,由各文件保管人负责按文件更改申请表要求对原文件标注更改,并将文件更改申请表附录。对需要换版的文件更
12、改,执行5.3和5.4的规定,发放换版后的文件时收回原文件,在原文件中发放/回收登记栏注明,执行5.6的规定。5.6文件回收、作废与销毁当文件不适用或文件持有人变动时,科技部应将相应的文件回收,在原文件中发放/回收登记栏注明。回收的文件,需要作废的,由科技部填写文件销毁登记表,应经原批准人批准后集中销毁。假设需要保存时,仅保存原件,同时标明“作废留用”,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5.7外来文件5.7.1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可能妨碍公司整体作业的外来文件,由公司科技部组织各个职能部门识别、搜集、获取,经治理者代表批准后,进展编号和受控标识,并按工作需要进展分发,填写文件分发/回收登记表。外来
13、文件应单独列表编入受控文件清单,并在表头注明“外来文件”。5.7.2 公司员工因工作需要的外来文件,需识别其是否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假设有关,转交公司科技部,执行5.7.1。5.7.3科技部和外来文件使用部门应当跟踪外来文件的开展,当外来文件有更新版时,应进展换版更改,执行5.5规定,并更新受控文件清单。5.7.4公司内部不对外来文件进展修订。假设外来文件有不适用之处,应在援用该外来文件的文件中予以说明或编制新的文件予以标准。5.8 文件的使用和评审文件是活动的依照,应得到完全执行。文件发布后(包括更改)应有必要的培训,以确保人员对文件的理解。文件治理和使用部门都可在工作中、内部审核和治理评审
14、会议上提出对现有质量治理体系文件进展评审,必要时则予以修正。每次内部审核,应包括审核所有受控文件的有效性,必要时进展修正。5.9 记录的治理记录是一种特别的文件,除恪守本程序的适用规定外,还应依照记录操纵程序有关规定执行(如受控分发、修正等)。6相关文件记录操纵程序7相关记录GET/QP/01-01V1.1 文件编审记录表GET/QP/01-02V1.1 受控文件清单GET/QP/01-03V1.1 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GET/QP/01-04V1.1 文件借阅登记表GET/QP/01-05V1.1 文件更改申请表GET/QP/01-06V1.1 文件销毁登记表 记录操纵程序1. 目的对质量治
15、理体系进展有效的治理,保持产质量量符合要求和质量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证据。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与质量治理体系所有相关的记录。3. 职责3.1治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所有质量治理体系治理工作。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治理体系的正确应用,及日常整理、保存、保护、审核有关的质量治理体系。3.3科技部:负责记录操纵的检查、督办和定期汇总保管。4. 定义记 录:说明所获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证据的文件。记录保存期限:最短的保存期限要求,法律法规或顾客、文件对记录有保存期要求的,也应该得到满足。5. 工作流程5.1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编制、填写、搜集、保管。5.2 记录的格式和标识:5.2.1存在时,
16、应使用治理体系文件规定的格式化记录,可从文件治理人员处获得空白表格。5.2.2治理体系文件没有规定记录格式的,由各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报治理者代表批准,由文件治理人员备案后使用。5.2.3记录格式的设计、更改,按文件操纵程序有关文件更改的规定执行。5.2.4记录的标识,包括记录名称、记录表格编号(按文件操纵程序执行)、记录的时间、有关责任人的签名,以及分类识别号一般为顺序号,必要时可标明部门或范围。5.3 记录的填写5.3.1 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精确、内容完好、字迹明晰,不得随意涂改,填写时,内容不得遗漏,未发生项应在栏目上用单杠划去。不得用铅笔或红色笔(除非文件规定)做记录。5.3.2 如
17、因笔误或填写错误要修正,应采纳单杠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内容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姓名及日期。修正前的记录应能识别,不得用涂改的方式修正记录。5.3.3 记录应得到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主管的审核。审核应关注内容是否正确无误,有无明显的错误字段错误,填写全不全,是否易认。5.3.4 文件有规定时,记录应得到有相应职权的人的批准方为有效。5.3.5 记录的填写、审核、批准人均应手写签名,并签署日期。5.4 记录的治理和跟进5.4.1科技部编制公司质量治理体系清单,列明所有格式化的记录,并规定记录的保存部门和保存期限,并附上原始样本。5.4.2在记录使用期内,各部门必须把所有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整理
18、好,存放于通风、枯燥的地点,所有的记录保持清洁、字迹明晰,各部门按规定的期限保存记录。科技部至少应每季度一次地对已过使用期限的记录归档集中保存,5.4.3科技部应至少每年一次检查各部门记录的使用、治理情况。5.4.4 超过保存期或无参考价值的记录应清点登记,编写报告,经总经理同意后销毁。超过保管期限仍需留用的,应另夹另柜存放并标识。5.4.5 记录是一种特别的文件,应恪守文件操纵程序中的要求,包括使用、借阅、批准、保存和保护、修正、销毁等。记录无发放要求。5.4.6 记录的发放和传递按记录的填制或签字要求执行。与记录无关的人员查阅记录应得到治理者代表批准。5.4.7 当规定记录的文件没有详细规
19、定时,记录的最先签发部门负责跟进记录的填制,直到与其有关的活动全部完成,且记录得到妥善处理和治理。6相关文件文件操纵程序7相关记录GET/QP/02-01V1.1 质量治理体系记录清单 治理评审操纵程序1. 目的通过最高治理者定期对组织的质量治理体系进展有效评审,以确保质量治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实现组织既定的质量治理体系方针、目的。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最高治理者主持的质量治理体系的评审会议。3. 职责3.1最高治理者主持治理评审并批准评审报告。3.2治理者代表负责治理评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审核评审报告,以及评审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进、验证;3.3科技部负责搜集评审材料,编制治理
20、评审计划和治理评审报告。3.4 各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有关评审所需的材料以及参加治理评审工作,落实治理评审报告中与本部门有关的工作内容,制定相应措施,予以施行。4. 定义5. 工作流程5.1 评审频次:5.1.1 治理评审每年召开一次,二次之间间隔不超过十二个月。一般选择在内部质量审核后和外审之前。5.1.2 以下情况下,由治理者代表申请,经总经理批准适时进展治理评审:a) 严重的客户投诉;b) 发觉质量治理体系的严峻不符合等;c) 马上进展第二或第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d) 组织构造、产品范围、技术和工艺、资源配置的严重变动;e) 社会环境、市场需求、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严重变化;5
21、.2评审计划和预备:5.2.1计划内容:评审目的、范围、时间、地点、参加人员、评审内容及评审前期预备工作和材料。5.2.2计划由科技部编制,治理者代表审核,最高治理者批准,在评审会议一星期前发给各部门。5.2.3各部门协助科技部预备好相关材料,包括提交相应的书面文件记录以支持其意见,并能与质量治理体系目的相联络。5.2.4 参加评审的成员应包括治理者代表和各部门负责人。5.3评审输入治理评审内容:a) 对质量治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结果。b) 内外部沟通活动,包括顾客反应信息,以及相关方的意见。c) 质量治理体系运转的绩效,包括质量治理体系的方针和目的实现情况,产品实现过程和产质量量操纵措施和结
22、果。d) 纠正和预防措施情况。e) 以往治理评审会议的跟踪措施。f) 可能妨碍质量治理体系的变更如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g) 各单位、员工对持续改良的合理化建议等。5.4评审会议a) 最高治理者参照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b) 最高治理者对评审内容做出决定;c) 行政做好会议记录工作,记录各方面对评审输入的意见 。5.5评审输出治理评审报告:5.5.1治理评审报告的内容a) 治理评审的一般情况目的、依照、时间、地点、人员;b) 评审综述;c) 评审总结。5.5.2治理评审总结应包括(不限于)以下有关方面的任何决定和措施:a) 质量治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良的建议;b) 与客户要求有关的产品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中 广州 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质量管理 体系 程序 文件 汇编 lz200510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