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0277行政管理学.doc
《2022年00277行政管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00277行政管理学.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1 行政治理的特点:(1)行政治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2)行政治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3)行政治理必须依法进展,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2 为什么行政治理既属于治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应用学科:(1)行政治理学是公共治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行政治理学是治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行政治理学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门社会科学在政府行政机关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过程中的综合运用3 行政治理学的研究内容:(1)行政治理学的根本征询题(2)行政环境(3)行政权力(4)行政职能(5)行政治理机构(6)行政治理
2、事务(7)行政治理行为(8)行政治理过程(9)行政治理方法(10)行政治理标准(11)行政绩效评估(12)行政开展4 西方行政治理学产生的历史必定性:(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治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开展的一个必定结果,也是西方治理学兴起的理论产物(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别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他离的结果;同时,行政治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西方行政实践开展的需要5 西方行政治理学的开展的三个阶段:(1)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行政治理学(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的行政治理学(3)20
3、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治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治理学6 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的详细方法:(1)标准方法(2)经历方法(3)案例方法(4)比拟方法7 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的意义:(1)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有助于我们理解行政治理的根本规律,为我国行政治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照(2)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治理存在的征询题和改革目的、任务、方式,为我国行政治理改革和开展指明方向(3)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养,进而提高我国行政治理的整体水平(4)研究和学习行政治理学,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治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
4、府的良好合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治理水平第二章 行政环境1 行政环境的内涵:(1)行政环境是针对详细行政系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转与开展产生妨碍(4)行政环境要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无形的情势2 行政环境的根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3 行政环境的类型:(1)自然行政环境与人造行政环境(2)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3)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4 行政生态方式:(1)农业社会的行政方式,被称为交融型行政方式(2)工业社会的行政方式,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方式(3)过
5、渡型社会的行政方式,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方式5 经济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经济力量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社会经济构造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经济体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4)科技开展水平对行政治理系统的妨碍6 我国现行经济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消费力开展情况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的社会经济构造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受限市场方式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7 政治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国家政权组织方式与实际运转情况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兴旺程度及其对行政治理
6、的妨碍8 我国现行政治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9 文化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行政价值文化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行政功能文化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行政运转文化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4)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0 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治理的妨碍:(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效劳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2)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3)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转文化向
7、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转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4)依附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治理的妨碍第三章 行政权力1 行政权力的根本特征:(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治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行政权力的客体是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有的公民及由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3)行政权力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意志(4)行政权力的重要根底是国家强迫力2 行政权力的详细(1)强迫力(2)诱导力(3)组织制度(4)信息(5)个人要素3 行政权力的特性:(1)公共性(2)执行性(3)有限性4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的关系主要表如今:(1)就行政责任的性质而言,由于行政权力
8、的公共性,决定了行政责任是一种公共责任(2)就行政责任的产生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基于行政职权关系而产生的责任(3)就行政责任的大小而言,行政责任是一种与行政权力相对等的责任5 国外中央政府与地点政府行政权力的关系的根本类型:(1)依照国家整体与部分,即中央与地点 家机关权力分配方式而论,在当代有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两种对应的方式(2)依照中央与地点分权程度,有政治性侵权、行政性分权和行政权转让三种分权方式6 西方兴旺国家地点分权化的主要缘故:(1)地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点分权是为了习惯现代经济的开展(3)地点分权是为了习惯政治民主化的需要7 我国改革中央政府与地点政府关系的详细内
9、容:(1)以宪法方式明确规定中央政府与地点政府分权范围(2)实现中央与地点利益分配的合理化(3)实行地点分权和基层自治(4)健全和完善对地点权力的监视第四章 行政职能1 行政职能的特点主要表如今:(1)执行性(2)整体性(3)多样性(4)动态性2 研究行政职能的意义:(1)研究行政职能关于合理地确定行政活动的方向和重点有着重要意义(2)研究行政职能关于行政组织建立有着重要意义(3)研究行政职能关于行政治理过程的科学化有着重要意义(4)研究行政职能关于促进展政效率和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3 强势时期政府的行政职能的特点:(1)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兴办国有企业
10、加旨对企业的标准和管制政府社会治理职能的加强(2)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广泛使用法律手段使用计划手段制定产业政策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采取直截了当的行动手段4 有限政府时期行政职能的开展趋势:(1)通过非国有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微观治理(2)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3)推进公共效劳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政府业务合同出租以私补公,打破垄断,建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的伙伴关系公共效劳社会化5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1)集中计划治理(2)微观直截了当收理(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6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
11、低下(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4)容易产生腐败7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1)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定要求(2)转变行政职能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3)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开展的需要(4)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5)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根底8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职能重心的转变(2)职能方式的转变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由微观治理、直截了当收理为主,转身宏观治理、间接收理为主由重计划、排挤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3)职能关系的转变理顺
12、中央政府与地点政府、上级地点政府与下级地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理顺政企关系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第五章 行政治理机构1 行政治理机构的特性:(1)合法性(2)主体性(3)系统性(4)权威性(5)执行性和治理性2 行政治理机构的作用:(1)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展治理(2)执行和施行各种法律、法规、规章,维持社会治安和良好的市场秩序3 行政治理机构的组成方式:(1)内阁制(2)总统制(3)半总统制(4)委员会制(5)国务院制4 行政治理机构的类型:(1)按行政治理机构的性质划分领导机构执行机构监视机构征询机构信息机构辅助机构派出机构(2)
13、按行政治理机构的职能划分经济类行政治理机构社会类行政治理机构政治类行政治理机构5 行政治理机构设置的原则:(1)习惯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权责相称原则(4)精干高效原则(5)法制性原则6 行政治理机构设置的程序:(1)提出行政治理机构设置的理由,并设计出初步方案(2)对行政治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评估和论证(3)对行政治理机构设置方案的批准(4)对行政治理机构设置方案的落实与施行7 行政编制治理的内容:(1)职能治理(2)机构治理(3)人员编制治理8 行政治理机构改革的缘故:(1)外部要素经济体制转变会导致行政治理机构的变革政治制度的转变和更迭导致行政治理机构的变革社会开展程度也妨碍到行政治理
14、机构的变革国际环境的转变也会激发行政治理机构的变革(2)内部要素机构的过度膨胀人员素养不高、弱化9 行政治理机构改革的根本目的:(1)按照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2)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调整政府组织构造,实行精兵简政(3)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调整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4)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立10 西方兴旺国家行政治理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别离(3)行政治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治理机构及其职能(5)行政治理机构设置的弹
15、性化11 总结我国屡次行政治理机构改革的经历,主要有:(1)坚持以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的,把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把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构造作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既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坚决不移地迈出改革步伐,又充分考虑各方面可承受的程度,审慎地推进改革(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妥善安排分流人员,优化干部队伍构造(5)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行政体系的法制建立第六章 行政治理事务1 对政府内部行政治理事务的理解:(1)政府内部行政治理事务是特指政府本身的治理事务
16、,或者说是政府内部的治理事务(2)政府内部行政治理事务是为社会公共行政治理事务效劳的(3)政府内部行政治理事务处理得当与否,是决定政府行政治理是否有效的一个要素2 对社会公共行政治理事务的理解:(1)社会公共行政治理事务是一种社会公共事务(2)社会公共行政治理事务是需要政府处理并被政府纳入行政治理对象范围的事务(3)社会公共行政治理事务处理得当与否,是衡量政府行政治理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标志3 人事行政治理事务的内容:(1)计划和组织(2)使用和开发(3)鼓励和监视(4)制度建立与详细落实4 财务行政治理事务的内容:(1)预算治理(2)会计治理(3)审计治理5 后勤行政治理事务的内容:(1)物资
17、治理(2)生活后勤治理(3)机关环境治理(4)效劳后勤治理(5)接待工作治理6 机关行政治理事务的内容:(1)会议治理(2)机关文件工作治理(3)机关档案工作与信息工作治理(4)保密工作治理(5)信访工作治理7 经济行政治理的内容:(1)宏观经济行政治理(2)工商行政治理(3)国有资产行政治理8 政治行政治理的内容:(1)国防行政治理(2)司法行政治理(3)公安行政治理(4)外事行政治理9 文化行政治理的内容:(1)教育行政治理(2)科学技术行政治理(3)文件与体育行政治理(4)卫生行政治理10 社会行政治理的内容:(1)人口行政治理(2)民政行政治理(3)社会保障行政治理第七章 行政治理行为
18、1 行政治理行为的特点:(1)行政治理行为是行政治理者作用于被治理者的行为(2)行政治理行为是行政治理者调动被治理者或其下属积极性的行为(3)行政治理行为的主体是行政治理者,但在行政治理行为过程中也离不开下属的积极参与2 行政治理行为的根本类型:(1)中央政府行政治理行为和地点政府行政治理行为(2)行政决策行为、行政执行行为、行政监视行为(3)行政组织行为、行政领导行为和行政沟通行为3 为什么群体中的组织行为、领导行为和沟通行为是群体行为中最根本的行为:(1)群体行为所要实现的目的是群体成员共同的目的。(2)在群体行为中要实现群体成员的行动一致,就必需要有人进展指挥、协调的工作,即要有领导行为
19、,因而,领导行为也是群体行为的最根本行为之一(3)由于群体行为不是一个人的单独行为,而是多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目的而进展的行为,因而离不开有效的沟通4 行政组织的组成要素:(1)行政职位(2)行政人员(3)行政体制(4)精神要素5 行政组织行为的特点:(1)政治性(2)法制性(3)持续性(4)系统相关性6 行政组织设计的妨碍要素:(1)行政组织的目的、职能与环境(2)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3)行政组织目的、职能与环境和行政组织的技术特征的匹配性7 行政组织构造的类型:(1)行政组织的纵向构造(2)行政组织的横向构造(3)行政组织的直线职能构造8 行政组织体制的分类:(1)依照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
20、人数来划分,能够分为首长制与委员会制(2)按照行政权力在上级与下级之间分配的不同,能够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3)依照同一层次上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操纵的数目来划分,能够把行政组织分为完好制和别离制9 行政组织冲突的类型:(1)依照冲突主体的不同对组织冲突进展分类组织中个人之间的冲突组织中个人与团体之间的冲突组织中团体之间的冲突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冲突(2)依照组织冲突功能分类功能正常的冲突功能失调的冲突10 处理行政组织冲突的主要方式:(1)会谈(2)调处(3)服从权威11 行政组织构造的变革趋势:(1)在横向构造上,行政组织的变革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职能部门之间的地位由不平衡走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00277 行政 管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