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地表监测作业指导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7地表监测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7地表监测作业指导书.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表、隧洞监测作业指导书一、 编制依照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A标(上游线)隧洞工程设计图纸等文件【a穿黄隧洞平面布置图(图号:CH71E-02-IIA-65-03-001);b穿黄隧洞纵剖面面布置图(图号:CH71E-02-IIA-65-03-002);c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A标(上游线)隧洞工程土建及设备安装施工招标文件第二卷 技术条款(合同编号:ZXJ/SG/CH-001)】;2、已批准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操纵测量成果;3、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标准(DL/T 51732003);4、施工测量施行规定(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立治理局2006-12-11发布试行);5、历次
2、测量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纪要;6、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测量标准(DZ T 0034-1992);7、水准测量电子记录规定(CH_T2006-1999);8、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9、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91);1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91)。 二、 编制目的(1)认识各种施工要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的妨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良盾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和土体变形,保证工程平安;(2)为研究地层、地下水、施工参数与地表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研究地表沉降与土体变形的分析预测方法等积累材料,并为改良设计提供现场实际参考性依照。三、 适用范围
3、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盾构掘进施工地表沉降监测作业的全过程。四、 工程概况穿黄工程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游约30km处,线路总长19.30km,南起荥阳市李村村西,北至河南焦作市温县陈沟村西。主体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洞、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防护堤、北岸新老蟒河穿插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 穿黄隧洞总长4250m,包括过河隧洞段和邙山隧洞段,双洞布置,隧洞轴线间距为28m,两洞各采纳一台盾构自北向南推进。穿黄隧洞最大埋深35m,最小埋深23m;过河隧洞桩号5658.579+108.57,全长3450m。北岸始发竖井中心高程67m,桩号9108.57
4、;南岸到达竖井中心高程72.45m,桩号5658.57。过河隧洞穿越的主要地层为Q2粉质壤土、Q41砂层和砂砾(泥砾)石层。本工程隧道所穿越的地层天然含水量高,具有高灵敏度、易触变、流变的工程地质特征,另外工程具有连续掘进间隔长、盾构隧道(上、下游线)净间距较小、水压大等特点,盾构掘进施工难度大。五、 监测工程与测点布置依照穿黄工程的实际环境、地质、水文等情况,遵照合同、设计文件以及相关标准规定,结合我公司在其它类似工程(地铁、引水洞、过江公路隧洞)中的施工、监测经历,穿黄隧洞盾构掘进施工监测内容见表1: 六、 检测操纵标准及监测频率6、1监测操纵标准在信息数字化盾构掘进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
5、各种监测数据进展整理分析,推断其对应地层稳定性,并及时反应到掘进施工作业过程中去指导施工。依照以往引水洞工程的监测经历,能够参照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则(TBJ108-92)的级治理制度作为监测治理方式(表2)。表1穿黄隧洞盾构掘进地表监测工程表序号监测工程监测仪器监测频率1地表沉降苏一光DSZ2水准仪,配套光学测微器,铟钢尺等距盾构前后20m,12次/天;距盾构前后50m,1次/周。2建筑物沉降倾斜3隧道隆陷苏一光DSZ2水准仪,配套光学测微器,铟钢尺等在盾尾未脱出前测出其初读数 ,在后备套内:1次/1天,脱出后备套:2次/1周。表2 监测治理表治理等级治理位移施工状态U0Un/3可正常施
6、工Un/3U0Un2/3应留意,并加强监测U0Un2/3应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表中:U0实测位移值 Un同意位移值Un的取值,也确实是监测操纵标准。依照以往类似工程经历(过江隧道)、有关标准规定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有关要求,提出操纵基准见表3。表3 监测操纵标准表序号监测工程操纵标准来源1地表及建筑物沉降值30mm类似工程经历、招标文件及相应标准2隧道沉降20mm依照上述监测治理基准,可选择监测频率:一般在级治理阶段监测频率可适当放大一些;在级治理阶段则应留意加密监测次数;在级治理阶则应亲密关注,加强监测,监测频率可到达12次/天或更多。6.2监测频率各工程监测频率详见表1。图1 基点埋设示
7、意图七、 监测方法7.1地表沉降监测1、测量仪器苏一光DSZ2水准仪,配套光学测微器,铟钢尺等。2、基点埋设方法基点应埋设在沉降妨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同时应埋设在视野开阔、通视条件较好的地点;基点数量依照需要(一般考虑每200m埋设一个)埋设,基点要结实可靠,如图1所示。3、沉降观测点埋设沿盾构掘进轴线方向监测点距选定5m或10m,按照设计材料计算出对应的轴线点坐标,用全站仪将这些轴线点放样到实地上,在坚硬地面使用射钉设置测量标志,软土地面使用钢筋桩做测量标志,然后有专业人员进展桩点埋设。垂直轴线方向两侧由近到远,分别在1.5、3、9、15m处布置4个点设置沉降观测断面。对轴线上的点按Z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地表 监测 作业 指导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