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原建立部武汉城市建立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组建。目前学院开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艺术设计。具有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设计艺术学、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程景观学。目前学院共有教授15人,副教授35人,讲师38人,助教20余人。学院下设城市规划系、建筑学系、设计艺术学系和景观学系(筹)四个教学单位。并下辖建筑设计研究院(甲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甲级),风景园林设计分院
2、(甲级)三个设计机构。有生态设计研究中心、历史建筑研究中心、城市与景观设计中心、可持续城市设计研究室等多个研究所和教授工作室。学院有新建筑杂志社、院图书分馆、建筑模型室、GIS实验室、CAAD中心等多个教学、科研和消费效劳单位。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计划内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生40余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1982年开场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年已毕业研究生600余人。是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建筑、规划、景观和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建筑规划学科硕士、博士培养基地。2011年计划招生人数中,推免生人数约占招生总数的30%(含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博连读人数约占
3、招生总数的3%。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时向学校缴纳一定的培养费,学业过程中,学院会将学校返回学院的部分经费作为此类学生的专业奖学金下发给学生。1城市规划系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前身是1979年于原武汉建材学院创办的国内第三所城市规划专业院校。目前,城市规划学科点主要由城市规划系及学院下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首批规划设计甲级资质单位)组成。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学科点1979年开场招收本科生;199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场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场照后城市与区域规划博士研究生。本学科点1998年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建立部直属高校重点
4、学科,2008年再次被评为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近3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最为全国重要的规划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立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市规划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教育,本学科点构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老师梯队。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并通过本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妨碍。本专业的特色研究方向包括:(1)区域开展与规划(2)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3)住房与社区建立规划(4)城市历
5、史与文化保护(5)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6)城市交通规划(7)城市规划治理与公共政策2建筑学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于1982年开场招收硕士研究生,以后历年连续招生,从未连续。2004年建筑学系新增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两个硕士点,与学院原有的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两个二级学位点互相补充和促进,完善了建筑学一级学科所属所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教育。2007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及硕士专业教育评估均获得优秀级,是中国10所具有优秀级评估结论的单位之一;学院有两个专业可授予博士学位,即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中国仅有的13所具有此博士点的院校)、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国仅有的9所具有此博士点的院校)。
6、建筑系完成的“营建开放的育人环境,培养制造性建筑学人才”获得国家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获得此类奖项的建筑学专业尚属初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建筑学系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上,从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拓宽专业口径,充分利用学院二级学科点齐全的优势,突出与多个二级学科研究“接口”,强化了各学位点专业构造的学科多元性。建筑系在强调研究生教学培养的学术性和多元化的根底上,注重地域特色、发扬区位优势。同时建筑设计等主要学位课强调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安排研究生参加导师或老师课题小组,直截了当参与工程工程设计实践。为此学院长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
7、或大学教授指导研究生设计(或结合设计)。每学期都有12次的此类专题研究设计。近年来学院同国内外学术机构和知名学者交流频繁。长期坚持学术讲座,近年来在正常学期内每周至少有一次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及教授的公开学术讲座。坚持国际化办学形式,不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进展国际交流,学生参加国内外大学生竞赛多有获奖;每年建筑系均派研究生赴境外进展交流或进修。特色研究方向:(1)夏热冬冷地区绿色建筑研究(2)城乡聚落与传统民居研究(3)都市环境与建筑研究(4)智能建筑与新能源建筑(5)建筑设计方法与创作(6)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3艺术设计系华中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挂
8、靠在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点中培养“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0余人。2003年华中科技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点申报成功,从2004年起分别在我校两个学院招收 “设计艺术学”研究生。目前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设计系有硕士导师11人,在 “设计艺术学” 硕士点己招收7届140余位硕士研究生,现己有4届60余位硕士研究生毕业,成为国家更高层次的艺术设计与研究专门人才。我校设计艺术学科作为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在广义建筑学大系统涵盖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特色一方面表如今可以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治学严谨的学风与学科穿插的优势;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建筑学科的教学平台作为本专业持续开展
9、的建立根底及支撑条件,在保持设计艺术学科规律的根底上,注重学生艺术设计创新才能的开发及个性的培养。并确立出建立有文理两科特点,以工程学科为根底、设计艺术教育为主线,科学与艺术交融为特色的设计艺术学科建立目的。同时,在所依托的艺术设计系教学机构设置的根底上,先后建立了多个科研机构来推进“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中包括有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黄建军教授主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辛艺峰教授主持)、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室(由华炜教授主持)、建筑装饰工程设计研究室(由白舸副教授主持)、室内陈设艺术设计研究室(由王天扬副教授主持)、数码艺术设计研究室(由蔡新元副教授博士主持)等科
10、研机构,并成立了城市景观设计与数字城市设计研究所。此外还依照学科开展特色的需要,在学校与学院公布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根底上制定了一系列补充规定来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以使我校设计艺术学科的建立可以迈向更高的开展层面。特色研究方向:(1)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2)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3)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4)传统建筑装饰艺术设计与理论(5)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6)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4景观学系(筹)本科教育沿革:1965年设置在马房山的原武汉城市建立学院就开场了园林专业教育,先后有余树勋、丁文魁、郑建春、冯桂丛以及闫林浦等专家任教。1985年原建立部武汉城
11、市建立学院在全国较早成立了风景园林系,设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开场了工科院校的风景园林教学与研究。先后有黄树业、范勤年、艾定增、冯桂丛、闫林浦、余志熙、华仞秋等知名教授任教。而后建立部批准成立风景园林研究所,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任第一所所长。目前,华中科技大学景观学专业已经构成从本科硕士博士完好的人才培养体系:2007年景观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准,2008年招生本科;2008年获得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点以及工程景观学博士点授予权。近30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风景园林系、规建系(景观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作为全国重要的风景园林教育基地,为全国城市建立领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人
12、才。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了全国各省市园林部门领导岗位,或成为风景园林、城市规划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城市景观特色研究、传统园林、风景区规划设计、旅游规划设计、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以及工程景观研究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承担了大量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扩大了本专业及学科点在全国的妨碍。特色研究方向:(1)景观历史及其理论(2)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3)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4)工程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老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2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29 艺术设计史论 501 艺术设计(6小时快题)设计艺术学硕
13、士点欢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等相关设计专业考生报考01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241黄建军1247辛艺峰1980白 舸02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理论及设计研究1247辛艺峰1691华 炜1793王天扬03视觉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691华 炜2272匡小荣2273冷先平2629张 建2635吴小中04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研究1241黄建军1247辛艺峰1691华 炜1793王天扬1980白 舸2468徐国燕05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2630蔡新元06信息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2629张 建2630蔡新元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630 建筑历
14、史(限本专业考生选考) 502 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 201、203 选一)01传统聚落研究0332李晓峰02传统民居与聚落研究1240郝少波1981谭刚毅03地点城市与建筑研究2469卢 山2755刘 剀2632刘小虎04建筑理论研究2632刘小虎05建筑文化与遗产保护2470雷祖康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630 建筑历史(限本专业考生选考) 502 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 201、203 选一)01城市设计1229余柏椿3122董贺轩3126姜 梅02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研究0332李晓峰1981谭刚毅03都市环境研究0632
15、汪 原2754彭 雷04建构文化研究1873刘 晖05建筑设计0273李保峰0332李晓峰0632汪 原1043周 卫1239黄 涛1240郝少波1242杨 毅1243李玉堂1981谭刚毅2469卢 山2490管凯雄2632刘小虎3126姜 梅2754彭 雷06景园建筑与景观设计研究0619万 敏1240郝少波2490管凯雄07绿色建筑0273李保峰2627陈 宏2632刘小虎08文化教育建筑创作研究0273李保峰1243李玉堂2470雷祖康2755刘 剀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31 城市规划原理 503 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1区域开展与规划1231
16、黄亚平1237陈锦富3124彭 翀1224耿 虹02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1220洪亮平1223何 依1224耿 虹1229余柏椿1231黄亚平1236朱 霞1237陈锦富3123郭 亮03住房与社区建立规划1225陈征帆1238潘 宜04城市历史与文化保护1223何 依1235万艳华05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0619万 敏1220洪亮平1221李景奇1225陈征帆1227丁建民1229余柏椿1238潘 宜1983陈晓彤2628戴 菲3125赵纪军06城市交通规划1227丁建民3123郭 亮07城市规划治理与公共政策1231黄亚平1235万艳华1236朱 霞1237陈锦富3124彭 翀081304建筑
17、技术科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301 数学一 630 建筑历史(限本专业考生选考) 408 计算机学科专业根底综合 502 建筑设计(6小时快题) 828 运筹学 845 微生物学 ( 201、203 选一)( 301、630 选一)( 408、502、828、845选一)本专业考生限选630,502,非本专业考生不能选此科目01建筑声学、光环境研究1245冷御寒02数字建筑与技术研究1239黄 涛2471倪伟桥2632刘小虎03新能源与绿色建筑技术0893余 庄1873刘 晖2627陈 宏04遗产保护技术与材料2470雷祖康05智能建筑系统开发与集成0893余 庄06建筑材料研究1873刘 晖081420工程景观学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627 景观规划原理 506 景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01工程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0619万 敏1228熊和平2490管凯雄02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1221李景奇1223何 依1229余柏椿1983陈晓彤2628戴 菲03景观历史及其理论1228熊和平1235万艳华1240郝少波1983陈晓彤3125赵纪军04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0619万 敏1221李景奇1228熊和平1229余柏椿1238潘 宜2490管凯雄2628戴 菲3125赵纪军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