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DL575.12-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工作站.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DL575.12-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工作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DL575.12-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工作站.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A 25备案号:6760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75.12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12:Visual Display Terminal Workstations2000-02-24 发布 2000-07-01 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布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总 前 言 本系列标准是依照原电力工业部1997年电力行业计划工程(技综199515号文)的安排制定的,其内容以ISOTC 159有关文件
2、为根底,并参考和融入了其他国外标准、国家标准和新近研究成果。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工业操纵已由部分操纵、就地操纵,逐步开展为以在各类操纵室的集中操纵为主,而系统治理也开展为在各级调度室的集中调度治理。 消费系统的平安与效率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技术水平,而且还取决于它与人和环境的协调程度。在IEC964(=GBT 136301992)核电厂操纵室的设计中明确提出,操纵室的设计和评价,应包括两个方面:技术方面和人机工程方面。制定本系列标准的目的,确实是要求在设计电力系统操纵中心时,应充分运用人机工程学准则,结合消费、运转要求,使操纵中心的规划、人机界面、环境和组织等方面能合适人的生理、心理特
3、点,实现人、机、环境间的协调和整体优化,使人能平安、健康、温馨和高效地进展工作。目前,操纵中心的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协调水平,已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电力系统操纵中心(包括调度中心)的功能是监视和操纵发电、输电或配电网的运转。操纵中心的人机工程设计要求,确实是设计时应特别留意人的要素和人的特性,例如,人体尺寸、人的反响才能和限度;把人机工程准则及所需的技术方法浸透到操纵中心的设计之中。强调以人为核心,使所设计的机器(包括设备)和环境条件习惯于人,这既是对一些经历教训的总结,又是提高人的工作质量的需要,也是获取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途径之一。 将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的诸多研究成果
4、进展标准化,是将人机工程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重要环节。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专门设立了“Ergonomics”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159)。我国于1980年成立了相应的“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工作。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支持并参与了本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LT575.3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5、; DLT575.4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操纵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操纵中心总体规划原则; DLT575.7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DLT575.8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互相作用; DLT575.10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操纵室的评价原
6、则; DLT575.1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 本系列标准根本上涵盖了操纵中心各个层次设计所应考虑的人机工程学的根本原则。但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穿插科学,涉及众多技术领域,不可能在一个系列标准中给出全部的详细参数,对各专业或专题性咨询题的处理,可参考列在各子标准中相应的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本系列标准所给出的人机工程学根本原则,是一些通用原则,它适用于电力行业,也可用于其他行业的操纵中心的设计。本系列标准根本上能满足大中型操纵中心设计的需要,关于小型操纵室或就地操纵点,可视详细情况,简化设计步骤,选用有关内容进展设计。 本系列标准中所列的原则
7、和参数,是人机工程学研究成果的浓缩。然而,考虑到某些设计准则还比拟笼统,给出的某些详细参数也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统计值,并非是严格的数值界定, 在应用各种设计准则与参数时,必须详细考虑其互相妨碍和制约,不应过于强调单个原则和单个参数,而应全面理解;再者,人机工程学准则在电力系统操纵中心设计中的应用,是对现有技术设计的一种补充,可依照实际情况综合协调,以获得系统整体的优化。 鉴此,本系列标准在名称中参加了“导则”二字,即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并作为推荐性标准提供使用。 本系列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
8、动化研究院负责起草,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了编写。 本系列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负责解释。目 录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总前言DLT575.12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前 言 本标准系参考国内外人机工程标准化研究成果(见附录A)中有关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的内容编制而成。其中与人体尺寸有关的数据,均按GB10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确定。 本标准全面地规定了对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的设计和使用中的人机工程学
9、要求,是诸多人机工程学准则在VDT工作站上的综合运用。 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 DLT575.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 DLT575.3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 DLT575.4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 DLT575.5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5部分:操纵中心设计原则; DLT575.6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6部分:操纵中心总体规划原则; DLT575.7 操纵中
10、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7部分:操纵室的规划; DLT575.8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互相作用; DLT575.10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 DLT575.11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1部分:操纵室的评价原则; DLT575.12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
11、动化研究院、国家电力公司苏州热工研究所、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当时、童时中、盛菊芳、展锦程、马长山、张锦华、滑东红、刘伟。目 次前言1 范围2 援用标准3 定义4 概述5 工作环境6 视觉显示器7 输入设备8 人机对话原则9 工作台及座椅附录A(提示的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75.121999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Ergonomic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of control centresPart12: Visual Display Terminal Wor
12、kstation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02-24批准 2000-07-01施行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操纵中心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设计的人机工程学根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VDT工作站的设计和使用,以及以VDT作为主要设备的坐姿工作岗位的设计。2 援用标准 以下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援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讨论使用以下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575.1-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 DLT575.2-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
13、区划分 DLT575.8-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8部分:工作站的规划和尺寸 DLT575.9-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9部分:显示器、操纵器及互相作用 DLT575.10-1999 操纵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3 定义 本标准采纳的定义见DLT 575.11999。4 概述 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是现代操纵中心的主要设备,是人机界面各要素的集成,是人监视和操纵系统运转工况的主要工作岗位。 视觉显示终端(VDT)作为一组设备,通常包括显示器、键盘和相关的电子操纵线路,能够有或没有中央处理单元(CPU);还能够包括其他的输入装置与输出装置。
14、VDT能够是某一大系统的终端,也能够是自成系统的一台计算机。至于打印机和通讯设备等,则既可安置在VDT处;也可安装在他处,进展远程操纵。 视觉显示终端工作站是以上述VDT为主体,加上一些选用的附件或辅助设备(如工作台、座椅、文件柜等)组成,还应包括四周的工作环境。 本标准主要考虑了基于阴极射线管(CRT)的显示器,也考虑了基于平面屏的显示器。关于后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在拟定更详细的标准(见附录A之3)。5 工作环境 本章规定了使用VDT进展文本处理、数据输入以及数据查询等作业的工作岗位的照明、噪声水平和热环境的要求,有关原则见DLT 575.10。5.1 照度 照明应足够亮堂、均匀,
15、同时没有眩光和闪耀。环境照度应保证图像质量要求。工作需要的照度取决于所进展的视觉作业。关于使用VDT的工作岗位,其工作台台面上测得的照度通常应在200lx至500lx范围内。关于有源(发光)显示器,至少应能到达6.13条所规定的比照要求(某些显示器在非常高的环境照度下,仍能保持可接受的图像质量)。对某些无源(吸光)显示器,环境照度可能需大于200lx的才能到达6.12条所规定的亮度要求。 环境照度系由一般照明和作业照明共同构成。在确定两者的比例时,应考虑工作岗位所使用的显示技术,例如是使用CRT(阴极射线管),依然使用LCD(液晶显示),或者使用EL(场致发光),或者混合使用以上各显示技术。5
16、.2 眩光 眩光随着光源的尺寸、亮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光源至眼睛的间隔增加而减小。对任何视觉显示器外表,都应尽量防止或减少反射眩光所产生的不良妨碍。 减少眩光妨碍可选用以下方法: a) 室内的各项设备和光源合理规划,使得人在观察屏面时,视野内没有亮堂光源,同时也没有文件或其他淡色物体反射到显示屏面上; b) 操纵来自窗户的天然光,例如,采纳透光少的玻璃、百叶窗、遮光板等; c) 采纳能操纵光线的照明设备,使光线经灯罩或天花板、墙壁等漫射到工作岗位; d) 使用屏面朝向可调理(如可倾斜或旋转,并自由定位)的显示器,以防止眩光; e) 对显示屏面进展防眩光处理(例如采纳漫射外表,或涂防反射涂层),或
17、使用滤光屏等。防眩光措施应保证图像仍符合6.12条及6.13条所规定的亮度及比照度要求。不同的照明条件,宜采纳不同的防眩光措施。5.3 亮度平衡 应防止在视野的外周部分有高亮度的光源,因高亮度光源会引起失能眩光,它会使显示器上所显示的字符、符号或线条变得难于觉察或识别。 当凝视点迅速从某亮度的区域转移到另一差异大的亮度区域时,由于瞳孔直径的调理,人眼的比照敏感度会短暂降低,因而,相继的两凝视区的亮度比值不宜大于101,以免妨碍VDT使用者的工作效绩和温馨感。5.4 设备外壳、工作台、座椅外表的光泽度 外表具有光泽的涂镀层,会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镜面反射,而构成眩光源。建议外表的光泽度小于或等于6
18、0度光泽度仪(或等效测量仪)满量程的45%。那些为改善设备或家具外观的小装饰物,也应留意满足此要求。5.5 噪声 工作空间的声学设计宜考虑所有声源的综合效果。背景噪声声压级宜足够的低,以防止对作业活动或谈话产生干扰;但也宜有适当的背景噪声,以掩蔽自邻近空间侵入的声音。建议环境噪声声压级不大于55dB(A)(不包括使用者产生的噪声)。应防止明显高于环境声压级的脉冲噪声和听得见的窄带噪声。5.6 热环境 VDT工作站热环境的温馨性要求与一般办公用工作站无明显区别。应留意以下各点: a) VDT各部件的排风,不要直截了当朝向使用者或其别人员的工作位置; b) 操作时偶然可能接触的外外表,其温度应低于
19、50;正常操作时接触的外表,其温度不宜超过35; c) 在工作台台面以下,VDT使用者的容膝空间内,由设备的热蓄积产生的温度,不宜高于环境温度3。6 视觉显示器 本章规定了视觉显示器在设计和使用中妨碍人的工作效绩和温馨的技术参数。关于选用显示器的一般原则,见DLT 575.91999中5.2.45.2.9。6.1 设计视距 设计视距一般应不小于400mm。关于某些应用,例如,触摸屏上的软键标,最小视距可减小至300mm;阅读硬拷贝的典型视距为300mm400mm。温馨的视距不仅与所显示的字符大小有关,而且还与人眼的聚焦和调理才能有关。频繁观察的不同显示外表宜安置在一样或相近的视距处。假如作业要
20、求明晰地阅读,则设计应使字符高度的视角在2022范围内。图1给出字符高度与视距之间的关系。注:图中最正确范围是指字符高度视角约为2022图 1 字符高度与视距的关系(mm)6.2 视线入射角 从入射角(见图2)小于或等于40的任何角度观察显示屏面,屏面上的图像应明晰可辨。图2 视线入射角6.3 字体 字体形状会妨碍显示的明晰度和可读性。汉字一般采纳仿宋体或黑体,也可依照显示要求选择其他字体。6.4 字符高度 字符太小或太大都会难于判读。对明晰度和可读性有较高要求的作业,单个字符高度的视角最好为2022,最小不宜小于16。当显示成组字符时,字符高度的视角不宜大于。图3 字符高、宽及间距6.5 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DL575.12-1999T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工作站 2022 DL575 12 1999 控制中心 人机 工程设计 部分 视觉 显示 终端 工作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6936836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