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试行)(共5页).doc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试行)(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试行)(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规定(试行)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工作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稳定教学秩序,实现学院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及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第一章 教材建设的原则和实施第一条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人才质量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进教材创新。紧密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大支持力度,力争编写出一批代表我院学
2、术水平的精品教材,积极扶持自编教材正式出版。第二条建设目标和任务通过专家论证与推荐,优化选题,加大投入,学院每年重点资助一批自编教材出版。自编教材要逐步实现精品化系列化。自编教材的建设重点在于:目前尚无国家规划教材而我院教学急需的教材;结合我院的学科优势及精品课程建设,以我院教学改革成果为素材的教材;主要课程的配套辅助教材,如教学指导书、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图谱、补充讲义、多媒体课件等。结合双语教学改革,在推动优秀的外国原版和影印版教材选用的同时,做好英文系列辅助教材的编写制作工作;从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协调发展的原则出发,抓好软件教材建设,要提高CAI课件研制水平,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技术
3、,积极编制精品课件;结合选修课教学,编写地方特色教材。第三条落实教材建设的保证措施1.加强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院对教材建设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对教材建设的监督、检查与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加大教材建设经费投入的力度,完善教材建设基金管理办法;2.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教材建设工作中的作用。组织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学院的教材建设进行分类指导,及时向学院提出加强教学和教材工作与改革的建议;继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参与、指导新教材的编写与修订;积极开展对已出版教材的评价、评优和推荐工作;第四条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1.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提倡精益求精,反对粗制滥造;倡导改革精神
4、,编写高水平的精品教材;宁缺毋滥;2.编写有学科优势、有特色、有水平、有需求的教材,禁止编写低水平重复教材和质量低劣的教材; 严禁编写重复性公共课教材;3.根据教材应具有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教学上的适用性等原则,编写适合我院实际、具有我院特色的教材;4.教材的编写必须在充分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对教材内容和体系等方面进行一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5.编写者须具有副高职称,如集体编写,作者不宜过多,要强调主编的作用、确定主编的责任;6.与外校合编的教材,同样应该遵循上述五条原则;7.如果申报出版的教材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国家重点教材雷
5、同,教学指导委员会不予批准出版。未经教学指导委员会批准而自行出版的教材,学院不予资助。凡批准出版的教材,编写与出版由学院教材建设基金资助。第二章 教材的选用第五条 加强教材建设,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要大力锤炼精品教材,并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对发展迅速和应用性强的课程,要不断更新教材内容,积极开发新教材,并使高质量的新版教材成为教材选用的主体。第六条 教材选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 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强调教材的思想性、学术性和适用性;2. 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3. 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取材合适,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4. 教材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山大学 新华 学院 教材 建设 管理 规定 试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