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版)人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20192019 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段近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B. 当t0 时, 称做物体在时刻 t 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C. 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D. 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的是微小放大的思想方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计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将位移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的速度可近
2、似认为相等,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等于各小段位移之和,这是采用的微元法,A 错误;根据加速度定义 a=v/t,当t 非常小,v/t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 t 时刻的瞬时加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法,B 错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采用了比值定义法,C 正确;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的是冲淡重力的影响的方法,D 错误;故选C。考点:科学研究方法2. 如图所示,物体 A 的左侧为竖直墙面,B 的下面有一竖直压缩的弹簧,A、B 保持静止则( )A. 物体 A 一定与墙面间无摩擦力B. 物体 A 一定受到墙面竖直向下的摩擦力C. 物体 A 一定受到墙面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 以上判断都不对【答案
3、】A【解析】依据受力分析整体看,故不受到墙面的弹力,所以依据力的关系,物体 A 一定与墙- 2 -面间无摩擦力,故 A 对,BCD 错故选 A3. 如图所示,质量为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 A 点冲上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其运动的加速度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 重力势能增加了B. 物体克服阻力做功C. 动能损失了D. 机械能损失了【答案】D【解析】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增加mgh故 A 错误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合力做功为,则动能损失故 D 正确,B、C 错误故选 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
4、掌握功能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合力功与动能的关系4. 甲、乙两辆汽车前后行驶在同一笔直车道上,速度分别为 6.0m/s 和 8.0m/s,相距 5.0m时前面的甲车开始以 2.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后面的乙车也立即减速,为避免发生撞车事故,则乙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是( )A. 2.3m/s2 B. 2.4m/s2 C. 2.7m/s2 D. 2.8m/s2【答案】A【解析】设经过时间 t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则有:,- 3 -即:62.0t8a乙t,即:6t 2t2+58t a乙t2联立解得:a2.4m/s2,故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
5、追及问题,关键抓住临界状态,即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近这个条件,结合运动学公式列出位移关系求解5. 下雨天,小李同学站在窗边看到屋檐上不断有雨水滴下如图所示,他发现当第 1 滴水滴落地时,第 4 滴刚好形成,并目测第 3、4 两水滴的高度差约为 40cm,假设相邻两水滴形成的时间间隔相同,则屋檐离地高度约为( )A. 5.5m B. 4.5m C. 3.5m D. 2.5m【答案】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 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 1:3:5:7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H= gt2.6. 如图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一质量 M=
6、2kg 的秤盘,盘内放一个质量m=1kg 的物体,秤盘在竖起向下的拉力 F 作用下保持静止,F=30N,当突然撤去外力 F 的瞬时,物体对秤盘的压力大小为(g=10m/s2)( )- 4 -A. 10N B. 15N C. 20N D. 40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撤去外力F时物体和秤盘所受的合外力为 30N,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秤盘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对秤盘的压力 FN当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时,物体和秤盘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方向竖直向上,对物体和秤盘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秤盘原来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时,弹簧对秤盘向上拉力大小为对秤盘,由牛顿第二定律,解得
7、物体对秤盘的压力,C 正确7. 质量为 的物体用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 缓慢拉动绳的中点 ,如图所示。用 表示绳段拉力的大小,在 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A. 逐渐变大, 逐渐变大B. 逐渐变大, 逐渐变小C. 逐渐变小, 逐渐变大D. 逐渐变小, 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以结点 O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5 -由题意知点 O 缓慢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知:绳 OB 的张力 TB=mg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cos-TB=0Tsin-F=0由此两式可得:F=TBtan=mgtan在结点 O 被缓慢拉动过程中,夹角 增大,由三角函数可知:F 和 T 均
8、变大,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视频8. 如图所示,质量为 mB的滑块 B 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A的滑块 A 在一水平力 F 作用下紧靠滑块 B(A、B 接触面竖直) 。此时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F2(mAmB)g- 6 -C. D. 【答案】C【解析】对 A、B 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F 的最大值为: 即:,故 AB 错误;再对物体 B 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
9、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 水平方向:F2=N 竖直方向: 其中: 联立有: 则 F 的最小值为: , 即 , 联立计算得出:,故 C 正确,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C 9. 如图所示,A、B 两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B 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水平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运动过程中 A、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 02to 内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A. to 时刻,A、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加速度最小B. 2to 时刻,A、B 的速度最大C. 0 时刻和 2to 时刻,A、B 间的静摩擦力最大D. 2to 时刻,A、B 离出发点最远,速度为 0
10、【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何时整体的加速度最大再以A为研究对象,当加速度最大时,A受到的静摩擦力最大分析整体的运动情况,分析何时B的速度最大,并确定何时AB位移最大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推力 F,在 时刻 F 为零,则整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加速度最小,为零,再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的静摩擦力,A 错误;整体在时间内,AB做加速运动,在时间内,向原方向做减速运动,则 时刻,A、B速度最大,B 错误;由图示可知,0 与时刻,A、B系统所受合外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最大,由于A所受的合外力为摩擦力,此时加速度a最大,则摩擦力最大,C 正确;时间内,A、B系统先做
11、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们的位移逐渐增大,则时刻,A、B位移最大,离出发点最远,根据对称性知,时刻速度为 0,D 正确10. 如图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 F,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 v,其 Fv2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A. 小球的质量为B.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C. v2=c 时,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下D. v2=2b 时,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不相等- 8 -【答案】AC【解析】试题分析:在最高点,若 v=0,则 N=mg=
12、a;若 N=0,由图知:,则有,解得,故 A 正确,B 错误由图可知: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上,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所以当时,杆对小球弹力方向向下,故 C 正确;若则,解得 N=mg,即小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故 D 错误故选 AC11.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有小环 P,足够长轻质细绳通过 c 处的定滑轮连接小环 P 和物体 Q,小环 P 从与 c 点等高的 a 处由静止释放,当到达图中的 b 处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ac4:3,不计滑轮摩擦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环 P 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速度为 0 的位置除外) ,有一个物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物理 学期 月考 试题 解析 新版 人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