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192019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 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 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 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答案】A【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A 正确;核糖体中的rRNA 不作为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 错误;水解酶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C 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氧化分解为 CO2和 H2O,D
2、错误。2.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 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答案】C【解析】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A 错误;丙组产物浓度达不到平衡点,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
3、B 错误;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 正确;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甲组温度,2D 错误3.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中基因 A、a 所在的染色体是 X 染色体B. 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kl 段C. 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
4、胞分裂的同一时期D. 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该细胞含有 Y 染色体,因此基因 A 和 a 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X 染色体,A 错误;图甲种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对应丙图中任意一段,B 错误;bc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hj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 错误;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形成的原因都是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 正确。【点睛】本题通过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5、规律,题目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乙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一条染色体上最多两条 DNA,最少一条 DNA)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4. 将一个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两条链用32P 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 2/n 1/2n B. 1/n 2/nC. 2/n 1/n D. 1/n 2/3n【答案】C【解析】由于 DNA 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6、一个含有32P 标记的双链 DNA 分子经半保留复3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 DNA 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 n 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所以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2/n,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 2 条,脱氧核苷酸链总数为 2n 条,所以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n,故选择 C。5.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 4 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快分别放在 4 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 ,其中 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浓
7、度大小关系是 m1m2m3m4B. 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 m3、m4之间D.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 m1、m2之间【答案】D.6.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 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提高C. 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 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A 错误;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稳定性提高,B 正确;测定甲地
8、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4数再除以样方面积,C 错误;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水平结构,D 错误。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研究人员将光照突然转换为黑暗条件,测得某植物 CO2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曲线所示。(1)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 ADP 转移方向是_,光反应的产物是_,暗反应的能量变化是_。(2)t 时刻光照转入黑暗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和 NADP+含量分别发生_(填“上升” “不变”或“下降” ) 。(3)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短时间内 CO2释放速率达到_mol.m-2.s-1,随
9、后逐渐减慢并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推测,该植物可能存在一个与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 CO2的速率是_mol.m-2.s-1。【答案】 (1).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 (2). ATP、H和氧气 (3). 由(AT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 上升和下降 (5). 7 (6). 12【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 t 时间点之前,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此时的曲线中的 5molm-2s-1表示净光合速率;而 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说明转换为黑暗条件,此时植物进行能够呼吸作用。(1)光照条件下
10、,光反应正常,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膜,合成 ATP 需要 ADP,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 ADP 转移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光反应的产物是 ATP、H和氧气,暗反应的能量变化是由(AT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t 时刻光照转入黑暗后,光反应立即停止,ATP 和H合成受阻,NADP+使用量减少,含量上升; H和 ATP 下降,C3的还原减弱,而 CO2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使 C3上升。 (3)图中可以看出 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短时间内 CO2释5放速率达到 7mol.m-2.s-1,随后逐渐减慢并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推
11、测,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为 7mol.m-2.s-1)同时进行,光照下利用 CO2的速率是 12mol.m-2.s-1。【点睛】与传统题目相比较,该图像最明显区别是在遮光后短时间内 CO2释放速率明显超过细胞在同等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对此能否准确理解是题目的难点也是关键点。8. 鹌鹑羽色受 Z 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示鹌鹑羽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分析回答:注:B 基因控制羽色的显现; b 基因是突变产生的白化基因,会抑制羽色的显现,产生北京白羽鹌鹑品种。B 对 b,Y 对 y 都为完全显性。(1)现选用两亲本杂交,子
12、一代雌鹑羽色为黄羽,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2)子一代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白羽,则可推测亲本的雌鹑表现型为_。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 3 种羽色,则可推测子一代的_细胞中两条_染色体的非组妺染色单体的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答案】 (1). ZBYW 或 ZbYW (2). 白羽 (3). 初级精母 (4). Z (5). By、bY【解析】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遵循分离定律,且两对等位基因 Z 染色体上,W 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根据图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同时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生物 第二次 教学质量 检测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