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力资源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人力资源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人力资源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人力资源局以“拼抢实”工作状态和作风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在就业创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奋力实现“全年精彩”。一、2022年工作情况(一)聚焦“稳”,促进就业创业提质。全区新增就业完成全年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就业政策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落实社保补贴、创业贷款贴息、一次性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多种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惠及企业570余家(次),惠及劳动者4.36万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成效明显,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32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举办“就业服务
2、进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月”等宣讲活动16场。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13000余人。(二)聚焦“进”,激发人事人才活力。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需要,举办武汉市大学生文创大赛,前往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金融、设计人才专项招聘活动,邀约辖区重点企业首次前往南京揽才,赴北京引进清华、人大等高校毕业生8人进入我区教育系统,全年留汉大学生达2.3万人。上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事考试安全可控。稳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与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跨制度转移工作。(三)聚焦“治”,维护劳动关系和谐。全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全区46个在建项目纳入保
3、障农民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维权信息公示制度覆盖率达到目标要求。保持高压治欠态势,大力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恶意欠薪行为,成功处置群体性欠薪突发事件。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为劳动者追偿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损失、经济补偿(赔偿)金,仲裁结案率、调解成功率达到目标要求。二、2023年重点举措(一)以政策落实为抓手,保持就业总体局势平稳。用好用足各类就业补贴资金,重点围绕知晓率不高、覆盖面不广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宣传落实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政策宣讲活动,让更多企业、创业者享受政策红利,有效激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增强就业岗位
4、创造能力,不断优化全区就业创业环境。(二)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学子留汉”工程,整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统筹用好就业、人才等各类专项资金,扩大就业实习实训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实施好“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开展“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做好退役军人、退捕渔民、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就业援助。加强对口地区的就业帮扶与交流协作。(三)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鼓励多渠道灵活就业。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扶持长效机制,强化初创支持力度,打造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
5、一体化创业服务体系。鼓励自主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新就业形态就业。加强零工驿站建设,形成集招工候工、政策咨询、现场招聘、信息推介、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劳保维权等多样化服务于一体的全免费、公益性服务模式。(四)以人才集团为依托,推进人力资源集聚区建设。落实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做大做强做好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化建设。积极培育辖区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培养人力资源领域领军人才,进我区人力资源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形成有市场、有特色、多层次、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五)以人才引育为支撑,助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工作效率、服务手段
6、和路径,打造一支技术水平更高、创业创新能力更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继续实施好省市级专家推荐、“千企万人”支持计划,鼓励辖区重点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对高端人才及人才聚集企业开辟职称申报上门服务、集中受理等绿色通道,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六)以科学规范为基础,提高人事管理水平。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完善考试风险防控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按照国家、省、市统一安排,推行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政策落实,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开展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不断提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七)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7、为主线,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区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联合推进工资支付保障“五项制度”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支付。强化维权渠道,快立快处及时维权,针对当前房地产政策调控、教培领域“双减”政策、新就业形态维权等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的欠薪风险,做到提前介入、快速处置。(八)以提升争议处理效能为核心,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推进劳动人事争议专业性调解,加大先行调解力度。开展仲裁员服务企业活动,指导用人单位规范用工和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不断完善多主体、多方式、多层次的争议处理机制,争取在源头化解争议。坚持“快调、快立、快审、快结”,坚持“双维护”。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依法为弱势群体提供仲裁法律援助。(九)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开展系统行风建设提升行动,把“23人社服务”标准作为行风建设的重要指导和窗口服务的基本遵循,通过深化岗位练兵、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为民服务专业化水平,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以“双评议”“好差评”为标准推动服务质量提升,聚焦市民热线、城市留言板等平台涉及人力资源领域不满意投诉,切实解决服务群众中存在的不便民不优民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