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AB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AB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AB卷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1页共 6页启用前启用前试卷类型:试卷类型:A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6 页,页,1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
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第一部分选择题(共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6 分)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满分分,满分 2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关于牛顿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通过
3、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惯性定律,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伽利略和笛卡尔的思想观点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D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2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蜡块,蜡块在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蜡块的运动轨迹可能为A直线 OaB曲线 ObC曲线 OcD曲线 Od3A、B 两个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其中 A 物体从坐标原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1 所示(曲线为抛物线,O 为抛物线的顶点),B 物体从
4、 x0=12m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2页共 6页处开始运动,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的加速度大于 A 的加速度B相遇前 A、B 距离最大时 A 的速度为 8 m/sCA、B 可能相遇两次D在 t=6 s 时 A、B 相遇4如图所示,一小球从 A 点以初速度 v0水平抛出,在平抛运动过程中与竖直挡板在 B点发生碰撞,最终落在 C 点。已知碰撞的瞬间竖直方向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水平方向速度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反向,若仅增大平抛初速度 v0,则A小球的落地点将在 C 点的左边B小球与挡板碰撞的点将在 B 点的下方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
5、增多D小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增大5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 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 a 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v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A与 a 之间一定满足关系B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传送带静止通过的位移为C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D黑色痕迹的长度为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 的人站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表示人对秤盘的压力;一根长为 R
6、 的细线一端系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手拿细线另一端,小球绕细线另一端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小球恰好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小球的速度为零B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台秤的示数最小,且为 MgC小球从 c 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增大,人处于超重状态D小球在 a、b、c 三个位置时,台秤的示数相同7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光滑的半圆弧轨道,O 点为半圆弧的圆心,一根轻绳跨过半圆弧的 A 点(O、A 等高,不计 A处摩擦),轻绳一端系在竖直杆上的 B 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 m的小球 P。现将另一个小球 Q 用光滑轻质挂钩挂在轻绳上的 AB之间,已
7、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30,=45,重力加速度为 g,则A小球 Q 的质量为 2mB半圆弧轨道对小球 P 的支持力为CB 点缓慢向上移动微小距离,绳子拉力减小D静止时剪断 A 处轻绳的瞬间,小球 P 的加速度33g33mgag2vgvg222ag va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3页共 6页二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6 分分,满分满分 1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有多项符合要求符合要求8“嫦娥五号”飞船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 P 点时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圆形轨道,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
8、入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最终实现首次月面自动釆样封装。若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说法正确的有A经过轨道近月点的速度大于 11.2 km/sB从轨道经过 P 点时必须进行减速才能进入轨道C沿轨道和运行到 P 点的加速度相等D沿轨道和运行的周期相同9.如图甲所示,A、B 两个物体靠在一起,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A=1 kg,mB=3 kg,现用水平力 FA推 A,用水平力 FB拉 B,FA和 FB随时间 t 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At=2 s 时,A、B 脱离BA、B 脱离之前,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逐渐减小CA、B 脱离前,它们一起运动的位移
9、为 6 mDA、B 脱离后,A 做减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10.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相同且光滑的两定滑轮高度相同,跨过滑轮的细线分别连接质量相等的两物体 A 和 B,A 套在光滑水平轻杆上,开始时连接 A 的细线与水平杆夹角为=53,现由静止释放 A,在 A 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B 始终未碰杆)AA 的位移小于 B 的位移BB 的位移大小为4hCB 一直处于失重状态DB 克服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等于拉力对 A 做功的瞬时功率第第二部分二部分非非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54 分分)三、实验题:本大题共三、实验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6 分分11(6 分)某实验
10、小组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滑块套在水平杆上,随杆一起绕竖直杆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通过一细绳连接滑块,用来测量向心力 F 的大小。滑块上固定一遮光片,宽度为 d,与固定在铁架台上的光电门可测量滑块的角速度。旋转半径为 R,每经过光电门一次,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就同时获得一组向心力 F 和角速度的数据。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4页共 6页(1)某次旋转过程中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为t,则角速度=_;(2)以 F 为纵坐标,以_(选填“t”、“1t”、“2()t”或“21()t”)为横坐标,可在坐标纸中描出数据点作一条直线;(3)该小组验证(2)中
11、的表达式时,经多次实验,分析检查,仪器正常,操作和读数均没有问题,发 现 示 数 F 的 测 量 值 与 其 理 论 值 相 比 _(填“偏 大”或“偏 小”),主 要 原 因 是_。12(10 分)某实验小组在没有天平的情况下,利用下列器材测量小车质量 M。器材包括小车、一端带有定滑轮的平直轨道、垫块、细线、打点计时器、纸带、频率为 50 Hz 的交流电源、直尺、5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m=10 g。(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i按图甲安装好实验器材,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小车上,另一端悬挂着 5 个钩码。改变轨道的倾角,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的点,表
12、明小车沿倾斜轨道匀速下滑;ii保持轨道倾角不变,取下 1 个钩码(即细线下端悬挂 4 个钩码),让小车拖着纸带沿轨道下滑,根据纸带上打的点迹测出加速度 a;iii依次减少细线下端悬挂的钩码数量,重复步骤 ii;iv以取下钩码的总个数 n(1 n 5)的倒数1n为横坐标,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11an关系图线。(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g=9.8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完成下列填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接通电源后,再将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B小车下滑时,位于定滑轮和小车之间的细线应始终跟倾斜轨道保持平行C实验中必须保证细线下端悬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D若细线下端
13、悬挂着 2 个钩码,则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 4mg某次实验获得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均有 4 个点未画出,则在打“4”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v4=_m/s,加速度大小 a=_m/s2;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5页共 6页测得11an关系图线的斜率为 2.50 s2/m,则小车质量 M=_kg。四、计算题:本大题共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38 分分13(12 分)图 a 是我国传统农具风鼓车,图 b 是其工作原理示意图。转动摇柄,联动风箱内的风叶,向车斗内送风,入料仓漏口 H 漏出的谷物经过车斗,质量大于 2.0105kg 的
14、谷粒为饱粒,落入第一出料口 A1B;质量为 1.2105kg 2.0105kg 的谷粒为瘪粒,落入第二出料口 A2B;质量小于 1.2105kg 的草屑被吹出出风口。已知 A1、B、A2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A1B 的宽度为 0.6 m;A1在 H 正下方,A1H 的高度为 0.8 m;质量为 2.0105kg 的谷粒从 H 漏出,恰好经 B 点落入 A2B,设谷物从 H 漏出时速度为零;谷粒在车斗内所受水平风力恒定且相等,只考虑其所受重力和水平风力作用,取重力加速度 g 为 10 m/s2。(1)求谷粒从 H 落到出料口所经历的时间;(2)求谷粒所受水平风力的大小;(3)若瘪粒恰好能全部落入
15、A2B,求 A2B 的宽度。14(12 分)如图,粗糙水平杆 OM 和光滑竖直轴 ON 上分别套着环 P 和 Q,环 P 的质量为 2m,Q的质量为 m,两环用长度为 L 的轻绳连接。一根弹簧左端固定于 O 点,右端与环 P 栓接。环 P 与水平杆 O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装置可绕 ON 轴匀速旋转。初始时装置静止,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环 P 与水平杆 OM之间恰好无摩擦。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弹簧未超过其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 g=10 m/s2,sin37=0.6,cos37=0.8。求:(1)初始时弹簧的弹力和 P 对水平杆的压力大小;
16、(2)当环 P 恰好相对水平杆 OM 开始滑动时,角速度1的大小;(3)若水平杆 OM 长度为 0.8L,若环 P 未从 OM 上滑出,角速度的最大值。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A第 6页共 6页15(14 分)如图所示,有一倾角为=37(sin37=35),下端固定一挡板,挡板与斜面垂直,一长木板上表面的上部分粗糙,下部分光滑,上端放有一质量 m 的小物块。现让长木板和小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 2 s 末,小物块刚好到达长木板的光滑部分,又经过一段时间,长木板刚好停在挡板处(两者未碰撞),小物块刚好到达长木板的下端边缘。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上部分的动摩擦
17、因数138,长木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0.5,长木板的质量 M=m。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2。求:(1)在 0 2 s 时间内长木板和小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2)长木板距离挡板多远;(3)长木板的长度。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试题 B第 1页共 6页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试卷类型:试卷类型:B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物理物理命题人、审题人:周小微、贾川命题人、审题人:周小微、贾川本试卷共本试卷共 6 页,页,1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8、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 中学 2023 三年级 第一次 阶段 测试 物理试题 AB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