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课件.ppt
《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影像学表现(详细、全面)课件.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头颅头颅x x线平片线平片 主要显示颅骨的情况,诊断价值有限主要显示颅骨的情况,诊断价值有限CTCT检查检查 CTCT平扫平扫 CTCT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CTCT血管成像(血管成像(CTACTA)CTCT灌注成像灌注成像第一节第一节 常用影像检查方法常用影像检查方法MRI检查检查 MRI平扫平扫 MRI增强扫描增强扫描 MRI血管成像(血管成像(MRA)MR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MR灌注成像灌注成像 MR波谱波谱(MRS)MR脑功能成像(脑功能成像(f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CT的优势在于颅内,可解决大部分疾病的诊的优势在于颅内,可解决大部分疾病的诊断。
2、断。MRI可以较可以较CT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尤其对提供更多的病变信息,尤其对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更有优势。后颅窝病变的显示更有优势。CTA、MRA能显示脑血管主干及较大分支,能显示脑血管主干及较大分支,对脑血管疾病起到筛选和初步诊断的作用。对脑血管疾病起到筛选和初步诊断的作用。MR弥散成像、灌注成像、波谱分析以及弥散成像、灌注成像、波谱分析以及CT灌注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灌注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已展示出更广阔的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已展示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应用前景。第二节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正常影像表现一、颅脑一、颅脑(一)正常(一)正常CTC
3、T图像图像1,颅脑横断面图,颅脑横断面图 颅底到颅顶一般扫描9-11层2,颅脑,颅脑CT密度密度 脑灰质的密度较脑白质高,CT值灰质为 32-40Hu,白质为28-32Hu 颅骨和钙化呈高密度 充满脑脊液的脑室、脑池系统呈低密度 乳突气房和含气的鼻窦呈低密度3,脑,脑CTA 主要显示脑内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颅脑颅脑CTCT平扫平扫正常表现正常表现(二)正常(二)正常MRIMRI图像图像1,颅脑颅脑MRI断面图断面图 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任意方位成像2,颅脑,颅脑MRI信号信号脑灰质较白质含水多而含脂少。在T1WI上脑灰质信号低于白质,而在T2WI上脑灰质信号高于白质脑脊液在T1WI呈低信号、
4、在T1WI上呈高信号脑动脉显示为无信号区头皮脂肪在T1WI、T2WI均呈高信号颅骨内外板、硬脑膜、乳突气房、副鼻窦呈无信号或低信号颅骨板障含脂肪呈高信号(三)头颅(三)头颅X X线平片线平片1 1,颅板,颅板 内、外板呈致密线影 板障为松质骨,呈颗粒状低密度影2 2,颅缝与囟门,颅缝与囟门 囟门呈边界清晰的透亮影 颅缝呈锯齿状透亮影,新生儿较宽,30岁左右闭合3 3,颅板压迹,颅板压迹 (1)脑回压迹 (2)脑膜中动脉压迹 (3)板障静脉压迹 (4)蛛网膜颗粒压迹(四)脑(四)脑DSA可以显示脑内血管主干及其细小分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优于CTA和MRA二、脊二、脊 髓髓第三节 基本病变的
5、影像表现一、颅骨一、颅骨 颅骨骨折,表现为线样、凹陷性、粉碎性骨折和颅缝分离 颅骨破坏,表现为骨皮质缺损,边界模糊二、脑实质二、脑实质 CT(1)高密度主要见于出血或钙化 (2)等密度主要见于肿瘤、肉芽肿和血管瘤等 (3)低密度可见于脑梗死、脑水肿、肿瘤液化坏死以 及含有脂质的病变 MRI(1)脑梗死、脑炎、肿瘤以及囊性病变大多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2)T1WI和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主要见于亚急性出血、富含蛋白或脂肪的病变 (3)T1WI为高信号、T2WI为低信号主要见于胶样囊肿和黑色素病变三、脑室大小异常三、脑室大小异常 (1)脑室扩大,主要见于脑萎缩、脑软化、发育异常以
6、及阻塞性或交通性脑积水 (2)脑室缩小,主要见于弥漫性脑肿胀,如外伤、缺氧及中毒等四、脑外液体聚积四、脑外液体聚积 硬膜外液体聚积,位于颅骨和硬脑膜间,呈梭形或双凸形 硬膜下液体聚积,呈新月形,范围较广泛 积液可以为单纯液性、血性或脓性 五、脑结构异常五、脑结构异常 主要见于各种脑发育畸形六、异常强化六、异常强化 (1)结节性强化,主要见于感染性肉芽肿和小的转移灶 (2)环形强化,主要见于脑肿瘤坏死和各种脑脓肿 (3)脑膜强化,主要见于脑膜炎或脑膜转移七、脊髓基本病变七、脊髓基本病变第二章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第一节 脑血管疾病一、脑梗死【概述概述】脑梗死(cerebral
7、infarction)是由于脑的大或中等管径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的血供区脑组织坏死。以大脑中动脉闭塞最多见,多见于50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者。【病理学基础】超急性脑梗死(10d)【影像表现】超急性期:常规CT、MRI阴性 MR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为高信号 CT、MRI 灌注成像呈低灌注 急性期:24小时,CT可表现为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梗死区形态多呈楔形或三角形 亚急性期:CT见梗死区密度进一步减低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慢性期:CT见梗死区密度更低,接近脑脊液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
8、T2WI呈高信号,信号接近脑脊液信号右颞顶叶脑梗塞。右颞顶叶脑梗塞。CTCT扫描左额颞顶扫描左额颞顶叶大片低密度灶,其范围相当于大叶大片低密度灶,其范围相当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中动脉供血区右侧颞顶叶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病右侧颞顶叶脑梗塞(超急性期,发病4 4小时)小时):T T1 1加权示左颞顶叶皮加权示左颞顶叶皮层下区略低信号影。同一层面层下区略低信号影。同一层面T T2 2加权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加权示左颞顶叶病灶呈高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呈高信号影。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塞呈高信号影。【诊断与鉴别诊断】梗死区形态与血供分布一致 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特点一般不难诊断 有时需
9、要与胶质瘤相鉴别二、腔隙性脑梗塞【概述概述】腔隙性脑梗塞是脑穿通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腔隙灶直径约515mm。主要病因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动脉硬化。临床表现可无任何症状【病理学基础】好发于基底节、内囊、丘脑和大脑半球脑白质 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直径在5-15mm直接 单发或多发【影像表现】CT上表现为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诊断与鉴别诊断】基底节、内囊、丘脑和半球白质的小病灶 CT呈低密度 MR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与血管周围间隙鉴别(FLAIR序列可帮助鉴别)一些脑白质病相鉴别 【概述概述】脑出血是脑组织内自发性出血,引起脑出血
10、的原因有:高血压、脑外伤、血管畸形、动脉瘤或脑肿瘤等。【病理学基础】超急性(4-6h)急性期(7-72h)亚急性早期(3-6d)亚急性晚期(1-2w)慢性期(2w)三、腔出血【影像表现影像表现】CT:急性期呈高密度,周围有水肿和占位效应 亚急性期密度逐渐减低,呈等密度 慢性期呈低密度 脑出血MRI:超急性期,T1WI和T2WI呈等信号 急性期,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亚急性期,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信号或高信号 慢性出血早期,T1WI和T2WI呈高信号,慢性出血晚期,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周围可见低信号环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与鉴别诊断】
11、结合影像特征与临床病史容易诊断。有时需要与肿瘤合并出血相鉴别,通过CT或MRI增强检查有助于鉴别。【概述概述】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张,动脉瘤破裂引起相应的症状。【病理学基础】90-95%起自颈内动脉系统,5-10%起自椎动脉系统。以囊状动脉瘤最常见,发生于动脉分叉处,单发或多发。四、动脉瘤【影像表现影像表现】X线:诊断价值不大 DSA:诊断动脉瘤的金标准,可以显示动脉瘤的 部位、大小、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CT:圆形或类圆形,表现为等密度、高密度或混 杂密度影,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或囊壁强化,CTA有助于诊断。MRI:T1WI和T2WI流空信号,有血栓形成时可呈 混杂信号,MRA可显示
12、5mm以上的动脉瘤。【诊断与鉴别诊断】CT、MRI增强检查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有疑问,可行DSA检查确诊。五、脑动静脉畸形【概述】动静脉畸形(AVM)是颅内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多在20-40岁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破裂出血引起相应的症状。【病理学基础】可发生任何部位,以大脑前、中动脉分布区脑皮质内最常见。病灶大小不一,较大者可累及一个脑叶、一侧或双侧大脑半球。由发育异常的血管扭曲成团形成,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病灶内可夹杂有正常的脑组织、变性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增生,周围可见脑组织萎缩、钙化等改变。【影像表现】DSA:诊断AVM的金标准,可以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异常血管团。C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影像 表现 详细 全面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