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城市职能分类课件.ppt





《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城市职能分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第二版城市职能分类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 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 划分与城市发展 第二节 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第三节 中国城市职能分类 1一二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整体概述三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2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 划分与城市发展 从城市经济活动角度的分类 基本经济活动(基本活动)基本职能城市经济活动 非基本经济活动(非基本活动)非基本职能3一、城市经济活动基本与非基本部分(P98)(P98)非基本职能,也称非基本活动,是指为城市本身提供货物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萨姆巴特(M.Sombart)基本职能,也称基本活动,是指为城市以外地区生产和服务的经济活动。亚力山大(J.
2、W.Alexander)将两者分别称为“城市形成生产”和“城市服务生产”。4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一个城市全部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划分,可分成两部分:基本经济活动为城市以外人们提供服务非基本活动部分为本城居民提供的服务基本活动部分:为外地服务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的收入,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5城市人口、生产要素产品、服务输入输出区域基本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6n 基本活动部分: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n又可分为两种情况:n离心型基本活动: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以外销售;n向心型的基本活动:外地人
3、来该城市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服务。7划分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部分方法:n1.1.普查法n2.2.残差法n3.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n4.4.正常城市法n5.5.最小需要量法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8 普查法 通过法调查获得城市中每一个企业或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B/N。该方法虽然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但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繁琐。9 残差法 霍伊特为了简化直接调查的程序而提出的一种间接方法。先把已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估算出来,不再细分内部可能包含的非基本部分。然后从基本活动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
4、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我国在调查城市人口时,为了简化过程也有采用这一方法的。10 区位商法(或宏观法)该方法的实质是认为全国各个城市都有类似的劳动力行业结构,当城市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时,认为此部门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部分即该部门基本活动,把各部门基本活动的比重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活动部分。此方法的前提是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显然存在较大的误差。11 正常城市法 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在研究美国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的 “标准结构”作为衡量所有城市非基本部分的标准。他在评价区位商法时举例:美国汽车工业职工占
5、全国的1.51.5,但最高的底特律为2020,而7070的城市只有0.20.2甚至更少,1.51.5的全国平均比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很难说清。12“正常城市”的职工比重(K值)他研究了美国864864个1 1万人以上城市资料,按3636个部门计算出每个城市职业构成的百分比。经过对比,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5 5个百分位(即第4343位城市)城市的职业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求的正常比重,并称之为K K值。超出K 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36 36个部门的K K值加起来共计是37.737.7。意味着当时美国城市为本市服务的“正常的”职工比重应该在37.737.7左右,即B/NB/N比值约为1
6、1:0.60.6。13表6 61 1 阿历克山德森3636个部门的K K值14n 阿历克山德森选用了第5 5个百分位(即第4343位城市),仍然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在实际上,作者确定的37.737.7非基本部分的所谓“标准结构”的城市,都是人口为1515万的小城市。n连他本人也为此提出疑问,这样选择出来的K K值是否适合于较大的城市?15 最小需要量法 由厄尔曼和达西于19601960年提出。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需求比例,即为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超过这个最小需求的部分则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
7、本活动部分。16表6-3 美国14个部门不同规模组城市的最小需要量()17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B/N)n城市经济活动基本与非基本部分比例称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B/N)n如一个钢铁工业城市,其产品8080供给外地,2020在本城市消费,则钢铁工业部门在本市的B/NB/N比是100:25100:25。也可按该部门产品从外地和从本地获得收入来求B/NB/N比。更多情况是按从业人口得到B/NB/N。18B/NB/N与城市经济基础理论(P99)n如果把城市各经济部门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即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B/N。一个城市经济生活中基本活动部分的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会
8、发展。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也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这个城市就要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19三、影响B/NB/N的因素(P106)(P106)城市人口规模 专业化程度高低城市发展的历史 随时间而变化 20B/N在不同城市之间差别很大n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其非基本部分的需求较高。首先因为城市越大,各部门之间依存关系大,交换量大;其次城市居民对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需求越高,城市也越有可能建立较为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n反之,小城市的基本部分比重比较高。21在规模相同城市B/N也有差异n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基本部分大;地方性中心城市基本部分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地理学 第二 城市 职能 分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