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数学模型.ppt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数学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数学模型.ppt(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教学内容教学内容6 6、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与校正1 1、绪、绪 论论3 3、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2 2、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数学模型4 4、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分析5 5、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首先要研究与分析一个系统,首先要定性定性地了解系统的工作地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但是,如果想对系统进行控制,或系统在原理及其特性。但是,如果想对系统进行控制,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要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那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要进一步改善系统的性能,那么,仅仅了解工作原理和特性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
2、要么,仅仅了解工作原理和特性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要定定量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揭示系统的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性能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Why?从定性的认识上升到定量的精确认识2数学模型数学模型What?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是描述系系统的数学模型是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是描述系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统输入、输出量以及内部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它揭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的关系。对于揭
3、示了系统结构及其参数与其性能之间的内在的关系。对于同一系统,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数学模型。同一系统,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微分方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时间响应函数时间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频率响应函数数学模数学模型的型的描描 述述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响应时域复数域频域差分方程脉冲传递函数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讲第一讲 系统的微分方程系统的微分方程4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一、控制系统建模问题一、控制系统建模问题1 1、控制系统数学建模、控制系统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通过定量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以揭示通过定量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
4、以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A时域时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差分方程A频域频域:传递函数;信号流图:传递函数;信号流图A复频域(复频域(S平面)平面):Nyquist图;图;Bode图图5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微分方程微分方程2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及转化、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及转化 转化形式:转化形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状态空间: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6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
5、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线性系统线性系统系统的数学模型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线性系统特点:可以运用叠加原理。即系统在有多个输入量同时作用于系统时,可以逐个输出,求出对应的输出,然后把各个输出进行叠加,即为系统的总输出。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微分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微分方程的某一(些微分方程的某一(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线性时变系统:线性时变系统:线性定常系统:线性定常系统:3 3、系统分类、系统分类 7为解决非线性带来的问题通常采用局部线性化为解决非线性带来的问题通常采用局部线性化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不可用叠加原理。
6、不可用叠加原理。用非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称,它不能使用叠加原理。用非线性方程描述的系统称,它不能使用叠加原理。非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在实际生活中,物理系统往往都存在一些非线性因素,但在实际生活中,物理系统往往都存在一些非线性因素,但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经过线性化处理,用线性模型来研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经过线性化处理,用线性模型来研究。对于有些非线性控制系统,往往产生一些究。对于有些非线性控制系统,往往产生一些跳跃谐振跳跃谐振,极限环现象极限环现象,不能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因此,就不能用,不能对其进行线性化处理,因此,就不能用线性理论来研究,对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特性的一些研究方线性理论来研究,对于非线
7、性控制系统特性的一些研究方法,本书中第法,本书中第7 7章作了介绍。章作了介绍。84 4、系统建模方法、系统建模方法 分析法:分析法:根据系统和元件所遵循的有关定律来推导出根据系统和元件所遵循的有关定律来推导出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例如:例如:欧姆定律、克希荷夫定律;虎克定律;流体力学。欧姆定律、克希荷夫定律;虎克定律;流体力学。实验法:实验法:通过数据整理,拟合出比较接近实际系统的通过数据整理,拟合出比较接近实际系统的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简化是有条件的,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求解的精简化是有条件的,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求解的精确要求,来确定出合理的物理模型。确要求,来确定出合理的物理模型。任
8、何元件或系统实际上都是很复杂的,难以对它作出精确、任何元件或系统实际上都是很复杂的,难以对它作出精确、全面的描述,必须进行简化或理想化。简化后的元件或系统为全面的描述,必须进行简化或理想化。简化后的元件或系统为该元件或系统的物理模型。该元件或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9二、系统的微分方程二、系统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在时域中描述系统(或元件)动态特在时域中描述系统(或元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性的数学模型。利用微分方程可求得其他形式的数学模型,因此利用微分方程可求得其他形式的数学模型,因此是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是最基本的
9、数学模型。实例分析实例分析1滤波网络微分方程滤波网络微分方程试求出:输出电压试求出:输出电压u2u2和和输入电压输入电压u1u1为变量的滤为变量的滤波网络的微分方程波网络的微分方程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0解:解:设回路电流为设回路电流为i1、i2。根据克希霍夫电压定律有:。根据克希霍夫电压定律有:消去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A微分方程的列写必须考虑系统的微分方程的列写必须考虑系统的负载效应负载效应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1不考虑负载效应,不考虑负载效应,RC网络方程独立列写如下:网
10、络方程独立列写如下:消去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所得方程不能正确反映物理问题,因而方程有误。所得方程不能正确反映物理问题,因而方程有误。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2实例分析实例分析2电动机控制方程电动机控制方程试求出:输入电压试求出:输入电压u ua a和和输出转角输出转角 在干扰在干扰M ML L作作用下的微分方程用下的微分方程A电磁力矩电磁力矩M与电枢电流成正比:与电枢电流成正比:A输入电压与电枢电流之间的关系:输入电压与电枢电流之间的关系:其中ed为与电机速度成正比的反向感应电压: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
11、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3A电动机转子的运动方程:电动机转子的运动方程:消去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 ia:令:令:则上式可化为: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4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A建立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包括力学模型和电学模型等)(包括力学模型和电学模型等),确定系统或元件的,确定系统或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输入量和输出量;A按照信号的按照信号的传递顺序传递顺序,建立各个元件或环节,建立各个元件或环节的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A消去中间变量消去中间变量,得到描述
12、系统输入量和输出,得到描述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量之间关系的微分方程;A形式标准化。形式标准化。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5三、微分方程的增量化表示三、微分方程的增量化表示取电机任意平衡态,则微分方程变量各阶导数为零:取电机任意平衡态,则微分方程变量各阶导数为零:此即为输入、输出之间的静态数学模型,因此有:此即为输入、输出之间的静态数学模型,因此有:u ua a0 0,M ML L0 0,0 0为所取平衡为所取平衡状态下的具体数值。状态下的具体数值。若某时刻输入量发生变化若某时刻输入量发生变化 ,输出量也会变化输出量也会变化
13、,则,输入量和输出量可表示为:则,输入量和输出量可表示为: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6代入微分方程,则有:代入微分方程,则有:平衡状态下:平衡状态下:则有:则有:电动机任意平衡状态电动机任意平衡状态下的增量方程下的增量方程若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负载力矩为常数,且略去增量符若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负载力矩为常数,且略去增量符号,则有号,则有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7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控制系统中非线性控制系统中非线性问题普遍存在,理论和问题普遍存在,理论和分析方法又不
14、成熟,怎分析方法又不成熟,怎么办?么办?在一定条件下,将在一定条件下,将非线性问题通过线性问非线性问题通过线性问题求解方法来处理,可题求解方法来处理,可有效解决!有效解决!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8实例分析实例分析3液压伺服机构液压伺服机构负载负载m的动力学方程的动力学方程:流量连续性方程流量连续性方程: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流量流量q q、压力、压力p p以及阀芯位移以及阀芯位移x x是非线性关系:是非线性关系: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19小偏差线性化分析:小偏差线性化分析:1)1)在
15、工作点在工作点(x x0 0,y y0 0)邻域进行小偏差线性化:邻域进行小偏差线性化: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202)2)假定偏差很小,略去偏差的高阶项,并取增量关系:假定偏差很小,略去偏差的高阶项,并取增量关系:3)3)取坐标原点为工作点,略去增量符号:取坐标原点为工作点,略去增量符号:代入动力学方程:代入动力学方程:21小偏差线性化要点:小偏差线性化要点:A明确系统工作点;明确系统工作点;A变量偏离工作点位置应足够小;变量偏离工作点位置应足够小;A本质非线性函数不能线性化;本质非线性函数不能线性化;A线性化后的方程是以增量为基础的增量
16、方程。线性化后的方程是以增量为基础的增量方程。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22实例分析实例分析4倒立摆控制模型倒立摆控制模型试求出:以试求出:以(t)为输出、为输出、u(t)为输入的系统动力为输入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学方程。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为:水平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为:以摆为研究对象以摆为研究对象:垂直于摆杆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为:垂直于摆杆方向的动力学方程为: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23把方程展开得把方程展开得:方程组为非线性。当方程组为非线性。当(t
17、 t)较小时,取:较小时,取:略去略去 的高次项,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的高次项,得到如下线性方程组:联立求解得:联立求解得: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24四、本讲小结四、本讲小结A了解系统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了解系统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A了解微分方程的列写方法;了解微分方程的列写方法;A了解微分方程的增量化表示方法;了解微分方程的增量化表示方法;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小小小小结结1 1A了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做小偏差线性化的处理方法。了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做小偏差线性化的处理方法。作业:作业:教材:教材:2.12.525第二讲第二讲 拉氏变换拉氏
18、变换26Laplace变换(简称拉氏变换)在求解线性微分方程时,用常规方法求解,其计算过程复杂。英国的电工工程师Laplace提出了一种函数变换法,可以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下面我们介绍Laplace变换的定义及有关定理。1、Laplace变换的定义 若一个时间函数 f(t),称为原函数,经过下式计算转换为象函数F(s):记为称F(s)为f(t)的Laplace变换(简称拉氏变换)。其中算子s=+j为复数。27 若已知F(s),求原函数f(t),则称为Laplace反(逆)变换(简称拉氏反(逆)变换),即记为 显然,若F(s)是f(t)的拉氏变换,则f(t)就是F(s)的拉氏反变换。从数学角度考
19、虑,一个时域函数f(t)能够进行拉氏变换的条件为:(1)当t 0时,f(t)=0;28 (2)f(t)只有有限个间断点,且能找到适当的s,使成立。在控制系统中的时域函数一般均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故均可进行拉氏变换。2、几个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 (1)阶跃函数则故29(2)指数函数故 (3)正弦函数故(4)余弦函数故30同理可得:(5)t的幂函数31(6)单位脉冲函数(t)由洛必达法则:所以:0t f(t)单位脉冲函数 1 32(1)迭加定理3、拉氏变换的主要运算定理若则33(2)比例定理若则(3)微分定理若则其中相当于初始条件。于是若为零初始条件,即34则(4)积分定理若则其中在t=0处的值。同理
20、有若则35(5)位移定理若则(6)延迟定理若则(7)初值定理(8)终值定理364、求拉氏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法若且若的拉氏反变换容易求出,则设式中和分别是的极点和零点。下面讨论三种情况。37(1)极点各不相同,F(s)可化为如下形式:则例1、已知求。解:因为所以38(2)F(s)具有共轭复数极点p1和p2,F(s)可化为如下形式:(3)F(s)具有r 重极点p1,F(s)可化为如下形式: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c1,c2,cn等,然后求出各分式的拉氏反变换,取其代数和即可。于是有:3940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三讲第三讲 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41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一、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传递
21、函数: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量的Laplace变换与输入量的变换与输入量的Laplace变换之比。变换之比。主要目标:主要目标:A微分方程与复数域内代数方程的转化;微分方程与复数域内代数方程的转化;A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表征系统的动态特性;A研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42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设输入设输入xi(t),输出为,输出为xo(t),则一般形式表示如下:,则一般形式表示如下:取
22、如下零初始条件:取如下零初始条件: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43对微分形式进行对微分形式进行Laplace变换,则有:变换,则有:根据传递函数定义,则有根据传递函数定义,则有G(s):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44传递函数特点:传递函数特点:A分母反映系统内部固有特性,分子反映系统与外界联系;分母反映系统内部固有特性,分子反映系统与外界联系;A输入确定,输出由传递函数决定;输入确定,输出由传递函数决定;A所有系数为实数,分母阶次不小于分子阶次;所有系数为实数,分母阶次不小于分子阶次;A传递函数有无量纲取决于
23、输入和输出量的量纲;传递函数有无量纲取决于输入和输出量的量纲;A不同物理系统可有相同的传递函数。不同物理系统可有相同的传递函数。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45传递函数的模型:传递函数的模型:分子分子/分母多项式模型:分母多项式模型:零极点增益模型:零极点增益模型:模型零、极点决定系统的动态性能,其中极点模型零、极点决定系统的动态性能,其中极点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决定系统的稳定性。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46N(s)=0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其根称为系统的特征根。特征方程决定着系统的动态特性。N(s)中s的最高
24、阶次等于系统的阶次。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的特征根。零点和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零、极点分布图 将传递函数的零、极点表示在复平面上的图形称为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图中,零点用“O”表示,极点用“”表示。47令令s=0,则:,则:说说 明:明:AG(0)为系统放大系数;为系统放大系数;AG(0)由微分方程常数项决定;由微分方程常数项决定;A微分方程零微分方程零、极点及放大系数决定着系统的瞬态、极点及放大系数决定着系统的瞬态性能和稳态性能。性能和稳态性能。系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模型系系系系统统的的的的传递传递函数函数函数函数 对系统的研究可变成对系统传递函数零点、极点和对系统
25、的研究可变成对系统传递函数零点、极点和放大系数的研究。放大系数的研究。48二、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二、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高阶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可以化为零阶、一阶、高阶控制系统传递函数可以化为零阶、一阶、二阶等典型环节的组合。二阶等典型环节的组合。典型环节典型环节1比例环节比例环节定定 义:义:输出量与输入量成正比,输出既不失真也不延迟地反映输出量与输入量成正比,输出既不失真也不延迟地反映输入的环节。输入的环节。动力学方程:动力学方程: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特特 点:点:输出与输入成正比,无失真和时间延迟输出与输入成正比,无失真和时间延迟案案 例:例:电子放大器,齿轮,电阻,感应式变送器等。电子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数学模型 机械工程 控制 基础 数学模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