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含氮化合物.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含氮化合物1第一节、硝基化合物 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称为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后的衍生物称为硝基化合物。一元硝基化合物的通式是硝基化合物。一元硝基化合物的通式是RNORNO2 2或或ArNOArNO2 2,它与亚硝酸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例如:它与亚硝酸酯互为同分异构体,例如:2硝基化合物的电子式常表示如下:硝基化合物的电子式常表示如下:硝基化合物的构造3硝基化合物的命名v硝基化合物的命名与卤代烃相似。以烃作为母体,硝基作为取代基。例如:45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v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一般为高沸点的液体,略带黄色,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一般为高沸点的液体,略带黄
2、色,有类似氯仿的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有类似氯仿的气味,难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v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多硝基化合物具有爆炸性。硝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都大于都大于1 1。v硝基化合物有毒,无论是吸入或皮肤接触都易中毒,硝基化合物有毒,无论是吸入或皮肤接触都易中毒,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6与碱作用v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含有在脂肪族硝基化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伯或仲硝氢原子的伯或仲硝基化合物能与强碱作用生成盐,从而溶于碱中基化合物能与强碱作用生成盐,从而溶于碱中。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7还原v硝基化合物容易被还原。硝基化合物容易被还原。例如用例如用氢化铝锂氢化铝
3、锂、催化加氢催化加氢或或铁和盐酸铁和盐酸还原时,最终的产物是生还原时,最终的产物是生成相应的胺。成相应的胺。8对酚类酸性的影响OHOHNO2OHNO2OHNO2NO2OHNO2NO2O2NPKa9.988.407.154.00.719胺的分类胺的分类第二节、胺10胺的分类v胺类根据烃基的不同而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胺类根据烃基的不同而分为脂肪胺和芳香胺;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胺、二元根据分子中氨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胺、二元胺和三元胺。胺和三元胺。苯胺苯胺(芳香胺,一元胺芳香胺,一元胺)11v在它所含的烃基的名称后面加上在它所含的烃基的名称后面加上“胺胺”字来命名;字来命名;v有相同的烃基时在
4、前面用数字二、三表明烃基的数目;有相同的烃基时在前面用数字二、三表明烃基的数目;v若又不同的烃基时,则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在前面,若又不同的烃基时,则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在前面,“基基”字字一般可省。一般可省。习惯命名法胺的命名1213v对于芳香族仲胺或叔胺,则在取代基前面冠以对于芳香族仲胺或叔胺,则在取代基前面冠以“N N”字,以表示这个基团是连在氮上,而不是字,以表示这个基团是连在氮上,而不是连在芳香环上。连在芳香环上。14系统命名法 复杂的胺则以系统命名法命名,即把氨基作取代基,复杂的胺则以系统命名法命名,即把氨基作取代基,烃作为母体。烃作为母体。2-甲基甲基-4-氨基己烷氨基己烷2-甲基甲
5、基-2-氨基丁烷氨基丁烷15季铵类化合物的命名则与氢氧化铵或铵盐的命季铵类化合物的命名则与氢氧化铵或铵盐的命名相似。名相似。氢氢氧化四甲铵氧化四甲铵氯化三甲基乙基铵氯化三甲基乙基铵16胺的构造氨、甲胺和三甲胺的结构如下:氨、甲胺和三甲胺的结构如下:sp3杂化杂化未共用未共用电子对电子对17胺的物理性质v低级脂肪胺如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低级脂肪胺如甲胺、二甲胺、三甲胺和乙胺在常温时为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含在常温时为气体,丙胺以上是液体,含C C1212以以上为固体。上为固体。v芳香胺很毒而且容易渗入皮肤,无论吸入它芳香胺很毒而且容易渗入皮肤,无论吸入它的蒸汽或皮肤与之接触都能引起中毒,在
6、使的蒸汽或皮肤与之接触都能引起中毒,在使用时应当注意防护。用时应当注意防护。18v低级胺一般易溶于水,溶解度随相对分子质低级胺一般易溶于水,溶解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降低量的增加而降低v伯胺和仲胺的沸点介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伯胺和仲胺的沸点介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与烷烃之间。醇与烷烃之间。19一、碱性一、碱性 胺与氨一样,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胺与氨一样,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质子,因而呈现碱性。胺能与大多数的能接受质子,因而呈现碱性。胺能与大多数的酸作用生成盐。酸作用生成盐。胺的化学性质20影响碱性强弱的因素v诱导效应:胺的氮原子上所连的烷基增多,推电子诱导效应:胺的氮原
7、子上所连的烷基增多,推电子能力增强,氮原子上电子密度升高,碱性增强能力增强,氮原子上电子密度升高,碱性增强21v空间效应烷基数目的增加,占据了氮空间效应烷基数目的增加,占据了氮原子外围更多的空间,使质子难于与氮原子外围更多的空间,使质子难于与氮原子接近。使胺的碱性降低。原子接近。使胺的碱性降低。22v芳香胺中氨基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的电子芳香胺中氨基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苯环的电子形成共轭体系,降低了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与质形成共轭体系,降低了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与质子的结合能力降低,碱性减弱。子的结合能力降低,碱性减弱。23常见胺的常见胺的pKa值值名称氨甲胺二甲胺 三甲胺苯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氮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