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与心理健康幻灯片.ppt
《压力与心理健康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与心理健康幻灯片.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压力与心理健康第1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第2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心理健康理论概述1.1不同心理学派不同心理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认知心理学等等。1.2不同心理学派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健康理论,包括:心理动力论、社会学习论、人本论、认知论等。第3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2.1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在于:我们如何管制生命内在与外在的原始性冲突力量。心理动力论对人类行为的看法注重人格原始驱力的动力性和交互作用,如:欲望、焦虑、冲突、防卫等。个体行为就是有各种冲突力量所驱使,
2、如个体欲望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各种冲动与抑制之间的冲突,等等。第4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2.1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强调“适应”:人们能否适应生存的环境,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有效地管制其生活中的各种冲突力量。第5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2.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强调环境中重要角色的学习,以及在角色学习中情景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为观察学习,人们经由观看他人与事而学会,无需任何直接奖赏与增强。此学派重点强调“实际行动”,而不注重个体内在的动机或人格。强调引发行为的情景的重要性第6页,共66页,编辑于2022
3、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者对适应与成长的看法是,强调学习历程及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只要给予适当了解与辅导,许多不良适应行为都可以改进。环境的变迁恰好导致个体的成长。第7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2.3人本论人本论的观点重视对现实的感受,尤其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以及自我实现的历程。人本论注意主观经验的意义,以及自我选择与决定的潜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自由及个人价值,主要有三个概念:现象自我、内在自由和自我实现。第8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现象自我现象自我“现象”一词乃呈现于感官或为感官所感受者,即个体所经验
4、的现实。人本论者认为,行为的基础乃是个体所感受的现实,而非“绝对现实”。人们是根据其经验感受从事行为反应。我们对环境中事物之所见及解释,会影响我们对它的反应。第9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内在自由内在自由人本论这认为,自我意识始终是影响“决定”的一项不能摆脱的因素,而且自我警觉与潜能对抽象思考具有高层次的作用,使我们会摆脱对冲动的盲从或超越环境刺激。不承认这种内在自由,既是否认真正的自我。第10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每个人天生具有实现其潜能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功能上属于“成长动机”。代表人物:马斯洛人本论的观点并不严格区
5、分适应与成长,而是更加重视个人成长或自我实现,而非仅单纯的生存适应而已。第11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认知论认知论认知论的观点强调理性与逻辑思考的重要性。认知即是综合我们如何了解世界的心理历程。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刺激所充塞,需要主观加以认知筛选,在这个选择性的知觉过程中,认知即扮演着诠释信息的角色。第12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有心理困扰的人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这些非理性的想法包括:1.人应该是完美的、能干的,而且是很有价值的。2.逃避人生困难比面对它更容易。3.卑鄙可恶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或报应。
6、人们常有这样的想法,将容易有心理困扰和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第13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2.心理健康理论认知论者并没有特别用心在“适应”的定义上,他们研究许多日常生活中典型事件和精神疾病的心理运作历程。第14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精神医学者Karl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有效率,也不只是能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兼备。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第15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社会心理学
7、家Bochm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够为本身带来快乐。第16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美国学者坎布斯(美国学者坎布斯(A.W.combs)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的全的人应的4种特质:种特质:1积极的自我观念。能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和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尽管有时也可能会觉得不顺心,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2恰当地认同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即能认同别人而不依赖或强求别人,能体验自己在许多方面和
8、大家都是相同的、相通的,能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仍保持着自我的独立性。第17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面对和接受现实。能面对和接受现实,而不论其是好是坏或对自己有利或不利,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去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够多方面寻求信息,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正确把握事实的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能对自己、周围的事物、人物及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资利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善于发现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和
9、优点,同时也能借鉴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优点,以此来解决自身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有效性,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知识库。第18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心理卫生学者Arkoff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具备“有价值心质”的人,共有下列九项内容:1.幸福感(一种内在的主观感觉)2.和谐(指内在情绪平衡,以及欲望与环境间之协调)3.自尊感(自我了解、自我认同、自我评价)4.个人成长(潜能充分发展,是自我实现的人)5.个人成熟(个人发展达到实际年龄应有的行为)第19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6.个人统整性(能有效发挥其理智判断力及意识控制力)7.保持与环
10、境良好接触。8.有效地适应环境。9.从环境中自我独立。第20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马斯洛1、对现实有卓越的洞察力并能和现实保持适宜的关系。2、对自我、他人和客观事物表现出最大限度的认可和接纳。3、行为方式自然真实地流露,表现出朴实、纯真的美德。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视野宽阔,常常关注各种社会问题。5、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和离群独处的需要。6、意志自由,不受文化和环境的限制、约束。7、具有清新不逊的鉴赏力。第21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8、能够产生某种神圣意义上的神秘体验和高峰经验。9、更多地具有全人类的共性,爱人类并认同自己是
11、全人类的一员。10、拥有持久而精粹的人际关系。11、具有民主的性格结构。12、具有强烈的伦理道德观念,绝不为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13、具有良好的发展性的非敌意的幽默感。14、具有创造革新的思想和能力。15、能够抵抗消极的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具有苏世独立的内在品质。第22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王登峰的观点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和谐完整。7智力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第23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3.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试分析你自己
12、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你自己试分析你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你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你有哪些心理困惑或冲突?你有哪些心理困惑或冲突?第24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4.压力管理 现代社会生活愈来愈忙碌,生活步调愈现代社会生活愈来愈忙碌,生活步调愈来愈快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造成来愈快速,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造成精神空虚、心情紧张与情绪不安。精神空虚、心情紧张与情绪不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意境已然不可复得。的生活意境已然不可复得。据调查,有据调查,有1/4的人曾经或正在感受
13、到压力,的人曾经或正在感受到压力,其中其中4/5的人有心理或躯体症状。的人有心理或躯体症状。第25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4.压力管理4.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概念 陈彰仪(陈彰仪(1986):个体面对它不能处):个体面对它不能处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时所表现理或破坏其生活和谐的刺激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称为压力。出来的行为模式称为压力。张裕隆(张裕隆(1986):生活环境无法满足):生活环境无法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学习与经验无法与现实生个人需要,个人学习与经验无法与现实生活的要求相配合时所导致的生理、心理失活的要求相配合时所导致的生理、心理失去平衡的一种紧张状态。去平衡的一
14、种紧张状态。第26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压力管理压力是一种身心历程,它包括三个方压力是一种身心历程,它包括三个方面:面:1压力的来源:任何情景或刺激,如压力的来源:任何情景或刺激,如果它具有伤害和威胁个人的可能性,那果它具有伤害和威胁个人的可能性,那么它就是压力源。么它就是压力源。2压力评估:个人认为这个刺激或情压力评估:个人认为这个刺激或情景确实具有威胁,那么这个压力源就构景确实具有威胁,那么这个压力源就构成压力,反之则不构成压力。成压力,反之则不构成压力。3压力的反应:由于压力而引起的一压力的反应:由于压力而引起的一系列情绪或行为反应。系列情绪或行为反应。第27页,共6
15、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1.压力管理4.2 压力的来源压力的来源 几乎任何生活中的改变都可能成为压几乎任何生活中的改变都可能成为压力源。力源。1重要生活事件重要生活事件 2生活中的小困扰生活中的小困扰 3灾变事件灾变事件 4长期的社会事件(人口膨胀、交通长期的社会事件(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等)拥挤、环境污染、经济衰退等)5心理困扰(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如心理困扰(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如心理冲突、动机行为挫折等)心理冲突、动机行为挫折等)第28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4.压力管理使你感到有负面压力的事情是:使你感到有负面压力的事情是: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先没有预料
16、到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无法控制无法控制能力无法达到的能力无法达到的没有兴趣的没有兴趣的第29页,共6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5.压力评估及其影响5.1 认知评估认知评估 认知评估是压力来源与个体反应间的中认知评估是压力来源与个体反应间的中间的变量。认知评估就是个体对压力事件间的变量。认知评估就是个体对压力事件及其可能造成的威胁的认识与估计。认知及其可能造成的威胁的认识与估计。认知评估包括两个阶段:评估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评定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个第一阶段:评定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个体会考虑发生了什么?对我是否很有威胁体会考虑发生了什么?对我是否很有威胁?第二阶段:需要怎样解决,目前手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力 心理健康 幻灯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