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docx
《2022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理念: 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智和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10 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
2、自己书写的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了解中央电视塔的外型特征及作用,感受它的神奇之处。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认识塔1、教师板书: 塔 请同学读一读这个字。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塔?说说它的样子。3、你们知道我国有几个著名的电视塔吗?老师告诉你们,我国有
3、3 个著名的电视塔:第一个是上海电视塔,叫东方明珠;第二个是天津电视塔,简称天塔;第三个是北京的中央广播电视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 神奇的塔” 。教师接着板书:神奇的。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这个神奇的塔是什么塔?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塔?)咱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感知了解塔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轻声试读课文,读准字音。找一找,这座神奇的塔叫什么名字?2、再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读后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把课文读流利。5、指名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思考:都是谁发现了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之处?三、研读品味熟悉塔(一)整体感知
4、塔1、明确中央电视塔的位置。2、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3、图文对照理解“耸立”一词。这塔很高很高,你们能把它读出来吗?自己试试。4、指名读。5、教师也想读读行吗?教师范读。你们听出什么了?(听出这座塔特别高)6、学生模仿读。(二)蓝天眼中的塔1、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引导学生在图上画不同的东西:画太阳,画白云,画小鸟,还可以画小树、房子等。画在哪儿,是关键,由此帮助学生体会塔高耸入云,站在塔上看,房子、小树就像积木块。3、多种形式练读,体会塔的高。(三)太阳眼中的塔1、指名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夜晚时的塔?(多媒体出示夜晚时明亮的电视塔)。看了这
5、个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3、你们见过宫灯吗?(多媒体出示宫灯)请同学说说宫灯是什么样子的。4、为什么要说这圆圆的塔楼像宫灯呢?(塔楼与宫灯有相似之处)5、教师小结:当两种事物间有相似之处,就可以用比喻的手法,把一种事物比喻成另一种事物。6、请同学们用“ 像 ”说话,体会塔的美。7、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体会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8、同桌读,指名读。(四)孩子眼中的塔1、自由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想一想:我眼中的塔是什么样的塔?2、仿照“中央电视塔上有 还有 ”说话。3、(课件出示旋转餐厅、了望塔),请同学说说旋转餐厅和了望塔是什么样子的。4、教师结合图介绍中央电视塔的结构。5、小组比赛
6、读这一段,体会塔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五)大人眼中的塔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呢?2、妈妈说这塔很神奇,为什么这么说?(生:这个塔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3、“ 能让我们看到多彩的世界” 是什么意思?你能结合平时的生活说一说吗?4、教师简介中央电视塔的功能。5、同桌比赛练习读这一段,体会中央电视塔的神奇作用。6、展示读,学生评价。四、美读欣赏赞美塔1、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2、欣赏中央电视塔的图片,感受塔的外在美。五、诵读积累留住塔1、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2、按课文内容填空,为积累语言服务。3、背诵课文。六、拓展延伸丰富塔1、引导探究性学习。2、指导课
7、外阅读。七、总结:谈谈学习课文后,你有了哪些收获?教学设计方案 篇21、学会本课7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寓言的寓意。2、了解课文内容,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体会文章在对比中蕴含的道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朗诵:小青蛙,呱呱呱,稻田里把害虫抓,保护庄稼顶呱呱。小朋友,请记好,保护青蛙很重要。朗诵完毕,师问:孩子们,喜欢青蛙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一
8、则关于青蛙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2、学生自学: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自学检查。 纠音后再次朗读,教师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 教师
9、结合课件和学生一起进行生字学习,进行有重点的指导。“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蛙”右边是两个土,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会组词。 师:相信小朋友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它们,并呼唤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招呼问好吗?教师请学生自由朗读。四、课后思考师:小朋友,你认为天大吗?说说有多大?那么小鸟和青蛙眼里的天有多大呢?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1、教师给学生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请学生认一认。2、自由读生字、词,记忆词语。二、朗读感悟,细读课文师:小朋友,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现在,大家再来朗读一
10、遍课文,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想想它们为什么对天的看法不一样?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更易更直观地熟知课文。课文呈现完之后,教师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然后和学生共同找出小主角的三次对话。1、第一次对话: 指名读第一次对话。 交流读懂了什么。 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2、第二次对话: 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 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实验:用纸裹成呈圆
11、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用“无边无际”说话。 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边读边评价指导。(课堂应是学生的,本环节注重孩子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听、说、读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3、第三次对话: 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 用“一就”说话。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三、角色表演,情感定位1、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
12、。2、召开新闻发布会,小记者采访跳出井的青蛙,让青蛙谈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采访结束时小记者把自己想说的话对青蛙和孩子们说说。(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和采访的形式,给孩子提供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认知价值和趣味价值成为“黄金搭档”。)四、教师小结师:从同学们说的这些,我们知道了青蛙为什么错了,就因为它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大这样的简单问题都弄错了。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哪位同学帮老师解答一下,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生:师:老师希望
13、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啊!五、拓展学习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吗?从中你学到了什么?2、你觉得自己有像青蛙的地方吗?想一想。3、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4、查查资料或者向些人请教,看看地球、月亮和太阳谁最大。井底之蛙教学设计方案 篇3 设计思想:前辈语文大师们说,课本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很有见地的。我们可以再往前迈一步:课本仅仅是个引子,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教师要把这个“小文本”通过你和学生的共同学习、研讨演变成“
14、大文本”。说它是引子,是因为我们要据课本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内知识、一般能力的学习,也要引出好多与课本有关的课外知识、综合能力的学习。说它是一些触点的集合,是因为文本蕴藏着很多能触动读者思考的“元素”(点),这些“元素”涵盖了诸多角度、诸多层面,而且因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等的差异而不同。在语文教学中要贯彻这种“大文本”观。本文反映了人性中“美”的一面,就可以引导学生由此深入生活,去找寻人性中更多的“美”,也可以与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人性中的“丑”进行比较,也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现实生活所表露出来的人性中“丑”的一面加以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体验什么是值得称道的“人性美”。另外,让学生复述、
15、概括、理清脉络,这是一条由具体到概括的逻辑训练线路,经常训练,有利于学生很快把握文章的思路。课时安排:本文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范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符合人物特定的心理,根据情节的发展读出起伏,确实能感染学生。二、让学生就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谈一两点感受。三、找几个朗读水平高的同学生分段朗读。四、复述课文。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六、理清文章脉络。1.启发学生找到两条记叙线索:明线写德拉,暗线写杰姆。2.让学生根据文章情节,顺着两条线索往下捋,找出明暗线的交替变化和融合。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线索”。3.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本文结构”。第二
16、课时 一、归结文章的主题。要求根据文本的内容,抓住主要情节,避免以偏概全,不要将本文主题偏移到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的关注,从而展开社会批判。正确的认识:歌颂了朴实而纯真、艰难辛酸却相濡以沫的爱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尊重他人的爱,怎样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担负起自己的道德伦理责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找来英语原著,进行跨学科学习。二、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教学,了解人性的多样性。并从现实生活中分别举出一些人性中“美”和“丑”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自己分辩,从而明确是非,引导学生展现美好的人性。三、了解巧合和悬念的写法。这部分可
17、由教师设疑、学生解疑的方式开展教学。参见“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特点”(“巧合无痕”、“引而待发”)。四、仿照本文的写法,就你身边人们的某个闪光镜头,编写出小小说提纲。课下再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教学设计方案 篇4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认识矿物的显著特征是描述和识别矿物的基础。2过程与方法:(1)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矿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描述。(2)根据已观察到的矿物特征,对照资料对它们进行鉴别。(3)从矿物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中选择显著特征进行描述。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2)渗透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矿物进行观察、描述,并能根据矿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教学 设计方案 模板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