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古代史 隋唐时期(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以下少数民族首领,与唐太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是( ) A. 松赞干布 B. 骨力裴罗 C. 尺带珠丹 D. 皮罗阁2.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是( ) A. 李冰 B. 李春 C.鉴真 D. 玄奘3.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A. 永济渠 B. 通惠河 C. 通济渠 D. 广通渠4.隋朝末年,涿郡的货物经水路运输到长安,须经路线是( ) A. 永济渠黄河广通渠 B. 通济渠黄河永济渠C. 永济渠通济渠洛水 D. 通济渠广通渠黄河5.“夫以铜
2、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是( ) A. 房玄龄 B. 杜如晦 C.魏征 D. 姚崇6.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下列哪位皇帝曾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武则天7.历史课上,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并说出定都此地的王朝是( ) A. 唐朝 B. 北宋 C.南宋 D. 元朝8.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这位高僧是( ) A. 吴道子 B. 玄奘 C. 颜真卿 D. 鉴真29.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如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
3、们是( )曲辕犁 直辕犁 水排 筒车 翻车A. B. C. D.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史称(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D. 康乾盛世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 “开元盛世”时期 B. “贞观之治”时期 C. “文景之治”时期D. “光武中兴”时期12.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581 年 B. 589 年 C. 605年 D. 618 年13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人物是( )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14.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课下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图,从该图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C.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 钱币上都有汉字315.中共中央颁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厉行勤俭节约、严守廉洁从政”。古时候即有“居安思危、戒奢从简”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汉武帝 B. 隋炀帝 C. 唐太宗 D. 唐玄宗二、材料题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请回
5、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是哪个朝代创制的? (2)材料二中的生产工具有什么样的好处? 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族问题关系重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
6、,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回答: 4(1)依据材料一,请写出图 1,图 2 方框中 A、B 所表示王朝的名称。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图 1 中 A 政权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列举 A 政权在处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采取的一项措施并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 B 政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主要受到哪些威胁? (4)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今天应怎样处理民族关系? 18.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制度
7、创新】材料一:【经济发展】材料二: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北宋末年以后,淮河以北被金朝占领,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南方地区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65 页【科技先进】材料三:(见图一,二)【文化繁荣】5材料四:(1)依据图一写出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依据图二指出隋唐到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密切相关? (2)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材料所反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8、是什么? (3)图一中的人物有什么重大历史贡献?图二材料记述的发明及传播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依据上面所列文化名人,指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及盛行朝代。 1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这种全盛局面是在何时,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4)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5)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6)隋唐时期还有哪些盛世? 6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答案】A 【解析】【
9、分析】本题考查唐太宗时期同吐蕃的关系,属识记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唐太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是统一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故本题应选 A 项。2.【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十九年(645 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7 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ABC 与题意无关。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玄奘西行的相关知识。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运河是史实。从余杭到洛阳,一定要经过通济渠,通济
10、渠:又称汴水、汴渠、汴河,全长 650 公里。自河南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历现今三省十八县(市),顺序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它是于公元六 0 五年开掘的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 720 年。故选 C。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识记大运河的三点四段,从北面的依次顺序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而达到长安的是广通渠,因此选 A。【点
11、评】此题较为简单,识记基础知识点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唐太宗称魏征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故选 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有关内容。6.【答案】D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后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录取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武则天亲自面试科举的知识。77.【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持久和平”的谜语,可知这个古地名是长安,在此定都的王朝是唐朝。618 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李渊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历史 复习 专题 训练 中国 古代史 隋唐 时期 解析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