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引引 言言 数据库技术从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世纪60年代中期产生到今天年代中期产生到今天仅仅仅仅40多年的历史,但却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多年的历史,但却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从小型单项事务处理系统到大型信息系统,从联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系统,从一般企业管机事务处理到联机分析处理系统,从一般企业管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越来越多的应用领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采用数据库存储和处理数据资源。域采用数据库存储和处理数据资源。12 技术基础_2.3 数据
2、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学习目的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数据组织的方法、文件系统的结构,熟悉数据模型、关系模式、数据库规范化等要领,重要掌握ER模型。本章学时:4学时2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4.1 文件组织文件组织 4.2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 4.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 4.4关系模式的规范化关系模式的规范化3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 文件组织文件组织 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的组织方式以及内在联系的表示方法直接决定着数据处理的效率。关于数据组织,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从层次上看
3、,数据组织包括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四个层次;从方式上看,数据组织包括文件组织和数据库组织两种方式。4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1 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组织的层次 如下图所示,数据组织包括四个层次:数据如下图所示,数据组织包括四个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项、记录、文件、数据库。5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1 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组织的层次1.数据项数据项 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基本单位。它的作用是描述一个数据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2记录记录 与数据处理的某一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构成了该对象的一条记录。记录中能惟一地标志该记录的
4、数据项称作主键。3文件文件 文件是相关(同类)记录的集合。4数据库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逻辑相关的文件的集合。6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1 数据组织的层次数据组织的层次 例:学生数据的组织层次7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2 文件组织文件组织1.文件的概念:数据文件(简称文件)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形成的同类记录的集合。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应用,出现了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负责存和管理文件的软件,它利用磁盘、磁带等大容量的外存设备作为存放文件的存储器,用户可以把一批数据定义成一个文件,通过文件系统命名,实现对文件的按名存取。82 技
5、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2 文件组织文件组织2.文件的组织形式:顺序文件 顺序文件是指按记录进入文件的先后顺序存放、其逻辑顺序和物理顺序一致的文件。文件中的记录按主键的值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序,形成其逻辑顺序。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由文件数据区和索引表构成。文件数据区即文件本身;在文件本身外建立的一张索引表,它指明逻辑记录和物理记录之间的对应关系。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一般索引项由主键和该键所在记录的物理地址组成。散列文件 散列文件是利用散列存储方式组织的文件,亦称直接存取文件,即根据文件中关键字的特点,设计一个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将记录散列到存储设备上。散列文件最常用
6、的实现方法有直接地址法和相对键法。9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1.3 数据库组织数据库组织 数据库组织是比文件组织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数据库组织是比文件组织更高级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由于文件系统的结构只限记录内部,因织方式。由于文件系统的结构只限记录内部,因而仅能适用于单项应用的场合。对于一个组织的而仅能适用于单项应用的场合。对于一个组织的管理信息系统而言,要求从整体上解决问题,不管理信息系统而言,要求从整体上解决问题,不仅要考虑某个应用的数据结构,而且要考虑全局仅要考虑某个应用的数据结构,而且要考虑全局数据结构。为了实现整个组织数据的结构化,就数据结构。为了实现整个组织数据
7、的结构化,就要求在数据组织结构中不仅能够描述数据本身,要求在数据组织结构中不仅能够描述数据本身,而且要能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数据库的而且要能描述数据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数据库的特点)。因而在复杂的应用中,应采用数据库来特点)。因而在复杂的应用中,应采用数据库来组织数据组织数据10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2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 早在早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数据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系统基年代,数据库技术作为现代信息系统基础的一门软件学科便应运而生了。现在,数据库技术已成础的一门软件学科便应运而生了。现在,数据库技术已成为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软件学科中一个为
8、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是软件学科中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应用渗透到工农业生产、独立的分支。它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应用渗透到工农业生产、商业、行政、教育、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国防军事的各商业、行政、教育、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国防军事的各个部门。个部门。11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2.1 数据库的由来和发展 数数据据库库这这个个名名词词起起源源于于20世世纪纪50年年代代,当当时时美美国国为为了了战战争争的的需需要要,把把各各种种情情报报集集中中在在一一起起,存存入入计计算算机机,称称为为Information Base或或Database。1963年年美美
9、 国国 Honeywell公公 司司 的的 IDS(Integrated Data Store)系统投入运行,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系统投入运行,揭开了数据库技术的序幕。1970年年初初,IBM公公司司的的高高级级研研究究员员发发表表论论文文提提出出了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了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12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2.1 数据库的由来和发展 20世纪70年代是数据库蓬勃发展的年代。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占领了市场,关系系统开始处于实验阶段,IBM公司研制出了原型关系语言System R。1979年关系软件(Relational S
10、oftware)公司推出了第一个基于SQL的商用关系数据库产品Oracle。20世纪80年代起,关系数据库产品已相当成熟,取代了网状系统和层次系统的市场。同时关系数据库理论也日趋完善,走向更高级的阶段,有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s)等。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bject_Oriented Database Systems)、主动数据库系统(Active Database Systems)、大型知识库系统(Large Knowledge Base Systems)、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
11、ery in Database)以及科学数据库(Science Database)等热点。13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2.2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在系统地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之前,这里首先介绍一些数据库中最常用的术语和基本概念。1数据数据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什么是数据呢?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的可以识别的物理符号。2数据库数据库 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存储在计算机设备上,并且是按一定的格式存放的。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在日常工作中,常
12、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的“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14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2.2 数据库系统的概念3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如何建立,又如何管理呢?这个任务是通过一个软件来完成的,这个软件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协助用户创建、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桥梁,应用程序是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访问数据库的。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QLServer、DB2、FoxPro等。4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是引进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硬件、数据库、数据库
13、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用户等部分组成。一般而言,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常常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15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2.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1数据结构化数据结构化2数据共享性高数据共享性高3数据独立性好数据独立性好4数据冗余度低数据冗余度低5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控制:数据的安全性保护数据的安全性保护 数据的完整性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 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 并发控制并发控制16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2.4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1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概念 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如一
14、张地图、一组建筑设计沙盘、一架精致的航模飞机都是具体的模型。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现有的数据库系统均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的。简单地说,数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的模拟。2数据模型的类型数据模型的类型 为了将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抽象为某一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人们常常将现实世界抽象为信息世界,然后再将信息世界转换为机器世界,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所示的过程来描述。17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2.4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数据的抽象与转换过程数据的抽象与转换过程18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4.2.4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客观世界(现
15、实世界)信息世界 数据世界(机器)组织(事物及其联系)实体及其联系 数据库事物类(总体)实体集 文件事物(对象,个体)实体 记录特性(性质)属性 数据项 三个不同世界术语对照表19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概念数据库设计的概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的过程。其中,应用环境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和硬件环境等。20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 2.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数据库设计方法中比较著名的是新奥尔良(Ne
16、w Orleans)法。它将数据库设计分为四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需求分析 概念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21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3、概念结构设计 前面已谈到,描述概念模型的主要工具是E-R模型。利用E-R模型实现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叫做E-R方法。4.3 数据库设计22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体实体(entity):(entity):是指明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实是指明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实体可以是具体对象,例如一本书、一个工厂、一种材料体可以是具体对象,例如一本书、一个工厂、一种材料等。也可以
17、是抽象的概念和联系,例如学生的一次选课、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联系,例如学生的一次选课、一次借书等。一次借书等。实体集实体集(entity set):(entity set):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实体的集合。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实体的集合。例如所有教师、所有选课等。例如所有教师、所有选课等。属性属性(attribute)(attribute):实体具有许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实体具有许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联欢会范围,即值域。例如学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联欢会范围,即值域。例如学生的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等属性组生的实体可由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系别等属性组成。
18、性别的取值范围是成。性别的取值范围是“男男”或或“女女”。主键主键(key)(key):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主键。例如学惟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称为主键。例如学生实体的学号可作为学生实体的主键。生实体的学号可作为学生实体的主键。4.3 数据库设计23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实体间的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必然在信息世界中体现出来,即实体是相互关联的。两个不同实体集的实体间的联系,它有以下三种情形:一对一联系,记为1:1。例如工厂与厂长之间,科研任务与课题组长之间都是1:1联系。一对多联系,记为1:N。例如一个学校有若干学生,而每个学生都在一个学校学习,学校
19、与学生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多对多联系,记为M:N。例如课程与学生之间,一个学生可选多门课程,而每一门课程可有多个学生选修,课程与学生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4.3 数据库设计24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2)ER模型的表示方法:矩形:表示实体,框中填写实体名椭圆:表示属性,框中填写属性名菱形:表示联系,框中填写联系名无向边:连接以上三种图形25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例例1:学生与课程构成学习关系:学生与课程构成学习关系nm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学生学习课程成绩姓名年龄性别学号26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
20、据库设计例例2 三个实体型之间多对多联系三个实体型之间多对多联系供应商项目零件供应p p p pn n n nm m m m27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4、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就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建立的E-R模型,转换成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大多采用关系数据模型,所以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也就是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关系模型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数据模型。28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1).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现以
21、学生表为例,介绍关系模型中的一些术语。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政治面貌籍贯200201周小云女09/10/8220党员山东200202赵大伟男08/16/8220团员河北200203刘丽丽女09/20/8022团员山东200204李 强男10/14/8220群众河北200205陈 光男09/15/7923党员山东200206王 佳男08/09/8121团员北京29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 关系一个关系对应一张二维表,二维表名就是关系名,表4-2就是一个关系。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如表4-2中的(200201,周小云,女,09/10/82,20,党员,山
22、东)就是一个元组。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给每一个属性起一个名字即属性名。如表4-2有六列,对应六个属性,属性名分别为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政治面貌和籍贯。30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据库设计 码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如表4-2中的学号,可以惟一确定一个学生,也就成为本关系的码。主属性与非主属性包含在任一码中的属性称主属性,否则称为非主属性。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一般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如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龄,政治面貌,籍贯)。312 技术基础_2.3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4.3 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