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下).ppt(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章 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下)(下)第二章 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下)第一节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对外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理论对外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战略贸易政策理论对外贸易与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第四节第四节 管理贸易政策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管理贸易政策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第一节第一节 对外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对外贸易与贸易保护理论注意:世纪汉密尔顿、李斯特注意:世纪汉密尔顿、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与世纪凯恩斯的贸易的贸易保护与世纪凯恩斯的贸易保护完全不同哦保护完全不同哦我们教材中称后者我们教材中称后者为为“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
2、主义”汉密尔顿和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汉密尔顿和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理论产生背景贸易保护理论产生背景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贸易保护理论的政策主张贸易保护理论的政策主张保护贸易理论产生背景出现于出现于19世纪世纪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世界工厂界工厂”,而,而19世纪初的美国的农业、工业,世纪初的美国的农业、工业,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等都有德国的纺织、采矿、冶金、机械制造业等都有了发展,但与英国相比,美、德的工业还较幼了发展,但与英国相比,美、德的工业还较幼稚,生产力发展还落后。稚,生产力发展还落后。代表人物:美国
3、的汉密尔顿,德国的李斯特。代表人物:美国的汉密尔顿,德国的李斯特。代表美国和德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代表美国和德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贸易保护理论的内容对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的批判对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的批判主张保护本国工业,但不排斥有利可图主张保护本国工业,但不排斥有利可图的国际分工的国际分工比较成本论不利于赶超国家生产力的发展比较成本论不利于赶超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古典学派忽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古典学派忽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反对古典学派自由放任原则反对古典学派自由放任原则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主张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贸易保护理论的政策主张贸易保护理论的政策主张保护贸易政
4、策的对象和目的保护贸易政策的对象和目的保护国内工业的手段保护国内工业的手段对不同的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对不同的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理论对外贸易与经济一体化理论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共同市场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综合发展战略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关税同盟的两种基本效应。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关税同盟的两种基本效应。贸易创造是指在关
5、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贸易转移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贸易转移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外设立统的关税壁垒,的关税壁垒,使使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能再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些成员国的消费者不能再以低价购买非同盟国生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同盟内的高价商品并由产的更低廉的商品,只能转向
6、同盟内的高价商品并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关税同盟理论关税同盟理论认为:当关税同盟的贸易创造效果大于贸易转移效果时,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增进世界经济效率和潜在福利改善,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大市场理论认为:大市场理论认为: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并促进市场竞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并促进市场竞争,可以提高经济与资源的利用效率。争,可以提高经济与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认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认为:单纯依据比较优势原理不可能完全实现规模单纯依
7、据比较优势原理不可能完全实现规模经济的福利,反而可能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经济的福利,反而可能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与垄断,影响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应与垄断,影响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应当在经济共同体内实行协议性的国际分工。当在经济共同体内实行协议性的国际分工。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综合发展战略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综合发展战略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应采用的一种战略,具体理论内容:国家应采用的一种战略,具体理论内容: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是避免发展中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是避免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的战略;国家两极分化的战略;有效的政府干预是发展中国家一体化成功重有效的政府
8、干预是发展中国家一体化成功重要保证;要保证;发展中国家一体化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发展中国家一体化是集体自力更生的手段和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推进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可能阻碍、伤害外围非成员国产经济一体化可能阻碍、伤害外围非成员国产业的发展;业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调整战略与政策,从一发展中国家应当积极调整战略与政策,从一体化的区域化,集团化组织形态上入手追求体化的区域化,集团化组织形态上入手追求贸易环境变迁,通过一体化安排打破中心贸易环境变迁,通过一体化安排打破中心外围结构屏障,加强技术进步、制度创新
9、与外围结构屏障,加强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与对餐贸易的协同发展。对餐贸易的协同发展。指一国与地理位置相邻、或经济发展阶段相近、指一国与地理位置相邻、或经济发展阶段相近、产业、价格或产品结构相同或互补、经济制度相产业、价格或产品结构相同或互补、经济制度相似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的产业、价格、似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形成的产业、价格、关税及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协作关系。关税及财政、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协作关系。Economic integration我国参与的一体化我国参与的一体化组织有哪些?组织有哪些?若干国家消除相互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若干国家消除相互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制,但不实行统一的对世界其他
10、国家或制,但不实行统一的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共同关税政策。地区的共同关税政策。Free trade area若干国家消除相互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若干国家消除相互之间的关税和贸易限制,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实行共制,并且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实行共同、统一的关税政策。同、统一的关税政策。Customs union若干国家之间,相互实现商品、资本、若干国家之间,相互实现商品、资本、劳动及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劳动及其他要素的自由流动。Common Markets第三节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战略贸对外贸易与战略贸易政策理论易政策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起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起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战略性贸易
11、政策的基本内容对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对战略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约束条件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约束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约束条件实施战略贸易政策的约束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评价理论的评价1、从理论渊源来看,颇有创意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以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为基础的,它是上述理论在国际贸易政策领域中的反映和体现,是其政策涵义的深化和拓展。2、各种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是从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各种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是从现实世界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况中提炼出来的,它们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
12、内贸易的干预政争市场情况中提炼出来的,它们试图设计出适宜于产业内贸易的干预政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策,以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使市场运行处于次优(Second Best)境地,因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境地,因而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3、从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来看,适逢、从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的时代背景来看,适逢80年代美国就其竞争年代美国就其竞争力下降和高技术竞争优势部分失落问题展开大论战之时。力下降和高技术竞争优势部分失落问题展开大论战之时。4、值得注意的是,近来贸易文献中出现了与战略性贸易政策针锋相对的一种新观点。5、就方法论而言,西方学者在建立战略
13、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模型过程中,、就方法论而言,西方学者在建立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模型过程中,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这广泛借鉴和运用了产业组织理论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在这方面还是收获颇丰的。方面还是收获颇丰的。6、完全竞争的古典贸易模式所没有涉及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已成为当今、完全竞争的古典贸易模式所没有涉及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围绕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展开的这场理国际贸易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围绕战略性贸易政策所展开的这场理论论争对我们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是有一定启迪作用的。论论争对我们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是有一定启迪作用
14、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起源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起源20世纪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斯潘塞)、斯潘塞(B.J.Spencer)、克鲁格曼()、克鲁格曼(P.R.Krugman)等)等人发展起来人发展起来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框架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利润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战略性出口政策:战略性出口政
15、策: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以出口补贴支持本国寡头厂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大国际市场份额及及利润。利润。战略性进口政策:战略性进口政策:用关税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用关税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利润。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通过通过对对国内市场国内市场进行进行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保护使本国厂商获得规模优势,进而扩大在国内外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场)的份额。市场(主要是没有保护的国外市场)的份额。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技术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厂商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收益性外部经济收益性外部经
16、济: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一国政府凭借生产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补贴、出口补贴及及保护国内市场保护国内市场等等手段,扶持本国战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略性工业的成长的贸易政策,是一种主张政府适度干的贸易政策,是一种主张政府适度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预的对外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强增强实施国某一战略性实施国某一战略性工业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额外收益。利润
17、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不存在利润转移理论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经济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的,在现实经济中,不完全竞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可以凭借其不完全竞争,特别是寡头竞争市场上,寡头可以凭借其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并不能自垄断力量获得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并不能自行达到最优状态,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行达到最优状态,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口补贴帮助本国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厂商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或者以关税迫使外国厂商降低价格从而实现由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的目的。低价格从而实现由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的目的。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外部经济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具有的积极作用,市场对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具有的积极作用,市场份额对各国厂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应份额对各国厂商变得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应通过提供补贴或者关税保护等适当方式对具有通过提供补贴或者关税保护等适当方式对具有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产业予以适当的保护和扶持,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扶持,使之增强国际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