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课件.ppt
《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监测课件.ppt(1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清洁、消毒、灭菌质量的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 付应敏 2017.07.19热议话题热议话题自2006年9月1日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以来,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就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内容,对于重点科室我们医院每个月都要采样,普通病区一个季度采一次样。但是越来越多的数据或研究表明,常规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之间无相关性。?临床迷茫?答疑。答疑。近年来的医院感染事件中,因病毒所致的医院感染暴发很常见,但环境卫生学监测却不包含病毒。因此,监测结果是有局限性的。同样,医院感染的聚集性发生,并没有通过常规环境卫生学监测被及时发现,常规监测结果与
2、医院感染聚集性发生之间无相关性。如果在医院管理检查、或对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考核中将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那就片面的夸大了此项监测的作用。答疑。答疑。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常规监测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或医疗操作前采样,只要监测过程没有被污染,监测结果一般都能达到标准要求。也即是说,常规(静态)监测不能真实反映医院环境(动态)的污染程度,监测结果并非日常环境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因此,常规监测与医院感染之间没有相关性。特别说明静态的医院环境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的升高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下降无关,这并不是说医院环境监测与医院的感染率无关,只说明环
3、境消毒效果监测,不是评价医院感染管理的唯一指标。怀疑暴发时。怀疑暴发时。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WS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
4、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取消常规监测,未取消基本技能!监控人员必备技能!称呼的改变。称呼的改变。2006年安徽省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细则:1.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消毒、灭菌物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监测;环氧乙烷监测;紫外线监测内镜消毒灭菌效果监测;血液净化系统的监测:透析液、透析用水染菌量监测2.环境卫生学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的监测。2012年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清洁、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清洗与清洁效果监测灭菌效果的监测紫外线消毒的效果监测手和皮肤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
5、测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消毒液的监测清洁用品的消毒效果监测致病菌的检测 且看规范怎么说。且看规范怎么说。监测频次如何把握?20062006年始。年始。2006年9月1日实施 旧规(旧规(20062006)延续至今。)延续至今。一、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1.空气:普通科室每季度1次;重点部门每月1次;2.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普通科室、重点部门每季度一次。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消毒、灭菌物品:普通科室、重点部门每月1次;2.使用中消毒液:普通科室、重点部门每季度1次。注:重点部门: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器官移植病房、血液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
6、、新生儿病房、产房、内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消毒供应室、输血科、微生物实验室等。新规。新规。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可以不再做常规监测!WS/T3682012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1.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
7、量进行监测。2.监测频度为每季度。3.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4.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WS/T3132009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效果的监测要求:1.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2.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
8、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WS WS 50850820162016n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6.2.2.5:每半年对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进行一次卫生学抽检,符合GB15982-2012类环境规定。类环境:物表10.0cfu/cm2WS/T512-2016WS/T512-20162016.12.27发布的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2017.06.01正式实施!反复提到的反复提到的GB15982-2012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类环境: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
9、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监护病房等)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类环境: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和病区GB15982-2012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关于灭菌物品采样和检查原则:A.1.2 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常规监督检查可不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
10、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重点部门:专科规范重点部门:专科规范n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7.1内镜清洗质量监测7.1.1应采用目测方法对每件内镜及其附件进行检查。内镜及其附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清洗质 量不合格的,应重新处理。7.1.2可采用蛋白残留测定、ATP生物荧光测定等方法,定期监测内镜的清洗效果。7.2使用中的消毒剂或灭菌剂监测 7.2.1浓度监测7.2.1.1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浓度监测。7.2.1.2产品说明书未写明浓度监测频率的,一次性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应每批次进行浓度监测;重复使用的消毒剂或灭菌剂配制后应测定一次浓度,每次使用前进行监测;消毒内镜数量达到
11、规定数量的 一半后,应在每条内镜消毒前进行测定。7.2.1.3酸性氧化电位水应在每次使用前,应在使用现场酸性氧化电位水出水口处,分别测定pH和有效氯浓度。(PH2.03.0,有效氯浓度5070mg/L,详见GB28234-2011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7.2.2染菌量监测每季度应监测1次,监测方法及结果判定应遵循WS/T 367的规定。WS/T367-2012:使用中消毒剂监测结果判定: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应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应100CFU/mL。7.3内镜消毒质量监测7.3.1消毒内镜应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
12、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内镜数量少于等于5条的,应每次全部监测;多于5条的,每次监测数量应不低于5条。(比如胃镜4条,肠镜3条,每次应监测7条,而不是两者加起来监测5条!)7.3.2监测方法应遵循GB 15982的规定,消毒合格标准:菌落总数20CFU/件。7.3.3当怀疑医院感染与内镜诊疗操作相关时,应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方法应遵循GB 15982的规定。7.4内镜清洗消毒机的监测7.4.1内镜清洗消毒机新安装或维修后,应对清洗消毒后的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7.4.2内镜清洗消毒机的其他监测,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7.5手卫生和环境消毒质量监测7.5.1每季度应对
13、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13的规定。7.5.2每季度应对诊疗室、清洗消毒室的环境消毒效果(空气)进行监测,监测方法应遵循WS/T 367的规定。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血液透析1.每年检测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输水管路末端采样)。2.水处理系统、供水管路每季度消毒,消毒后测残余消毒剂(供水回路末端采样)。3.每天监测透析用水的总氯和硬度。4.反渗水电导度每天记录1次(水处理系统的电导度表)。5.透析用水、透析液每月细菌培养1次,细菌总数应不超过100CFU/ml。6.每季度检测透析液内毒素含量应不超过0.5EU/ml;透析用水内毒素含量应不超过0.25EU/ml。7.
14、成品浓缩透析液/粉应有厂家提供微生物检测报告。8.每季度或怀疑院感暴发与环境有关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重症监护病房监测重症监护病房监测WS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7.4: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15982。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1.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层流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2.监测频度为每季度。3.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
15、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4.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感染控制规范13.卫生学监测与调查13.1环境监测13.1.1常规监测13.1.1.1普通手术间环境常规监测.13.1.1.2洁净手术部(室)环境常规监测.13.1.2 专项监测13.1.2.1普通手术间环境专项监测.13.1.2.2洁净手术部(室)专项监测.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感报批稿丨手术部(室)医院感染染控制规范控制规范13.1.2.2.1如果怀
16、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部(室)环境相关,可使用浮游菌撞击法进行动态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动态浮游菌撞击法细菌菌落总数采样,应于术前、术中、术后进行采样(参见附录E)。13.1.2.2.2净化设备检修或更换后,应按GB 50333标准检测空气洁净度、密封性等,合格后,方可使用。13.2 物体表面监测怀疑术后患者感染与手术室环境相关时,应按照GB 15982方法对手术部(室)的物体表面进行监测。13.3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13.3.1 每月应对手术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的抽测,抽测人数应不少于日平均手术量医护人员总数的1/10。口腔科监测口腔科监测WS506-201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消
17、毒、灭菌效果监测:7.1消毒监测7.1.1湿热消毒:每次应监测温度、时间,并记录。7.1.2化学消毒:应根据消毒剂种类定期监测化学消毒剂的浓度、消毒时间,并记录。7.1.3消毒效果监测: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宜至少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方法及结果判读符合 WS/T 367的要求。7.2 灭菌监测7.2.1小型灭菌器监测应符合附录E。7.2.2其他灭菌器灭菌方法的监测应符合WS310.3相关规定。7.2.3每个灭菌周期运行均应形成文件记录,文件记录应保存3年,记录格式内容见附录F。口腔科监测口腔科监测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效果的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
18、新生儿室、母婴室、血液透析病房、烧 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2.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感染高风险部门(重点部门):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3.每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进行卫生学监测。安徽省安徽省8 8项质控标准项质控标准且看质控标准怎么说?CSSDCSSD1.清洗质量监测:日常监测和每月定期抽查。2.消毒质量的监测:湿热消毒监测、化学消毒监测、每季度进行细菌学监测。3.灭菌质量监测:物理监测、化
19、学监测、生物监测。4.质量控制过程监测,并保证监测记录的可追溯性。手术室:1.每季度对消毒剂、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进行微生物监测,对监测不合格项及时查找原因直至监测合格并有记录。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环境或医务人员手污染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2.普通手术室每季度进行空气消毒效果微生物监测;洁净手术间按照GB50333-2013要求开展监测;3.洁净手术部投入运行前,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13的标准,须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评定。感染性疾病科: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新生儿室: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
20、等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重症监护病房(洁净病房除外):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每季度进行卫生学监测;产 房:每季度对消毒液、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空气进行卫生学监测;过程控制永远比结果控制更值得关注!医院环境卫生的监测频次,不必再纠结了吧结合新规要求,我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也将进行调整。我们需要改变什么我们需要改变什么.取消什么?保留什么?一、环境卫生学监测:一、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1.空气:普通科室每季度常规监测取消取消;重点部门(洁净用房除外)每季度1次;2.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普通科室每季度常规监测取消取消、重点部门保留每季度一次。3
21、.日常监测:保留空气消毒机/紫外线的日常监测(清洁质量、照射强度、累计记录等)。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消毒、灭菌物品:普通科室取消取消、重点部门:消毒、灭菌物品/器械全部由CSSD供应的取消取消;手术室、口腔科、内镜中心、CSSD保留每月1次;2.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及生物监测:普通科室取消取消、重点部门每季度1次;保留日常化学监测,如含氯消毒剂、戊二醛、邻苯二甲醛等。监测类型监测类型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频频 次次重点部门重点部门普通科室普通科室环境卫生环境卫生学监测学监测空气空气每季度每季度取消取消物体表面物体表面每季度每季度取消取消医务人员的手医务人员的手每季度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洁 消毒 灭菌 质量 监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