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课件.ppt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n n区域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理论n n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n n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一、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 n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最初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指在整个工业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使其按同一或不同比率全面得到发展,以此来实现工业化或经济发展。n背景原因:背景原因:第第一一,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大多数贫穷落后,迫切要求增长,以尽快赶上先进的工业国。第第二二,凯恩斯革命强调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对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第第三三,30年代的大萧条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促使发展中国家减少对工业国
2、贸易的依赖。(一)莱宾斯坦的(一)莱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理论n提出:提出: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1957年在著作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 提出“临界最小努力”理论。n观点:观点:认为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 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如人口无限地增加。当压低 收入的力量大于提高收入的力量时,人均收入增长会被人口的过 快增长所抵消并退回到原来的“陷阱”中。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 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n临界点:临界点:应当有一个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区域经济就能增长。必 须先使投资率足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
3、,从而人均 收入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二)纳尔逊的(二)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理论 n提出:提出: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1956年在论文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它描述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人口增长与国民收入持久均衡状态。n观点:观点:不发达经济的顽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n走出陷阱:走出陷阱:低收入区域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
4、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三)纳克斯的(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理论 n提出:提出:美籍爱沙尼亚经济学家纳克斯1953年在著作不发达国家资本的形成一书中提出的关于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n观点:观点:“穷国之所以穷,就是因为它们穷”。这种同义反复的理论就是所谓“贫困的恶性循环”。资本匮乏是阻碍落后区域发展的关键因素,落后区域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的资金供给(储蓄)和产品需求(消费)都不足,这就限制了资本形成,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于贫困之中。n
5、打破贫困恶性循环: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必须进行大规模、全面的投资,实施全面增长的投资计划。在许多行业同时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形成各行业之间的相互需求,资本形成就能实现,恶性循环就能摆脱。“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低生产率资本量小投资引诱不足 有限购买力低收入储蓄能力低资本供给缺少 低生产率贫困的恶性循环示意图贫困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四)罗森斯坦(四)罗森斯坦.罗丹的罗丹的“大推进大推进”理论理论n提出:提出: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一文中提出“大推进”理论。n观点:观点: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各个部
6、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n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三个“不可分性”一是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包括过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时序上的不可逆性。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各产业关联互补,彼此为对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场的容量。三是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打破“储蓄缺口”就必须在投资提高诱发的居民收入增长时,使边际储蓄率高于平均储蓄率。n大推动的资本来源:大推动的资本来源:国内与国际两个渠道。国内方面强调在不降低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储蓄水平。国际方面主张要依赖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n评价:评价:积极意义:主张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
7、于各产业,从而冲破发展的瓶颈。不足表现:过于重视和强调计划的作用,忽视了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投资方向被局限在轻工业等部门,而轻工业部门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并不大。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的评价对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理论的评价n积极意义:第一,这一理论强调了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必要性;第二,平衡增长理论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和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的必然性。n局限性:第一,平衡增长受到资源不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限制。第二,过分依赖于计划和国家干预,而忽视了政府失灵的可能性,且这种模式限制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发展。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二、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n主要观
8、点:主要观点: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投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济发展应当实行不平衡增长战略,即首先集中资本于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获得投资效益,增加产出和投入。待直接生产性部门发展到相当水平后,再利用一部分收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推动其增长。1.落后地区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本身而是把资源投入使用的方法与能力,应该优先考虑那些能最大限度地引致投资的项目。2.强调不平衡增长目的是实现更高层次的平衡增长,即平衡增长是目标,不平衡增长是手段。3.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资源约束,不平衡增长应该首先发展带头产业从而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一)赫希曼的(一)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理论n提出:提出
9、: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指出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并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和联系效应原理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理论。n观点:观点:当投资规模既定而且有限时,投资应选择引致投资最大化的项目。即能带动其他项目发展的投资项目;联系效应理论指出各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和产出上存在某种关联前向关联或后向关联,投资应选择联系效应最大的部门。地区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次序,不同的地区按不同的速度不平衡增长,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和大城市,并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发展极”,再通过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等方式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二)缪尔达尔的(二)缪尔达尔的“循环
10、积累因果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理论n提出:提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一书中提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n基本观点:基本观点:1.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2.经济发展过程不是同时产生并均匀地扩散,市场力量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发达区域越发强大,形成持续累积的加速增长。3.超前增长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将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回流效应(极化效应);二是扩散效应(涓流效应。n政策
11、主张:政策主张:初期优先发展那些势头比较强劲的地区,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三)威廉姆森的倒(三)威廉姆森的倒“U”U”型理论型理论n提出: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65年在其发表的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一文中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n观点:观点: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区域间增长差异呈“倒U”型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随着总体经济增长,区域差异逐渐扩大,然后区域差异保持
12、稳定,但是经济进入成熟增长阶段后,区域差异将随着总体经济增长而逐渐下降。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由此产生的区域经济差异会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四)佩鲁的(四)佩鲁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理论 n提出:提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5年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书中提出。n增长极:增长极:是围绕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n观点:观点: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极(城市)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经济增长并不是在每个部门或地区按同一速度
13、平衡增长,而是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分布于特定的地区或大城市,形成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所在部门或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不仅使所在部门或地区获得优先增长,而且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迅速发展。n增长极的必需条件:增长极的必需条件:在一个地区内存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和企业家群体。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要有适宜经济与人才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经济政策等软环境。(五)弗里德曼的(五)弗里德曼的“中心中心-外围外围”理论理论n提出:提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在专著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了中心-外围理论,亦称核心-边缘模型。n观点:观点:将区域空间结构划
14、分为两个系统:中心与外围。中心地区由于发展条件优越或历史偶然事件的影响,经济效益较高,处于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外围地区则因条件及资源劣势等原因而处于从属地位或者被支配地位。n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前工业阶段、过渡阶段、工业阶段、后工业阶段 第一个阶段,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分工及商品贸易不发达,不平等并不显著,区域空间特征是存在多个缺乏等级体系的地方性中心。第二个阶段,原有多中心的均衡状态被打破,区域空间结构表现为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地区,一个强有力的单核式的中心-外围模式形成。第三个阶段,一个单中心的空间结构逐渐被多中心的空间经济结构所取代,次级中心开始出现,城市体系逐步完善。第四个阶段,大城市间
15、的周边地区逐渐被吸纳到各大城市的经济体系中去,逐步形成了功能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城市等级结构体系形成。(六)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六)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n提出:提出: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n观点: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状况,而产业结构状况又取决于该地区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由创新占主体的专业产业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
16、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梯度转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n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建立新行业、新企业、开发新产品,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及时淘汰处于停滞阶段、进入成熟与衰退阶段的老产业。n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通过资金、技术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和产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发展高科技知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及时淘汰落后的衰退产业,调整产业结构。n低梯
17、度上的地区的发展战略:低梯度上的地区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占有较大优势的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资源密集型产业;尽快接过那些从高梯度地区淘汰、外溢出来的产业。不发达地区是否永远只能走在发达地区的后面,处于发展梯度的最底层:落后地区和国家要立足自己的优势,通过创新,形成最有特色和优势的主导产业,通过集聚效应,形成产业群,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跨越。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评价对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的评价n积极意义:积极意义: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由于落后区域一般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本稀缺,相对于平衡增长而言,不平
18、衡增长理论更具有吸引力。n局限性局限性:第一,它对产业部门之间不平衡增长可能导致的产业间差距过大,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总体发展不协调或结构失衡估计不足;第二,它高估了落后区域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落后区域的经济由于市场不完全而处于一种“分割”状态,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效应很弱,不平衡增长战略难以发挥作用。三、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三、平衡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比较的比较n侧重点不同:侧重点不同:平衡发展理论侧重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继续推进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不平衡增长理论侧重于经济发展初期如何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
19、适合经济发展初期资本严重短缺的情况。n理论上各有优点:理论上各有优点:平衡增长强调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不平衡增长强调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的动力机制。n政策主张上的差别:政策主张上的差别: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计划化;不平衡增长战略则强调了市场机制的重要性。总之,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冲突。两种观点的争论,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到底哪种战略更加可行,而在于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启发,说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并不只有一种。四、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四、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出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
20、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变过程中,开始分化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和边 缘区,核心区或发展极处于支配地位,边缘区提供劳动、原料以及资本和市场,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受发展中国家历史、自然和经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发展初期资本短缺是重要的约束条件。五、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五、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n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历史遗留下来的经济极不平衡的格局,实行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对内地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求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的是不平衡发展战略。东部先行对外开放,从4个经济特区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和5个沿海经济开放
21、区,再到海南经济特区。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区域发展的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发展的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n区域发展的差异是历史不断演进的累积区域发展的差异是历史不断演进的累积 历史上,黄河流域是人口和经济的重心,唐朝以后经济重心南移,特别是宋朝以后经济南盛北衰的局面形成。西部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明末,东南沿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东部沿海由于区位优势工业有较大发展。中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差异极大。西北矿产资源丰富,但多沙漠、高原,寒冷干燥,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自然障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北方耕地较多,但大部分地区属缺水地区,水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和西南地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n市场经济体制尚在确立之中,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间商品交换关系上的价格不公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有重要影响。n缺乏有效的区域发展政策。各地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优势难以发挥。n全国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地区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受行政干预、地方保护主义影响,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的地方割据更是严重。n教育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制约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n区域文化的差别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认知。
限制150内